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致敏类型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性研究

2023-08-25 03:23龚亮刘欢许磊
系统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亚群比值外周血

龚亮,刘欢,许磊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呼吸内一科,江苏徐州 22100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儿童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免疫细胞、炎症因子以及气道结构细胞共同参与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3]。该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局部渗出增多、黏膜水肿高以及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引起的反复气促、咳喘、胸闷等症状[4]。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该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5-6],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目前临床医学认为Th1/Th2失衡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随着细胞学研究的深入,发现细胞亚群数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进展存在密切的相关性[7-9]。T淋巴细胞大致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抑制性T细胞等[10-11],同时根据表面标志可分为CD4+和CD8+这两个亚型,在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100例因过敏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非过敏引起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00例因过敏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致敏哮喘组,同时选取100例非过敏引起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非致敏哮喘组,再选取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致敏哮喘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2例,女孩48例;年龄1~11岁,平均(5.2±1.3)岁;所有患儿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检测为阳性,且根据SPT检出阳性变应原数目判断单一致敏患儿64例,多重致敏患儿36例。非致敏哮喘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1例,女孩49例;年龄1~12岁,平均(5.3±1.2)岁;所有患儿SPT检测为阴性。健康对照组100例儿童中男孩50例,女孩50例;年龄1~12岁,平均(5.5±1.4)岁;所有儿童经体检未发现任何呼吸道疾病且SPT检测为阴性。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致敏哮喘组患儿均为过敏引起的支气管哮喘;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年龄≤12岁。排除标准:①重度哮喘;②4周内伴有呼吸道感染;③近3月使用过激素;④因故退出研究。

1.3 方法

入选儿童均在清晨空腹取4 mL肘静脉血装入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ethylene acid,EDTA)抗凝管,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测定方法为:每支试管加入10 μl荧光素标记抗体,然后加入100 μl EDTA抗凝全血,混匀并避光室温孵育20 min,之后取出食管加入500 mL溶血剂,避光孵育10 min上机。所有数据均采用仪器自带软件进行分析,并由同一技术员采用相同标准进行读取。

1.4 观察指标

对比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并比较单一致敏组和多重致敏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例数(n)和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3组患儿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哮喘组与非致敏哮喘组、致敏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1 不同组别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注:与致敏哮喘组比较,*P<0.05。

组别致敏哮喘组(n=100)非致敏哮喘组(n=100)健康对照组(n=100)F值P值CD3+(%)46.80±10.60(59.50±12.28)*(67.85±12.02)*82.685<0.001 CD4+(%)30.50±12.50(35.21±10.44)*(36.67±9.15)*8.935<0.001 CD8++(%)28.30±8.60(25.69±9.09)*(20.68±6.81)*22.174<0.001 CD4+/CD8+1.17±0.60(1.69±1.41)*(1.93±0.69)*16.033<0.001

2.2 单一致敏组与多重致敏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单一致敏组与多重致敏组在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单一致敏组与多重致敏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2 单一致敏组与多重致敏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组别单一致敏组(n=64)多重致敏组(n=36)t值P值CD3+(%)53.22±7.43 35.39±3.02 13.749<0.001 CD4+(%)32.81±11.58 26.39±13.17 2.532 0.013 CD8+(%)26.91±8.43 30.78±8.44-2.203 0.030 CD4+/CD8+1.28±0.46 0.90±0.51 3.808<0.00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疾病[12],可引起广泛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患儿胸闷、气促、喘息等症状,且在凌晨、夜间加重。随着我国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也不断地升高,有统计学指出,我国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0.5%~6.3%,平均发生率为2.6%[13]。虽然有部分患儿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痊愈。但是仍有部分患儿出现反复发作的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有学者认为CD8+细胞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且通过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免疫调节剂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应用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其主要是通过纠正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有助于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证明了细胞免疫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进展[14-15]。

何其瑞[16]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致敏模式,并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清晨空腹状态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发现CD3+水平比较,非致敏组>致敏组患儿[(59.41±13.78)% vs(44.19±12.52)%](P<0.05)。本研究中致敏哮喘组CD3+水平高于非致敏哮喘组患儿[(46.80±10.60)% vs (59.50±12.28)%](P<0.05)。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符,本次研究中致敏哮喘组与非致敏哮喘组在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哮喘本身会引起免疫失衡的状态,表现在不同T细胞亚群失衡,且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会导致免疫应答介质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表现为CD4+/CD8+比值升高,由此可见,过敏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更容易出现免疫应答反应。致敏哮喘患儿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低于非致敏哮喘患儿(P<0.05),可能是因为致敏哮喘患儿体内的炎症反应导致了免疫系统的异常。在炎症反应的过程中,白细胞数量可能会增加,但其中的T细胞比例可能会改变。在哮喘患者中,CD4+T细胞通常参与呼吸道炎症反应,并且可以引起过度反应。CD8+T细胞则主要参与对感染病原体和非自身抗原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因此,致敏哮喘患儿中CD8+T细胞的百分比可能会升高,而CD4+T细胞比例会降低。T细胞是免疫系统最主要的效应细胞。T细胞活化后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不同细胞因子间功能相互拮抗从而保证机体免疫自稳状态的维持。

本次研究中单一致敏组与多重致敏组在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不同类型的敏感原对哮喘患儿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同。多重致敏哮喘患儿接触到不同的致敏原会导致免疫系统产生更广泛的反应,因此可能会有较高的CD4+T细胞浓度。单一致敏哮喘患儿对于致敏原的反应可能就比较局限,因此CD8+T细胞可能比较少。多重致敏引起变态反应更加严重,导致下游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紊乱,从而引起局部甚至是全身炎症反应。致敏哮喘患儿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低于非致敏哮喘患儿(P<0.05),可能是由于致敏原与其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相互作用,导致T细胞数量和活性发生改变,而非致敏哮喘患儿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此外,单一致敏患者可能具有更为明显的致敏病史和临床症状,因此可能会更早或更积极地就医接受治疗,从而也可能会影响其外周血CD3+、CD4+和CD8+表达水平以及CD4+/CD8+比值。

综上所述,致敏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健康儿童以及未致敏的支气管哮喘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单一致敏引起支气管哮喘与多重致敏支气管哮喘儿童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密切观察致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指标。

猜你喜欢
亚群比值外周血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