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燕
摘要: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如今,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绿色发展理念日趋成熟,对于黄河流域而言,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之中,成为当地政府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目前黄河流域整体的生态保护及发展现代农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因此,文章在具体分析制约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发展途径,即必须合理规划建设黄河生态环保带、积极推动沿线产业转型升级,并迅速建立起现代化农村建设新型体制,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经过长期的积淀发展,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文明,因而目前对于黄河流域的保护仍然关乎中华民族之复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黄河流域的诸多城市也再度发展起来,面对当今时代发展中的新机遇,对于黄河流域而言,必然需要重视生态保护与农业现代化两大主题,从而促进黄河流域的长远发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把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纳入国家重要战略地位,這就意味着“三群两带”流域开发的战略布局开始形成。并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8月审议并通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本篇既是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意义展开研究,同时又对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子加以归纳,最后总结出了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其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千米,流经青海、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9个省区。黄河流域沿线九省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8%,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3%。上述数据显示,黄河流域多个省区在人口、陆地面积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等在全国都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因而从战略角度来看,将黄河流域的省区进行统一规划发展,对于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生态意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显而易见。首先是生态方面所展现出的重要作用。黄河关系到其流域地区的生态建设,同时也是西北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地区水资源的补给均来源于黄河,也正是黄河河源区容水量巨大,长期涵养着周边地区,进而衍生出了黄河文明。此外,黄河也构成了北方地区的生态廊道,这也是源于黄河流经了我国的三大阶梯地形,成为生态防护的重要保障。对于黄河上游、中游而言,其贯穿于黄土高原及荒漠戈壁,作为世界范围内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若没有黄河水资源的滋养,这些干旱地带的流域生态势必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土地沙漠化也会愈发严重。由此可见,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在防治土地沙漠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内蒙古、陕西等处于黄土高原地带的省份,黄河的滋养是其生态得以维护的有效手段。对于黄河下游而言,则为沿线各地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等,多达12个国家重点保护区及百余个涉水类保护区都离不开黄河所提供的水源。经由上述的分析可知,黄河流域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同样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要想将之作为国家层面战略,就需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对于北方地区河流生态系统而言也是意义重大。
(二)经济意义
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较大,约为26.5%,该地区的农业、工业等发展都较为迅速,就流域的三大平原及流域内的河南、山东等各省区也均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域。就黄河流域的畜牧业发展而言,黄河的上游地区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均为我国畜牧业基地。相关研究表明,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内被列入到全国产粮大县的共53个县,分布在18个地级市。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且干旱少雨,因而农产品主要是以苹果、药材为主,其他的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在全国占比相对较低。此外,内蒙古、青海、陕西、山西等六省在黄河流域内的耕地面积占其他省区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因而流域内的农业生产也是区域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就工业方面而言,黄河流域在能源及原材料供应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其中山西、内蒙古东部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均为国家规划的五大能源战略基地。然而,黄河流域虽然能源丰富,但其工业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型升级,由于工业生产设备的落后,导致能源消耗量巨大,若不对工业生产进行改进,很容易导致资源迅速枯竭,难以支撑后续建设发展的基本需要。与此同时,目前黄河流域内的各省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相较于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对于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制约因素
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也比较多,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当地发展模式粗放等,只有了解了这类制约因素,才能更好地研究具体的发展路径。
(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过于脆弱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其水流量却很小,经测算,黄河平均水深仅为2.5m,有些地方水深甚至达不到1.2m。此外,黄河的水资源总量相较于长江低得多,仅为其总量的7%,在全国水资源总量中占2%。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又出现了急剧减少的状况,据分析可知,黄河流域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较少,同时周边地区生产用水量显著增加,进而导致水流量再度下降。据悉,黄河曾在20世纪多次出现断流情况,虽然后续经水量调节后杜绝了断流现象的发生,但水资源稀少的情况仍未得到有效的缓解。除了水资源严重缺乏之外,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也呈现出了退化的态势,如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其中青海三江源地区尤为显著,湖泊水位大幅度下降,草场也呈现出退化的现状,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黄河流域常常出现极端气候,这对于周边地区农业、畜牧业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最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也与人们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严重污染有关。近年来黄河流域各地企业工厂发展迅速,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备,导致废水的处理效率过低,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此外,农业农村污染也十分突出,如化肥、农药不合理地使用,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的丢弃,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且农田土地也受到影响,进而破坏了生态系统。总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制约当地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洪水风险较大
