撰文·供图|李宁宁
里沟林区,地处沂蒙山区的最深处,属于沂源县国有织女洞林场毫山营林区,一个非常偏远的护林点。在这个沟壑纵横的深山老林中,住着一对护林员夫妻,可他们却像“牛郎织女”一样,一个常年住在山上的瞭望塔,另一个住在山下的护林房,聚少离多、隔山相望的日子,一过就是20 多年。“牛郎”名叫陈新兵,今年48 岁,是林业战线上的“老兵”,父亲是老林业工人,他是不折不扣的“林二代”,1999 年中专毕业后应聘到林场;“织女”名叫王美蓉,今年46 岁,1998 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林场。
做护林员不易,做女护林员更不易。在深山老林、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女大学生如“大熊猫”般稀缺,但对于要强的王美蓉来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而要求特殊照顾,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她管果树、育苗木、防病虫、修树枝、巡山护林,样样在行。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到林场的顶梁柱,王美蓉用24 年阐述了什么叫作坚守。
里沟林区
生活中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怀女儿时,她基本没请过假,“一个萝卜一个坑”,护林员人手不够,决不能给林场出难题。她白天挺着大肚子去巡山,晚上还要加班整理巡查记录。怀孕后期,王美蓉脚肿得厉害,身体变得越来越笨重,但是她依然每天绕林场巡一圈,婆婆看着心疼,让她多休息,她总是满不在乎地说“没事,走动走动好生产”。小小的身体里似乎有着无穷的能量,就连进产房的当天上午,她还腆着大肚子在值班护林。产假休了一个月,刚出月子,她就一头又钻进了山林里。对她来说,林子和孩子一样的宝贵、一样的重要。
生性豁达的王美蓉也有烦心事。自从做了护林员,除了电话联系,陈新兵、王美蓉夫妇几乎和亲人断了往来。老人头疼脑热、身体不适他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夫妻二人也是有心无力。女儿一岁半时,由于两人工作忙,没时间看孩子,王美蓉就把女儿送到公婆家。那时候没有手机,老家也没有座机,她白天忙于工作无暇挂念孩子,晚上夜深人静时,看着女儿的小枕头、小被子,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由于长时间不和女儿联系,一个月后,等陈新兵把女儿接回林场时,小姑娘怯生生地望着妈妈,直往爸爸身后躲,乌黑的小眼睛里满是陌生、茫然和不敢置信。时隔多年,王美蓉回忆起那段时光,眼里依然水光一片。从那以后,女儿特别黏她,她去打水,女儿跟着去河边;她去炒菜,女儿蹲灶台旁;她去巡山,女儿也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身后寸步不离——小姑娘唯恐妈妈突然又不见了。
王美蓉以女性的细腻守护着那片青山,也以女性的温婉表达着愧疚。她说:“对老人和孩子亏欠太多!女儿小时候,婆婆为了带孩子,搬到林区跟我们挤在看护房,后来她生病,化疗过3 次,公公心脏做了搭桥手术,我们照顾不上,老人却从没有过怨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儿子陈俊宇出生了,我只好自己带着住在林区里,婆婆还一直挂念着我们娘俩……”
小俊宇今年5 周岁了,从小跟王美蓉在林区长大,跟人接触少,养成了胆小、内向的性格。在幼儿园里,他不知道怎样和小朋友交流,孩子们围在一起开心地玩着,他却像个小呆瓜,在一边傻愣愣地看着,不动也不说话。“幼儿园老师不止一次和我们说要多带孩子去接触人,还专门找了几个小朋友每天带陈俊宇一起玩,帮他融入集体……有一天我在巡林途中接到老师电话,告诉我儿子这周表现非常好,开口说话了,也开始在班里来回跑动和小朋友玩了。那时我就突然感觉天蓝了、树绿了、山路宽了……”说起这些,王美蓉眼里是喜极而泣的泪。
▲ 王美蓉到马栏林区检查护林员工作
查看森林病虫害情况
谈及家人对自己事业的支持,王美蓉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母爱如山,爱山如母。她就在这样的“亲情”与“大爱”之间,诠释着一个女护林员的家国情怀。王美蓉说,自己是母亲、妻子、女儿、儿媳,穿上防火服更是护林员,要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作为一个党员,爱岗敬业,为孩子树立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和陪伴。
与山为伴、与林相亲,一把斧头、一件橙色防火服,就是陈新兵夫妇夜以继日披荆斩棘的铠甲。陈新兵工作的瞭望塔位于人烟罕至的林区主峰峰顶,534 公顷的国有森林尽收眼底,还可以瞭望周边十几个村的集体山林。20 多年来,陈新兵练就了一双“千里眼”,不仅看得远,还看得准,单凭肉眼就能发现方圆十几千米外森林中的可疑烟火,并及时预警。
2023 年3 月的一天,陈新兵在巡林途中看到七八里外的山坡飘起一股烟尘,他仔细辨认后断定出了火情,便第一时间报告了所在地村委会,并密切关注火情。几分钟后一股浓烟从石桥镇尧峪山冲天而起。他再次报告火情,同时开上防火车飞奔到尧峪山,又背着20 多斤的灭火器,跑了4 里多山路第一个到达火场,熊熊大火吞噬着荒草灌木,陈新兵来不及思索便冲向火海,随后赶来的消防员、镇村救火人员一同加入“战斗”。火扑灭后,防火服上一片灰,烧焦的眉毛和头发用手一抹掉了一大片。一起参与灭火的镇村领导心疼又感激,陈新兵却憨厚地笑了。
