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2023-08-25 06:04袁超越朱耘婵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分配

袁超越, 朱耘婵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学习与实践》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新时代10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完成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除绝对贫困后,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4页。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安排。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长期历史过程,深刻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征程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深入践行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五位一体”现代化成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重大课题,深化共同富裕理论及其现实逻辑的阐释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对于共同富裕的概念内涵研究,主要包括全面富裕、共享富裕、过程富裕等学术观点,已有文献深入分析了“共同”、“富裕”、“贫困”等核心概念(3)梁小军、胡多:《共同富裕目标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逻辑》,《学习与实践》2022年第7期。,从法理、生产和分配等不同维度分别把握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内涵(4)杨文圣、李旭东:《共有、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阐明了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对于共同富裕观的把握,必须从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的高度出发,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5)李军鹏:《共同富裕:概念辨析、百年探索与现代化目标》,《改革》2021年第10期。。就我国共同富裕的探索历程而言,学者们普遍认同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四阶段说(6)石文静:《中国共产党实现共同富裕的历程与经验》,《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第6期。,现阶段主要存在收入差距、分配结构、物质精神富裕不协同、数字经济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等难点与问题(7)蒋永穆、何媛:《扎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要求、难点挑战和路径安排》,《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11期。。同时,现有研究主要从减贫(8)范从来、谢超峰:《益贫式经济增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现》,《中国经济问题》2018年第2期。、协调效率与公平(9)杜志章:《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语境和新要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产业协同发展(10)王国平、胡景祯:《基于共同富裕的“一带一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理论探讨》2023年第2期。以及推动更平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11)刘培林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管理世界》2021年第8期。等视角探讨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现有文献从不同视角对共同富裕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原理、经济体制等学科视角,对其中所蕴涵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渊源关注不足,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阐释;此外,现有研究多围绕当前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就事论事,未能充分关注共同富裕相关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差异化表现,忽视了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有关共同富裕的思想演进逻辑及内在规律的把握,尤其是缺乏对理论变迁背后的时代背景与机制机理剖析。古典经济学的普遍富裕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均聚焦国民财富及公平分配问题,并结合各自所处的时代特征与阶级立场发展演进、不断优化创新,其两次重要转折均反映出共同富裕在理论演进与实践探索中的突破性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富裕思想演进脉络、理论内涵、根本特征及理论价值,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实质差异,在此基础上,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以丰富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内容,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政治经济学理论参考及现实启示。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富裕观念

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滥觞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1776年《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理论基石。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对西方式现代化进程的经济理论回应,并继续指导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12)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词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38-639页。,因此本文将古典政治经济学作为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的起点。古典政治经济学以“经济人”为基本假设,基于“看不见的手”原理以及市场机制最优配置的基本信念,倡导个人自由、私人产权以及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13)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邸晓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39页。,其理论核心是资本积累与劳动分工交换在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后演进至对分配问题的动态关注。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初提及的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的观点以及致力于“人类的福祉”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共同富裕思想的早期理论渊源。同时,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也开始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得到关注。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普遍富裕观念的理论内涵

第一,以“经济人”作为普遍富裕的基本假设,关注个体的利益追求及满足。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时代,科技革命相对成熟,工业革命开始兴起,两大革命对封建制度及重商主义产生了巨大冲击,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利行为的核心假设,成为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斯密在《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抽象出“自利人”的思想,并论证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个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改善社会各阶级的福利状况。市场“看不见的手”通过内生机制调节个体行为,“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1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5页。,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与国民福祉。约翰·穆勒正式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人在现有知识状态下,总是以最少的劳动和自我牺牲获得最多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和奢侈品”(15)约翰·穆勒:《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定问题》,张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7页。。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不断演绎和发展显示了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契合性,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去追求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成为普遍富裕分配观念形成的假设前提。

第二,分工和资本积累是普遍富裕分配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前提。斯密在《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所提及的社会各阶级的“普遍富裕”,蕴含了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资产阶级语境下对国民财富普遍增进和公平分配途径的一次早期探索。工业革命初期,古典经济学家立足于英国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经验总结,基于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分工、交换及市场范围作为理论基础,将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归结于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源泉则得益于社会生产领域分工的深入与细化,经此渠道,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从而带来社会财富的持续积累。进一步地,价格按要素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地租三种。在此理论框架下,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且是实现普遍富裕的路径。在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通过分工促进各行各业产量大幅增加,最终实现最底层民众的普遍富裕。其中,生产性劳动是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而资本积累反过来也是增加生产性劳动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在合理的分工交换结构中,各劳动者通过劳动不但可以满足自身需求,还存在一些剩余产品,进而能通过交易换取其他劳动者大量产物,供给和需求均能得到充分满足,最终实现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1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1页。。普遍富裕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由劳动创造的财富,通过合理、充分的分工交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实现国民财富增加、国民普遍富裕的目标。

