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晔旻
如今河南省内的汉语方言,大致分成两块,黄河以北安阳一带的土语,属于晋方言,除此以外,河南省大多数地方讲的是中原官话。中原官话的内部差异并不大,各地的口音在外人听来都差不多。皖北、鲁西南与江苏的徐州、宿迁一带,说的也是中原官话,容易被误认为是“河南话”。
由于这个原因,河南方言里的一些特色词汇,在周边的中原官话区往往也有。譬如,从陕西到山东,都有地方说“年时”这个词。
“年时”的历史相当悠久。东晋王羲之与当时其他名士一样,都喜欢服食五石散(也叫寒食散)。五石散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它的主要成分为砷类化合物,有兴奋末梢神經的作用,但砷化合物有剧毒,超量服用会引起轻重不等的砷中毒。大约是服用后的效果不好,王羲之在《服食贴》里就抱怨:“吾服食久,犹为劣劣。”意思是,自己虽然久服五石散,但效果不佳。当然他也不愿意承认失策,所以又补上一句:“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这是“年时”首次在史籍里出现,表示往年的意思。之后,王羲之文章里的“年时”含义又从“往年”转变为专指“去年”。
除了王羲之的文章,“年时”在元曲里也多次出现。譬如张养浩在《天净沙》中写道:“年时尚觉平安,今年徒恁衰残。”关汉卿《新水令》:“若到伤春,今年更比年时甚”。进入明代以后,《金瓶梅》第七十三回里也有:“那一个因想起李大姐来。说年时孟三姐生日还有他,今年就没他了,落了几点眼泪。”这段话是说,西门庆的众房妾来给第三房妾孟玉楼(孟三姐)过生日,“李大姐”就是指“金、瓶、梅”里的李瓶儿。回看小说第二十一回,去年孟玉楼过生日时,李瓶儿是参加的,而这次她没有参加。这里就明确将“年时”与“今年”对应,很清楚是指“去年”的意思了。
尽管“年时”在中原官话里的使用范围很广,但在河南方言中,尤其是洛阳、开封一带的方言里,往往在词尾接上一个“年”,成为“年时年”,意思不变,还是指去年。比如“他年时年都出去啦,今儿年还去哩。”从词汇成分上讲,“年时”已经是“去年”,再加上一个“年”就变成“去年年”,似乎有些叠床架屋。但反过来说,这与周边地区的“年时”拉开了距离,构成了一种方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