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积累,夯实小学生写作基础

2023-08-25 23:17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吴烨杰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路小学生作文

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吴烨杰

写作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还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动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常常盯着题目“憋”不出半个字,只好使尽浑身解数“凑字”。同时,不少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将“为考试服务”当作唯一要义,一味沿用“工业生产”的方法追求“流水文”这种“速成品”,甚至还设计出了很多可以快速套用的模板,使学生在写作时无法真正体会到文字、语言的魅力。作文就其核心来看,是一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认识的自然表达,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侧重于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指导以及创作思路的疏通,进而实现综合层面的目标。

一、采取多元手段引导学生完成写作素材的积累

素材是构成一篇文章的“细胞”,或者说是制作出“文章”这一产品的基本材料。基于这一认识,写作教学应首先加强对素材积累的重视,主要对标“生活素材”“名著素材”和“灵感素材”等三大核心制定、落实科学的计划,以为之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1.认真观察、体会生活,从生活中找素材

有深度、值得深思的文章一定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若要写出优秀作品,一定要深入观察、体会真实的生活,将文字作为折射、浓缩真实生活、情感的载体。小学生没有深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为了从更高层面引导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引入更为丰富的且为学生所熟悉、好奇的生活资讯,引导他们去发现、品读、吸收那些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事件、人物、情景、情感和思想,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感知生活里处处皆是的美好与感动。这样引导,学生创作出来的文章才能使人读起来津津有味,也才能流露出更多源于生活的滋味和神韵,最终实现作文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以“美丽的妈妈”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对这个话题固有的“催泪文”写作思路,提醒学生切莫照搬照抄与实际生活和个人真实情感相去甚远的“范文”,引领学生结合更多身边常能见到的场景想象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点点滴滴。譬如:妈妈送给自己最难忘的一件生日礼物是什么?有没有看见过妈妈流泪,又是因为什么事情呢?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妈妈好像也是个“小姑娘”?上一次被妈妈误会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化解这场误会的?等等。

如此,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将变得更为“接地气”,能够将作文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疏通了生成相应文段的通道,也为其走上个性化写作之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深入阅读、品析名著,从名著中找素材

一般来说,小学生对那些极具感染力和代入性强的故事读物具有很高的阅读兴致,这无疑为教师名著阅读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立足于这样的客观认识,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更深层出发,挑选一些符合学生阅读趣味、阅读能力,以及切合写作教学主题、目标的篇目,带领学生阅读,挖掘蕴含在这些作品之中的情节设计、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将上述认知成果自然地代入自己的作文中。

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写作训练时,不妨鼓励学生阅读展现人物不同身份、脾气的名家作品,譬如《骆驼祥子》中借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手法雕琢出的“小市民”形象,《牛虻》中利用心理刻画和侧面描写创作出的自由斗士的形象,《阿长与〈山海经〉》中依托回忆式的第三角度表现出的旧社会朴素劳动妇女的形象,以及《三国演义》中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同框对比”进行集体角色呈现的方法,等等。

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升提供了极好的范本,也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同步完成词汇、句式、表达手法的积累和运用,以多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快速捕捉、梳理灵感,从灵感中找素材

“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句话在文学创作中也有着很强的适用性。在构思、创作一篇文章的时候,灵感所起到的作用犹如一份食物中的调料,也许没有很多,却能够让整份食物的口味得到极大的改善,吃后令人唇齿生香、回味无穷。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有着巨大的“脑洞”,对于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总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想法和观点,这是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一大优势;但他们常常在捕捉、运用灵感方面表现得不理想,无法采取有效的办法打通位于“灵感”和“作品”之间的那道壁垒,因此需要教师的点拨。小学语文教师不妨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将自己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并集中到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将之作为自己的“灵感仓库”。在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写作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筛选一遍自己的“灵感仓库”,从中选择与自己当前的初步构思最“合拍”的“库存”。接下来,教师就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按照自己思路,通过推进问答的方法构建作文内容的“骨架”。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未来的我们”这一具有很强科幻色彩之主题的作文训练时,教师不妨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看过很多漫威影片,大家都希望获得里面哪个超级英雄的特异功能呢?”这个问题非常新奇也很容易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大家会纷纷给出诸如闪电侠的“瞬行万里”、金刚狼的“瞬间自愈”或者魔皮女的“变换外貌”等回答。而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如果有了这些特异功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而未来的人们会通过什么科技手段获得这些特异功能,看看谁的“脑洞”最大、想法最精妙。

