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云
吕云洲先生集十余年之功,于2023年春完成了散文集《耕读横溪》,可喜可贺。先生从天命之年起,思乡的情愫不由得从水泥森林里冒了出来,开始回望家乡,阅读家乡。随着横溪常入梦境,那些“日耕夜读,晴耕雨读”“教愚化贤,耕读传家”,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日子,那些农耕文明、自然美学、乡村风物,就像天人感应、万物有灵似的将他引入某种意境。原来,先生“读的是农书,耕的是心田”。那深深乡情、浓浓乡谊,早植根于横溪深厚的土壤里;那世代传家、生生不息的情感体验,激情流淌在笔端,飞扬在五十余篇乡村散文中,构建了横溪里的一座文学大厦,一座精神家园,让一个游子完成了心灵的抵达。
一、先生以神来之笔,打开家乡的心门
先生的母亲张氏及族人繁衍于横溪,历三百余载,经十九世,生活在这个流域的族人及后代,包括从这里走出去的族人及后代,有几千人阵容,向有忠厚、淳朴、勤俭之家风。先生追根求源,缅怀先祖,弘扬爱家、爱族、爱国逸风,将与横溪有关的故事,辑录成《耕读横溪》,再现了一个令人迷恋的乡村世界。
横溪河的老源头被胡家畈水库截断,现在的源头在一个名叫“广仁桥”的地方,相传是一位仁慈的老人为解除乡亲蹚水的疾苦,架设了一座大木桥。先生儿时好奇,在有心人的带领下,寻到了当年的桥址,还依稀看到了炭化的木桩。先祖心有善念,天必佑之。先生在《〈横溪河村志〉序》中写道:“我们这个村是以河为名。横溪河原发源于当阳市王店镇九湾村,全长十四点五公里,后因上游修建了几座水库拦截,河道缩减到八公里,横溪河村境内长四公里,即占据一半。因该河横插枝江最负盛名的玛瑙河,故名横溪河。这条小河流经两县上十个村庄,到横溪河村时才由溪变河,故将这个名稱留给我的老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疏浚河道时,河床深处阴沉木的发现,为该地域远古时代存有原始森林提供了注脚。这里至今仍存有五千多亩松林,而成为枝江“绿肺”。
“我祖母是张氏之女……在我年幼时,她常讲来祖‘跑马划界‘绾草为业的故事……我母亲也是张氏之女,她称祖居地为‘山东省历城县贾家桥。”是横溪河的仁厚,敞开怀抱,接纳他们,使他们的身躯和灵魂得以安眠。
在《耕读横溪》中,先生将视角聚焦于乡村,拉回远去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乡间游戏,复活太多的珍贵记忆,读来甚是亲切,如男孩子喜欢玩儿陀螺、弹弓、铁环等,女孩子喜欢丢沙包、跳房子、跳筋绳等。那些道场、坪地、树林等便是孩子们嬉戏的场所。当初,先生一心要“跳农门”,实现梦想。成为城里人的几十年后,先生又向往故土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个从乡下来的人总是走不出乡下的圈子”(《日暮乡关》)。那村口第一宅、顺路上坡的墓地、再下坡的一户人家、张家大屋、文家、桂花屋、冲沟、堰塘……远远望去,三面环山,丘陵地貌,以前的泥道,有近通田、通山、通水、通房,远通官道的五个连接点(现在都是水泥路),构成了横溪的原乡地理。村里人以传统耕种为主,兼营其他。那第一宅园,有绿色情怀恩赐的野果,如酸酸甜甜的栽秧泡子、地盘果子,又如只酸不甜的酸米子,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即采即吃,是儿时的美食,酸甜了味蕾,让人难以忘怀。张家大屋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后来分给四户人家。先生去查看时,发现保存有正堂的天井,石门槛、石磉礅被火烧水浇而裂断,临水塘的两棵皂荚树和一棵榔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几人才能合抱。这几棵树,犹如百岁老人,经历了世事沧桑,依然雄姿不减,庇佑横溪兴旺、村民安康。先生欣赏榔树向阳生长的习性,巧妙地将其融入生活细节,启示读者像树那样积极向上,满怀希望,执着追求理想,奉献自己,庇荫苍生。
