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023-08-23 03:25苏国晖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摘要:在“大思政”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征程上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现阶段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彰显。其中存在一些客观主观的原因,也存在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宣誓我们踏上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新征程,高职院校要更加明确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发展定位,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新时代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要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就需有强大的组织引领做保障,基层党建工作引领是推动课程思政有序有效开展的关键。现阶段如何发挥好高职院校党建引领工作、推动课程思政取得实效,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問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新征程上,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政治功能,将高职院校党组织打造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党的主张、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以及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

(一) 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诉求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还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不紧密的现实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一方面,应将思政教育贯穿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力,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有思政课程单向发挥作用的局面,不断探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模式。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并将思政教育作为专业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特别是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上,要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专业知识体系思政教育的不同特点,准确把握专业知识体系和思政教育的课程性质,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

(二) 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对照党中央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上、在实现党建引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党建工作引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当前个别高职院校教师对加强思政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校和教师对课程思政全课堂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刻认识”[1],有些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缺少大局意识,认为讲大局、谋发展是学校领导的事情,自己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岗位的贡献,简单地认为搞好教学就行,存在一定的“守好三尺讲台就行”的倾向。认为自己是“小萝卜头”,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能主动执行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对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理解不到位,未能自觉将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落细。

二是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性。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参考层面,在改革探索上取得的成效不明显。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更多的是照抄照搬,没有从本校、本地实际出发,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也进行了课程思政经验探索和总结,但由于缺少可参考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指导,很多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如何建设、如何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和作用等问题理解得不够透彻,难以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难以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价值和作用。加之,部分高校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缺少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也没有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具体的考核认定和评价制度。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非常重视,也做了很多工作,但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

二、高职院校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着力破解的难题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课程思政建设应该体现办学特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 高职院校对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统筹推动的程度不够

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同部署、同推动的意识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党建工作抓党建,就课程思政建设抓思政,比较少考虑同步推动党建工作和课程思政的融合,促使其共同发力的措施较少,较难形成学校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够深入,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的工作范围,专业教师最主要的是上好专业课,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对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重视不够,导致一些课程为了迎合行政指向而泛化地形成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思政化”趋向。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提高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相融合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往往人为造成了“教书”与“育人”之间互相分离的状况。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掘不深入、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不合理,导致在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过程中,呈现出机械式的简单拼接、生搬硬套等问题,“导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良性互动不够、相互支撑力度不足”[2],课程思政效果不够理想。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没有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对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存在认知偏差,只是简单地认为自己是“教书匠”,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如何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更好地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三)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高职院校教师没有转变思想观念,没有看到高职院校既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地,更是引导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主动结合教育规律和院校学生成长规律的意识不够,教学内容过于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不能较好地把握思政教育主题、与专业课无法较好地融合的问题。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理想信念、观念价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以同样的课程内容作用于高职院校学生,而不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具体诉求;或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忽略学生的思想问题,这些都会导致思政课亲和力的降低,从而影响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和人格塑造作用。

三、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要久久为功,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实现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引領作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教师带头人,优化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一) 积极培育教师带头人

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既是参与者也是具体实施者,因此,必须积极培育教师带头人,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意识。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坚持教师队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结合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际,完善师德师风相关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和教育引领等不同形式,让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真正地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引导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进行系统学习,对新时代人才标准的思想政治要求进行学习,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课程思政的价值和作用,并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形成高职院校教师人人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良好局面,将所有教师都打造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行家里手”。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将课程思政深入学生的头脑和内心。同时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 增强课程思政体系的系统性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关联性。首先,必须完善课程标准。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思政元素和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并对课程标准进行完善和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增设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科学灵活地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并在学习成效评价中予以具体体现。其次,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从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出发,对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在课程内容中予以体现;同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与法制教育等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任务之中。最后,必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将情景教学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法、互动教学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情景化、体验化、个性化、元素化、渗透化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三) 构建党建引领的协同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要确保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就需要构建和完善党建引领的协同育人机制,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任务。首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生源结构、专业特点,有所侧重,探索党建引领协同育人机制工作的创新路径,形成学校各个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育人局面,严格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制度要求,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各项工作开展。在校内,应该形成定期组织调研和专题探讨机制,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对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切实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经费和资源投入,确保课程思政改革真正落地生根。

其次,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容纳入到教师的年度考核考评之中,将其作为教师评优、职称评定、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并将具体工作开展成效纳入到党建与思政工作考核之中。最后,完善宣传机制。对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告,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学校内外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改革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主要领导与教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新征程上,高职院校将承担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既要注重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要注重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党建工作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积极营造课程思政改革的育人环境,实现课程思政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丽,丁德智.深化课程思政全课堂育人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2):51-53.

[2]周松,邓淑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58-60.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思政引领、以劳树德的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劳动思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JG2021080;2021年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思政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YJZD2021-12。

作者简介:苏国晖(1982-),男,广东揭阳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王昕)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