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相关思考

2023-08-26 21:31徐薇婷
中国市场 2023年2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人才企业

徐薇婷,覃 健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在当下社会背景中,传媒企业要想持续达到优秀经营,必须要与媒体实现融合。媒体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各个行业由于媒体的加入也在加快改革速度,将媒体融合与传统媒体经营互相结合,可以从技术运作、模式规则、产业等多个角度促进传媒企业的发展。我国传媒行业现在正在步入改革时期,虽然已经初步取得各种成就,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人员应当意识到,媒体融合背景对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立足企业发展角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1 媒体发展的历史背景

1.1 无声电影时代

无声电影于1896年诞生,它的出现给人们的视觉体验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因此拉开了近代技术驱动型媒介革命的帷幕。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戏剧业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呈现出戏剧演出与无声电影放映混合经营模式。特别是在美国,很多电影和汇艺秀出现混演,夏季被看作是戏剧播放的淡季,但却是电影放映的最佳时期。到1911年,整个美国已经有1400家戏院开始选择放映电影,获得更多收入。第二,戏剧内容呈现影像化和胶片化发展。跨媒体产品的生产,让很多经典剧目被拍成了电影、舞蹈片、戏剧片,这些新媒体的方式让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并且也带动了更多职业的发展,演员的收入开始不断增加。第三,戏院布局范围持续扩大。一些剧场业主开始并购同行并完成跨区域布局,形成戏剧联盟局面。这样一来,连锁戏院在城市内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第四,一些人员通过自建或并购手段开始控制制片环节,进军电影市场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存下来的企业已经成为传媒娱乐中的翘楚。

1.2 广播时代

广播对媒体行业产生的冲击是由于它能够引起娱乐家庭化或者个体化,并且广播还能够对报纸行业以及电影业产生不小的冲击,人们收存或保留收音机的数量不断增长,到1928年已经出现数万人拥有收音机,而日本四年间的增幅已达到150%。到20世纪20年代,每1000人日报保有率开始不断下降,广播行业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能力虽然挫败了报纸集团,但是却带来了戏剧电影时代,而且受众群体越来越广,广播对于电影公司的威胁也在不断加大。报纸在新闻传播的能力上与广播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报业集团开始通过加入广播电台寻求新的出路。借助其他广播电台发布与本报社有关的新闻节目或者投资其他电台的广播节目,这些都能够让报纸行业不断发展,还能加速新兴媒体与报纸行业的互相融合。在这一时期内,三种发展模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不排斥,让整个市场呈现很长一段时间的繁荣,广播对无声电影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享受另一种娱乐消费。

1.3 电视时代

电视时代的到来开启了音视频结合的时代,让人们可以在客厅内就能享受新的视觉体验,传播娱乐家庭化和个性化已经成为基本形式。音视频能够结合让电视对广播产生一定冲击,结束了不向电视台提供片源的做法。通过拍摄电视电影不仅能够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而且由电影院向客厅转变,也使得各种媒体技术逐渐成熟,且利润持续增加。例如,电影厂商向电视台售卖影片,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一些人员开始专门成立银幕公司,负责向电视台出售之前的电影片,这样既让电视行业得以发展,同时寻求了电影行业发展的新渠道。

电影业中积累的雄厚资本能够转型向广播电视行业渗透。一些电影行业开始探寻与电视行业的互相融合,相关人员也开始进军电视产业,获得收益的同时,让电影所受的挤压越来越小。作为经典的传统媒体形态,报纸集团只能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逐渐向高端媒体进行拓展,如扩大传播平台、使用有线电视等,这样既能够增加受众数量,也能够为报业集团的发展开发新的阵地。

2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2.1 媒体融合是在技术驱动下的周期性现象

从无声电影到电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早期的互联网革命伴随着移动端的硬件出现,开始逐步停止,现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媒业中的发展越来越广泛,这样一来,不仅会对传媒形态和运营模式产生重大的冲击,甚至还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当然,移动互联网技术只是一种技术引擎,将其应用到传媒企业经营管理中,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变化,这是由于每一次的技术发展,都会让传媒业出现革命性改变。

当然,虽然移动互联网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或者社会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正向影响远远大于负向影响,并且还会以一种熟悉的历史进程呈现规律性。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大众群体也会重新审视文化消费领域,人们的利益格局以及文化发展都在随之变化。新兴媒体技术出现的新形势与旧媒体技术之间并不是完全取代关系,而是守正创新关系,相关人员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其的冲击,也要看到带来的发展机遇,不能盲目转型,更不能呈现对立状态,而是在寻找共性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深度融合。

