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升路径研究

2023-08-27 16:25:09徐谊捷农梦玲阳继辉许星朋
村委主任 2023年6期
关键词:水资源

徐谊捷 农梦玲 阳继辉 许星朋

摘要:农业是用水大户,作为农业大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农业用水量惊人,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农户对水资源的稀缺性认识不足、水价定位不精确和成本难以收回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广西试点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文章以百色市田阳区为例,介绍了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分析了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所取得的效益和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其它地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农业用水;水资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田阳区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6-013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213       文章标识码:A

作者简介:徐谊捷(1999-),男,汉族,海南海口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许星朋(1999-),男,壮族,广西隆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阳继辉(1980-),男,汉族,广西灵川人,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艺与种业。

通信作者:农梦玲(1980-),女,壮族,广西田东人,博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水肥资源利用。

田阳区,隶属广西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右江河谷中部,总面积2 394km2。截至2023年5月,田阳区下辖9个镇、1个乡,2019年改田阳县为田阳区。田阳区整体发展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当地的节水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顺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大等原因,田阳区农业人口平均拥水量和耕地平均用水量均未达到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属于缺水地区,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田阳区而言是致命的,急需进行改革;另一方面,田阳区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农民节水意识不强、未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商品属性、农田水利設施落后、各部门协调不畅、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迫在眉睫。

1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自2016年正式启动,该区已建立5个试点片区,覆盖农业用地约5 333.33 hm2。从2018年开始,改革实施企业和田阳区水利局共同对田阳区进行了包括软件、硬件等方面的农业水价改革。在硬件方面,试点区域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为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量身定做的智能水柜,此智能水柜内含集中器、传感器、阀门等,具有抗干扰通信能力强、功耗低、可组网、智能计量用水等优点,可在平地、山地、坡地安装且费用无需农民负担。在软件方面,针对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设计了一款“智慧用水助手”微信小程序,该小程序功能强大、使用简单。智能水柜统一联网到“智慧用水助手”,用户可以就近寻找用水点用水,还可以查询自身的水权和剩余水权,甚至可以转让水权;农户用水只需在田间地头轻松扫码,水费的收取和支付都在微信小程序上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智能水柜的所有数据也连接到“田阳水价改革云平台”,该云平台可监测总水权、已使用水权、水源点实时水位监测、实时统计累计出水量、实现用户管理和用水管理等多项数据。此外,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程还建立了水权定价的一整套科学、可持续的机制。根据用户所种植农作物的需水特性、种植面积等信息,科学地为每一位农民配给水权,如不超出定额水权,则享受优惠价格;超出定额水权部分实行阶梯水价。该项目以这套科学的阶梯水价,推动农民科学用水、增效节水。同时,政府每年都会对达到节水效果的农户进行奖励,提倡科学用水的长期观念。此外,该项目还建成了用水专业合作社,安排用水专业合作社社员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结合改革实施企业提供的“软硬结合”的服务,项目开展顺利,农户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过去的明渠输水相比,农业水价改革后,农业用水效果更好,可以增效50%以上。

2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所取得的效益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在2022年基本完成,取得了巨大成功。

2.1   管护工作更加专业化

用水专业合作社确定了各村各屯的责任人,明确了管护责任,又经过后期的线下会议,制定了管护标准,规范了用水户的灌溉行为,会议还落实了管护经费,确保了设备出现损坏时可以及时维修,使得各渠系可以良性运行。管护工作实现了组织化和专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无序化、随机性末级渠系管护模式,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灌溉需求[1]。

2.2   带来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程项目过程中,配套了地块量水设施,全面实行终端计量供水,实现了水权分配定额管理,根据用水总量指标、作物种植结构科学核定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实现不同作物不同定额水权分配;完善了农业水价政策,建立反应供水成本、利于节约用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并探索了分类水价政策与超额累计加价制度、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建立节水奖励补贴机制,优化节水奖励补贴资金来源,促进用水户节水实行节水奖励与定向补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改革后,大大减少了灌区内用水户的用水纠纷,促进用水户对水费征收的认可;引进了滴灌、微喷等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等先进生产技术,增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能力,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引进各种养殖企业和大户,带动灌区种植业、养殖业健康发展,增加用水户的经济收入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健全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维护了用水秩序,保障了灌溉用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一定社会效益。

2.3   取得了生态效益

随着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滴灌、微喷等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药一体化等先进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实现了节水减排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减少了提水泵站的用电量,明显降低了泵站能耗,缓解了高峰期用电紧张的状况,发挥了节能减排效果[2]。

2.4   获得了经济效益

用水户的增收效益非常明显,增加的效益达到或超过2 000元/666.67m2。通过让用水户切实看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的节水增效、农业增产、用水户增收等实际效果,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提高用水户有偿用水、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形成广泛支持、关心、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此外,改革之后,水费和成本的回收更加方便易行,回收的资金又可以用来维护水利设备,形成良性循环。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3]。

