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琴
[摘 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师生双向沟通,以促进学力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该不该讲”“在什么时候讲”“该怎么讲”等问题值得每一个教师去思考. 文章从师生沟通的基本条件出发,以一道题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师生双向沟通,以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
[关键词] 思维;沟通;学力;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师生双向沟通与合作的情况,以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波利亚认为:自然地帮助学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位合格的教师,需将自己摆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尊重并理解学生的思维与想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进一步的教学措施. 例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学生学力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那么,在例题教学中,究竟该如何立足学生立场,加强师生双向沟通,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
加强双向沟通的基本条件
1. 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马卡连柯提出:实施教学的首要因素是发展教师的人格品质,在行为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确实,教师的言行举止、处事习惯、性格作风等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烙印. 实践证明,教师的人格素养就像丝丝春雨,会对学生产生悄无声息的影响,这种影响比口若悬河的说教更有效.
鉴于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契机促使自身业务水平与人格魅力的成长,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与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 这种无声的榜样力量是一种隐性沟通,是促进学生学力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打造和谐、民主的课堂
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和谐、民主的课堂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亦是实施激励、唤醒与鼓舞的平台. 因此,教师应尽一切力量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尊重、配合,充分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同时,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追求一种平等、自由、合作、互动、对话、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则是践行师生平等交互活动的关键.
3. 增加互动交流的环节
数学教学从本质来看,就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传统教学以师讲为主,因缺乏有效互动而使课堂缺乏活力. 如今的数学教学虽说已经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教师单向讲解较多、师生互动缺乏的情况.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课堂互动交流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础.
点评 与选择“线参法”的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不仅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任生3发挥,还毫不吝啬地给予该生鼓励与支持. 这种鼓励并非简单地说“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假大空的赞美句子,而是通过具体内容进行客观点评,让学生感知来自教师真诚的肯定与鼓励,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奠定了情感基础.
3. 课堂小结
一般情况下,“点参法”或“线参法”都能解决类似于此的问题,若问题条件给出的是直线斜率之间的显性关系,则可以优先选择“线参法”去解题. 另外,由于解析几何存在几何与代数双重特性,因此遇到解析几何问题时,可以优先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向分析图形,选择更加简便的解题策略与运算方法.
几点启发
1. 双向沟通需协调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有人说:“学生原本会的,教师不用讲;学生能自主学会的,教师不用讲;教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教师更不用讲. ”既然各种情况下,都不需要教师讲,那么要教师何用?课堂的意义何在?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尤其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却又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问题,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果教师贸然地“自定义”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视而不见,就会造成学习的“空转”状态,学生认知也只能徘徊于低水平层次,难以突破. 这种模式下的教学,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说,收获却很少,还会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向往与追求.
对于本节课中的例题,有些教师认为应用“点参法”解题,虽然化简过程有一定的技巧,但计算量太大,即使讲解了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还不如直接研究“线参法”解题;但也有教师认为“点参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化简过程中的“消元、降次与整体思想”即可,而且本例题具有典型意义,若能帮助学生理清、讲透运算节点,就能让学生掌握这种解题方法与运算技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后面教师的想法是正确的.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近些年的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且计算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有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对学生的基本功与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因此,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将典型问题拉出来“曝晒”,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2. 双向沟通需处理好“如何讲好”的问题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不得不面对大量的教辅资料与讲义;另一方面,师生都希望“减负增效”. 化解这个矛盾的最佳办法就是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 鉴于此,笔者对如何加强师生沟通交流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对“如何讲好”这个问题有较深刻的感悟:一方面,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手,分析学生的思维卡壳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寻找突破口;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能,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收集并分析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数据,寻找共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沟通与引导.
總之,数学课堂犹如一个生态系统,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单项或双项、直接或间接、简单或复杂的交流与变化.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教学并不在于教师能预设多少教学细节,而在于师生在课堂意外发生时能否积极地进行双向沟通,灵活采取应对措施,化被动为主动,促使课堂动态生成,激发学生学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