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乡县是著名大蒜之乡。勤劳的金乡蒜农和农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创新推广了蒜椒种植模式。为确保蒜椒绝对安全前提下,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对辣椒高产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形成集品种选择、育壮苗、平衡施肥、科学管理和绿色防控病虫草害于一体的蒜套辣椒操作规程,为辣椒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辣椒已成为金乡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辣椒在金乡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大蒜;辣椒;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金乡是全国有名“中国大蒜之乡”,“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已经成为共识。为充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创新种植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探索出蒜套辣椒高效栽培技术,制定出《蒜套辣椒高效栽培操作规程》。该技术不仅有效延长了辣椒的生育期,提高了辣椒产量,实现蒜套辣椒完全与春椒相媲美,而且做到了蒜椒“一水双用”、“一肥双用”、“一膜双用”和“一药双用”。即浇大蒜水、施大蒜肥、蒜膜和大蒜施药(包括除草剂)同时满足辣椒的需要。尤其是蒜椒共生期,大蒜对蚜虫等的规避作用,使辣椒植株上蚜虫等发生较轻,基本达不到防治指标。
1 品种选择
种子是作物增产增效的内因,通过多年引种试验,成功推广了北科八号等簇生型干摘品种及天宇三号等辣度较高的簇生型鲜摘品种。目前单株生产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好,辣度更高的单生型品种已试验成功,正在被椒农接受,将成为今后主推类型。
2 培育壮苗
2.1 育苗时间:2月下旬至3月初小拱棚育苗,拱棚南北方向,每种植1亩大田所需苗床面积为一次性干摘品种为10~20平方米,鲜摘品种为4~5平方米。
2.2 育苗床地选择:需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有利排灌沙壤土为宜,每20平方米苗床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50千克和磷酸二铵2千克,土地需翻耕细碎混匀并予以整平,做成宽1.3米的田畦。
2.3 精细播种:播前晒种2~3天提高发芽势出苗快而整齐,有效杀灭部分病菌。一般干摘品种每亩用种量100~150克;分次采收品种每亩用种量15~30克。前期温度低干籽播种,苗床洇足洇透,待水渗后用6.25%精甲·咯菌腈(亮盾)悬浮种衣剂10毫升对水1.5~2千克在播种前喷洒苗床表面,种子掺面沙土均匀撒播在含药土壤上,1.0厘米厚细土盖后用同样浓度的6.25%精甲·咯菌腈(亮盾)悬浮种衣剂药液喷洒一次。之后用20%敌草胺乳油2毫升对水1.5千克,盖土后均匀喷施10平方米苗床,以有效防治苗床杂草。盖地膜及小拱棚,进行固定防止大风刮坏(翻)棚膜。
2.4 苗床管理:苗前床温白天保持25℃~30℃,夜温15℃~18℃,待幼苗拱土时于下午4时左右除去地膜,切记避免出苗后除去地膜,否则会伤及嫩苗。苗后加强通风炼苗,培育壮苗。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喷药防病,一般使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此期管理重点:幼苗前期适当通风降温,苗齐后放风,早9∶00揭开苗床两头用砖撑起,下午3∶00盖好风口,控制适宜温湿度,棚内温度不能过高,避免幼苗出现高脚苗和幼苗灼伤。移栽前15天逐渐加大通风口进行炼苗,直至全部掀去薄膜,力求苗全,苗壮,苗旺,移栽后适应外部环境。
3 适时移栽
3.1 移栽时间:晚霜过后及早移栽,一般情况下,掌握好种植地10厘米的地温稳定在15°C,就可移栽。适期移栽可以使辣椒植株早在高温干旱季节来临之前就已经发育完全,并为以后的开花坐果打下良好的基础。移栽太迟,植株在高温到来之前尚未长到封垄的程度,使土温过高,影响根系的生长,它的吸收力下降,导致植株生理失调,易诱发病毒病,影响生产,甚至出现绝产。
一般辣椒栽培适宜在4月15~20日移栽。辣椒栽前是病虫害防治关键期,为预防移栽后造成大量死苗和蚜虫危害引起病毒病,辣椒栽前2~3天可使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水剂(锐胜)10克加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0毫升,对水25~30千克,喷淋10平方米左右苗床,使药液喷叶片还能渗透到土壤中。可有效预防猝倒病、疫病、根腐病,还可防治蚜虫、蓟马危害,减轻发生病毒病,辣椒新生叶片舒展,根系发达健壮。应当说明的是适当早栽对促进辣椒早熟,提高产量至关重要,但要防范倒春寒。
3.2 合理密植:干摘品种密度为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穴可以双株,每亩种植8800株。鲜椒品种密度为行距80厘米,株距30厘米,种植单株,每亩种植2200~2800株。
3.3 尽量深植,及时浇水:栽植深度7~10厘米为宜,深植能促使辣椒根系发达,植株发育快,耐旱、抗倒伏,可以有利提高产量。
