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堂尝试幼小衔接

2023-08-27 15:38信疏桐
小学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科学探讨

信疏桐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的主要任务。而小学一年级正是学习的一道分水岭,进入一年级的学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阶段,难免会感到不适应。那么如何在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科学课堂,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好科学打下坚实基础,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科学课堂可以使用的幼小衔接策略。

〔关键词〕  小学科学;幼小衔接;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20-0028-03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以及语言交流等能力,而进入小学阶段后,学生的主要任务从参与游戏、发展能力变成学习知识、增强技能。小学与幼儿园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小学对学生的要求高,教学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活动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在活动与实践中学习科学,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这样的科学活动与幼儿园的娱乐活动相比,可以说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全方位的幼小衔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学一年级这个关键的过渡期,在科学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为其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程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异同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科学活动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科学学习提出学习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其中学习目标要求在幼儿园的科学学习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其学会使用各种感觉器官与语言器官进行活动与交流,并且要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内容与要求则详细说明幼儿应当熟悉常见的科学成果,并且通过身边的活动了解简单的数量、形状,为未来科学活动打下基础。对指导要点,《纲要》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且要求幼儿应当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动手操作中,完成科學启蒙学习。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中进行的科学教育主要以启蒙为主,通过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为其将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要求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具体分解成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而科学课程内容则设置13个学科核心概念。这13个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学生理解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四个跨学科概念。这四大跨学科领域中的科学观念学段目标,1~2年级(低)为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物质科学的基本特征和身边材料的基本性能;科学思维学段目标,1~2年级(低)为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式,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探究实践目标领域,1~2年级(低)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反思,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责任目标领域,1~2年级(低)为树立珍爱生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学会分享与倾听他人想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科学教学逐渐向复杂且更具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小学科学课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让学生简单了解自然、了解科技发展的学科,其内容之丰富、目标之复杂,体现出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即学生要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对《纲要》和《标准》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区别。《纲要》仅仅对幼儿应当具有的科学素质进行了简单描述,重点在于通过幼儿活动,锻炼其肢体感官,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初步建立科学启蒙意识,为其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教育要求体现了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标准》则更为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学段的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最终目的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纲要》也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科学提供了基础,它强调幼儿应当熟悉常见的科学成果,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并且学会与同伴沟通与交流。这些基础能力都为其未来的科学学习提供了保障。而《标准》同样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了小学1~2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二、在小学一年级科学课堂尝试小幼衔接

基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特点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在一年级科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增加动手活动在教学中的占比

6~7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长普遍在10分钟左右,因此刚刚进入小学面对40分钟一堂课,无法全时段集中注意力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身为科学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应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动手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因此一年级的科学课堂上也可以继续使用动手活动。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也能利用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注意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分为“植物”与“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其中“植物”单元作为学生进入一年级后接触的第一个系统讲解知识的单元,动手内容较少,更多的是理论知识。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本单元中加入动手活动。如《观察叶》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看、摸、闻等方法,亲自感受不同种类树叶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树叶的特点。这样的课堂活动,通过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因为生活中,一片普通的树叶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但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就会动脑思考,最终在手脑结合的科学课中习得科学知识。

(二)以游戏形式进行知识渗透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最常见的活动,他们通过游戏过程发展肢体,学习知识。而进入小学阶段,学生要逐渐适应从游戏到课堂学习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如果过于生硬,学生难免会感觉不适,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一年级的科学课堂上,还需要加大游戏活动的占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游戏应当加入科学元素,蕴含科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这是谁的叶》一课,教材中给出了不同种类的叶子,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让学生观察叶子并说出特点,未免太过单调,无法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找不同”的游戏开展教学:教师在投影中出示不同的叶子,但是其中一片与书上的叶子种类不同。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对比书上的树叶与投影上的树叶,并将找到的不同树叶的名称写在书上。通过这样的“找不同”游戏,能够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不一样的树叶,并且了解了其他树叶的名称。最后,对这个课堂上出现的独特树叶,教师可以留作课后观察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了解它到底属于什么植物。这样的游戏一举多得,既能够充实课堂,也能够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了解自然的动力。

(三)用具体形象讲解抽象概念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小学生的思维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在一年级的科学课堂上,面对一些理论知识,科学教师可以采用具体形象,向学生解释说明抽象概念。

例如,在学习《起点和终点》一课时,“起点”和“终点”是两个抽象概念,不可能通过教师的单纯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所以,在课堂活动中,教师采取小青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方式,小青蛙起跳的位置称之为“起点”,小青蛙跳到的位置称之为“终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起点”和“终点”存在前概念,但是了解得并不清晰全面。有些学生认为,比赛应当规定“终点”,比较小青蛙能否到達这个位置,这样便出现了理解偏差。只有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通过具体活动寻找终点,才能够清晰正确地了解“终点”这一抽象概念。

(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许多研究表明,学前幼儿受到自我中心的限制,尽管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但是仍然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与自己的相同。随着社会交往经验的增多,他们会逐渐认识到他人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6~7岁的幼儿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理解他人的看法并且愿意合作,成为课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此,科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明确分工,规范课堂合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单独任务,只有每个人都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才能够使小组合作取得成功。如《在观察中比较》一课,学生需要给不同的恐龙模型测量身高,那么教师就可以进行分工,分为测量员、监督员、记录员、卫生管理员等职责,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学生保留了自身经验,同时通过不同任务的协作,共同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逐渐理解他人的看法。

三、结语

6~7岁的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恰逢他们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学习,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其顺利成长。科学学科因其自身的独特性,更适合帮助学生进行幼小衔接。科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顺利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生继续在“玩中学”,保持对学习的热爱,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红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幼小衔接策略[J].天津教育,2022(30):153-155.

[2]吴晓霞.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幼小衔接策略[J].小学生(中旬),2022(2):69-70.

[3]胡紫霞,曾宝俊.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策略[J].湖南教育(A版),2021(8):38-39.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小学科学探讨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