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李熙
珐琅器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器物,以美观、实用等特性备受人们的喜爱。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700年左右的希腊文明时期,当时希腊人民已经能够制作简单的珐琅器皿。西汉武帝丝绸之路的开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让珐琅工艺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被历朝历代广泛应用。
一、中国古代珐琅器的文化传播和时代特征
谈到中国珐琅工艺,多数中外学者认为最早在元代时期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但春秋战国时期珐琅技艺在国内已具雏形,交通干道的开通让西方颇具成熟的珐琅工艺传入中国境内,与传统工艺逐渐融为一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珐琅器属于稀有物品,仅掌握在皇室贵族中。到了唐元时期,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让中国珐琅器工艺逐渐走向广泛应用的阶段。但当时的烧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成产规模较小,制品不多。造型相对单一,常见器物有香炉、花瓶、盒状容器、盏子等。常见花纹有缠枝莲花、扁菊花、垂云等。所烧制的珐琅器釉面光亮、色泽厚润,不过由于提纯技术不高,釉料中硼酸盐含量过多,在烧制过程中,杂质气化产生较多小孔,影响美观,学术称之为“砂眼现象”。明代时期,珐琅器铸造由内廷御用监制烧造,这一时期的珐琅器质地细腻,色泽浓郁温润,与元代相比表面已退去水晶透明效果。图案仍以缠枝莲花为主要纹饰,同时由于民族交流产生了许多新装饰题材,如龙戏珠、狮戏球、折枝花卉等,以单线勾勒技法居多,布局大方合理。主要器物有直径瓶、长方盘、圆盘等。清代则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珐琅制作工艺进行了再次创新,专设皇家珐琅烧制机构“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器型以杯、碗、盒、盘等小型器为主。尤其以乾隆时期最为繁盛,做工远超前代。色彩有天蓝、宝蓝并创新粉红、绿、黑等颜色。除小型器外,还出现了宫廷陈设的桌椅、床榻、屏风等大型器物,更有的对宫墙或门楼进行装饰作画,纹饰有山水人物、云龙狮戏、果实花卉等。明清时期可以说是珐琅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器物多样化和创新性一览无余。
二、珐琅工艺
珐琅工艺是一种非常复杂精细的技术。其主要制作流程一般分为五步:1.选择胎体,分为金属胎和非金属胎,珐琅器多用金属胎作为基底,包括金、银、铜等材质。非金属胎有瓷、紫砂、玻璃等。选择合适的胎体将其切割成所需形状大小,在表面进行打磨清洗,使其光滑无杂质,为后续工艺做准备。2.在器物表面绘制预先设计的图案轮廓线。3.填充珐琅料,将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高温焙烧研磨成粉状颜料,再根据绘画图案将珐琅料填充其中,形成彩色和立体感。4.绘成后放入高温炉进行烧制,通过温度和时间的把握,让珐琅料与胎体充分融合形成坚硬光亮的表层,以确保烧制质量。5.将烧制完成的珐琅器进行打磨抛光,让表面光滑细腻,色泽明亮。这一步需要用到一系列研磨和抛光工具。
珐琅器的种类一般根据胎体材料及加工方法和釉料性质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分为画珐琅器、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透明珐琅器等,中国珐琅器主要以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大类为主,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北京地区掐丝珐琅工艺造型精美,轮廓细致入微;广东地区画珐琅工艺刻画精湛,惟妙惟肖。
三、河南博物院藏珐琅器种类及工艺分析
河南博物院藏珐琅器40余件,包含碗、盘、碟、盒、瓶、杯等生活用器,主要集中在清代时期。画珐琅器、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居多。
画珐琅“万寿无疆”盘(图1),圆形,敞口,浅腹缓收成平底,圈足。器表用画珐琅工艺制作,盘内外均以黄色为底,内底中间为团寿纹、缠枝牡丹纹,靠外侧有“万寿无疆”四字,并饰缠枝莲纹,外壁亦有四字,并饰缠枝莲纹与富贵不断头等纹,足内有篆书六字款。
画珐琅器最早用进口原料制作,故又称为“洋瓷”。起源于15世纪中叶的弗朗德斯。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开放海禁,欧洲商人通过海路将画珐琅工艺带入中国,兴盛于乾隆时期。画珐琅器以金属铜做胎体,在其上涂施一层薄薄的白色珐琅釉,入窑烧结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然后根据不同纹饰图案要求,以不同颜色的珐琅釉在金属胎体上绘画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极具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
掐丝珐琅花卉纹方盒(图2),器物外观呈正方形。由器盖、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上部呈隆起两阶状,口沿部外折。器身口沿部向外突出,收腹微收成现平底状。器表用掐丝珐琅工艺做出缠枝花卉纹饰。底与内部镏金,并用楷书横款两行七字。
掐丝珐琅博古纹碗(图3),外表呈圆形,垂直深腹,圆底圈足。碗内与圈足内施蓝色釉,外壁以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出天蓝色云纹和博古纹。