先生对节庆习俗的描摹,也体现了对横溪苍生的挚爱和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鲜明对比,对历史和文学的有机结合。例如,农历五月初五“头端阳”,吃辣椒;五月十五“末端阳”,吃黄瓜;中秋节,吃月饼等,都蕴含了许多历史沉淀的文化印记。先祖以节聚餐,以节谋事。先生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从横溪的一蔬一果、一塘一树的呼吸,到生命延续、有机产品的形成,到远去的童趣和当年节庆气氛的回味,以线穿珠,随手拈来,以抒情、记叙、写景、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融史、文于心,将民风淳朴、民情真挚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屐履留痕》中有捡菌子、寻猪草、种竹子、采莲藕等趣事。先生凭着勤学、多观、多思、多做,瞅时机,观色泽,看长势,得技巧,便满满收获了茅草菌、松菌、脆笋、藕簪等佳肴,既改善生活又待客,野味十足,营养丰富。寻猪草充满趣味性,儿时的玩伴常借此聚在一起打牌。山头、沟坝、田坎、塘边,到处是野菜。竹篮冒头了,大家便聚于田埂打“双升”(一种扑克竞技运动),有时被接连的炸弹炸得天昏地暗,升级跳得热火朝天,胜负比分之大,想扳回的一方总是“火背”(方言,意为运气不好,倒霉),难取好牌。眼见天黑,各自的母亲一遍遍呼喊吃饭才散场。采葛叶、爬藤网,犹如爬上蹦床弹跳玩耍,又仿佛进入天然运动场攀缘,挑战臂力和腹肌,还有沉稳和胆量。那些构叶、桑叶、葛叶、槐叶、槐花等是猪的上等美食。吸纳了天地自然灵气的野菜,猪要细嚼慢品;遇晴朗天气,摇着尾巴,晒晒太阳,是猪最开心的事。如同寻猪草的人要打牌逗乐,猪生长的脚步也要慢下来。到了年底,腊肉炒藜蒿苔、排骨炖藕;开春后,腊肉炒脆笋,春夏腊肉炖菌子,不想闻香开胃都难。所以,先生集勤劳、勇敢、智慧于一身,得以深谙农活的技法技巧,把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美食的烹饪做到极致,且充满辩证和生活哲理,《家传》《忘忧木》《摸鱼儿》也是如此。
二、先生遵循自然,内心住着绿色家园
孔子在年老时,不再外出游学,而是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因为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亲见周朝礼乐崩坏和社会失序。孔子通过叙述历史事实,查考朝代世系,了解各朝代的盛衰兴亡及原因,褒贬善恶,寓理于人,以史为鉴,保持纯良本性,来维护周朝盛世的礼乐制度,这便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的“孔子修《春秋》”:“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考世系,知终始……”而吕云洲先生在知天命之年,开始梳理、考证家乡横溪的发展脉络,创作《耕读横溪》,以返璞归真的笔法,用文字唤醒那些遥远的记忆,细腻真挚,在某种程度上,与孔子修《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生在《自序一》中写道:“庄稼人朴实、厚道、礼让、谦和、通达,没有设防,没有伪装。”“在乡下,一家的喜事似乎是一村的喜事,沾亲带故的都来了……在乡下,一户的工程似乎成了全村的工程,这个工程就是盖房子。大家都来出力,以工换工,以心换心,利人利己。”乡亲们之间偶尔也有吵架闹矛盾的,哭鼻子的,但吵完之后,听说哪家有事,立马掩袖擦泪赶去帮忙。乡亲们没有“隔夜仇”,能敬则敬,能帮则帮,能忍则忍,能退则退,能让则让。乡亲们说:“同船过渡,五百年修呢!何况我们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段时期,村子病了,村子里的一些人病了,如《失去的芳草地》,先生以一种勇气和担当,拨动记忆的琴键,彈奏出了一个农耕时代的独特旋律,发人深省。“几代人讲述着相同的路标。这种古风古貌在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改变,九十年代完全打破……他们驱使耕牛翻耕旷古未动的处女地……愈垦愈烈,仅几年光景,原来的天然次生林被瓜分殆尽,有的以后转为经济林。垦地弄完了,山利并未绝”,到老山上挖桔梗、挖香草、挖天冬、刨蜈蚣、捉百足小虫(一味解毒中药)、抓青蛙、捕鳝鱼、捕甲鱼……其诱捕钓技老道,有古老的,有现代的,有传统的,有高科技的,可谓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大量抓青蛙的后果,是害虫的天敌没有了,害虫猖獗,农药残留加大加重;大量捕鳝鱼的后果,是造成大量农田基础设施崩溃,堤埂伤痕累累,防涝排渍的能力大大削弱;大量捕甲鱼的后果,是水中野生霸主种群消失,便开始大量的人工养殖。
