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助学贷款“井喷”现象探微

2023-08-23 01:42陈念念韩美英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井喷学位学费

张 伟,陈念念,韩美英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社会生活的急剧动荡,美国大学中申请助学贷款的研究生人数出现激增现象,研究生教育贷款金额呈现“井喷”①“井喷”原指地下石油、天然气等因为压力过大而从井口无控制地喷出,现在用来形容某一事物、现象突然同时大量出现。状态。目前利用各种助学贷款项目完成学业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群体的生活常态,研究这一现象不但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和构建基于实践需求的中国研究生助学贷款体系。

一、美国研究生助学贷款发展的历史沿革

美苏在“二战”后共同缔造起冷战的战略格局,在剑拔弩张的国际氛围下,高等教育不再仅被视为公民的个人权益,也被认为是帮助国家赢得战略主动权的有力工具,做大做强高等教育成为美国各界的共识,为此,政府开始在各领域谋求提升教育竞争力的方案,这些方案最终大多都是通过法案的形式予以确认,针对研究生助学贷款的相关立法也是兴起于这一时期。总体上看,研究生助学贷款在美国的兴起是教育内外因素相互博弈的结果,其出现有力地支撑起美国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也为政府、市场、高校与个体(及其家庭)之间建立起“利益共同体”探索出一条新路。美国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深厚的法律土壤与浓郁的信贷文化——推动了研究生助学贷款体系的发展,这一体系的建立则直接地助推美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高等教育繁荣期的出现,社会孕育了教育,教育则反哺社会。

美国于1958年8月颁布《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NDEA),法案明确规定要推行“国防学生贷款计划”(National Defense Student Loans,NDSL),后者强调联邦政府有义务向那些具有现实需求的学生(包括研究生群体)提供低息贷款,这一做法拉开了美国构建研究生助学贷款体系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生入学人数的激增,“国防学生贷款计划”局限性开始凸显,如何建立一种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强的研究生助学贷款项目变得迫在眉睫。美国于1972年通过《高等教育法修正案》(Amendment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Act,AHEA),该法将“国防学生贷款计划”更名为“国家直接贷款计划”(National Direct Student Loan,NDSL),这实现了研究生助学贷款从国家取向到个体取向的立场转换,为了解决社会力量不愿进入助学贷款领域的问题,法案支持创建“学生借贷市场协会”(Student Loan Marketing Association,SLMA),即“萨利美”(Sallie Mae,SLM),后者是一个由美国政府发起并出资而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的金融机构,其并不直接开展学生贷款业务,而是通过两类二级市场行为,为担保学生贷款项目的贷款方提供流动性支持。[1]“萨利美”在美国各级金融市场上融资,其向贷款方购买学生贷款项目,再将资金逐项分发给有需要的学生,这一模式通过政府背书的方式增强了社会力量对助学贷款项目的信任程度,也提升了教育与市场之间的互动效率,这为研究生贷款项目的日后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美国研究生助学贷款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革。为适应社会公众的不同需要,美国在1988年出台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进步修正法案》(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ogress Amendment Act,ESSPAA)中推出“联邦斯坦福贷款计划”(Federal Stafford Loan,FSL),这一项目主要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并且很快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研究生助学贷款项目,但该项目设置了较为严格的贷款条件,因此受到中高收入阶层的批判与质疑。美国国会于1992年通过新的《高等教育修正案》(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mendment Act,AEAA),其中增设“联邦无贴息斯坦福贷款计划”(Federal Unsubsidized Stafford Loan,FUSL),该项目对于贷款申请人不再设置条件限制,承诺所有收入家庭都可以选择申请,这一改革极大地刺激了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发展。总统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于1993年正式签署《学生贷款改革法》(Student Loan Reform Act,SLRA),法案要求从1994年起实施“联邦直接学生贷款计划”(the Federal Direct Student Loan Program,FDSLP),此计划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学生贷款的介入力度,并且对学生贷款主要由商业银行经营的做法进行了调整。至此,美国研究生助学贷款体系搭建完成,这一体系为研究生群体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费极为高昂,但是通过联邦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法案,学生可以申请各种形式的贷款项目,同时联邦政府还向商业机构提供担保,极力通过免税、减税等途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助学贷款项目,从而助其分担研究生的教育成本。所以,看似高昂的研究生学费其实有多个主体(政府、高校、慈善团体和个人等)在进行成本分担,这减轻了研究生个体的经济压力,从而保障了不同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二、美国研究生助学贷款“井喷”现象特征分析