这种方法给了学生直接连接个人思维和作文内容的一座桥梁,以最迅捷的方式去挖掘、利用学生内在的思维潜能和创意储备,对于作文的个性化创作很有帮助。

二、根据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实现写作思路的拓展

倘若一篇文章是一件“产品”,而“素材”是生产这件产品的“材料”,那么“思路”就是加工的“生产线”,如果只注重素材的积累而忽略了思路的开辟,那么再多的素材也不可能自动转化为笔下的佳作。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务要在完善素材积累指导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系统的策略引导学生形成通畅的写作思路,具体围绕“文体”“文风”和“话题”这三大主题展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效率。

1.讲解不同文体的表达优势,拓展文体思路

在小学阶段,记叙文在课文以及其他阅读材料里是最为常见的,与之相对应的,小学生在考试和日常作文中所能接触到的作文题目、话题也大多围绕着记叙文“打转转”。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题目都能够套用记叙文的“模板”,学生的写作素养中需要有更多的成员加入其中,否则相关的教学就出现了“跛足”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保证记叙文写作指导质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以适当的深度去接触、尝试多种文体的创作,让学生形成把握多元表达方式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这样,一来能学生能根据相应的写作任务形成合理的写作思路,二来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更擅长哪类文体的写作。

比如仍旧是“美丽的妈妈”这个传统题目的写作指导,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仿照传统的思路进行记叙性的创作,而后对标其他文体引导学生写“母亲之爱”,如运用多种修辞,显著降低交代具体情节的比重,对作文的形式进行具有韵律感的调整,使整篇作文呈现出“散文诗”的特点;抑或在运用修辞和抒情手法的同时,强化气氛烘托和角色心理刻画的力度,使文章的“散文”气息更加浓郁。

2.讲解不同风格的表达效果,拓展文风思路

“风格”之于文章好比性格之于个人,要让一篇文章具备较高的识别度,给读者一种读过之后难以忘怀的独特感受和印象。正像笔者在前文提到的,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具有突出的“流水线”特点,这不光表现在内容的创设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具体的语言风格上:有关“童年岁月”的作文,无非是把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机械地罗列出来,故意让自己的语言变得“孩子气”;要是写“父亲”,又会故作深沉,将笔下的父亲写得饱经沧桑;要是涉及“未来”或者“希望”的文章,则会给自己打一针“鸡血”,一定要描摹出一幅“金光灿灿”的灿烂前程不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句风格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引领学生率先确定自己所希望写的人、事、情,而后根据这些要素写作,形成独特的文风,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一而足”“各领风骚”。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父爱”这个题目时,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回忆一下父亲都有哪些独特的爱好,而父亲在从事这些爱好时会不会表现出与平日里截然相反的样子,如自己的父亲是个“钓鱼党”,一拿起鱼竿就不再是平日里毛毛躁躁的样子,变得深沉、安静;或者自己的父亲喜欢画画,在画布前一改平常温文尔雅的面貌,变得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等等。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训练中得到了更为细致、深入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促使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更多的写作路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

3.讲解不同话题的表达侧重,拓展话题思路

不同的话题自然有着最适合于自己的表达、论述路径、策略,这是受话题内在的社会元素影响的客观事实。基于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在更大程度上带领他们根据相应的题目、话题,快速挑选出具有最高对标度的主题表达方式和自我阐述的路径,并在有关的文体选择、故事构建和结构搭建等方面进行灵活调整,进而让学生的构思速度和作文质量实现质的提升。

比如对于“革命主义”主题的写作指导,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适当降低叙述部分的比重,以自身对“革命情怀”的理解和情感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而对于“身边的感动”这类话题,可以引导学生将直接抒情的篇幅压缩至最短甚至彻底舍弃,而选择扩大记事部分,并以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手法将相应的情感融入记叙部分之中,等等。

猜你喜欢
思路小学生作文
不同思路解答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我是小学生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