第三,以私有制为前提的分配理论难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基于要素份额,关注工资、利润(包含利息)与地租在国民收入份额中的占比,认为自然工资取决于人们可以接受的最低工资,随着名义工资的增长,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将会下降,但是其对土地的单一用途的假设得出地租不构成生产成本的结论,则不符合现实情况。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财富的极大扩张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穆勒更加聚焦财富的分配。为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一套社会合作实验由此诞生。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出,人们认为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原因在于,权贵阶级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中并未考虑工人的收入和福利改善;但实际情况与之不同,得益于工人具有的诚实和自制品质,雇主可与之进行合作,私人资本家和合作社可以同时存在,但前提是工人可分享部分利润以及合作原则得到较好贯彻。穆勒虽然对土地私有制持有否定的态度和观点,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他的阶级调和论在实验科学上被证伪,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萨伊在生产要素论及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资本与土地“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依据公平的原则,基于劳动、资本、土地三类要素投入,按照社会总产品价值的贡献率进行分配,可分别获得工资、资本利得、地租报酬,从而每个阶级都能从所生产的总价值得到自己的一份,获得相应的收入份额(17)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65页。。萨伊的分配理论认为,不仅劳动可以创造价值,资本和土地亦能实现同样效果,从而否定了狭义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普遍富裕观念的理论价值及实践结果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崇尚经济自由主义,根本特征在于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注人的利益追求和满足,将财富理论与人相结合,其“经济人”假设同时也隐含了“理性人”与良好的制度保障的前提条件。基于对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抽象化的研究范式,这一范式也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同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富裕理论,阐明了“资本-分工-交换-财富-分配”的传导路径,对一般化的经济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其重视资本积累、分工交换,推动生产力迅速提升奠定普遍富裕的物质基础,以及将市场机制作为一种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调节机制等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富裕理念有着鲜明的阶级属性,以资本为轴心,其劳动价值论关注的是劳动与价值等同的“量”的方面,即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层面的含义是以劳动量衡量价值为前提的,从而价值量成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分配层面,自由竞争导致不同群体的财富差异持续扩大,造成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且无法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机制进行对市场失灵中的分配问题矫正。在实践逻辑层面,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始终是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财富与分配理论,由此对各种经济问题的观点是静态的、不具备改变性和突破性,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导致实质分配不公平。根据历史发展的结果来看,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物质财富总量不断增加,但公平分配却未能实现,相反,社会财富的增加反而加大了贫富分化。正如西斯蒙第所描述的,“英国人民当前的温饱和未来的保证全都被剥夺了”(18)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8页。。资产阶级的富有与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现实结果说明,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初的普遍富裕理论设想并未实现。在此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普遍富裕理念逐渐弱化,侧重于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分配公平问题也逐渐淡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富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基于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反思创造了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避免地将加剧社会分化,只有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根治上述问题。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发达生产力与丰富的物质积累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摆脱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实践层面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的局限性,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在理论逻辑和制度逻辑方面赋予了更为科学的内容,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与制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的生成逻辑

从政治经济学演进的脉络来看,提倡“自由放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创立初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封建王权与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禁锢,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解放与极大提升。但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资本主义逐渐步入垄断阶段,曾经奉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圭臬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阶级矛盾尖锐的问题,工人处境每况愈下,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问题更加凸显,工人阶级起义此起彼伏,反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已不再适应社会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说明西方式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由于其阶段局限性,没有认识到私有制本身的弊端,更没有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其普遍富裕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富裕观存在本质区别,所以无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所设想的普遍富裕愿景注定因上述问题而成为镜花水月。惩其之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本质变化,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本主张,提出了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着本质区别的共产主义构想下的共同富裕思想,实现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和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抽象化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再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以资本为轴心,按资分配占据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两极分化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无产者只能沦为雇佣工人、被迫陷入贫困。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关系的局限性,不仅社会分工合理化、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快速增长,而且分配制度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此,共同富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一,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生产资料由社会全体成员占有,才能消除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两极分化,促进公平分配,从而具备为广大人民谋幸福、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主要通过压榨、剥削工人的途径追求利润最大化,并由此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使得劳动过程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导致越来越多的底层人民失去生产资料,从而迫使劳动力成为资本的附庸,最终加剧了不同社会阶级间的贫富分化(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78页。。分配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对分配制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工人阶级若要获得与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物质报酬,就必须“消灭私有制”,以劳动为轴心,消除资本积累参与社会剩余分配的经济基础,通过公有制形式来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从而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制度性根源进行反思,认为只有用生产资料公有制来替代私有制,才能改变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从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上为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地分配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创造前提条件和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生产力发展、财富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规律。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经济理论推动了工业革命时期经济的繁荣和增长。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于19世纪开始日益加剧,甚至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最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也抑制了经济效率,引发经济危机。生产力发展不仅决定国民财富积累的状况,也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如果生产规模和水平不够发达,就总会存在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无法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同时,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客观现实要求,社会劳动的分工协作水平要随之提高,而私人劳动的生产率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社会财富的增长难以为继,更难以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有人的富裕。未来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物质财富极大扩充,在此基础上能通过优良的社会财富占有制度推动共同富裕。由此,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不仅保障社会成员的收入富足,也促进人的智力、体力等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