21世纪年以来,美国各级各类高校中利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学生毕业后普遍背负起沉重的偿贷压力,这一现象已经引发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普遍要求应将研究生助学贷款“井喷”的真实情况给予客观展现。为了呼应社会需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于2018年发布了国家高等教育学生援助调查报告(the National Postsecondary Student Aid Survey),该报告详细记录了近20年间美国研究生群体助学贷款的发展状况与演变规律。[2]根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分析,从1999-2000学年到2015-2016学年,在全部有数据可查的学位项目中,各级各类学位获得者的平均贷款数额都有所增加,贷款人数也有极大增长,助学贷款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一)博士学位毕业生的贷款数额增长迅速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型主要包括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和博士学位(Doctor’s Degree),其中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硕士学位(Academic Master’s Degree)和专业型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两种。学术型硕士学位又可分为文科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和理科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专业型硕士学位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计算机科学硕士(Master of Computer Science,MCS)等。[3]博士学位包括学术型博士学位(Research Doctor’s Degree)和专业型博士学位(Professional Doctor’s Degree)。学术型博士学位是一种研究导向性学位,该学位获得者一般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专业型博士学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或多或少与文理科相关的那些较新的学科领域,如工程、企业管理等;二是那些传统的专业,如医学、神学和法学以及从它们中分化出的专业。[4]博士学位近年来在总体规模上呈现出周期性的增长态势,“伴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流向的变化,美国博士教育的目标导向、课程结构以及培养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博士培养向科学与工程领域倾斜,少数族裔及女性在博士生中比例不断提高,以及联邦政府在博士生资助中的角色加强等特点。”[5]总体上看,伴随着求学人数的增长,博士毕业生的贷款数额规模在急速扩张,博士生群体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9-2000年到2015-2016年间,攻读专业型博士学位的学生累计平均贷款额增加了90%(从9.82万美元增加到18.66万美元);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的学生的累计平均贷款额幅度超过了1倍,从5.35万美元增加到10.84万美元(增长了103%);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累计平均贷款额增加了57%(从4.21万美元增加到6.6万美元);攻读学士后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生累计平均贷款额增加了85%(从3.66万美元增加到6.78万美元)。总体而言,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贷款余额都有所增加(以2016-2017年不变的美元计算),但是博士学位毕业生的累计平均贷款余额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学位毕业生。

图1 不同学位类型毕业生平均贷款额(1999-2000到2015-2016学年)

