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植入对伴腔隙性脑梗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大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3-08-25 03:23陈石胡王莹刘艳琴
系统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血流

陈石胡,王莹,刘艳琴

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麻城 438300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于脑血管因素,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一旦出现血管认知性障碍,会导致认知功能受到影响,包含言语功能、视空间功能、记忆力等[1-2]。血管性认知障碍可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和血管性痴呆,典型症状均为认知功能的损害,前者较轻,后者较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下降、注意力受损等。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有所降低,同时还会影响患者行为性格,甚至对患者社会交往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在患者治疗期间,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等均属于疾病危险因素。患者一旦出现颈动脉狭窄,病情会加重,同时认知障碍程度也会更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现如今在治疗此疾病期间,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也可以采用手术移植方式治疗[3-4]。通过实施外科手术,容易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受损。部分研究分析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方式,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本文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49例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40~80岁,平均(56.45±3.45)岁;体质量45~65 kg,平均(55.45±4.25)kg;本科5例,专科22例,高中学历22例;有血压高症状5例,无高血压病史44例。对照组49例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41~81岁,平均(57.45±3.42)岁;体质量45~66 kg,平均(54.45±3.25)kg;本科4例,专科21例,高中24例;有血压高症状4例,无高血压病史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发作时间>14 d,<30 d的患者;②符合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③具有清晰意识,能够完成认知功能评估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包含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患者;②视力受到不良影响,影响评估结果患者;③存在血管炎疾病患者;④患有其他癌症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J20160685,规格:0.5 g)治疗,服药7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治疗,服药20 mg/次,1次/d。6个月观察患者影像情况,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更改为阿司匹林药物10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长期服用。

观察组术前5 d开始口服药,同对照组相同。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支架植入术治疗,为患者实施麻醉,自股动脉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在患者颈总动脉中放入8F引导管,根据患者狭窄段血管直径和长度合理选择支架。根据患者病情状态,采用球囊欲扩张方式对狭窄处实施扩张,在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处远端放置保护伞,之后送入到自膨式支架。将支架缓慢释放,复查造影,观察患者血流情况。手术之后,指导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药物100 mg/次,1次/d;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规格:25 mg/片),7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药20 mg/次,1次/d。在半年之后更改为阿司匹林药物100 mg/次,阿托伐他汀药物20 mg/次,1次/d,长期服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所有医护人员均需要得到专业培训,采用标准化引导与实施评价,评价量表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执行能力、延迟回忆、注意均为0~5分;定向0~6分;命名、语言抽象均为0~3分,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功能越越好。

对比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局部脑学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 rMTT);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 rTTP)。CT灌注成像采用德国西门子128排螺旋CT扫描患者全脑,得到患者CT灌注图像,镜面为中线,测量患者患病区域以及健康一侧对称区域血流动力情况。每个区域测量3次,选择3次平均值,计算出患者相对血流动力学参数。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为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未发生不良反应;有效为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认知功能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执行能力4.64±0.28 3.35±0.61 13.454<0.001定向5.63±0.20 4.55±0.23 24.804<0.001命名2.73±0.17 2.15±0.19 15.925<0.001延迟回忆4.48±0.17 3.42±0.15 32.728<0.001注意4.73±0.17 3.95±0.18 22.053<0.001语言2.56±0.13 1.98±0.15 20.454<0.001抽象1.98±0.12 1.32±0.13 26.114<0.001

2.2 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MTT、rTT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rCBV(mL/100 g)治疗前0.94±0.18 0.93±0.21 0.253 0.801治疗后0.96±0.18 0.94±0.21 0.506 0.614 rMTT(s)治疗前1.36±0.17 1.35±0.19 0.275 0.784治疗后1.02±0.18 1.32±0.15 8.963<0.001 rTTP(s)治疗前1.39±0.15 1.36±0.13 1.058 0.293治疗后1.02±0.13 1.37±0.15 12.343<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包含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5-6]。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大多为60岁以上出现卒中史或者病程波动,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达到痴呆标准[7-8]。从出血性因素分析,主要包含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除此之外,还包含突发巨大精神刺激[9-10]。如果患者属于血管性痴呆,则会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受损。患者认知障碍表现为执行功能受损,抽象思维能力和计划性能力降低[11-12]。

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性机制是颈动脉狭窄,脑血栓或者大脑低灌注以及粥样硬化等均会引发,患者出现腔隙性梗死[13-14]。如果患者侧肢出现血供降低情况,会对患者神经环路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低灌注措施实施医治,会影响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除此之外还会降低患者胆碱受体含量,阻碍脑部对外传出信息[15-16]。患者认知一旦受到损伤,还容易产生神经细胞坏死,进一步减退认知功能[17]。通过采用CT灌注成像方式,患者血流动力会发生反应,如果血流灌注与标准不符,发生脑组织缺血后,容易出现循环阻力下降、血管代偿性扩张、血流灌注成像时对比剂通过时间延迟,甚至出现rMTT延长等现象,为患者实施支架植入医治方式,血管下肢血肿情况会减弱,有利于改善脑血管情况,但采用支架植入术方式,无法改变曾经脑梗死病灶情况。在手术之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才会导致低灌注状态发生变化。在本研究中,单纯采用药物医治无法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存在一些不佳状况。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定向能力、语言能力、命名能力以及抽象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分析,定向能力受损发生,主要与患者大脑前动脉和推动脉系统狭窄因素相关。患者经过治疗后颈内动脉供血得到缓解,此区域缺血得到改善,病情从而得到缓解,因此治疗效果得以提升。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本研究结果观察组rCBV(0.96±0.18)mL/100 g与对照组rCBV(0.94±0.21)mL/100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MTT(1.02±0.18)s、rTTP(1.02±0.13)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剑等[18]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将患者分为药物组与CSA组,分析两组rCBV、rMTT、rTTP,治疗后CAS组rCBV(0.94±0.05)mL/100 g与药物组rCBV(0.93±0.05)mL/100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S组rMTT(1.04±0.07)s与药物组rMTT(1.29±0.17)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S组rTTP(1.06±0.09)s与药物组(1.39±0.24)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患者药物与手术结合模式,大脑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对其认知障碍的改善也有重要价值。患者对治疗效果更为满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血管性认知障碍血流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