“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物欲驱使,人心偏离,生态遭到重创,连锁反应加剧……这些均以承重一个时代的分量,挤压胸腔,气喘不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定律,打破了历史的沉寂。据悉,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的系列新政,强调“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党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决策落地实施,使横溪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先生在《布谷声声》里写到仲春的某个黎明,听到了布谷的神曲,声音是从居住小区的这片灌木丛里,或是邻近的混交林里传来的,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的城里环境,“据观察人员称,目前城区里栖息的有燕子、斑鸠、麻雀、喜鹊、八哥、布谷、翠鸟、画眉、野鸭,除了白鹤、乌鸦、野鸡、啄木鸟、猫头鹰等因生存条件所限未入城外,其他大部分本地候鸟、留鸟均已往返于城乡,为城区绿化平添几分灵气,使绿的静态转化为鸟的动态”。在横溪,有山有林有溪,各种鸟俯冲翩飞,与人和谐共处,配合拍照,已是常态。儿时受好奇心驱使,捣鸟窝、击鸟卵、与鸟为敌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如今,享受自然,以鸟为邻,有了浓厚的爱鸟、观鸟、护鸟的氛围,更加促进了鸟儿顺利繁衍生息,悠然自在。“仅从地貌上观察,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东风三支渠蜿蜒在群山脚下,纵贯全村,沿堤种满了油桐,花开时如同万千鸽子落在林海。每年干旱季节,三支渠放水一个季度,如游龙盘山,给干渴的水稻注入生机。”(《〈横溪河村志〉序》)村里依山就势,建了五座小型水库,清改八十口堰塘,实现了旱涝保收。并乡并村,瑶华乡居委会交由横溪河村代管,戏称为“城市农村化”。集镇用房自山脚蜿蜒到山顶,在夜幕中宛若天街,与邻村桃花源仅一路之隔,同饮一溪水。横溪河村庄古朴,历史久远,一定会像窖藏的美酒,越存越香。
三、先生视角独特,以传承民俗为己任
原在三峡大学任教的孟祥荣教授对《灯草烧不得窑》这首民歌的歌词和唱腔很是青睐。先生即兴哼唱:“灯草烧不得窑啊,麻秆儿搭不得桥。姐打桥上过啊,颤两颤啊,恐把腰扭断。”一首民歌引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参与县里“三民集成”工作。《枝江县民歌谣集》中收录的先生的三十四首作品,均出自横溪。
“民歌多秧歌,而秧歌又多情歌,‘五句子是其典范式样。这种民歌共五句,前四句泛说,第五句点明主旨或要害,为一首歌的点睛之笔。歌可独唱、连唱、对唱,也可边扭边唱,其唱腔独特,曲调或欢快或忧郁,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地方特色浓郁。”(《千载绕梁》)
少女春心萌动时会唱,女子单相思时会咏,怀春女子相思之苦会诉,青年男女彼此爱慕会高歌……先生对民歌溯源、收集、整理,对获取的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取有内在张力的,有教化意义的,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可谓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枝江民歌可溯至两三千年前,那时的采诗官在召南便采得枝江情歌,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唱、沉淀、修改,千百遍淘汰,留下了一批精品。这些民歌语言流畅,简洁质朴,朗朗上口,清新明丽,生动活泼,自由畅达,营造了表情达意、自娱自乐、消除劳顿、现场互动的场景,表现了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歌舞形式。唱者情感真切,引发心灵颤动;观者思想闪光,促进灵魂升华。一曲曲古老隽永的民歌如横溪河的涓涓流水,清新灵动,叮咚有声,世代传唱,经久不息,而成为横溪的天籁之声。
