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悦
人上了年纪后,就容易怀旧。
比如食物。年少时,看别人手里拿着包装精美的零食,总是羡慕得很。如今,再精美的包装也无法令自己的目光逗留,反倒是那些没有任何包装,仅用一张纸简单包着的特色小食,每每令自己移不开脚步。
人生乐事之一,是当旧食遇上了旧识。
每一样食物,都会有一类人与之相配。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听一位作为嘉宾的医生说过,人的适应能力是特别强的。那位医生说的是人在生理上的适应能力,而我当时想到的,是人在精神方面的适应能力。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一种;见什么人,吃什么东西,这是另一种。这些,无非都表明了一点,不是每个人都会和你掏心窝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你吃的食物中,和你品尝出一样的味道。
在新的人面前,多半只能以新的食物相对。而旧的食物,大多要和旧的人一起品尝。
旧食里,有一个人的过去。而如今,哪怕没什么不堪,也鲜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过往,毫无遮掩地放在他人面前,任由一个不熟识的人,将自己一览无余。
这样的时刻,与旧识一起分享,才更得其中味。从旧食中,牵扯出共同的记忆,這能令两个多年不见的人,一下子毫无障碍地回到那个彼此不设防的岁月。这么一来,品尝的不仅是旧食,也是旧时光。
旧食是有记忆的。习惯浓还是淡,喜欢甜还是咸,哪怕千山万水那么漫长的时光,这些习惯还是难有改变。当舌尖触及旧食,味蕾的记忆一下子被触发。奔涌而至的,不仅有食物,还有记忆。于是,人沉陷于旧食中,难以自拔。
那些拥有记忆的旧食,是人对美好岁月的眷恋。能把一个人从时尚的新时代中抽离出来,拽回旧时光里的,已然不多了。而旧食,就是其中之一。能与旧识共品旧食,就像是筑起了一道围墙,将世间寒苦隔绝在外。里头,有的永远只是春暖花开。
(廖亮荐自《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