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被来回击打的声音我从5岁起就一直在听。
两年前,我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还是中国乒乓球队员丁宁,我人生的前20多年几乎都在乒乓球赛场上度过。职业生涯的上半场,我是家长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荣誉加身。但只有经历过至暗时刻的我才知道,这一路的冠军和荣耀,都是我在不断失败又不断站起来后得到的。从2010年的兵败莫斯科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又一次摔打,我曾无数次想要退缩,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只有勇敢地面对输,才能更好地赢。也正是这份坚持与磨砺,给了我成熟的内心,让我能够敢于挑战、逆风而上、拨云见日。
2021年,我选择退役,进入我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深造。进入北大校园前,我一直很忐忑,从运动员到学生,从密集训练的赛场、球场到灵活的课堂、校园,我能适应吗?我身边的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霸”,我能追上他们的脚步吗?其实“困难”这两个字,从我萌生进北大的想法时,就已经出现了,我告诉自己,我与北大不能用打场球来论输赢,因为人生本就不是一次或者暂时的落后定成败的。
在北大,我的专业方向是体育产业和大健康,和同学一起探讨完成课业的过程,每一次都是新的探索。在北大学习的两年,让我从更多维度认识、理解了体育。在担任乒乓球课助教的时候,我认识了曾在现场看过我比赛的同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春本该有的样子,我看到了虽然竞技是体育行业的金字塔尖,它很残酷,但是更多的人接触体育的起点,是源于热爱,我也一样。我变得越来越自信,这份自信源自北大开放包容的学风、多元丰富的课程,以及师长前辈细心的教导。我慢慢意识到对于输赢的坦然,也同样适用于学业的压力。在燕园,我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理論与实践的最佳融合。
明天,我们又将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从事的工作也可能不是自己的专业所学。但是,我相信:成长是螺旋式的上升,在燕园的这段岁月,已经为我们赋予了足够的底气、坚定的勇气和高远的志气。
15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就在这里——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我在现场见证了前辈们让3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全场一起大声合唱国歌的时候,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瞬间我的心跳比场上乒乓球的节奏还要快,因为那是台上台下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跳声,是我梦想开始的起点,也是我与北大缘起的地方。
今天,你们也和当年的我一样,将闪耀的青春梦想,从燕园奔赴到五湖四海,希望你我永不停止追逐的步伐,追梦追光,不负时代!
责任编辑:马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