3.4 适时打顶:干摘辣椒品种,在辣椒长到8~14叶期间及时摘除辣椒顶尖。辣椒第一束果处于植株中部,由于通风透光不良,株间相对湿度较大,容易诱发辣椒炭疽病并会先感染第一束果,向植株上部果实逐渐传染。植株打顶后,所生果实处于上部空间,有利施药保护,打顶部位的感病明显轻于不打顶的。
4 田间栽培管控措施
栽培管理需要巧妙利用肥水措施调控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多开花,多结果,延长结果期。
4.1 前期管理:移栽后前期地温较低,需要尽量少浇水,有效保护好所铺地膜可利于棚室内增温保墒,促进发根返苗。
5月底、6月初(大蒜收获后),及时用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0毫升对水15千克进行全田喷雾,预防疫病及叶部病害发生。6月中旬,大蒜收获后,及时浇一遍促棵水,随水冲施尿素7.5~10千克,待地面干燥后结合中耕进行扶垄,垄高10~15厘米。
6月中旬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10毫升等对水15千克喷雾,7月初辣椒开花坐果后,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10毫升等对水15千克喷雾,不仅可预防炭疽病的发生,且可控制旺长,促进辣椒坐果,增加果皮厚度,可显著提高产量。
栽培管理中可使用50%氟啶胺悬浮剂(福帅得)8毫升对水15千克喷雾,能够预防炭疽病、灰霉病、灰霉病、疫病、疮痂病、菌核病等病害,并可能兼治茶黄螨。辣椒初花期和盛花期可以喷施爱增美或沃家福叶面肥,明显提升结果数,果色靓丽,显著增产。
4.2 注重中期管理调控:7~8月份,高温干旱或多雨,以及光照强度增大,种植地地表温度升高抑制辣椒根系正常发育。此期需在早晚小水勤浇或隔行浇水管控,保持土壤湿润。高温多雨应及时排涝护根越夏,以利于高温过后快速恢复植株生长,对受损辣椒利于形成第二次开花坐果的高峰。
辣椒根系怕涝忌积水。雨季土壤积水数小时根系窒息,植株萎蔫,轻则根系吸收力降低,水分失调,叶片黄化脱落,引起落叶、落花、落果,重则沤根死秧。雨季前疏通排水沟,及时排水。
4.3 后期管理:立秋天气凉爽,昼夜温差较大,阳光充足,适合辣椒生长,这时期需加强肥水管理,以提高秋椒的产量。追肥和浇水相间进行,每7天澆水1次,浇水1~2遍可追1次速效化肥。
5 病虫绿色防控
5.1 病虫害主要种类: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立枯病和蝼蛄等。成株期病害种类繁多,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及生理性病害等。
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褐斑病、白粉病、白星病、根腐病、黑斑病。细菌病害主要有: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软腐病等。病毒病分为花叶、厥叶、缩顶性坏死型。
生理性病害常见的如日灼病、脐腐病等。虫害常见的有:茶黄螨、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烟粉虱、蜗牛等。
5.2 播前拌种技术:播种期大力推广药剂拌种技术,利用亮盾(咯菌腈·精甲霜灵)拌种,不但可有效控制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且具有诱导植物抗性的特点,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丰产性。
5.3 应用微生物有机菌肥:推广应用微生物有机菌肥,分别在花蕾期和果实膨大期施用,微生物有益菌的大量繁殖能抑制有害菌生存,改善作物营养环境,提高土质肥力,增强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
5.4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辣椒病虫害:利用细菌、病毒、抗生素等对环境友好型的制剂防治辣椒病虫害,如:核型多角体病毒、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中生菌素等。
5.5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防治辣椒害虫,重点主推:杀铃脲、抑太保、氟虫脲(卡死克)等。这类杀虫、杀螨剂对环境友好,可有效保护有益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等。
5.6 利用杀虫灯、性诱剂、诱虫板等物理防控技术防治辣椒病虫害。利用杀虫灯、性诱剂控制甜菜夜蛾、棉铃虫、地老虎等害虫的发生;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烟粉虱等害虫。
5.7 加强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新型农药筛选与应用。化学防治作为其他防治的补充,是一种应急措施。使用农药时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根据预测预报当达到防治标准时,及时用药、对症用药、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降低农药残留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作者简介:
李月梅(1984年-),女,大学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lym7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