先生传承民歌,倾心尽力,如编辑小情景剧《传鞋》,讲述了老家结婚庆典仪式的当晚,新婚男女双方长辈“交亲”、新娘给新郎长辈送新鞋的民俗,即为“传鞋”或“传茶”。先生借古不泥古,完美演绎婚礼小插曲,戏剧效果明显。2018年8月17日,小情景剧《传鞋》由关庙山文学社艺术团录制合成,先生即兴民歌穿插。之后,该作品多次在枝江步步升布鞋文化村景区和枝江市曹廷杰文化学会重大活动中参演助兴,场面活跃,收效甚好。
传鞋对唱民俗是先生家乡的特产,“我们知道,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民间艺术的宝库。那里的农人千百年来就是这么唱的……即兴编作,以老带少,口传心授,并在传承中变异,形成大量集体智慧凝结的精品”(《植根沃土的天籁之音》)。
四、先生恬静淡泊,深谙生活的真谛
张岱年说:“中华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哲学基础是重视人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厚德载物的哲学基础是重视整体的以和为贵的理论。”纪伯伦说:“再遥远的目标,也经不住执着的坚持。”先生给书房冠名“退思斋”,一个“退”字,道出了先生“以退入静”“静以养德”“静思悟理”的禅境和哲思。
去年底,枝江作协换届,时任作协副主席的吕云洲先生“以退为荣”,博得好评。先生在创作《耕读横溪》的十余年间,发表了长篇纪实小说《黄柏之恋》(改编成剧本后刊登于《今古传奇》2021年8月号),完成了《尚古学步集》(赋、文专辑),分别主编《甘露》(昌明大师百年诞辰暨圆寂十年纪念文集)、《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及枝江市政协文史期刊《枝江文史》十三部。虽然先生在担任几部书籍主编和文史期刊主编时已退至幕后,花费精力却最多,推出了众多有影响力的作者和作品,其人文素养有口皆碑。先生在只读圣贤、百读不厌、勤耕心田半个世纪中,时不时地“退至”人生的起点,追忆往昔,追逐心梦,历练心智,寻找自我。这便是夏丏尊在《生活的艺术》中所推崇的:“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一切都好。白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和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性,宛如一轮皓月,大师的内心是何等空灵的境界啊!”先生的内心何尝不是空灵的呢?
《巧遇灵芝》中的灵芝嬗变为村姑,愿嫁卖身葬父的单身汉,靠勤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古村落的爱情故事,彰显人性至善至美。远古的理想人格,映照现实和未来。马克·吐溫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人对珍品的孜孜以求与仰慕的心境会常有。先生将事与物深度融合,烛幽见微,物境通达,令人遐思。
先生用文学的烛光温暖自己,修养身心,提升自己,照亮别人,《自说新语》《读书五题》《寻找自己》均有所体现。书中有趣有温度的故事,积淀了身边人、身边事之精华,褒扬他们:珍视历史文化,追求自身价值,塑造理想人格,从而凝练出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通看《耕读横溪》,先生聚焦小村庄、小人物、小事件,却讲述了中国美丽村庄建设的大时代、大主题、大规划,为书写乡村散文拓展了巨大空间,也让身居闹市的我们,回到最清纯的当年,相遇回忆的悸动,在此独享一处静谧的清欢,勇敢地跨越人生的年轮。
先生勤耕、博学,创作硕果颇丰,而且文学样式丰富,有长篇小说,有辞赋,有楹联,有散文,有曲艺小品等。《耕读横溪》里,很多作品后的空白处附有先生创作的楹联,结构相应,对仗整齐,意境深邃,皆为佳联,为创作者提供了学习样本。
吕云洲先生生在横溪,长在横溪,离开横溪后,多少年来又梦回横溪。是横溪山水的滋养,让他拥有圣者的心灵,感知草木的友情,聆听布谷的叫声,看见文学的光芒。在此,祝愿先生像往返于城乡的布谷鸟一样,继续扎根生命深处,扎根大地深处,不断飞向云蒸霞蔚的天空,穿越横溪河的村庄,抵达茂密的森林,奏响“布谷布谷”的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