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巩聪聪
7月18 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部分省属企业调研时强调,要心无旁骛攻主业,在主业产业链延伸上下功夫。
关于“抓主业”,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体会深刻。很多年前,谭旭光就有“不碰房地产,不搞金融投机,不做低端业务”的“三不”原则。正是靠着对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持续坚守,山东重工集团围绕主业持续突破行业极限,链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7 月2 日,山东重工集团旗下主要上市公司——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红筹、中国重汽A 股、中通客车等同时发布盈利预增公告,利润增幅均超过五成。
上半年,山东重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05 亿元,利润100.2 亿元,工业增加值40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8%、26%,主要业务板块的利润增幅远超营收增幅。
2009 年6 月18 日,山东重工集团在济南成立,潍柴集团是其权属骨干企业。以发动机起家的潍柴曾经几度辉煌,20 世纪90 年代逐步亏损、濒临倒闭。谭旭光1998 年上任后大刀阔斧剥离辅业、精干主业,让潍柴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018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导下,山东重工集团积极整合全省装备制造资源,把中国重汽纳入麾下。
2018 年9 月1 日,谭旭光上任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第一天,就在大会上斩钉截铁地宣布:砍掉房地产业务。
谭旭光很早就意识到,企业结构单一、产品单一、市场单一,一定会出问题,必须以动力为主轴进行相关多元化的拓展,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这个思路,山东重工集团组建以来,持续围绕发动机延伸相关业务,形成了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六大板块,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器、重型卡车销量全球第一,工业叉车、豪华游艇全球领先,农业装备、推土机等销量中国第一,产品销往全球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8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潍柴集团发展充分肯定:“潍柴十年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沉甸甸的!”“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
2023 年2 月18 日,潍柴全球首发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下简称“SOFC”)产品,此次发布的SOFC 产品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创下了大功率SOFC 系统热电联产效率全球最高纪录。
成立十多年来,山东重工集团秉承“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企业精神持续突破,科技成果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2022 年6 月14—17 日,山东重工集团在济南举办“腾飞吧!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主题新科技成果展。展览现场,山东重工集团集中展示了旗下产业链核心科技与拳头产品,在每条整车整机产业链前均呈现了潍柴世界一流的动力总成系统,清晰诠释了“以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以整车整机为龙头”的战略发展逻辑。
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助力山东重工集团实现了从行业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飞跃。
潍柴已经完成中高速发动机全系列全领域布局,功率从18 千瓦到1 万千瓦,年产柴油机超百万台。全球首次创造性提出动力总成系统一体化研发模式,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有力支撑我国重卡行业自主品牌占据99%的市场份额。成功推出自主高端大功率液压动力总成,彻底破解了我国大型移动装备领域的“锁喉之痛”。开发国内首款大马力CVT 动力总成智能拖拉机,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农机行业“卡脖子”难题。
同时,山东重工集团的科研触角还在商用车、现代农业、海洋交通装备、智慧物流等领域大放异彩。装配潍柴全新一代高端动力的中国重汽“黄河”重卡、陕重汽X6000 全面推向市场,引领中国高端商用车品牌发展;装备潍柴氢燃料电池的中国重汽“黄河”雪蜡车服务北京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登上“黄河”雪蜡车视察;发布全国首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打造多元化可替代燃料动力解决方案。山东重工集团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
中国重汽(莱芜)智能网联重卡新基地
2022 年4 月26 日,潍柴集团召开2021 年度科技激励表彰大会,奖励总额高达6441 万元。
在科研机制上,山东重工集团具有两个“三高”特点,即科技创新高投入、高平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团队高目标、高激励、高贡献管理,从而让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水到渠成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一个柴油机有近2000 个零部件,热效值每提升一小步,意味着60%以上的零件都要重新设计研发。最近十年,潍柴发动机研发累计投入超过300 亿元,搭建了国内最大的内燃机研发体系。
“企业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我们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输出更多的创新成果,就会得到振奋人心的回报。”潍柴发动机研究院一位工程师说。在2021年潍柴科技激励表彰大会上,潍柴高热效率柴油机研发团队获得500 万元重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重工集团的科研体系具有鲜明的全球链合特色。
“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山东重工集团以开放姿态整合世界资源,链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品牌的建设,遵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
正是在这种开放合作、链合创新的驱动之下,山东重工集团持续夯实“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我国唯一的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平台,链合美国、德国、日本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势,构建起全球一流的协同研发体系。
此外,山东重工集团的全球链合气质在其海外并购中亦可以看到端倪。
2009 年成立之初,山东重工集团的国际业务仅限于一般出口贸易,无一家海外实体企业。而今,山东重工集团已然成为海外业务占比超过40%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跨国指数达到39.06%。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重工集团所有的海外并购绝非追求规模增长、买卖企业赚钱,而是基于“补短板、调结构、强主业”的战略原则,聚焦“企业急需、技术高端、国家瓶颈”,进一步增强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潍柴从2018 年开始布局SOFC 业务,战略投资全球领先的SOFC 技术公司英国希锂斯,双方组建了以百名博士为主的研发团队,经过5 年协同创新,最终全面掌控了新一代SOFC 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