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其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松风阁诗帖》为黄庭坚晚年作品,通篇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堪称行书之精品。松风阁在湖北鄂州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见之景物,并表达对师友的怀念。
释文:
松风阁。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晖为我妍。野僧旱饥不能?,晓见寒溪有炊烟。东坡道人已沈(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松风阁诗帖》北宋·黄庭坚 墨迹纸本 219.2cm×3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