(二)专业型学位毕业生的贷款额增长幅度超过其他类型学生

美国的专业学位种类繁多,涵盖多个领域,近年来专业性学位因其更贴近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而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因此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博士教育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项目甚至早于哲学博士就已存在,专业博士学位广泛分布在教育、商业、法律、心理、卫生、建筑等方面,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既有知识深化和技术进步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提高的外动力,也有学生和大学自身对更高层次学位、学位授予权强烈诉求的内驱力。”[6]与传统的学术型学位不同,选择专业型学位的学生大多在经济情况上更为独立,并且在年龄结构上更为成熟,因此其贷款需求更为强烈。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不管是专业型学位还是学术型学位,2015-2016年所有硕博学位获得者的累计平均贷款额(以2016-2017年不变美元计算)都要高于1999-2000年。其中,专业型硕士,例如教育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这两类硕士学位毕业生的累计平均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71%和40%(分别从3.22万美元增加到5.52万美元,4.74万美元增加到6.63万美元)。学术型学位的贷款金额同样有所增长,以文学硕士和理学硕士为例,这两类硕士学位毕业生的累计平均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65%和39%(分别从4.4万美元增加到7.28万美元,4.49万美元增加到6.23万美元)。对于博士学位获得者而言,从1999-2000年到2015-2016年间,法学博士和卫生科学博士毕业生的累计平均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77%和75%(分别从8.24万美元增加到14.55万美元,11.55万美元增加到20.24万美元)。与此同时,隶属于专业型学位的医学博士毕业生(从12.47万美元增加到24.6万美元,增长了97%)的累计平均贷款余额将近翻了一番。总体上看,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专业型学位和研究型学位毕业生的平均贷款额(以2016-2017年不变的美元计算)都有所增加,但专业型学位毕业生的平均贷款额增长幅度高于学术型学位。

图2 不同硕士学位类型毕业生平均贷款额(1999-2000到2015-2016学年)

图3 不同博士学位类型毕业生平均贷款额(1999-2000到2015-2016学年)

(三)私立营利性院校毕业生的贷款额增长迅猛

美国高等院校就其办学性质而言主要分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两种,公立院校是指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资助建立的学校;私立学校则是由个人及私人团体(如教会或企业)资助建立的学校,又可分为私立营利性院校和私立非营利性院校两种。在经费来源方面,公立院校与私立院校之间有较显著的区别,公立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以及校友、企业、基金会等方面的捐赠等。私立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地方、州及政府提供的补助,以及校友、企业、基金会等方面的捐赠等。总体上看,不管是公立院校还是私立院校,越来越多的美国研究生群体选择通过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揭示出硕博学位获得者的贷款债务是如何因院校(公立、私立非营利或私立营利性)的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征的。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从1999-2000年到2015-2016年间,不管是公立院校还是私立院校,研究生累计平均贷款额都有所增长,但就读于私立院校的学生累计平均贷款额高于就读于公立院校学生。不仅如此,私立营利性院校毕业生的累计平均贷款余额上升速度最快。总体上看,在2015-2016学年,在所有学位类型中,就读于私立营利性院校的学位获得者的累计平均贷款额最多,并且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院校。

图4 不同性质院校硕士学位类型毕业生平均贷款额(1999-2000到2015-2016学年)

图5 不同性质院校博士学位类型毕业生平均贷款额(1999-2000到2015-2016学年)

三、美国研究生助学贷款“井喷”现象原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持续增长,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日益加大,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各级政府不断缩减对高校的经费投入,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陆续推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弥补政策。除了即时性的高校办学资金短缺外,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贷款“井喷”现象的出现同样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原因。

(一)提升学费成为高校维持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策略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民众,人们对更高资格学历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人数的增长使得本已稀缺的办学经费雪上加霜。近年来,由于推行竞争理念和效益原则,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花销日益提升,许多高校因此采取提升学费的方式予以应对。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发布的《2020年大学定价和学生援助趋势》报告显示:从1990-1991学年到2020-2021学年间的30年,公立两年制学校的平均学杂费从1,810美元增长到3,770美元,公立四年制学校从3,800美元增长到10,560美元,私立非营利四年制学校从18,560美元增长到37,650美元。[7]学费收入已经成为美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维持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财政来源渠道。

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学费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的财政支出减少。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推行高等教育市场化和私有化政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不断削减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造成高等院校经费紧缺,从而使得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费持续上涨。其次,研究生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加。由于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和服务,其价格上涨的速度一般要高于其他商品,此外,教师工资,校园设备投入更新和维修,管理服务学生成本以及新技术的使用等都导致了教育成本的上涨。[8]再者,提高研究生阶段的学费被视为是保障教育公平的手段,随着政府资助的减少,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学生越发难以支付高额学费,高校一方面收取高额学费,另一方面又提供优惠的奖助政策——即学费支付能力较差、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多种资助,而那些可以承担高额学费的学生,则要收取全部费用。[9]美国各大高校普遍希望通过扩招全额或高额付费的学生来保证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费减免,从而实现了学费收入在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转换,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学费持续增长。