掐丝珐琅工艺起源于古代近东地区,公元前19世纪的埃及,已有法老运用此工艺与镶嵌工艺制作项链。到14世纪,源于波斯的珐琅工艺通过交通枢纽传入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中国。对此,我国古文献《格古要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曹昭撰)中记载“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除此之外,《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也有其记载。明清朝时期,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生产量巨大,造型精美,丰富多样。在晚清时期,因其所用釉料多为蓝色,故又称为“景泰蓝”。具体制作方法是以红铜作胎,按照图案设计在胎体上绘画纹饰轮廓,再将纤细的金属丝按照胎体绘画的纹饰焊于或黏合在器表,組合成纹饰图案。随后将珐琅釉料填充在金属丝之间的空白处,经过多次高温焙烧、打磨、镀金而成。由于掐丝工艺纹饰线条纤细,在烧制和打磨过程中易断裂,故常留有焊接痕迹。
錾胎珐琅寿字杯(图4),外表呈现椭圆形,圆底深腹。杯身以錾胎珐琅工艺做出上下两层十六行三十二个寿字,器物外壁绘制富贵不断头、仰莲等图案,底衬蓝彩,露胎处还有鎏金工艺。
錾胎珐琅起源于古埃及,后传入欧洲,元代时期传入中国境内,元明时期称之为“佛郎嵌”,如今称之为“内填珐琅”。顾名思义,就是将金属錾刻技法运用到了具体制作过程中。具体制作流程是在金属胎表面按照设计图案要求描绘出纹饰轮廓线,用鏨花技法,在纹饰轮廓线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纹饰轮廓线凸起,将珐琅釉料填入下陷处,经过烘焙、磨光、镀金而成,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珐琅器的现状与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将传统手工业不断发扬光大,通过低息贷款、供应原料、开辟国外市场等措施让珐琅器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营建系师生与美术家创作设计珐琅器图样,并与一批珐琅器艺人研究开发新品种、新工艺,创作出烟具、文具、茶具、首饰盒、钟表、屏风等。珐琅工艺更多地运用在现代建筑装饰,开拓了全新的领域。纹饰上有锦纹、勾子莲、百花等百余种。釉料上也开发出环保釉料,让珐琅器更加贴近时代特征。工艺制作上,传统手工制胎大部分被机器代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制丝采用拔丝机,让常用规格化丝工实现了半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釉料研磨采用电动球磨机,使粉碎研磨的釉料更加精细,烧制炉体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烧焊煤炉被天然气燃烧炉和电炉所代替,解决了“十蓝九砂”的质量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珐琅器从工艺品逐渐向艺术品迈进,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赠送“和平尊”珐琅器,精美的珐琅工艺及绚丽的纹饰向世界传递天下太平、盛世祥瑞、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中国人民政府将珐琅器作为国礼多次赠予别国,以作为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向世界传递中国气韵。但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给珐琅器制作也带来了诸多困扰,更多的年轻人不再关注传统手工制作,手艺传承出现断代风险;批量生产让珐琅器工艺价值和质量不断下降;造型纹饰缺乏创新,很难与时代特性引起共鸣。因此,对于珐琅器的保护、研究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珐琅工艺匠人和院校积极探索和实践。例如,一些珐琅工艺匠人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些珐琅器样式和应用方法,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同时,一些院校也开设了珐琅器相关专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珐琅器人才,保障了珐琅工艺的传承。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给予支持和关注,鼓励更多人投身于珐琅器的制作和推广;同时,也需加强珐琅器文化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珐琅器的历史和魅力,从而提升珐琅器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此外,与其他领域展开交流合作,也可使珐琅工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珐琅器不仅是一种装饰物,更是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的见证者,反映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作为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珐琅器早已融入华夏民族血液中,成为众多传统工艺中耀眼的星星,是享誉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