第三,公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与否,与财富的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论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并对财富分配、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初提出的传统的、不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其关于劳动价值论新的科学阐释为构建公平的分配制度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引。在财富的归属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是生产财富的源泉,故劳动者理所应当可获得相应的财富报酬,这才是公平正义的根本彰显。据此进一步提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可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使个体可获取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的劳动报酬。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个体充分解放,匹配适合自己能力的劳动,二者的辩证统一推动社会分工合理化,最终实现社会劳动产品的“按需分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仅仅停留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表象层面,深入研究了商品的二因素,区别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厘清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证明了财富的来源是劳动,并打通了“财富-商品-价值-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5页。,为实现公平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终极价值目标。作为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回应,古典政治经济学仅从物质生活富裕层面来探索普遍富裕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没有考虑到“社会人”的发展问题,所以实践中难以促成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经济发展的单一维度扩展到经济与人共同发展的双重维度,其共同富裕思想贯穿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关系总和中,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使得共同富裕理论反映了人民性的根本属性,更具科学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异化劳动剥离了人的社会属性,人作为生产投入要素被物化和异化了,没有重视人本属性,更无法关注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未能实现分工交换中的合理配置。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劳动的异化被消除,生产力高度发达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广大人民可以自主选择生产劳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专长,在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富裕思想,相较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普遍富裕”观念更为科学、合理,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古典政治经济学侧重于考察国民财富增加的来源,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缺乏对社会生产关系和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普遍富裕观念未能上升到共同富裕的理论高度。《21世纪资本论》中经验数据的检验也印证了其自由放任、不加节制的资本扩张必然导致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的生产关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为主线,明确公有制的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等构成了其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框架,打通了“财富-商品-价值-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促进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充实与发展了共同富裕理论,拓宽了理论维度,将共同富裕上升到新的高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富裕思想通过自我革新和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理论的重要渊源。不同于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掠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现代化历程,中国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有其鲜明特征和独特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结合自身国情和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同富裕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取得了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立足这一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2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6页。。全面准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地位,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底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体系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方法,继承了公有制为前提、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公平分配、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核心要义,并且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与中国所处阶段和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发展创新,作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共同富裕思想演进中的第二次重大转折:突破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理论,坚持和完善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来筑牢共同富裕的基础,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提出与发展

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的目标,共同富裕贯穿于百年实践探索之中。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党的最高纲领。1927—1947年,四次土地革命有效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改善农民物质生活,促进农民发展。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会逐步走向富强,社会主义的富是共同的富,社会主义的强是共同的强。1953年,《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希望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论以及“两个大局”、“三步走”等战略构想;他还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也坚持和发展了共同富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系列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我国国情为根本导向,将共同富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目标、现实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全体人民共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共同富裕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过程,从低到高、从局部到全面螺旋式上升与发展,是不断向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推进,以实现美好生活的状态。同时,共同富裕是由物质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的过程,是“五位一体”共同推进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由于阶级立场的不同,我国现阶段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旨在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植根于资本积累与分工交换理论的庸俗的资产阶级普遍富裕理念存在根本区别。因此,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不偏航、不变色,永葆鲜明的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初期的土地革命与后期的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摧毁了千百年来土豪劣绅对农村土地要素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广大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夙愿。进入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则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定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显著缩小了贫富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则带领全国人民相继实现温饱与总体小康目标,并最终通过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站在今天历史新征程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与强大的执政能力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保障。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为物质基础的循序渐进。自古以来,人人丰衣足食的大同社会深受人民群众的企盼,然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限制,这些美好愿景终究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出现过以“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为代表的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共产风”、“浮夸风”现象,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缺乏物质支撑,最终归于失败。在充分总结吸取相关教训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结合不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收入分配的改良与生活水平的改善。具体而言,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初通过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等简政放权的方式告别了过去的短缺经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并在全面深化改革与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至此,我国的综合国力与收入水平均已上了很大一个台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带来的长足进步的物质基础,以及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制度支撑。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调动了一切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发挥了民营经济在带动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生产率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掌控着国计民生与关键行业的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则确保了相关生产资料为全体人民共同占有和使用,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物质支柱作用。在分配制度方面,“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2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6-47页。,按劳分配为主体确立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相得益彰,保障了物质财富分配的总体公平性;同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则有利于充分调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除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此外,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要素的过于强势,我国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注重发挥资本要素趋利避害、市场化程度高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对资本进入设置“红绿灯”,有效避免了其无序扩张所引致的消极后果,防范了由此造成的贫富分化问题。

