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丽 ,张楠楠 ,陈轩敬 ,石孝均 ,陈新平 ,柏兆海 ,马 林,**
(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2;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4.新西兰皇家农业科学院 汉密尔顿 3214 新西兰)
近几十年来,我国集约化种养系统快速发展支撑了粮食安全与国民营养健康,但是过量的化肥投入和畜禽粪尿的不合理管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2]。研究表明: 全球氮排放已超过行星边界,氮素环境排放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3]。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导致的氮损失也较高,造成了地表水硝酸盐含量超标,例如牡丹江、海河、长江口的硝酸盐浓度均超过90 mg·L-1[4]。由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最为普遍,且面源污染具有养分不定时定点损失的特征,所以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如气浮物理法、化学吸附法、生物膜法等很难在农业实施[5]。农田和养殖场尺度的养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种养系统生产效率,减少田块尺度养分损失,而这些措施如何在流域尺度大面积应用成为推进面源污染阻控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6]。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主产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该地区种植业养分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也加剧了可溶性无机物的水体排放[7],过量氮磷养分进入水体造成了富营养化频发[8-10]。其中来源于集约化畜牧业畜禽粪便的溶解无机氮占长江水体溶解无机氮的34%~74%,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11]。续衍雪等[12]指出畜禽养殖业的总磷排放占农业源总排放量的68%。由此可见,长江流域种养系统所带来的养分环境损失问题,已成为阻碍长江流域种养系统绿色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本文拟以长江流域为例: 1)梳理流域尺度种养一体化养分管理研究的重要性;2)分析流域尺度种养一体化养分管理的研究进展;3)系统探讨流域尺度种养一体化养分管理研究的重点。
种养一体化可以促进养分在种养系统的循环,同时减少化肥养分的投入和养分损失带来的环境污染[13]。随着养殖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种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逐步被无地集约化养殖系统所取代,种养分离的现象日益突出。1980 年,中国无地集约化畜禽养殖的生产方式约占畜牧业的2.5%,而2010年其占比已高达56%[14]。1986-2017 年,同时拥有农田种植和牲畜养殖的农户占比从71%下降到12%[15]。种养分离的养殖方式加剧了畜禽粪便等资源的浪费,同时畜禽废弃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促进种养一体化对于化肥减量施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县域畜禽粪尿承载力和化肥投入的空间分析发现,粪肥资源并没有作为有机肥被充分利用到作物生产中,作物生产仍然依赖大量的化肥投入[16]。1990-2010 年,中国27 个省的单位耕地氮素投入量增加了5%~92%,其中大部分来自化肥施用,过量化肥施用导致作物生产体系氮利用效率偏低[17]。目前中国化肥的投入强度较大,有机肥的利用率较低,而通过种养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将畜禽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施用,可以有效减少化肥投入和粪肥资源浪费,同时提高种养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Zhang 等[18]针对中国种养系统问题设置了种养一体化情景,研究表明根据作物需求规划牲畜生产,2030 年中国粪尿氮产生量基本维持在全国耕地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但是,全面实现种养一体化,还需落实在县域和农场尺度,通过对畜禽养殖场的迁移和关闭规划,降低部分高承载力地区的粪便氮负荷和环境风险[19]。
促进种养一体化可有效避免畜禽废弃物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Bai 等[14]和Strokal等[20]的研究结果均表明,过去30 多年,我国作物与畜禽生产出现严重的脱钩现象,是导致畜牧业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原因,进而加剧大气雾霾和全球变暖的风险。此外,畜禽粪污向水体的直接排放(约占总损失的30%~70%),增加了河流中溶解氮磷污染物总量,加剧水体污染,进而威胁人类健康。Ma 等[21]研究也发现大量氮投入种养系统后会导致部分氮以NH3、N2O 和N2等气体形式损失到大气环境中,以硝酸盐的形式损失到水体中,且损失量较高[16]。
流域是指由水网所包围的集水区,是由自然水系所形成的天然区域,同时也是具有自然-人类复合属性的综合系统。流域上游污染可能通过河流水系转移到中下游;同时流域的面源污染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通过10~30 年的污染物累积影响水质[22]。此外,不同形态污染物之间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因此,流域尺度的研究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预测性,这也是种养一体化养分管理研究所要关注的重点。