(二)政府推出学生助学贷款刺激政策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助学贷款政策成为美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工具,这一政策缓解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刺激了美国民众的求学热情。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推进研究生贷款政策改革,目的是向研究生群体提供更高额的贷款资金、更充足的还款时间和更便捷的还款计划,这些助学贷款计划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政府担保性等特点,因而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使得助学贷款在美国社会获得飞速发展。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II)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此时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遭到重创,众多美国高校面临着办学经费不足的压力,同时学费的上升则增加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为了缓和时局,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首先,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奥巴马总统于2009年2月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拨款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ARRA),该法案明确提出,政府将投入308亿美元来缓解过高的教育担负。[10]其次,改革联邦贷款项目。美国政府于2009年9月颁布《学生资助和财政责任法》(Student Aid and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ct,SAFAA),该法案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美国不再发放“联邦家庭教育贷款”,政府将从私人金融机构手中接管学生贷款事务,把节省出来的给予私人放贷机构的补贴资金转用于扩大“佩尔助学金”。[11]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积极推进“联邦帕金斯贷款计划”改革,从2009年起,“联邦帕金斯贷款”的贷款总额从10亿美元提高到60亿美元;扩大贷款资助的范围,资助的学生数量从50万增加到270万,而参与该项贷款的学校数量从1800所提高到4400所。[12]各种激励政策的不断涌现,极大推进了公众申请助学贷款的热情,也帮助美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度过了财政危机。

(三)贷款机构迎合社会助学贷款风潮

私人间的借贷很早就出现于美国社会之中,它极大地刺激了公众借款消费的欲望,也推进了市场上的交易行为。随着美国研究生阶段学费增长的速度超过政府补贴性贷款的增长速度,很多美国家庭开始在官方帮扶渠道之外,寻求市场途径来应对教育经费增长的压力。出于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美国社会自20世纪中期以来便出现了许多面向家庭教育事务的贷款机构,同时针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群体)提供贷款的业务发展十分迅速,这一业务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其每年贷款总额高达600亿美元。[13]“萨利美”是近年来美国社会承接学生贷款业务中的佼佼者,这一组织成立于1972年,最初是为了解决银行不肯贷款给学生的问题而设立的,其主要业务是为公众提供私人助学贷款和联邦学生助学贷款。“萨利美”运营着美国最大的学生贷款二级市场,管理着超过1300亿美元的学生贷款,为1000万客户提供服务。[14]“萨利美”的出现为美国公众在政府助学贷款渠道之外提供了新的选择,其灵活性、便捷性与及时性的特色极大地刺激了研究生群体的贷款热情。

近年来,受限于社会美国舆论的指责与政策监管的日益严格,以“萨利美”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借贷机构不断推动业务整合与性质变更。为了更好地扩展自身规模,“萨利美”逐步摆脱了政府的掣肘,并持续推进机构的私有化。在“萨利美”成立初期,其业务主要由美国政府提供担保,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萨利美”的运营机制受到了冲击,加之“联邦直接贷款”的推行,“萨利美”的存在更加遭到了质疑。趁着1993年美国通过《综合预算调整法》(Comprehensive Budget Adjustment Act,CBAA)的契机,“萨利美”开始了其私有化的进程。1993年,“萨利美”发行了第一个学生贷款资产担保证券(Student Loan 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SLABS),之后开始将它所持有的贷款证券化,这一做法大大地加深了它私有化的程度。1997年,“萨利美”成立了新的控股公司,发展了学生贷款以外的其他增值服务,加强了它的商业性。在之后的10年中,“萨利美”逐步降低了资金来源中政府借贷的占比,最终实现了其自身的私有化。改革后的“萨利美”在业务开展上更为灵活,其针对不同研究生群体设计出更符合其需求的贷款方案,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学生群体开始选择政府外的贷款渠道来应对日益增长的教育费用压力。