第四,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结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存在本质区别。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作为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二者同等重要。精神生活富裕既源于物质与精神互为支持的功能性,又源于意义内涵的生成性。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推动国民收入实质性增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可获得感,让现代化成果和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也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五,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保障所有人都有“致富”的能力,而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无差距地“均贫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质是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所有个体共同奋斗、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之中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而不是形成“等、靠、要”的消极状态。国民基本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参与经济循环的起点公平、机会公平才有了基础,每个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社会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也就内在其中了。促进共同富裕,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和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化解这一问题,也就是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人的现代化,才能逐渐地、持续地走向共同富裕。若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全面发展上,则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因此,共同富裕应以人的尺度来衡量,实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23)刘尚希:《人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财政研究》2022年第11期。,价值旨归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价值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了统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推翻了旧中国不合理的制度压迫,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状况,促进了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打破了过去“吃大锅饭”、绝对平均主义对生产力的桎梏,极大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收入差距过大、部分领域社会公平缺失等问题也逐渐浮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至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在此背景下,共同富裕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目标,而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集中力量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解决当前主要社会矛盾的必由之路。实现共同富裕,是化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犹存,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仍充满了挑战。因此,要牢牢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把“蛋糕”做大做好和把“蛋糕”分好切好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多层次需要的总和,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最大程度彰显共同富裕的整体性聚合效应,走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路径

共同富裕思想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次重大转折和理论创新,反映出共同富裕理论在理论演进和实践探索中的突破性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滥觞于工业革命初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主张的“普遍富裕”分配理论以资本为轴心,存在鲜明的阶级局限性,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自由放任的根本特征导致不同群体的财富差异持续扩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的生产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本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打通了“财富-商品-价值-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共同富裕这一概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重要表现,共同富裕理论的不断深化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基于对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人自身发展的平等机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因此,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将人民群众作为共同富裕的评价主体,通过对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和基本诉求的满足程度来反映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提高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共同富裕的探索和实践中,增强其参与感、认同感,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汇集各方的力量,解决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关注中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的诉求,使得其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着力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和重大公共风险。

第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分配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8页。实现共同富裕,应做到以公平促发展,以发展促共享,统合公平和效率二者的辩证关系。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在现代化进程中,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增加以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予以足够关注的同时,又要对贫富分化保持足够警惕,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锚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进一步地,将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做好,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及时调整优化制度设计,把“蛋糕”切好分好。既要避免绝对平均主义弊端,也要警惕因收入差距过大而滋生的“内卷”、“躺平”现象。

第三,发挥基本经济制度对共同富裕的保障作用。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生产资料归属问题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问题,应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的关键作用,极力缩小收入差距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另一方面,要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带动就业、激发经济活力和动能方面的积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有机补充,这两方面辩证统一,过分偏重一方、忽视另一方都不可取。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6-47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让市场决定、评估各要素贡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保护各种要素公平获取收益的权利。在加强对高收入规范和调节的同时,还要加大税收、转移支付等“一揽子”政策工具的再分配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和公共支出力度,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规范财富积累及分配机制,构筑“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协调”的基础性制度举措,从而向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转变。

第四,推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促进人民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富裕,是使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屹立的必由之路。“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富裕,持续夯实精神富裕的物质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3页。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此,应以更大的力度、更广泛的覆盖面进一步推动全民族精神生活富有程度和品质、水平不断实现普遍性新提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在文化事业建设上,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五,坚持共同富裕阶段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27)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3期。,是一个动态、渐进、长期的推进过程。目前,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与居民收入与发达经济体相较,仍有明显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对于其中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都富裕,不是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地区的富裕。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先富和后富的时间先后和阶段问题;不同区域和省份实现的绝对程度也会存在差异;同时,也不意味着绝对的平均主义,不同层次、异质性群体的富裕程度存在合理的差距,以兼顾个体能力的差异,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高质量发展中分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共同富裕分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