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
[摘 要] 自从“双减”政策出台和实施后,学校、社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各个方面改善青少年教育。通过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研究,描述了“双减”政策下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机遇,研究发现,“双减”政策对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有明显作用。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双减”政策的倡议,将科学方法引入青少年教學,帮助他们培养科学品格,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关 键 词] “双减”;青少年;科普教育;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2-0165-04
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提出社会教育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平台助推“双减”工作,充分利用设施提供课外服务,设置科普教育工作岗位,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双减”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校园繁重的学习负担,给学生更多舒适健康成长的空间。青少年科普教育因其相关性和重要性而广受欢迎,它满足了“双减”的要求,帮助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普的内涵及带来的机遇
(一)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内涵
科普教育是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普及。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和社会应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在“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背景下,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被赋予重要的地位,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更是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中,深入实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尤其是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而贡献力量。
(二)青少年对科普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
“双减”政策的实施,增加了青少年对科普教育的需求。学校和青少年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合适或有趣的职业。同时,家长从学业和校外培训教育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向喜欢的方向发展[1-2]。因此,“双减”政策,不仅增加青少年科普的接收量,还增加青少年参与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它不但减少学生不健康的学习方式,还可以更好地改善课后作业辅导情况,还可以为青年学生开发更适合科普教育的渠道。青少年在学校不仅应充分发展各项技能,还应建立和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项政策的实施解决了一些青少年因学业压力而没有时间玩耍的问题,还拓宽了“双减”政策的科普教育渠道。在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科学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变得更加重要。图1展示了青少年科普教育人数培养的趋势。
(三)家庭对科普教育更重视
未实施“双减”政策前,较多的校外培训课程,不仅给青少年心理造成了压力,还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青少年教育费用。孩子的教育是最大的开支,数万元的校外培训学费,使很多家长无力承担[3]。实施了“双减”政策后,家庭将省下一大笔钱。许多科普中心都是免费或者费用很低就可以参观学习的,因此,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科普活动讲座,培养孩子的兴趣,开阔青少年学习的视野。父母也可以购买与科普教育相关的科学教育项目。课余活动期间,科普教育专业人员或其他科技工作人员应在校园内开展阅读科普书籍活动。利用社区资源,包括日托中心、青年活动中心和课后服务的课外活动,普及科普教育学习知识。利用著名的科学团体和组织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创造性和素质教育为主要教学方法,实施科普教育项目[4-6];通过实施科学教育项目,满足和发展各类学生的课外需求。因此,“双减”政策之后,公共科普教育家庭将加大对科普的投入,同时对科普活动的需求、青少年学习的数量和规模都会增加。
二、“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现状
(一)一些学校不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
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是“双减”政策推出的重要课题,但是我国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会有一些不足:(1)科普教育理念滞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学校、家长、青少年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和家长把青少年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升学考试必修科目上[7-8]。(2)科普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科普教育资源普遍集中在一些优势地区、重点学校,从而造成全民科普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二)科普教育多元开发力度不够
科普教育专家认为,我国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需要深厚的科学知识和理工科技术,以及以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表达科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对科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专业科普教师和其他科技工作者所做的科普工作给予应有的肯定,同时在工作、生活、继续教育、奖励、职称等方面给予适当奖励,以稳定队伍,促进创新。此外,随着多元化、数字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科普教育形式,但形式单一、内容匮乏,不足以推动科普教育活动的发展[9]。在网络通信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科普教育活动越来越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要改变科普教育的形式,使科学活动多样化,例如目前已开展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学生英才计划”等科普活动,把科普教育活动搬到大学校园,让广大青少年有机会走进大学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聆听名家大师的精彩报告,实地进行科学探究互动,了解科研院所、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切身感受科技魅力、科学家精神,进而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样可以真正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播下科技强国的种子。
三、“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普教育研究对策
(一)利用多媒体平台积极拓展线上科普教育活动
如今,很多青少年都想通过直播交流来收看科普教育知识,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足不出户就达到科普的目的。不同技术设备支持的多种新媒体资源可供借鉴,流行的直播方式满足了人们对科普教育的需求。来自全国各个科技馆的专家团队就科普内容到学校上课,包括课后服务活动和一些学校科学资助提供线上服务。这项服务内容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和认可,学校不仅以高水平的服务获得了高度评价,还成为科普教育宣传推广平台。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统计,科技馆进校服务或者线上授课后,吸引学生带着家长在周末和节假日重新走进科技馆,学习新事物,学生有机会成为一名科学爱好者。科学馆拥有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普活动的授权和指引,但在以科学馆为特色的“双减”之后,专家们赋予了青少年学习知识更多的责任,科普教育学者正在更新科学知识和学习新技术[10-11]。科技创新经验帮助青少年开展学术研究报告指导,为国家创新技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线上科普教育活动提高了校园课后服务的整体质量。面对“双减”政策,科技馆不仅仅是为校园服务,更应该着眼于课后服务的长远方面,打造课后服务平台,带动乃至引领校园课后服务行业蓬勃发展。
(二)积极组建科普教育志愿者队伍
科普志愿者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强化科普教育“双减”地位,就要更好地将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科普项目相结合,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在“双减”背景下,科普服务能否全面培养青年新锐人才,取决于科普志愿者的工作经历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学校和青年人的需求。营造科技教育环境、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作用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的数量和质量与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体工作是一致的,因此,科技界青年科技教育组织要对现行政策进行仔细研究和评估,给予学校经费项目补助,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科普教育志愿者要提高自身素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三)提升科普教育工作者素质