(四)美国信贷文化底蕴深厚

受制于海洋文明的重商主义传统,信贷文化很早就在美国社会扎下根基,某种程度上说,美国自建国以来就逐步形成了一个信贷社会。早在17世纪初期,具有消费信贷特征的赊购与贷款行为便在美国大受欢迎,那时的美国家庭主要通过以下来源来获得金融支持:典当商、非法小额放贷人、零售商、亲友以及抵押放贷人。美国最早的当铺出现在19世纪初叶,在1800年之前,商人们偶尔也以个人财产为抵押,借款给他人,但是,作为一种行业的典当变为可能的时间是工业城市聚集大量打工者的时期。[15]41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零售商开始推行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刚开始主要针对富裕家庭,后来转向移民家庭,这些钱财主要被家庭用来购买家具和服装等商品,并没有涉及教育、医疗与保险等事务。

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重要时期,美国现代消费信贷制度的根基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美国出现的信贷革命使消费信贷成为日常消费的固定形式。美国现代消费信贷是建立在两个关键性的制度基础上的——分期付款方式和信贷提供者。[16]1020世纪上半叶,商业银行也进入了消费信贷领域,成立于1910年的摩利斯银行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个人小额消费信贷服务,成为美国最早向个人提供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这标志着美国消费信贷模式的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消费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这一时期美国的消费信贷主要用于汽车消费、生活消费和新技术产品消费三个方面。1950年,信用卡的诞生标志着美国消费信贷进入一个新阶段,从那之后,美国政府非常重视消费信贷的立法建设,自1968年起,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消费信贷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完善的信贷法律体系为美国家庭选择以贷款方式支付教育经费提供坚实基础,浸润于信贷文化氛围,研究生群体也敢于利用各种贷款渠道来满足自身教育需求。

四、小结

研究生在中国曾长期被视为高学历群体,是国家较为紧缺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这一群体我国执行不收或免收学费、同时予以适当补贴的政策。2014年,我国开始对研究生群体征收学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群体经济状况恶化的情况,社会对于加强学生贷款规划的呼声日益强烈。尽管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完善研究生助学贷款资助的政策,但研究生贷款作为一种持续扩大的社会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满足,这也成为困扰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顽症”之一,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和培养成本分担机制,不断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17]应当说,相关领域的改革方向和思路正逐渐清晰,但配套机制的完善和承接制度的出台目前仍在探索阶段,社会对后者的期待显得尤为迫切,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成熟完备的研究生助学贷款资助制度成为众望所归。

美国公众将助学贷款视为保证自身获得教育机会的必要条件,各种形式的助学贷款项目由此发展起来。研究生贷款“井喷”现象的出现既是美国学生助学贷款制度不断完善的结果,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由于贷款在研究生教育资助中占有很大比例,研究生们普遍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压力。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局(U.S.Federal Reserve,USFR)发布的数据,2018年毕业的学生平均学生贷款债务为32,731美元,学生每月平均贷款额为393美元。[18]沉重的债务负担给研究生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学生选择在职兼读的方式来避免或减少贷款,但是在职兼读的方式可能导致学业年限拉长、退学人数增加以及学位完成率下降等问题,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研究生毕业后的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要用来还贷款,这都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美国在学生贷款领域有着较长时间段的探索,其发展经验和现实措施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当然我们更要注意到中美两国存在着不同的国情和传统,“美国经验”必须经过一定的“创造性转化”才能真正运用到中国的教育场域中,与此同时,在美国实践中逐步暴露出的相应问题则是我们必须予以警示和化解的。

猜你喜欢
井喷学位学费
携手
我的兴趣班学费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井喷事故救援医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小卫星井喷为哪般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