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宇
《韶山图》上海中国画院作 纸本设色 1972年
1971 年,国务院成立文化组,全国美术工作的方向随之发生调整。在这一新的时代要求下,美术创作有了新的任务和使命,由此,包括唐云在内的上海中国画院全体人员从干校撤回重新开展美术创作活动。次年,上海市相关部门为完成既定的美术创作任务,要求画院国画家进行写生。本幅《韶山图》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图中的落款为唐云所题:“韶山,毛主席旧居,一九七二年三月上海中国画院作”,钤有“上海中国画院”白文印一枚,左下角盖有“江山如此多娇”压角章。落款没有具体到画家名字,而是以画院的名称为之,当是上海中国画院众画家的合作作品,但从整幅作品的笔墨风格来看更多体现的是唐云的山水画风貌,也由此推断其为创作此图的统筹者。
唐云的山水画早年师法元四家,注重笔墨,落墨大胆,笔法凝练,崇尚意趣,在摹古与创新层面,与石涛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跳出传统法度的束缚,将自身绘画语言所拥有的独创性集中体现在山水画作中,进一步探索出山水画的奥秘。1938年,唐云举家迁居上海,为适应书画市场的需要而转攻花鸟画,初师华,后效法八大山人和金农,以小写意花鸟画享誉海上。为了适应时代美术创作的需要,唐云在进行花鸟画创作的同时兼具山水画创作,并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山水画风格的转变。
20 世纪70 年代,在时代审美和文艺方针的指导下,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成为当时美术创作的重要表现内容,涌现出了以李可染、傅抱石、宋文治、钱松、魏紫熙、唐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画家,创作了大量描绘井冈山、延安、遵义、韶山、西柏坡、娄山关等革命圣地的红色题材。
1925年2月,毛泽东偕杨开慧回到韶山,以“养病”为名,深入群众,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发展了第一批共产党员,组建了有组织有纪律的韶山党支部,为革命的发展和党的成长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相比于韶山的茂林修竹之秀丽、层峦叠嶂之雄伟,更能激起画家们心中红色烈火与革命激情的在于这里所承载的历史和革命意义。这一时期,唐云先后两次前往湖南地区写生,相继深入韶山、长沙等地对毛泽东的早年生活、伟大革命史迹进行探索,并重温红军革命艰辛之路,搜集了大量关于韶山的创作素材。
唐云的山水画作品在墨色的运用上往往带有含蓄之意,下笔谨慎,整体色调偏绿偏冷,色彩纯正丰富。而《韶山图》则通过红旗、旧居墙壁、松树树干、近景繁花、远山等物象的红色与偏暖色调的植被共同呈现出画面的暖色调,带给观者视觉上的温馨,使人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被红太阳照得暖洋洋。这显然是时代文化审美的产物,也是时代政治的需要。
《韶山图》在章法上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近景松树挺拔雄伟,犹如两座丰碑矗立在故居两侧;远处层峦缥缈,右上角的韶峰在一抹红光的映照下高高耸立;位于画面中心的故居被郁郁翠竹所环抱,一队游人在迎风招展的红旗引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朝故居而来,其中有穿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也有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信仰齐聚于此。图中景象无不细细勾勒,下笔落墨谨慎精妙,复笔、铺水或浓淡互破,或干湿叠用,层次分明,变化多端,山水画的皴、擦、点、染尽显其中。
在传统山水画中,红色是不在画家的审美视角之内的。而在《韶山图》中,唐云等人却把鲜亮的红色渲染其中,犹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的光辉景象。同时,红色的运用一方面体现的是革命圣地所赋有的政治属性和革命意义,另一方面也是“红、光、亮”这一表现时代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政治要求在绘画造型语言上的表征。画面中央飘动着的红旗犹如眉间一点红,代表着红色的革命信仰,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崇高敬意。画中的山峰、松柏越是雄伟,红色光辉越是耀眼,越是能凸显故居的重要价值和红色革命的历史意义。
《韶山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