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伶
[摘 要]文章从新文科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地方外语类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及问题,从构建校政企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产教融合教育教学保障机制、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促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契合社会需求、满足国家战略部署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产教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产教融合;外语人才;地方外语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0-0088-04
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产教融合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合作规模也不断扩大[1]。新文科的提出加快了高校专业调整和学科融合的进程,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加入到人才培養队伍中,助力产教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产教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有别于“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的“应用型”人才,其还应具备职业性、专业性、社会性、发展性等特性[2]。本文立足地方外语类院校,基于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新需求,分析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探索外语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产教融合实践案例,为地方外语类院校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新文科对外语专业的重大意义
外语专业作为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突破学科边界[3]。外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社会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强调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建构。地方外语类院校更需要开拓思路、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内涵式发展,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聚焦应用型外语类高校教学改革,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抓好专业、课程、教材、技术四项“新基建”,形成“校、企、政”多维互动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因此,新文科赋予外语专业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还有培养国家和社会亟须的能够用外语在工科、医科、农科等科技领域从事研究和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要求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以相关语言行业、产业的岗位与岗位集群需求为导向,推进外语各语种专业(方向)设置、建设与发展的市场化与校本化有机融通 [4],不断改革机制体制,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 [5],培养新时代产教融合型外语人才。
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外语人才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矛盾突出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部分地方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办学定位还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整。根据2021年7月到10月的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显示,“八大外院”外语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排名前三的是“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 此外,外语专业毕业生还广泛进入贸易、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餐饮酒店等行业。但部分学生对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程度的满意度较低。这说明部分外语专业毕业生缺乏相应行业的基本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因此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导致试用期时间长,实践能力较弱,企业满意度较低。
(二)产教融合育人保障机制不足,办学理念还未完全转变
产教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一直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共育路径,但合作机制相对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完整的政策法规保障制度,由此也导致各参与主体任务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校自身教育理念也未完全转变:一是重技能轻素质,二是重专业轻通识,三是重应用轻文化[6]。部分高校的外语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对外语的人文性和社会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在外语学科进行内部资源的“复合”和各种人文知识的“跨学科”[7]。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仅靠本专业、本学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社会、企业各方形成合力,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将语言与行业需求、岗位能力有效结合起来。
(三)未形成特色突出、符合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只是对知名高校的学习、模仿,并未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部分地方外语学院也是如此,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对社会需求的考虑不充分、目标与定位不够清晰,其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没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情况形成突出自身优势和办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外语教育工作者认为外语只是 “技能+学科”,即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的统一,突出强调外语的工具应用性和学科独立性[8],这也导致部分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能力单一、应用能力不强,难以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三、外语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一)立足外语学科特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四川唯一的专业外语院校,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和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战略性、融合性、创新性为引领,优化顶层设计,确定了“外语+文旅”“外语+外经外贸”“外语+教育”三大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外语类人才培养方向。根据三大培养方向,结合各专业特点,按照校内“外语+非外语类专业”、校外“外语+企业联合培养”和国内外“外语+跨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构建“外语+专业方向+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利用企业智慧教育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多语种+”跨学科、跨行业的课程体系。我校积极推进课程内容改革、配套教材编写和线上数字化资源建设,开设了工程技术法语、对日IT实务、中国文化(俄语)、海外工程项目管理西班牙语、葡萄酒法语、医疗葡萄牙语等产教融合型课程,与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共同编写出版了《进出口业务》《跨境电商意大利语》《商业逻辑与思辨》《英语外贸合同实务》《简明工程技术法语》等20余部产教融合应用型教材。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我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实践、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开设创新创业学院,完善双创运行模式和软硬件设施,通过政校企协同,制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设双创实践育人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建立健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和保障机制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推进教学质量建设,将教学评估体系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我校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和完善常规性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度,有效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切实保证教学工作平稳运行。