每年冬春季节是森林防火最紧张的时候,林区24 小时不能离人,尤其清明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等森林防火紧要时期,更要加强值守巡查。陈新兵每天从瞭望塔出发沿山脊边界巡查山林,一圈约10 千米的崎岖山路,需走3 个多小时,每天至少走两圈。妻子王美蓉的工作也不轻松,每天从护林房出发沿林区道路巡山护林,或在防火检查站值班守护,然后将每天的现场巡查、值班值守、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控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其实,生活环境差、工作辛苦还能克服,但让护林员难以忍受的是对家人的牵挂,最心酸的时候是过节,特别是除夕,陈新兵一个人守在瞭望塔,往山里看,漆黑一片;往山外看,灯火一片。远处万家灯火漫天烟花,塔里一人形单影只。“护林员的工作不分周末和节假日,工作这些年,只有刚结婚那一年,带新媳妇回家过了个春节,如今新媳妇也老了”陈新兵笑着说。有一年春节期间,林场领导知道家里老人身体不好,特意给他们夫妇放了一天除夕假,让回老家过个团圆年。没承想下午三点多接到电话,林区出现火情——因附近村民放鞭炮引发火灾,夫妻二人带着孩子骑着摩托车以最快速度赶回来,北风吹了一路,女儿的小脸上还吹出了一道道血口子,王美蓉看后心疼不已,女儿看看妈妈,再看看爸爸,发现父母都在身边,竟开心的笑了。或许,虽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但夫妻俩一起坚守岗位,也是另一种“团聚”。
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呼呼的北风把雪卷到了一处,雪没过膝盖,路也堵了,进出瞭望点要扒开雪钻过去。“漫山大雪,林子就不会着火了,从瞭望塔远望山上一片雪白,真是好看啊!”陈新兵心里却挺高兴。一年又一年,漫山的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鞋底子薄了,脚茧子厚了,他们对大山的感情却更深了!
从青春勃发到早生华发,这里的绿水青山日新月异,护林员的工作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俩刚来林区住的是低矮的石头房,春天大风咆哮,半夜里猫头鹰的叫声吓得王美蓉用被子包着头;夏天潮湿,遇到干旱年景取水的小水塘时常趴着一片黄花子大蛇;秋天开始门窗用塑料布蒙住,床上的“臭大姐”一抓一大把;冬天阴冷,没有取暖设施,只能多穿衣服御寒,晚上睡觉冻得头痛,还得戴着棉帽才能睡着……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下,这些年来里沟林区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大面积病虫害、毁林开垦、盗伐盗猎、乱占林地等现象,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附近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烧荒、上山砍柴、放羊的人少了,盗伐树木的人也少了,村民爱林护林意识大大增强。
▲ 陈新兵在林区巡山
近年来,随着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林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林区工作事务越来越多,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抚育、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条件可好了,护林房宽敞明亮,现代化的设备一应俱全,森林防火路四通八达,防火车也能开到了山顶上,还有‘智慧林业’助力守护绿水青山”王美蓉说。陈新兵夫妇也逐渐感到自己原来掌握的知识已经无法更好胜任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工作之余,夫妻难得相聚的时刻,两人在林区深处的护林房里,一人在书桌这头看书,一人在书桌那头查资料。在这对夫妻身上,有一种浪漫叫做“比学赶超”。
如今,陈新兵成了林场的“科技能手”,得空就钻研新技术、新设备,学习无人机操控和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和修理,不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护林巡查的效率成倍提高。“人防与技防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巡护效率,360 度旋转的高清摄像头,可以监测到10 千米以外的情况,有烟雾识别、热感和自动报警功能……”陈新兵已经尝到了科技护林带来的“甜头”。王美蓉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如今她不仅是里沟林区的护林员,还成了毫山营林区的主任,负责6 个护林点750 公顷森林的管护工作。现代化的装备架起了一座“鹊桥”,极大的方便了“牛郎”“织女”相会,两人在林场建设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时代虽然变了,可是有些事没有变,也不会变,24 年来陈新兵、王美蓉夫妇从未离开过护林岗位。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岗位上,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兑现着对“绿水青山”的承诺。他们也不是没有机会离开,问及原因,王美蓉只用了“热爱”两个字来回答。或许,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足以代表了全国千千万万个护林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