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娇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市场上的重要组成,其内部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持续生存与运营,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市场繁荣。由于国有企业性质的特殊性,其发展情况是现代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也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承担着更大的发展压力。本文以某供水企业为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生活环境、水污染等关注度不断提升,再加上国有供水企业带来一定的公共事业服务属性,导致其往往面临着高成本与低水价间的艰难选择。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财务持续亏损的窘况,其中成本管控自然成为了国有供水企业管理的重点,这也是协调企业收支不平衡的关键做法,但由于企业操作不当或其他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有供水企业的成本管控效果始终不如预期。本文从成本管控的基本概念出发,以国有供水企业为例,分析当前企业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结合实际尝试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成本管控,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对策
从理论角度上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理论界对成本管控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其并未深入到具体的行业、领域上。本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国有企业这一理论分支,形成更具指导意义的成本管控体系,提高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约束力和指导性;从实践应用上来看,对国有企业相关成本管控内容的研究,可切实提升其成本管理水平,协调好企业成本与收入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一定的经验总结。
一、成本管控基本概念界定
所谓成本管控,是各个企业适应市场环境,提高效益、永续经营的必要手段,是企业对各项成本核算、分析以及决策、控制等系列科学行为的总称,旨在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的基础上,保证质量前提下,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从目前经济市场发展和企业需求来看,在进行成本管控时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成本最优原则。即成本管控的目的是希望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实现产品成本最低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从多维度思考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并保证其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第二,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管控并非某一阶段、某一部门的职责,而是企业全部门、全员、全过程的工作,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出成本管控的意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本管控结果最大化。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即企业在进行成本管控过程中,要保证实行成本管控的支出小于成本管控带来的收益,否则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就是无意义的。
第四,成本管控科学合理原则。即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必须符合基本的科学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价值和可行性,能够对企业的决策、战略等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出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问题,这里以供水企业为例,从制水、送水以及卖水全过程入手,多维度分析其中存在的成本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一)制水成本控制不到位
供水企业在制水阶段存在的主要成本管控问题表现在成本预算以及成本监督上面。先看成本预算问題,目前供水企业的成本预算程序是:上级部门下达年度预算计划,企业各职能部门根据年度发展需求提出经营目标和支出计划,上报财务部门报批,而后财务部门归集后上报管理层,管理层出具意见返回修改,调整后再报批,通过后即下达各部门执行,是典型的“两上两下”预算编制程序。虽然看似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严谨,但是其整个周期上具体执行预算的人员缺少话语权,完全由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以及高层决定预算,很容易导致预算脱离实际。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成本预算支出缺乏整体调控,导致成本预算执行僵化,成本预算效益难以发挥。最后在预算考核阶段,成本预算考核的全面性明显缺失,并未针对企业全员进行,而是针对少部分参与到预算管理中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降低了企业全员参与成本预算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推行后续成本控制工作。再看成本管控监督问题。供水企业也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建设起了复杂化、多维化的供水网络,对企业成本支出监督方面等工作要求也在提高,但是关于企业成本管控的监督反馈机制并不健全,供水企业生产工艺步骤多,且连接接口多,很容易就会出现信息泄露、失真等问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监督难度,且企业反馈延迟或信息传递失真,都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输送过程成本问题
除了制水环节的成本控制外,输水环节的成本控制才是供水企业成本管控中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供水管网破损、施工工艺复杂等,都会导致企业成本流失增加。第一,企业对管道疏漏成本重视度不高。供水管网深埋地下,其平常管理较为疏松,且地质环境不一,很容易造成管网损漏。尽管从2017年开始,我国要求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到2020年,要求更高,要降为10%左右,但是从大多数供水企业的实况来看,虽然其管网漏损率在逐年降低,但还远达不到国家要求,这也直接导致企业在该方面的成本支出始终高居不下。第二,供水输配环节设计不合理,例如管网埋深、管网材质以及配件选择上,必须要与区域内的地理环境深度结合,但是从目前供水企业在该方面的设计上来看,其并未对后续可能出现的维修等情况深度考虑,导致难以维修或无法维修行为发生,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正常用水,也直接造成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成本的直接流失。
(三)市场化阶段成本控制不力
除了制水和输配环节以外,后续的市场化阶段也是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组成,但国有供水企业一直都忽视了市场化阶段的成本控制,导致企业的水费回收率始终无法提高。一方面,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供水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水费回收,但是与企业内部而言,其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很容易造成水费应收账款的管理漏洞。水费回收的前提是有稳定的水资源输送,但企业更多的是重视如何实现全范围抄水表,对自身的前端服务缺乏一定重视。另外,尽管企业一直在强调水费应收账款回收,但是很难深入到一线对欠费用户进行催收,如果户主更换,很有可能影响下一任户主的用水,企业水费应收账款机制十分缺失,对企业造成的潜在隐患较大。另一方面,国有供水企业的固定成本占比大,其收入情况很大部分受到供水情况的影响。国有供水企业的历史十分悠远,当然后续也在不断对管网等进行维护,展开了固定资产重新评估工作,在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水量就成为了决定供水企业成本情况的唯一因素,用水量受到供水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其增长速度下降,就会导致企业供水成本增加。在供水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用水量减少,其收入也就下降,侧面彰显成本的增高。
(四)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提到的制水、输水以及用水全过程中的成本管控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引起企业成本管控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成本管控的概念认知不到位。对于其管理者来说,很少会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对成本方面的关注度并不高,缺乏成本管控动力,且在已经形成固定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贸然采取变革措施,有可能反而得不偿失。第二,成本管理责任划分不到位。国有供水企业并未将成本管控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上去,如技术部门、安全部门以及人事部门等,无法激发职员参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且企业目前缺乏对成本管控的机制建设,成本管控的决策滞后,指标指向性等不明确,与奖惩、激励等挂钩不明显,也就降低了企业职员对成本管控的关注度。
