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刘意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对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小学作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效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实现作文课堂实效性,对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作文课堂实效性展开探讨,以期增强作文教学效果。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中,提升作文教学的精准性。如何实现信息化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创新作文教学策略,并不断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主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灌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位置,导致教学效率不是很高。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上手写作,一般会提供固定的写作模板,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可以快速写作,但出现了千篇一律的问题,缺乏新意,限制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没有了解学生情况,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得教学方法与学生需求不相符。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习惯有所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教师采用单一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实际情况没有太大改变,依然是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不断优化作文教学效果。
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却无从下笔。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进而会导致在写作过程中出现难以下笔的现象。若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逐步寻找能更好地表达自身情感的素材,让学生在文章中能够表达真情实感,提升写作能力,这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关键。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多来源于教材,范围和内容都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导致写作内容单一,写作质量不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对写作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借助信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写作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与学生自身认知习惯相符,他们对写作的积极性自然会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全新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慢慢转变对写作的看法,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乐趣。将信息化和小学作文教学相结合,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冲击,学生的写作思路会被激发出来,变得更加灵活,让写作内容充满新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对写作充满兴趣才会变得主动,而信息化应用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借助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写作中充满热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处于特定环境中,人会受身边人和事的影响,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环境的改善,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知道讲解知识,学习氛围会很枯燥,慢慢地,学生就会对写作丧失兴趣。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先进的技术可以打造声光电一体的学习环境,学生会感觉非常有趣,对写作的热情自然会提高。在新的环境中,写作教学会变得轻松,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和知识的记忆,可以包含很多有趣的内容。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充满了科技感,建立现代化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有趣了,学生受环境影响自然会爱上写作,更加自主地学习。试想,如果学生一直处于枯燥的环境中,对写作肯定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从改善环境入手,通过环境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对写作学习会有全新的感受,在写作中感受乐趣,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
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作文课堂要提高实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创新作文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精准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通过更具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循循善诱,一点一滴地逐步渗透情感教育,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升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教师必须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加强教育管理。教师要持续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中,使整个教学模式具备多种发展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语文的魅力与趣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进行《日月潭》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展现日月潭的风景、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日月潭的美丽,并对台湾这个宝岛产生正确的情感认识,以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定信仰,不断提升情感教育的品质,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在开展高质量的小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响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方位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理念,也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应发挥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推动小学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并能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学生的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集中度、参与度,实现语文综合读写能力全面提升。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的阅读,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阅读变得方便快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知识的洗礼。这种变化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例如,课文《美丽的大自然》,虽然文章对大自然的美丽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描述,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文字毕竟是枯燥乏味的,而图片和视频则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再加之文章字数有限,学生想象力也有局限,究竟大自然有多美,就成了很难落实的问题。学生缺乏客观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连接互联网,为学生展示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美丽大自然风光,让学生能够在感官上对大自然的美丽产生深刻认知。生动形象地展示祖国广袤土地存在的那些磅礴山峦、奔腾大江、郁郁葱葱的森林、争奇斗艳的花圃、千奇百怪的生物等等,这样不仅学生可以凭借多样化阅读拓展眼界,同时,对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教师制定的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也可以高效完成。
从整体上考虑写作及阅读的紧密关系,教师一定要从整体上提出合理化的整合思路,尽可能以满足阅读及写作的渗透要求,可以实现两者相互检验要求。具体的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重视从实际出发,落实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及技巧的掌握,通过来进行阅读文章并进行深入化分析,在鉴赏文章的基础上寻找文章的“闪光点”,这样有助于实现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常情况下,学生写作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所以写作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个性化发展。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学生写作形式更加多元化,激发自身的写作潜能。教师要建立信息化资源库,学生写作时所需的资料等可以在资源库中查询,这样即使脱离了教师也可以自主写作,非常快捷、方便。在信息化背景下,写作不能局限于固定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格式、内容等,这样写作水平才会有所突破。信息化教学具有创新性,学生写作方向更加多元化,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去选择,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写自然风景类的文章,有的学生则喜欢写动物的文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写。教师要利用信息手段安排拓展写作练习,尝试不同的写作训练形式,让学生在尝试中学到更多新东西,在写作中学会灵活应对,保持创新思维。
写作离不开素材的支持,写作时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素材,这样写作内容会更加丰富。信息化打破了素材单一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参考的资料会更多。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活动: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吗?那么就让我来做导游,介绍下桂林山水。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桂林山水的美图,然后引导学生介绍。通过紧密结合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多媒体图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查阅关于桂林山水的介绍。学生通过阅读会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技巧等,并合理运用到写作中,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信息化手段会为学生写作提供多种素材,学生在阅读中思维会慢慢打开,学到更多新的写作方法。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写作素材不再局限于教材,选择性更多,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经验,并和写作内容联系起来,将新的思路、内容等引入进来。写作素材的丰富让写作不再单一、空洞,内容更加充实,因此要加强信息化的应用,为写作教学服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提高作文实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将信息化应用于作文教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广大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加强信息化手段的研究,积极运用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有效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