2.2 内容上呈现跨媒介跃迁特征

在每一次媒介发展过程中,高阶媒体都会对低级媒体造成冲击,尤其是新技术出现之后,同一内容在不同技术条件下都会呈现内容的跨媒介发展。例如,无声电影在发展过程中被拍成电影,而广播盛行过程中,报纸行业借助广播散发新闻的新尝试都在凸显传媒企业内容上的不断变迁。如果按照新兴媒体的技术要求,可以对传统媒体中的内容进行再编码,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这样就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立足媒体角度,可以看到内容的跨媒介发展是每一个传媒企业在面对冲击时所出现的必然反应,更是新技术条件出现之后,企业转型的主要出口。高阶媒体与传统媒体在销售或授权经营方面都会呈现不同的获利模式,如新媒体形态下的产品开始不断延伸,为后续进入新媒体产业的企业提供更多经验。即使在此期间,一些产品没有利润,但由于内容正在改革,企业遭受的损失也会逐渐降低。

2.3 双维度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主要渠道

较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显著特征,从两个维度转变为多个维度,也会让同行开始兼并,并对传统领域进行巩固,效益虽然并没有实际上升,但也没有受到冲击,一些较大的传媒企业为了让自己在市场上持续站稳脚跟,往往会兼并同行企业,这样可以获取更大的市场控制力。例如,在20世纪初,无声电影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汇艺秀在发展过程中就通过并购重组让企业寻求新的发展之路。美国电视业大规模兼并也促使电视网络的基本成型,这是由于只有并购重组才能够抢占市场,传媒企业也可经过战略投资、跨领域并购等掌握更多市场资源,并对高阶媒体领域实施掌控。当然,在跨行业整合过程中,各类资源、人才、市场、渠道等都要同步进行吸收。

2.4 高度重视技术和管理的协同发展

媒介革命源自每一场技术的驱动,当下,新兴媒体虽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主要冲击还是在技术层面。由此可见,只要技术进行创新,传统媒体才能够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当然,每一个传媒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以及专业人员的研究下,共同攻克难题,并获得各种先进制度的保障,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

3 新时代下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

3.1 传统媒体应当有序吸收数字移动互联网技术

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对所有媒体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等也在不断出现,让很多受众群体获得更多新鲜体验。当然,互联网媒介也在进行分众,让不同的受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互联网技术还能够为各大传媒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形成新的分众格局。这样一来,传统媒体不仅有内容资源上的选择性,也有互联网介质上的选择性。我国各类文化产业的驱动依旧依赖资本,对于技术的驱动力远远不足。由此可见,整合现有资源,吸收数字移动互联网技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是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渠道。以内容数字化为基础,构建互联网生态系统,不管内容如何,跨媒介发展都应当进入编码过程,任何数字化内容产品也会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生态互相结合,这样就可以让传媒企业获得更多的舞台。当然,整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中,也要立足消费者的具体角度,将书刊、视频互相结合,再发挥物联网,不是放大经济效益。

第一,确保内容数字化发展成为主要趋势。在互联网背景下,内容的跨媒介跃迁是对传统内容资源的再加工和再编码,而实现这一目的也需要借助各种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内容资源与高阶传播渠道构建合力。内容产品数字化发展可以让传统媒体获得进入互联网系统的敲门砖,并且互联网时代下媒体企业发展的形式也会更加多样,更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例如将书刊、视频、声频等传统内容变成数字化形式,不断放大经济价值。

第二,将产品线延展作为主攻方向。企业的价值链要不断拓展,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传媒企业可从传统的产品生产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这样能够从一次投入达到多次产出,价值链也会越来越长。当然,在传媒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版、报刊、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应当立足内容资源,快速定位主业核心技术之间的融合切入点,通过IP经营方式,让专业化服务得到延展,从传统单一内容、单一服务向多种内容、多种服务转型,最大程度保留内容生产这一业态竞争力,避免出现盲目转型。

3.2 重视企业内部投融资机智的创新

根据中经网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并购事件近200起,总规模达1600亿元人民币,该金额相对于2014年,增长160%。但是文化并购市场中能够支撑传媒企业开展投融资业务的体制并不完善,这一背景也会阻碍传媒企业的并购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想做大做强,每一个企业都应当重视流动资金和投资机制的建立。当然,相对于活跃的文化并购市场而言,传媒企业能够开展投融资业务的各类机制并不健全,同时还会阻碍传媒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管理人员要从战略角度重视并购重组并制定游戏规则,从而引领众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战略投资带动产业布局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两方面开展。

