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琢,张 园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9)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具体指的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致使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寒战、发热、心慌等是脓毒症患者典型病症,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进一步转变为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1]。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脓毒症新增患者约有1900万,其中有超过1/4的患者死亡[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医疗理论的发展,医务人员对脓毒治疗技术有所改善,但关于其具体发病机制仍旧尚未研究透彻,该病病死率依旧高居不下[3]。因此,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脓毒症患者生命安全,还需及时对患者开展早期预后评估,对其进行针对性医疗干预。目前,临床有关脓毒症预后预测指标较多,但敏感度、特异度差异较大,有研究证实,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在脓毒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451、miR-223均属于minRNA中一员,其水平的变化与机体炎症发展有一定联系[4]。有学者证实miR-223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联系,但关于miR-451、miR-223单独、联合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分析较少[5]。为了拓宽脓毒症预后预测道路,本研究以miR-451、miR-223水平变化情况为切入点,探究了二者单独、联合应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137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根据其28 d内死亡、存活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30例)、存活组(107例),另选同时间段来院体检健康者4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72例、女性65例;年龄43~65岁,平均(50.08±6.15)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35~62岁,平均(52.15±6.7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P>0.05),可比。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内容。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6]中关于脓毒症的定义,入院后经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脓毒症;②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③入院时格拉斯昏迷评分在11分以内;④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在48 h以上,整体住院时间超过7 d;⑤入院时急性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⑥检查结果清晰,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自身严重免疫疾病;②合并肝肾的脏器功能异常;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④入组前3个月内有开放性手术史;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⑥入院前有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受试者均为体检健康者。
采用询问、翻阅病历方式,收集受试者性别、年龄,针对观察组患者,收集多数医院均可开展的炎性指标及相关器官功能指标(指标均在入院24h内检测),如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
于受试者入院当日(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取外周血5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血清。选RNA提取试剂盒提取RNA,经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为cDNA,试剂盒购自北京奥科生物有限公司。采用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型号:7300)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RT-PCR)。设U6实验为内参,PCR总反应体系为20 μl:1 μl引物、探针Mix(20×),TaqMan 通用混合物10 μl(2×),反转录产物cDNA 1.33 μl,双蒸水7.67 μl。条件为95℃变性15 s,60摄氏度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完成45个循环,用2-△△Ct计算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28 d随访(采用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记录其28 d内存活与死亡情况,死亡为预后不良,存活为预后较好。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miR-451与miR-223水平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miR-451、miR-223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miR-451、miR-223有显著差异(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更高、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外周血miR-451与miR-223水平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miR-451呈负相关性,与miR-223水平呈正相关性(r=-0.978、0.635,P<0.05),APACHEⅡ评分与miR-451、miR-223关系紧密(见图1、2)。
图1 miR-45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
图2 miR-22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年龄、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miR-451、miR-223为自变量,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为因变量(预后不良=1,预后良好=0),血肌酐、APACHEⅡ评分、miR-451、miR-223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Logistic回归分析
ROC曲线结果显示,miR-451、miR-223单独、联合预测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755、0.947,特异度为0.813、0.888、0.925,敏感度为0.733、0.807、0.657,预测价值较好(见表4、图3)。
图3 miR-451、miR-223单独、联合预测预后价值分析
表4 miR-451、miR-223单独、联合预测预后价值分析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失调诱发生命体征异常的疾病,临床多与器官功能衰竭合并发生[7]。从已知脓毒症病理过程分析,脓毒症的发生源自机体大量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失衡,炎性因子过度产生,损害宿主器官与组织、细胞,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从临床数据来看,脓毒症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较大,对脓毒症患者进行积极早期预后与病情评估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患者病死率[8-9]。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对脓毒症预后评估指标进行了大量分析,但由于脓毒症发病机理尚未研究透彻,继续深入分析相关指标与疾病的联系仍旧具有深刻临床意义[10]。miRNA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能够实现对细胞增殖、凋亡、机体免疫反应的调控,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也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李梅等[11]在研究miR-233与脓毒症炎性反应相关性发现,miR-233与脓毒症机体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紧密联系。于莉等人研究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miR-206及miR-45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时发现,miR-206及miR-451水平变化与脓毒症病情存在紧密联系。
在本研究中,与健康群体相比,脓毒症患者miR-451水平更低,miR-223水平更高,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入院所测miR-451水平更低,miR-223水平更高,说明脓毒症患者机体存在miR-451、miR-223水平失衡。miR-451位于人类基因组17q11.2中,属于多功能miRNA,张军等[12]发现miR-451在脓毒症大鼠血清中表达降低,miR-451的高表达能够有效降低脓毒症引发的炎症反应。陈王灵等[13]研究发现,miR-45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负性调控,低水平的miR-451能够使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升高,加快炎症因子释放。miR-223位于X染色体,miR-223水平改变同样受到多个转录因子控制,miR-223能够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过程。miR-223能够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7表达,miR-223还能够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负调控作用,调节下游促炎因子释放,介导机体炎症反应,本研究所得结论也与上述理论相符合[14-15]。
此外,在本研究中,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miR-451呈负相关性,与miR-223水平呈正相关性(r=-0.978、0.635,P<0.05),APACHEⅡ评分与miR-451、miR-223关系紧密。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重要评价指标,APACHEⅡ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而APACHEⅡ评分与miR-451、miR-223关系紧密说明miR-451、miR-223与脓毒症病情发展也有一定联系。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miR-451降低、miR-223升高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推测原因在于,miR-451、miR-223水平异常明显患者机体炎症状态更明显,在强力炎症刺激下,患者更容易出现多器官衰竭症状,危及生命。通过ROC曲线分析可知,miR-451、miR-223单独、联合预测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755、0.947,特异度为0.813、0.888、0.925,敏感度为0.733、0.807、0.657,预测价值较好。虽miR-451、miR-223单独预测时已具备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二者联合预测时精准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