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约 大众日报记者 李子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
对山东国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寄予厚望。作为国资国企大省,山东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在全省经济大盘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现代化强省,国有企业必须强。在新的起点上,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近年来,山东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省属国资国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稳增长、提质效,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主要财务指标实现大幅增长,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属企业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日前,省委书记林武到部分省属企业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动省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踏上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省属企业应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更大功夫,在推进强省建设、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也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对广大省属企业来说,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省属企业的“根”和“魂”。只有守好这个“根”和“魂”,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才能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把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是坚持党的领导题中应有之义。广大省属企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大局,是省属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是摆在广大省属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能源企业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业现有国内外矿井92 处,国内外产能3.4 亿吨/年,产量位居全国煤炭行业第三位。集团立足山东、拓展省外、布局境外,加快推动煤炭、新能源、有色金属等重点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提升全球资源整合和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更加注重经略海洋,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山东海洋产业核心投资运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资源整合平台,山东海洋集团近年来重点布局现代远洋运输物流、现代海洋渔业、海上工程服务、海洋科技等6 大产业板块,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具有重要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产业集团。集团远洋运输物流控制运力突破1500万载重吨,是中国第三大远洋运输企业、省级第一大航运企业,为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了基础。
全球最大40 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山东大智”轮
山东高速集团路网管理智慧大脑
实践启示我们,推动企业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是省属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新征程上,省属企业必须始终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当更大责任。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也有条件展现大省担当。
2022 年8 月,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山东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重要牵引、重要平台。省属企业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动能转换、聚力绿色低碳,全力稳大盘、挑大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带好头、作表率。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盛夏时节,走进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今年以来,山东高速集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运营品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以更强担当、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服务和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开路先锋”。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强,上民航。”作为山东民航史上规模和投入最大的机场建设项目,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工程总投资近700 亿元,其中机场工程439 亿元。建成后,济南机场将同时拥有3 条跑道、近80 万平方米航站楼,能够满足近期年旅客吞吐量55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 万吨保障需求。
除了济南机场,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目前还负责运营全省7 个机场。2019 年组建以来,集团持续优化完善管理体系,协同推进机场规划建设、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坚定不移做大客货主业,实施差异化功能定位,促进机场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管理、协同化运营、特色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实现“双碳”目标压力很大。近年来,省属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7 月12 日,全国首个“零碳服务区”在济南东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山东高速集团服务“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经测算,项目运行后年均碳减排约3400 吨,已远超建成前年均2300 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推动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示范引领意义。
勇挑大梁敢担当。上半年,省属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29 户省属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1466.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0.6 亿元、392 亿元、11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15.6%、20.2%;资产总额47788 亿元,同比增长8.2%。同时,企业发展质效逐步向好,重大项目投资有序推进,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实践充分证明,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省属企业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20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
走进中国重汽章丘工业园,全长780 米的亚洲最长重型卡车生产线上,72 个主要工位工人紧张作业,平均每5 分钟就有一辆整车完成装配下线。订单满满,企业业绩跑出“加速度”。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实现营业收入849 亿元,同比增长48.4%;实现利润36.6 亿元,同比增长91.2%。
事非经过不知难。2018 年以来,山东重工集团对中国重汽的战略重组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三能”改革、止住“失血”,甩掉“包袱”、专攻主业,正向研发、科技创新……随着一项项改革靴子落地,中国重汽向阻碍企业发展的“残”与“缺”开刀,并在历经转型阵痛中成功突围,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典型范例。
中国重汽改革之路是山东国企改革的缩影。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省属企业活力动力日益增强,国有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两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中,山东均列A 级。
潍柴高端发动机智能制造生产线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省属企业更要发挥表率作用。最近十年,潍柴发动机研发累计投入超过300 亿元,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2020 年9 月潍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超过50%的柴油机,2022 年1 月又突破到51.09%,10 个月后,他们再次将这个数据提升到了52.28%。持续加码技术研发创新,让潍柴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巩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征程上,省属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坚定创新突破信心,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应继续优化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持措施和扶持政策,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企业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更大作用。
新蓝图使命在肩,新征程催人奋进。省属企业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触及灵魂学思想、永葆忠诚强党性、牢记使命重实践、真抓实干建新功,奋力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