政校企三方共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企业和高校的合法利益和责任,保障学生实习实践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通过政府政策保障、企业技术支持,与地方外语类院校共建虚拟学院、仿真实验室,共同调研人才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师资、协同开展课程改革、合作编写应用型教材、共建实践基地等,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提升,达成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目标,保证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政校企协同,搭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推进校内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管理过程对接,建立了定制班、虚拟学院、企业校内本地化运营中心三种校内产教融合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多班轮岗实习提供了可能;建成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双创基地,吸引了20多家企业入驻基地,每年为大量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与培训机会。
将教学转化为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与企业搭建校外实践基地,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资源短缺问题。我校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卫健委国际交流中心、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丹马士成都分公司、四川日报新媒体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了16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大幅提高了实习实训的覆盖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提升教学质量
第一,健全机制,完善配套制度。我校紧紧围绕“总量符合要求、结构合理优化、制度科学规范”的主要目标,颁布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 》和《特聘教师(行业专家)管理办法 》,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发展,将教师产学研践习经历、成果等纳入聘期考核、教师职务晋升、聘任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有计划地推进学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第二,内培外引,推动外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轉变。坚持“以引进、培养为基础,以稳定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教师入企挂职、随堂跟课、基地学习等内部培养的方式改变教师原有的单一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跨学科知识的教学能力,以满足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前沿性。
第三,加强教研室建设,提升教学能力。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目标,组织开展先进教学集体评选、“教学名师”评选等,展示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成果和名师风采;支持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设置的调整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青年教师赛课等活动,提升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五)讲好中国故事,思政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我校是中宣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三进”)第二批试点院校,将外语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有机结合,构建思政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一是以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学生个人需求与国家对外经贸战略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正确的语言服务及涉外服务外语价值观,培养出兼具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外语人才。
二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内容有机融入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材料选择中。直接选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材料,搭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三进”课程体系,搭建覆盖听力、口语/口译、阅读、写作、翻译五类课程的全语种、全课程思政体系。同时将中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文化对比、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得外语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价值取向、国际视野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教育形式。
三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丰富课程思政形式。开展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专业竞赛活动,如 “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的TED演讲比赛、“习语金句”多语种翻译大赛,展示国内外文化的配音比赛、短视频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方向和技能课程相匹配的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转化,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产教融合型外语人才实践成效
我校坚持以新文科引领特色专业建设,以新赛道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主动服务、无缝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推进提质增效,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优化治理结构和资源配置,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截至本文写作时,我校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有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共有5门慕课上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2门课程上线学堂在线国际版平台。我校还建立了16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德阳城发集团、四川省和成都市跨境电商协会等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与京东物流、1919网、金甲虫和华住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开设定向班。全校师生每年荣获近300项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奖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率创新高。仅2022年,就有教师62人次在省级、国家级竞赛中获奖28项;有253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省级立项,获“中渤杯”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全国院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2022年“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这些成绩正是我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协同培育产教融合型人才的成果。
五、结语
新文科的提出,正是以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为前提。“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以产教融合推进实践育人”是响应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号召的必然选择,也必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战略新举措[2]。
地方外语类院校应持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语言服务产业和文化教育事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从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层面进行产教融合改革;通过政府、社会、企业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全面合作,以外语学科特色为抓手,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国际化融合发展;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矛盾,服务国家和地方外语教育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沈黎勇,齐书宇,费兰兰.高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育困境化解:基于MIT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46-151.
[2] 杨文凯,李丽.“新文科”建设导向下产教融合困境与实践探索[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2,38(6):7-13.
[3] 王银泉.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22(1):27-46.
[4] 尹大家,涂开益,肖洋.构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集群“应用—复合—创新”三型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M].尹大家.外语教育与应用:第五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2-10.
[5] 何晶晶.“外语++”: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与路径[J].英语教师,2022,22(4):12-14.
[6] 蒋洪新.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外语,2019,16(1):12.
[7] 蔡基刚.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纪念《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表22周年[J].当代外语研究,2020(1):44-57.
[8] 卢植.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外语界,2018(1):36-42.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