科普教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科普教育的质量。我国不同的科技馆有着不同的科普工作人员。教育和经验的双重缺乏意味着教育科学的一线从业者往往难以吸引青少年,也不能很好地对各类科技活动进行创新,导致科普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说明教师在科普教育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科学教学之前,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定期开展研讨会,分享课程和学习的经验。此外,科普教育中的科普延续也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自主开发和设计课程,从而打造学校科普教育的核心团队。
(四)科普教育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双减”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压力,因此,科普教学活动不应成为新的负担,日常科普教育应该以科学好奇心为基础,而不是旨在跟踪和比较结果。在实施校园科普教育中,我们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实践方式。实施过程中的各利益相关方应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长期合作的有效模式,确保科普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各利益相关方应在合作、学习和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积极沟通,优化改进,为保障科普教育的持续性良好发展做贡献。
(五)“双减”后学校应将科普教育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生态发生剧烈变化,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2%,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87%,学校普遍提供课后服务,学校布置的作业量显著减少,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与作业负担总体上均大幅减轻,原有的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培训机构的关系格局被重新改写。
从字面上看,“双减”减的是“量”,但最终目的是“质”,即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减负而减负,“双减”一定要坚持质量导向,要与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
第一,要有高质量的教育目标。思考和推进“双减”,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从“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出发,去思考该减少什么、该增加什么、该优化什么,否则就是盲目的,就是本末倒置的,甚至越减问题越多,从而陷入误区与泥潭。高质量的教育不只是培养“会考试的人”,而是培养具有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即人的现代化),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高质量的教育目标既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强调重点发展。全面发展要求“五育并举”,但是目前一些学校出现了五育“摊大饼”的现象,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因此,只提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是不够的,还需要突出重点,找到每个“育”中的重点,例如,培养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属于智育的内容,但是应该以创新能力为重点。重点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关键的、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要在强调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同时,重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信息素养等的培养。
第二,要有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不论是常态课讲授的内容,还是学校课后服务提供的内容,都属于课程内容的范围,这些课程内容要提升质量,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又好吃又有营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重点来确定课程内容的重点,课程结构要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不能“两张皮”。课程内容要求体现鲜明的素养导向,新课标的突出特征就是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一门课程的每一块内容,都是核心素养的延伸与细化。
目前的减负特别关注作业的减量与优化、关注课后服务供给,这种关注是必要的,但又是有欠缺的。实际上,作业与课后服务都是常态课堂教学之后的活动安排,都是“马后炮”。某些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导致课堂质量不高,所以有部分教师以作业取代教学、弥补教学,把课后服务变成学科教学的加长版。如果课堂教学质量高,教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就可以少布置作业,课后服务就可以用于发展兴趣特长,这样学生的负担自然减轻。因此,作业之前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至关重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减负比通过减少作业来实现减负,更为基本也更为重要。
第三,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在校时间明显变长,工作负担显著增加,课后延时服务导致教师日常的校本培训活动没有时间开展,这些对教师的体力、动力与能力均产生一定影响。教师的能力提升需要时间,体力恢复也需要时间,保障教师的休息权,让教师得到必要休整迫在眉睫。“双减”对教师的能力、动力、体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教师能力提升的要求尤为迫切。学校成为教育主阵地,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空前提升,教师的培训与研修方式也需要变革。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动是教育的基石,是落实国家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重要实施部分。最重要的是与学校进行良好的合作,为青少年确定、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工具。科普教育资源包括以地方科协、协会、机关、研究所为主体,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以科学家、研究团体、科普作家、科普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等专业资源为核心;以科学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研究中心为实施基础。这三种资源可以与当地教育机构和学校成功合作,无缝对接,成功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学校科普教育的实施不仅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使之更加丰富。这不仅包括制定适合各教育层次的课程和教材,还包括建立兴趣俱乐部,在学校开展科学活动,以及在学校建筑中创造科学文化。在把专家请进学校的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校外活动,适当利用科技设施和研究中心等公共资源,参与校外体验、交流和研究活动。换句话说,科普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现代技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而且要注重激发科学精神,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科学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屈璐.我国基础教育课后服务政策嬗变及展望[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4):14-19.
[2]刘凯.我国课后托管政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9(2):66-69.
[3]吴开俊,姜素珍,庾紫林.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政策设计与实践审视:基于东部十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3):27-31.
[4]吴会会,胡劲松.托管何以成为义务教育学校难以承受之重:基于广州市的现实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5):27-34.
[5]杭淑贤,吕可婕,孙陈静,等.近十五年我国校内托管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期刊文献的分析[J].教师,2020(29):20-22.
[6]王秀红.“乐童计划”实施现状、问题及破解之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4):121-123.
[7]閆佳坤.略论课后托管新模式:以长春市“蓓蕾计划”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1):29-32.
[8]蒋冬梅,王璐,梁思琳.“弹性离校”可行性路径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9(21):44-46.
[9]崔世峰.探索升级版课后服务:向课程管理要质量[J].学与教,2021(5):43-44.
[10]万璐璐.课后服务教育资源中馆校合作课程实践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32-34.
[11]刘登珲,卞冰冰.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课程化”进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1-1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