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垂坤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1]。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2]。自2017 年教育部开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来,积极推动高校师范专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性改进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与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符合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3-4],能够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新时代具备创新意识的新型实用型人才。
基于OBE 教育理念,在学生学习成果体现方面必须厘清四个问题:学生想要什么?为什么学生需要?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如何知道学生已获得?这一思路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探讨OBE 教育理念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对质量保障系统的关注,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够清晰、课程内容设计单一、教学手段与方法较落后、课程考核与评价较单一、缺乏新颖性等问题,知识结构主要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中心,以体育技术为核心,缺乏体育学与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轨,出现“重技术,轻理论”的局面。未体现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导致教学大纲与毕业要求契合度不高,未能支撑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随着本科的扩招,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温而不化”的状态充分暴露出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学习体验差、内在动力不足等弊端。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为,理论课程与本专业以及所从事职业关联性不大,重技术轻理论现象比较严重,未意识到该课程对于体育技术课的重要性,加之目前绝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以文科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在理科类课程的学习中存在短板,导致对理科类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对理科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学习吃力,出现“临时抱佛脚”“60分万岁”的不良现象。
自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以来,就开设了运动生理学课程,但授课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缺乏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导致学生懒于思考、死记硬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导致学生产生了应付学习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形成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课累,学生听课累,最终的教学成效不明显。因此导致课堂学习气氛沉闷,缺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机制。
既往本课程的考评体系总体表现为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无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单一,以试卷考试为主,考核试题重记忆、轻应用、无创新,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无综合素养考核内容。通常将卷面考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运动生理学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体现了基础理论知识与体育技术技能融会贯通的专业特色,为学生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打下了基础。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矩阵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项毕业要求中,运动生理学课程着重承担学生在学科素养中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融合的毕业指标点,以及综合育人中学科育人的毕业指标点的培养。因此,紧密围绕《义务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该课程教学目标。第一,指导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运用理论知识;教会学生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基本生理学原理,特别是不同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进而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指导。第二,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评定人体运动机能的基本原则,依据人体机能的变化特点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第三,结合运动生理学特点,充分发挥学科的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不畏困难、刻苦钻研、文明守纪等优良品质与作风。该目标增强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优化了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要求为学生既要掌握体育项目技术技能,又要具备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秉承培养具备良好学科素养和教育意识,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有开拓创新意识,教学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是教与学的综合体系,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却忽略了学生的“学”,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学生的心智已基本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OBE教育理念,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材料与内容的选择、学习模式的确定,都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实现全员的、活跃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氛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课程教学理念用于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形式等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全环节必须从OBE 教育理念出发,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课程设计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全程参与自由分组、收集与整理资料、分析与讨论、分享主题、发表不同观点、总结设计思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课前借助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发布课程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进行预习和自学,并完成学习任务;课中利用已学知识对新授知识进行解答,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后再次借助学习通网络平台发布章节测验和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3 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因此,基于OBE教学理念,教师日常应实时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并形成教学反思,进而不断改进教学课程设计。
基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迅速发展,顺应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的。一方面,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PPT 课件、教学视频、章节提纲、教案、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章节测验、练习题库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线下教学,梳理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定期向学生发布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线上学习习惯。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形式、多角度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习成果,监测教学质量和教学反馈建议。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考—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5],以中国大学MOOC 的优质学习资源为基础,搭建多元化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对知识点随时随地进行翻转学习,查漏补缺,从而帮助学生厘清本课程知识的逻辑思路,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体育实践相关问题的能力。总之,运动生理学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杂,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打造教师与学生实时互动式课堂,打通线上与线下的空间和时间壁垒,多层次、多维度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无障碍。因此,基于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课程考评要求,优化高校体育类在线课程从课程目标、内容、评价体系等路径建设在线资源[6]。构建与课程教学改革相匹配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多元考评机制。根据评价指标,细化考核指标点,设计能够进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的考核方式,健全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实施管办评分离的运行机制是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7]。本课程优化了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各部分所占比例,综合总评成绩包括平时30%的考核、20%的实验考核和50%的期末考核,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导图
首先,平时成绩以课堂表现、作业和网络教学平台(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的学习情况为主要考核因素,课堂表现主要将考勤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该考核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作业分为线上和线下作业,线上作业为章节测验,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线下作业多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性地考核知识点,上述考核内容占平时成绩的10%;网络教学平台(超星泛雅平台+学习通)的任务点学习,占平时成绩的10%。
其次,实验成绩由课堂实践操作和书写实验报告组成,实践操作主要是观察标本,结合自身各部分结构和自身专项,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报告手册要求完成。5 次实验课,总完成10 学时的实践操作学习。
再次,期末考试试卷的知识点覆盖率和难易程度符合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内容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考核为主,应用知识考核为辅。试卷题型由名词解释(15%)、填空题(25%)、选择题(20%)、判断题(10%)、问答题(20%)和论述题(10%)组成,且重在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灵活运用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构建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教师评学、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的多元化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在线讨论、实践操作等多元评价。因此,基于OBE理念,构建可持续改进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践行OBE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始终,树立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精准教育,持续改进,引导着教育的持续改革和前行。人才是基础,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新型实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教育改革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关注社会实际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方面,切实回答“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要求”,以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新时代命题。本课程教学改革引入OBE 教育理念,持续开拓创新,有助于明确课程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形成“人才目标—课程目标—社会需要”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闭环机制,进而使该课程教学更多地契合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要求、学生期望与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