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飞
抖音上,一则爸爸辅导女儿作业的视频火了。小女孩端坐桌前,目视作业本,爸爸坐在右侧的床边,一边狠狠地帮忙擦作业本,一边嚷嚷:“这么简单的题都弄错,你的脑子是干啥的,一天到晚在想啥?”然后指着书本说:“看例子!”小女孩立马侧目看爸爸,这时爸爸的声调突然升高八度,瞪大眼睛对小女孩嚷道:“看例子,看我干啥,我脸上有花啊!”小女孩的小脑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转回到作业本上,腰背明显也挺直了好些。
本来应该给勤劳负责的家长点赞,但在此我想说的却是:如果你也是这样情绪激动、大呼小叫地辅导着孩子的作业,那对于孩子来说留下更多的是伤害。
其一,伤害的是孩子的注意力
试想如果你是小女孩,当爸爸扯着嗓门敲着桌子质问你为什么不会做这道题时,此刻你是心惊胆战地盯着爸爸看他表演呢,还是会低下头认真思考这道题的来龙去脉呢?
注意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这个心理活动在人类进化的漫漫征程中保留了两个基本用途:首先是为了活命,我们的祖先就是依仗其大脑时刻提防雷雨闪电、野兽猛禽、生人入侵等危险,才保障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保全了种族的延续;其次是为了维系快乐,吃香甜的巧克力,喝爽口的饮料,听或劲爆或舒缓的音乐,讲述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一切都是让自己快乐并享受其中。
如此辅导作业的场景,让孩子本已钝化的“活命”神经再次被激活,因为孩子从爸爸高八度的声调、凶狠的眼神和偶尔扬起又放下的手准确地判断出——此刻她自己处在险境中。于是孩子上身挺直,呼吸急促,目光机警地看着爸爸。这种情况下,看似简单的答案,在她那里得出的回答却让人不可思议、啼笑皆非:“部队里有什么?——有操场。” “工厂里有什么?——有爸爸。” “文具盒里有什么?——有空气。”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史蒂芬·波戈斯提出的“神经接收”概念,让我们从身体和心理的角度思考,父母辅导孩子作业这一行为背后的问题。
“神经接收”指的是“人类非常擅长根据自己周围的人(或动物)调节自己的情绪。即使诸如眉毛上抬、眼角皱起、嘴角弯曲、脖子转动,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表示了我们是否舒适、怀疑、放松,或因其他人感到害怕”。
而父母之所以兢兢业业辅导孩子们写作业,就是期待孩子们的注意力能集中在学习本身,能高效准确完成任务。可是情绪无常的父母却不知道,正是“来自外部的认真负责”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从作业本身,转移到了父母喜怒哀乐的表情上。
即使父母情绪看似平和,不停地对正在写作业的孩子嘘寒问暖,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指导,孩子投入在思考上的注意力也会被分散。原因就是人的注意力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关注一件事情。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完成任务时被打断,需要多花50%的时间来完成,而且还会出现50%的错误率。由此可见,这样情绪化地陪伴辅导的镜头长时间上演,孩子只能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甚至反应迟钝,让漫长的写作业连续剧无穷尽地上演。
其二,伤害的是孩子的记忆力
人脑中有一个对情绪尤其是对恐惧起着重要作用的部位叫作杏仁核,它是情绪学习的重要结构,对新异刺激有很强的反应。“在杏仁核正常的情况下,当你听说邻居家的狗咬伤了人,见到狗后你会感到恐惧而早早避之,尽管你未曾被它咬过。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会引起杏仁核活动的强烈反应,并形成长期的痕迹储存于脑中。”
大脑中还有一个部位,对巩固学习成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就是海马体(它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短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你知道吗?杏仁核和海马体居然还是紧紧相连的邻居。这就是说“脑中主管记忆的结构体竟然坐落在脑中的情绪区域”。这两位邻居和平相处还好,可如果外部电闪雷鸣,那杏仁核肯定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抢夺大脑的能量来保命。与此同时海马体只能偃旗息鼓,乖乖地处于休息的状态,不敢抢风头。
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他把理性脑和情绪脑比作骑手和马。只要天气晴朗,道路平整,骑手就会觉得充满掌控性。然而,意想不到的声音或者来自其他动物的威胁,可能会让马不受控制地狂奔,迫使骑手死命地抓住缰绳。类似的,当人们感到他们面临事关生存的大事儿的时候,他们会发狂、恐惧或者吓呆,会停止倾听理性的声音,而且不再与理性争辩。
其三,伤害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以后,符号化增多的情况下,学习更是一件艰难而复杂的事情。只有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还需要有内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才可以成为父母理想中的省心孩子——科科作业不发愁,考试还能上优秀。然而更多的父母似乎只考虑到今天的作业要马上完成,至于说是催促、逼迫还是恐吓似乎都不重要,只要完成了老师明天不叫家长到校就好。殊不知,我们的大脑是文化的有机体——经历会塑造大脑。
“如果一个生物体处于生死存亡的阶段,它的所有精力都会集中在抵抗看不见的敌人中,对我们人类来说,这意味着只要我们的意识开始自卫,我们最亲密的关系就会受到威胁,因为我们不再想象、计划、玩耍、学习以及关注其他人的需要”。
这也是达尔文论述的身体和大脑的联系。哈佛儿童心理学教授杰罗姆·凯根教授也说,能够在他人身上感到安全,也许是精神健康最重要的一点。安全的联系是有意义的和令人满足的生活基础,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只有深深地感觉到安全,内心才可以平静下来,才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探索学习。
“人类对严厉的声音感到恐惧、愤怒或者麻木,但会对游戏的语调感到舒畅、放松。”为了孩子能有长久的可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父母们都要认真思考前文中提到的爸爸看作业的行为。
当孩子表现出反对、防卫、麻木和愤怒时,无论他們令我们多么烦躁不安,我们都应该明白这些“不好的行为”与生存系统面临严重威胁时相关,从而及时调整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