第一,向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身份进行转变,传统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是战略投资者,也应当蜕变成新兴业态的参与者和孵化者,并且真正成为高端媒体时代新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利益关系构建者,从而达到站得高看得远的效果。只有立足生态系统的构建,创新生产模式,才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展开产业链布局。

第二,要重视新型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传媒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以使用项目制、员工持股、黄金股等全新的管理模式,激发每一个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是针对传媒领域国有企业的运营管理者,更应当重视资产安全和资本运营,可积极借助民间资本展开经营,当然,其他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之间的合作也要高度重视机制的创新。

3.3 适当调整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众多历史经验表明,传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获得媒体技术并不困难,只要获取技术,然后植入新技术基本就可以。但是获取新技术之后,企业管理制度能否进行科学调整也是企业经营者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企业经营制度的调整主要看管理者的决策,如果决策程序太烦琐或者运行效率不高,都会影响技术的融合。例如,一些企业虽然获得了优质的新媒体业务,但是并没有重视管理制度的改变,这样就会出现新的矛盾。结合所有的问题以及当下传媒企业发展现状而言,管理制度的调整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

第一,调整考核模式,寻求差异化特点。管理者在制定企业考核体系时,一方面要培训员工新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主抓传统业务,这样可以保证经济效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必要的时候,要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应当重视给予新业务板块一定的市场培育期,不能直接要求像传统业务板块一样立马出现效果。这是由于不同业态板块之间有不同的差异性,考核指标的设计也要摒弃“一刀切”的弊端。

第二,采用产研互促模式,发挥每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各个部门如何进行配合,关乎着企业最终发展,在新技术的引进和运用过程中,企业应当重视培养研究人员,提高每个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传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管理机制、行业动态、经营策略、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环节的互相配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和有机性。除此之外,各类新型技术不断出现,企业应当快速消化核心技术,研发企业模块运转,可积极发挥高校或社科院、研究所等单位力量,使新技术缩短在企业内的适应期。

第三,开展文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每一个员工积极入股,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首先,可以开展生产经营单元的公司化改革制度,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国有资产安全与决策性实效之间的矛盾。例如可以将事业部、项目组、班组等在传统媒体企业发展中处于中层级且服务内容较少的影响生产单元改为子公司,这样可以降低员工入股门槛,借助激励作用和引导作用,让经营主体焕发新的活力。必要的时候可以积极引进各种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其次,要大力鼓励传统媒体企业在新并购的新媒体子公司试行股权,这样可以快速定位核心技术团队和业务骨干人才,通过釜底抽薪可有效防止当下业绩出现下滑,并且让新团队和原有团队之间加快磨合。传统媒体企业在新并购的媒体行业中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构建骨干团队,使新技术真正植入企业的全过程。

3.4 立足多阶段,全方位培养人才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离不开人才的保障,相关人员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重视企业人才培养。

第一,招揽科技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企业内部有众多专业科技人才,那么企业的发展也会呈现最佳状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和预测性,那么企业可持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一系列新兴技术对传统媒体产业所产生的冲击,只有不断提高人才质量,保证人才储备,才能够让传媒企业的发展实现产品延展。由此可见,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应当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要吸纳的主要人才。企业管理者应当勇于打破只看学历文凭,不看工作经验的弊端,重视基础人才,研究人才的优化,形成人才梯队,保障人才质量。除了管理岗位应当保证研究生、本科生或者博士生之外,在内容编辑等岗位可以适当配备在校期间主要以实践探究为主的技校毕业生或高职院校毕业生,这样能够让每个岗位都能在专业人才的带领下实现共赢。

第二,要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引进人才时,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让人才对企业发展理念高度认同,并且还可以发挥人才在传媒企业中的推动作用,积极借助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打造专业人才团队。在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经营管理岗位属于中心岗位,有着核心作用和决策作用。首先,在并购重组的大规模开展中,企业应当重视吸纳各种经济人才、金融人才和法务人才。由于当下金融行业话语权比较高,不同业态间的话语体系都离不开这样的人才,为此,传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了解资本运作方式,也要了解传媒娱乐产业,只有吸纳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除此之外,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和后续经营都离不开各类复合型人才的支持。

第三,招聘形式应当以社会招聘与内部培养互相结合的形式为主。社会招聘可积极引进高技术高经验的人才,内部培养要根据各个岗位的需求培养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两个领域都能够为人才的养成提供更多锻炼机会。社会招聘的人才往往具有更多社会工作经验,而内部培养的人才更加了解企业的运转,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可让员工形成互帮互助的发展意识。

4 总结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传媒企业正在经历移动互联网革命,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相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当然,在此期间遇到的问题、遭遇的瓶颈都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通过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才能真正探寻经营管理新模式。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