种养系统引起的养分损失是导致水体环境问题的重要来源,因此流域尺度种养系统的养分管理研究对于环境和绿色发展极其重要。Gurung 等[23]采用污染物负荷(pollutant loading,PLOAD)模型对Mulberry 和Catoma 两个流域污染物的评估发现,总氮和总磷均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河流氮磷阈值。对五大湖的流域研究结果显示: 农田硝酸盐损失到地表水导致流域地表水的富营养化[24],1901 至2011 年间,St.Lawrence 流域净氮磷输入量分别增加4.5 倍和3.8 倍[25]。1978-2017 年间,中国农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逐年加剧[26],这主要与流域种养系统养分盈余与环境排放增加有关[27]。1990-2012 年,长江上游人为氮输入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最主要来源为化肥氮施用和畜禽粪尿氮输入[28]。2012 年,海河流域农业总磷排放的78%来自畜禽养殖业[29]。目前,流域尺度养分管理研究主要包括3 个方面: 养分流动、空间布局优化以及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的模型研究[30]。流域尺度养分管理及其优化调控不仅能够从源头和过程对养分循环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针对污染进行阻控和优化。以流域为对象的研究,不仅能够弥补大尺度研究精度低和缺少对自然因素驱动力分析的缺点,也消除了农田和县域等小尺度研究均一化程度高和难以大面积实现种养系统总体优化的问题。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密集的流域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主生产区。2019 年,长江流域畜禽和作物产品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42%和32%[31]。高强度的农业活动加之无配套的减排技术,导致长江流域农牧业养分损失较为严重。且近些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政策的相继出台,使长江流域的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需求。因此,以长江流域为例,探讨如何在流域尺度上开展种养一体化养分管理研究,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0-2012 年间,长江流域氮肥施用强度从1.4 t(N)·hm-2·a-1增加到4 t(N)·hm-2·a-1,增幅高达186%,氮肥是长江流域人为氮输入量的主要来源(41%~56%)[32]。近年来,长江流域养分输入量略有减少,这与化肥零增长、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保护等政策等有关。2007-2017 年间畜禽粪便氮素还田率从50%左右上升至70%以上[33]。从空间上来看,长江中下游是农业非点源养分负荷热点地区,具有较高的污染风险[26],其总磷排放量高于上游地区,四川省最大,占长江流域总量的11%[34]。
2.2.1 主要作物养分管理技术
本部分技术列单的减排参数,在检索时主要考虑了适用在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或养殖的优势产业技术,如水稻、蔬菜、油菜、生猪等。表1 汇总了适用于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的相关养分管理技术,包括: 科学施肥、优化耕作、合理施用添加剂、优化灌溉等。通过以上技术,可以在实现作物增产的同时,降低养分的环境排放。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肥料施用量6%~88%,而作物增产2%~50%[35-41]。添加脲酶抑制剂与单施化肥相比,可减少41%~47%的氮损失[48]。秸秆还田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56],同时减少土壤N2O 排放和硝酸盐淋洗。粮食作物轮作可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和土壤理化特性[57],间作措施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光能和不同土层养分、水分,从而提高产量并减少氮肥投入量和养分损失[43,46]。对于经济作物来说,高成本和劳动密集型的措施常被应用,如: 生物炭添加可以减少土壤中7%~90%的硝酸盐淋洗[49]。茶园是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一般可通过施用茶树专用肥、土壤改良剂和水肥一体化的方法减少化肥投入同时提高产量[41]。通过多种单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了整套技术模式,例如,江苏省兴化市水稻(Oryza sativa)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水稻单产增加26%,减少氮肥投入31%;四川丹棱县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全产业链的技术集成模式,使柑橘增产3%~15%,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35%,同时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58]。
表1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养分管理技术列单Table 1 List of nutrient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of main food crop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2.2.2 畜牧业生产养分管理技术
表2 梳理了适用于长江流域畜禽养殖全链条的养分循环与减排技术。在饲喂阶段,减少日粮蛋白摄入量,可以有效降低畜禽氮排泄(6%~35%)[68,78]。此外,不同形式的饲料添加剂可使动物增重1%~5%,同时减少14%~35%的氮排泄[78-79],例如: 植物生物制剂和益生元的添加可以减少禽类抗生素的使用,同时提高家禽体重(2%~5%),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物死亡率[80]。在圈舍阶段,应用快速清粪技术、酸化技术、生物过滤器等可以有效减少氨气和臭气等污染气体的排放[61-66]。快速清粪和酸化技术对氨气的减排效果变异较大,分别是10%~70%[67]和30%~96%[63,68]。生物过滤器技术的氨减排效果在79%以上[62]。在畜禽粪便储藏阶段,添加覆盖物是减少氨气和甲烷等排放的有效技术措施[68,81],减氨效果最高可达96%。不同覆盖材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硬性覆盖物可以减少粪便储藏环节80%的氨排放,柔性覆盖的减氨效率为60%[68]。此外,储藏环节通过加入氯化铁、硫酸等物质可减少73%~96%的氨排放和94%~98%的甲烷排放[68]。堆肥是粪便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堆肥添加剂和辅助堆肥处理可减少堆肥过程中8%~92%的氨排放[74-77],通过电场辅助堆肥方式可以减少72%的氨排放[74]。