三、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优化对策
成本管控是企业全员、全过程、全环节以及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即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关,又与企业的会计核算结合,国有企业必须从企业内部出发,不断沉淀成本管控内涵,通过有效成本管控,减轻企业成本浪费,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一)强调制水环节成本管控
针对国有供水企业制水环节的成本管控,其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其一,构建成本管控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国有供水企业也应积极对其展开应用,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设置科学且适用的成本管控信息系统。国有供水企业可借助系统的作用,提高成本数据的核算效率,将制水环节产生的数据一键传送给系统,解放人力,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成本信息质量提升上。同时,在保证稳定的成本管控系统运行后,可在此基础上搭建成本信息共享平台,各职员依据自身权限调取相应信息,提高其成本管控的责任意识,也简化了成本信息层层流转的程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成本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最终实现企业成本管控目标。其二,不断优化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和考察体系。国有供水企业的成本管控必须受到健全、完善的成本管控制度约束,企业需根据自身业务情况,持续性优化成本管理体制,精简不必要的成本管控程序,消除企业内部的非增值节点,通过制度明确制水环节各关键节点的要求与内容,降低企业成本预算与实际预算支出间的不对称性,实现制水环节的成本管控优化。
(二)强调输送环节成本管控
对于输水环节的成本管控,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加强输水管网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于一些地势特殊的区域,更要注重该方面工作力度的加强。一来可成立专业的检漏团队,做好对企业供水管网的巡查,积极参与到管网故障防控工作去,采用声波检测法、区域流量分析法等方式,增强疏漏管网的检查工作,提高其疏漏筛查的准确性,引导检漏团队有效修复漏水情况。二来可在根据管网分布设置管网测压点,对实时水压进行检测,分析其压力、水流是否正常,为检漏团队提供可信度高的数据支撑,避免管网漏损造成额外的成本支出。其次,不断量化输配环节的成本管控。一方面,企业需要对免费用水点、用水量进行统计,例如消防、绿化、市政等,设置专用的用水表,及时统计其用水量,做好用水监管。另一方面,建立管网技术档案,对日常管网保养等进行统计,形成资料库,为管网维修等提供技术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强调销售环节成本管控
国有供水企业的市场化阶段,主要是水销售方面,该方面即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一来,企业可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增大企业用水的市场面,不断降低单位成本。国有供水企业除了自然垄断性以外,还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受当地政府的调控管理影响较大,其服务对象较为固定。但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区域供水行业的选择变多,这也意味着供水行业面对的市场有所扩宽,在企业满足日常经营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挖掘潜在消费者,积极寻求合作,不断提高企业的销售额。二来,企业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多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特性,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将优质水质作为企业发展宗旨,例如结合企业周边环境资源,开展绿色养殖,形成环境与水质的良性循环,又或是水利发电等,增加企业的服务项目,实现多种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侧面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
(四)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提到的供水企业主营业务的全流程成本管控外,企业还可从如下方面加强成本管控:第一,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成本管控组织结构,在现有的结构框架上进一步强调成本管控的重要性,改变原本只由财务部门负责成本工作的模式,在经营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上分别强调成本内容,可设置相应的成本管控小组,全权负责成本相关工作,并协调解决成本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成本具体责任等进行划分,实现企业成本工作的统一和分配间的协调。第二,强调企业全员成本管控逻辑思维的养成,使企业上下深刻认识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層,实践证明,任何得到管理层认可的策略与研究等,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率更大,因此企业必须发挥管理层的表率作用,将成本管控理念嵌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同时还可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体制,将成本的管控结果与个人的薪酬绩效等进行挂钩,加以警醒,使得企业职员自发参与到成本管控的工作中去。第三,做好企业职员的培训工作。上述提到,成本管控是个全员性的工作,其需要每个职员发挥作用,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因此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与企业个人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在满足企业日常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可对职员设置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持续提升职员的综合素质,便于其理解成本内容,形成“以人为本”的成本工作氛围,通过人才内部孵化和外部引进的双重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不仅是其提升内部管理质量、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做法,更是其适应现代经济市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国有供水企业为例,从其全流程中分阶段入手,发现其成本管控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制水阶段成本预算不到位,成本管控缺失;输水阶段存在管网疏漏、管网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市场化阶段存在水费回收不到位以及固定资产占比大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特性,也从如下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如制水阶段启用成本信息系统,提高成本数据核算等的准确性,并进一步优化成本监察体系,提高监督力度;输送环节加强企业的管网设计能力,并组建专业团队做好日常检漏、维护工作;市场化阶段可开拓多元经营模式,丰富企业资金来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除此之外,本文还从成本管理意识提升、成本管控组织结构优化以及职员成本管控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希望以小见大,从国有供水企业上窥见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提升的办法。但就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现状来看,其在未来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吴丹婷.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讯,2021(23):105-107.
[2]白丽春.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1,15(08):135-136.
[3]张佳茹.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纳税,2020,14(22):179-180.
[4]徐雪飞.供水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0(09):145-147.
[5]李晓华.浅谈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J].当代会计,2019(0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