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琴 卢爱华 周晓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4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肩关节及周围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即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伤病症之一。根据临床症状及中医古籍的描述,将其归属于“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范畴,按照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功能恢复期,慢性期主要临床症状为肩痛减轻,但肩关节挛缩僵硬,并呈进行性加重,极大影响生活、工作以及学习进程,治疗上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活动度为主[1],中医疗法以熏蒸、推拿以及针灸等外治法为主。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将药物直接透过皮肤导入病灶,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止痛效果,在骨伤科、康复科广泛应用。韩氏松肩功是我院韩大为教授根据从医经验自创,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肩周炎慢性期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1月治疗的肩周炎患者60例,所有入选者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全程跟踪。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肩周炎慢性期西医诊断标准[2-3];(2)年龄45~75岁;(3)病程6个月以上;(4)肩部皮肤完整,无破损;(5)既往无过敏史。 排除标准:(1)既往有肩部骨折或骨质疏松,不适宜运动者;(2)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倾向者;(3)肩部皮肤疾病,不能耐受中医透药治疗者;(4)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或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支架及人工瓣膜患者;(5)合并有精神疾患。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7.43±6.00)岁;侧别:左侧17例,右侧13例;病程6~12个月,平均病程(8.83±1.53)个月。观察组中男7例,女23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7.90±5.47)岁;侧别:左侧21例,右侧9例;病程6~12个月,平均病程(8.97±1.6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治疗前准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评估患者症状体征、心理状况及耐受程度,告知患者治疗目的、配合技巧、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肩关节处皮肤,遵医嘱选定治疗部位。(2)治疗方法:首先需要制备药剂,由我院中药制剂室提供并代煎成中药剂,药物组成为当归9g、杜仲9g、丹参9g、桃仁6g、泽兰9g、桑枝9g、醋延胡索9g、炙没药3g、炙乳香3g,待用时中药剂连袋子用开水浸泡加热后,再将汤药倒入特定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左右,将10cm×7cm大小的两块纱布完全浸入药液后取出拧至半干不滴水状态,平放在电极片上,纱布需完全覆盖硅胶平板电极板,接通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由南京炮苑电子技术研究所NPD-5AS)电源,打开开关,用松紧带将电极板黏贴并固定于治疗部位,结合患者情况遵医嘱调节能量。治疗结束后关闭开关取下电极片,清洁患处皮肤。1次/d,20min/次,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时间及结束时间,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3)饮食护理:宜食用营养易消化及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黑芝麻等调理气血、舒筋通络之品,忌生冷、肥腻,忌烟酒。(4)生活护理: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及提重物。(5)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畅情志,安心养病。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具体如下:(1)怀中抱月:身体保持直立状,十指交错掌心朝上,双肘屈曲,做准备动作。(2)排山倒海:掌心朝上翻转为朝前,同时伸直肘关节并用力向前推出,推至最远点。动作(1)(2)连续进行3次。(3)霸王举鼎:身体保持直立状,十指交错掌心朝上,双肘伸直,掌心慢慢翻转朝前,双肘向上推举,抵达最高点时向后振臂,反复3次。(4)担山赶月:身体保持直立状,十指交错抱后颈,双臂外展使双肘在一条直线上,此动作重复3次。(5)苏秦背剑:身体保持直立状,左臂从左肩上搭于后背,右臂从下向后置于背上,双手汇合,无法汇合可借助毛巾或瑜伽拉力带完成,动作如背剑姿势,重复3次后换另一方向。将所有动作录制成小视频每日固定时间段带领患者进行锻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将每个动作做到极致,循序渐进,每天锻炼30min,持续治疗2周后对比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痊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消失,肩关节各方向活动范围完全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感明显减轻,肩关节方向活动范围大部分恢复;有效:肩部疼痛感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肩关节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肩关节疼痛情况。
1.3.3 肩关节功能评分:使用中文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4]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程度(0~15分)、日常生活(2~20分)、肩关节活动度(0~40分)和肌力(0~25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持续诊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评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
肩周炎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长期炎症诱发肌肉、关节挛缩,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中,治疗上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和外科干预为主,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其中长期口服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并加重肾脏负担,外科手术可引起术后并发症等。在治疗肩周炎方面祖国医学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汤剂、中药外敷、按摩推拿、针刀火罐、功能锻炼等。随着医学技术进展和研究不断深入,证实单纯某一种诊疗方法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治疗肩周炎方法也更加趋向多元化、综合化。为了进一步提升诊疗效果,缩短病程,尽早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十分必要。
肩周炎在中医体系中被纳入到“肩痹”范畴,其病机为寒邪入侵,经络痹阻,肩关节血运受阻,造成关节僵硬疼痛,因此中医诊疗中重点提倡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兼有中药、中医以及现代技术的优势,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在定向药透仪导引下,将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黏膜进入病灶,刺激穴道达到舒经活血、通络止痛目的,目前该种疗法主要用于颈椎病、偏瘫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关于肩周炎的治疗措施,中医或西医诊疗中,功能锻炼都是极为关键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常因为肩痛无法坚持完成复杂的动作而放弃功能锻炼。韩氏松肩功是专注于肩周炎的功能锻炼方法,包含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及外旋活动。动作简单易学,无论男女老少,或是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均可以在短时间内练习得法,打通肩部滞涩,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恢复肩关节功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肩周炎慢性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止痛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能更好地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本文中,连续诊疗2周后两组患者肩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说明两种诊疗措施均可以缓解肩部疼痛。有研究证实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具有镇痛消炎作用[5-6],其作用机理为非对称中频电流兴奋病灶周围神经粗纤维,通过抑制同一节段传导痛觉的细小纤维的传入发挥镇痛作用。另外中频电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快速排除痛性物质,释放吗啡样物质,发挥止痛效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韩氏松肩功,肩关节进行各个方向的主动运动,进一步加速肩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因子清除,减轻疼痛,因此观察组肩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通过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为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打下基础,另外患者在锻炼过程中肩部肌肉收缩、舒张功能增强,肌肉弹性增加,肌力增强。因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中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4个方面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韩氏松肩功治疗肩周炎慢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有针对性、有效促进肩周炎恢复的综合康复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