表2 长江流域畜牧业养分管理与环境减排相关技术列单Table 2 List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of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emission reduction in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2.2.3 种养一体化养分循环技术
种养一体化技术是指种养系统关键枢纽部位促进养分循环的措施,包括: 日粮结构调控和有机肥循环施用等(见表3)。通过种养系统废弃物生产新型饲料是实现种养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利用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等饲喂的黑水虻幼虫替代动物饲料,可减少饲料粮的消费,并增加畜禽体重9%左右[82]。利用畜牧业废水等生产微藻也可作为替代饲料粮,但是动物增重效果不显著。另外,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生产环节的环境代价,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从而达到作物增产(6%~8%)和氨减排的效果(35%)[35,85-86]。有机和无机氮肥配施可显著降低蔬菜生产过程中28%~35%的温室气体排放[85]。此外,有机肥施用技术的改善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其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如: 粪尿条施和注射施用技术可分别减少氨排放0~75%和70%~90%[87]。
表3 长江流域种养一体化养分循环相关技术列单Table 3 List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of integrated nutrient cycling of crop-livestock system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本文梳理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系统“自上而下”的养分空间优化研究。全球探索性地已开展了基于节水、固碳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资源环境代价和增产协同实现的种养系统空间优化研究。以节水和产量最大化为目标,将全球14 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再分配,可减少14%的绿水消耗和12%的蓝水消耗,同时增加10%的能量产量和19%的蛋白质产量[91]。Johnson 等[92]基于全球栅格尺度碳库优化作物系统空间分配,结果表明: 可以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60 亿吨CO2排放。针对欧盟27 国的生猪养殖进行了空间优化研究,当以人均氮外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时,欧盟的生猪迁移将会转移约70 Gg N 的氨排放,但会增加接收区40%以上的氨排放;当以减少临界氮沉降和实现区域养分循环为目标时,会使接收地区的猪总数增加5 倍,原地区的猪总数减少35%[93]。该研究结果表明: 对生猪养殖数量的转移会导致氨排放的转移,对畜禽养殖数量进行空间规划时,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会随之发生转移,因此须考虑接收区种养系统的环境承载力。
国内也开展了基于作物和畜禽养殖空间再分配的研究。对中国黑河流域的作物种植格局的空间优化研究,利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与简化的环境政策综合气候(EPIC)作物模型相结合,对黑河流域玉米、春小麦、春大麦、油菜花、苜蓿和陆地棉等6 种作物进行了空间优化[94],结果表明: 当以经济水分生产力(毛利率与净灌溉量的比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时,大麦、油菜和棉花的经济水分生产力均提高10%以上,同时黑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4%。2014 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生猪养殖的布局调整政策,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水网密集,为了控制水体污染,建议“南猪北移”,研究表明: 该政策虽然可以减少南方高水网密度地区的水体污染,但是会对新转移区域(如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天然草地生态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农业源污染也会从南方水体污染向北方大气污染转变[95]。因此,畜牧业空间优化不仅考虑转出地区的环境污染是否超标,也需要考虑转入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污染情况。Bai 等[96]对中国猪、牛、羊、家禽等畜禽进行了空间优化研究同时考虑县域的自给率和承载力,结果表明: 在种养结合和低氨挥发暴露率情景下可以减少80%~90%的氮肥施用和氨暴露率。
长江流域已“自下而上”地开展了种养系统养分优化管理技术研究,包括: 优化施肥、优化耕作管理和添加剂施用等作物系统减排技术、“饲喂-圈舍-储藏-施用”全链条不同环节的畜牧业减排技术、以及种养一体化减排技术(如新型饲料、有机肥替代、有机肥施用技术)等。未来还需将技术层面研究通过补贴等政策措施应用于长江流域,才能完全实现农牧业“自下而上”减排技术的应用效果。“自上而下”地对流域的种养系统养分进行空间优化则需结合空间规划及其相关监督政策实现。基于长江流域种养一体化绿色发展的需要,未来研究重点应基于农田与区域养分平衡和流域环境阈值的基本理论,围绕种养一体化的原则,将“自下而上”的技术探索与“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引相结合。一方面,根据已有的单一技术和综合技术模式(高产高效技术与模式和污染阻控技术与模式)和基于多指标阈值的流域风险分区,采用分步技术优化的方式,以达到最小化流域种养系统资源环境代价。另一方面,基于农田和区域养分平衡以及流域的环境阈值,对流域种养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空间优化,进而将流域种养系统资源环境代价限制在各地阈值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