3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缺乏来源单一

资金投入是实现节水奖励、配套计量设施和精准补贴的根本保障,而政府财政作为资金主要来源,由于无法保证持续投入、资金投入总量有限等,很难满足实际资金需求[4]。从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前的现状不难看出,当地的各种农业设施都十分落后,水利设施缺失、破损,计量设施缺乏,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不健全。修建各种中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工程往往工时较长、耗资庞大,单靠政府的财政拨款难以支撑起如此多的中大型工程的推进。因此,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持续改革的需要,各类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3.2   基层相关人员较少,工作效率不高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所涉及的地域较广,且比较分散,在田间地头建有大量水柜、网关、摄像头等设备,但由于人力成本较高、基层水务人员缺失等原因,后期留在项目地驻扎的项目维护人员极少,这就导致设备的保养检查有缺失、局部设备存在故障问题、用水时发现设备无法启动的情况。而当出现故障,又要依靠少量的维护人员驾车跨越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去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3.3   部分村民配合度不高

在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村民仗着自己有多年田间地头的工作经验,对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屑一顾,一昧相信自己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并不完全配合,这就会导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错误,如水管破裂、堵塞、水壓不足等,无故增加了交付的时间和成本。此外,多数农民不了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含义和意义,部分农民连什么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都不清楚,更不用说水权额度,水权转让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想让村民认识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能够促进人们的节水意识、推动农业健康发展的内涵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村民在水价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只是被动的配合,没有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它的目的。

3.4   设备未得到有效利用

田阳区内一些地区由于地形、土质、劳动力缺失和村民意识不足的原因,对于花费时间、精力、费用安装的设备并不在意,使用就更不积极,甚至完全被搁置,设备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4   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升路径

4.1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依靠单一的政府拨款很难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很好的进行和运营下去,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吸引公司、个人等投资。而之前的农业项目之所以对社会资金没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创造效益的能力太低,相比于农业项目,在其它领域的投资被认为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一是当地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投标、拍卖、税收补贴和公私合作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的参与。二是各部门要协调合作,紧密配合,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管理监督工作,早日实现节水增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经济效益提升后,社会资本自然会接踵而来,形成良性循环。

4.2   组织培训农村专业用水合作社成员

在田阳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改革实施企业和当地政府联合发起了“田阳区盈筑用水服务”总社,选出了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共6人,该社下设5个运维部,每个项目点都有分社,雇佣当地用水户作为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维护、保养、宣传、经营等工作。但是,当地农户作为管理人员还是会存在一些缺陷,他们的知识素质层次不会太高,专业知识技能也不十分熟练。因此,除了上岗前的短期培训外,改革实施企业和当地政府应该组织技术员对用水户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让用水户能有更好的用水体验。

4.3   加大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政策宣传力度

积极利用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向大众宣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制作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和农业节水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画册;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农业水价改革政策、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5];结合农业技术培训、灌溉技术讲座等活动,使农民了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到水的稀缺性和商品属性,逐步培养农户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的意识,提高广大农户参与农业用水管理的积极性。

4.4   继续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和维护

农田水利设施是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硬件要求。田阳区在中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对灌区内的节水改造和配套灌溉设施设备的投入逐渐加大,资金投入初见成效。但是,各级政府应该在新一轮的建设中加大对农业用水计量设施设备的投资,这是农业用水综合改革的核心所在。有了计量设施,才可以围绕水权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

4.5   各部门合作,持续优化工程管护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后维护和管理一直都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难点之一。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种类多、分布散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工程管护工作涉及到水利、农业、发改委及财政等多部门,并需用水合作社与用水农户的全力支持与配合[6]。因此,在初步建立了机制之后,还需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有操作性的方法或预案。例如,利用计量设施监控用水户的用水量,根据用水量采取具体的节水奖励或超额累进水价;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建设“田阳水价改革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可以进行线上管理和获取多项数据;可以合作建设项目的“巡回检查小组”,负责在工程完工后不定期的进行巡查,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以便及时发现和弥补可能存在的漏洞等。

5    结束语

田阳区农业用水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成绩。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继续总结前期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反思失败的教训,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余江远,朱越川,钱芬,等.永嘉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措施与成效[J].广西水利水电,2021(05):110-112+121.

[2]王雨杰,廖春华,杨自强,等.三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措施与成效[J].现代农机,2022(05):23-26.

[3]郑海芝,李爱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背景下郓城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19,19(09):27-29+37.

[4]孟庆宇.锦州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与思考探索[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11):52-55.

[5]鲍虎章,李明.甘肃省临泽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探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3,9(01):77-80.

[6]王星彦,吕晓云,徐玮.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导向、改革成效及其后续推进措施分析[J].治淮,2023(03):66-68.

猜你喜欢
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2020年度《水资源公报》
水文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7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