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历史上黄河三年兩决口,水旱灾害频发,到目前为止,洪水风险仍然是黄河流域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洪水频发主要在于黄河流经两大高原,因而携带有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便会淤积在下游地区,这就导致黄河河堤与日俱增,形成了下游长达800公里的地上悬河,造成黄河洪水之风险。回顾历史,黄河因决口而改道多达26次,且下游决口也是有1590余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对黄河决堤问题也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诸如水利枢纽及防汛体系建立之后,黄河流域并未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决堤现象,但不可掉以轻心。如2003年黄河支流所发生的大洪水便对黄河造成了威胁,因而黄河洪水风险仍是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发展模式较为粗放
黄河流域的产业发展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今传统产业显然无法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因而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也是导致北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从黄河流域各地资源储备及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实力较强。各省区产业结构仍表现出严重的重化工现状。发展模式的粗放也导致这些省区的能耗居高不下,且空气质量始终难以达到国家标准。如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等省区,其PM2.5年平均浓度仍高于国家标准,这也是产业落后的表现。据统计,目前我国所确定的169个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中,黄河流域占比31.4%,多达53个城市。沿黄河省区产业结构总体偏重,部分地区“一煤独大”“一油独大”,发展新动能不足。如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及高端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在黄河流域更是少之又少。农业种植模式粗放,仍以一家一户的农户自主经营为主,土地零碎、规模化程度低,距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目前黄河流域地区发展模式相对粗放,不利于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具体路径探究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针对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指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在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需要予以北方地区更多的支持鼓励,尤其是黄河流域九省区,其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这也是实现幸福黄河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最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便是发展模式粗放及生态环境脆弱,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及农业的整体发展,就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构建起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走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合理规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带
为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也对当地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对于生态保护要遵循重保护、强治理的基本原则。当前,极为重要的就是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带进行合理的规划,保护带的规划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经济结构等因素,最终也是将其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等四种类型,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也需要实施跨区协同治理。黄河流域涉及九省区,而生态系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对于各类保护区及农产品主产区的规划设计不可避免地需要跨地区合作进行处理。其中针对各类保护区需要推进天然保护林及湿地保护修复,从而有效的修复生态,维护物种多样性。而对于农产品产区而言,也需要逐步推进退耕还林政策,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以求在恢复天然植被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上述主要是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制定的方案,对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而言,则需要从节能减排方面入手保护生态环境,诸如清洁能源的使用、生产方式的转变等都是有效的发展途径。最后,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也需有所限制,协调当地布局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并调整水资源使用方案,实现当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现阶段我国的重要战略,具体对于河套地区所在的巴彦淖尔市而言,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把河套平原列入粮食主产区,明确了巴彦淖尔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因此,要积极探索新路径。
1.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及目前市场需求合理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也需要结合市场变化趋势进行调整。由于黄河流域河套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优势,使河套灌区土地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尽管巴彦淖尔河套灌区地处荒漠半荒漠地区,但有了黄河水的浇灌,灌区土地肥沃、地域辽阔,灌溉面积发展到近1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亿公斤左右。为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耕地地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确保了口粮安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逐步确立以绿色为主题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遵循绿色化的基本原则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黄河几字湾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区域,也是目前内蒙古首个获批国家农高区的地区。耕地、水源等受污染较小,在发展绿色农畜产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出了建设黄河流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以现代农牧业的率先突破引领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降低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量,同时也需要有效的回收处理废弃物,实现农业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发展。巴彦淖尔市积极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控水讲好”的“四控行动”,严格执行化肥农药零增长,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促进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3. 打造农产品品牌,走品牌强农之路。品牌农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有很大的作用。农产品品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产品的产地、质量等,同时也关系到群众的认知度,只有打造出独特的农产品品牌,才能提升这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创建“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形成了粮油、果蔬、中(蒙)药材、肉乳绒、饲草料和生物质六大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良好局面。
4. 黄河流域发展现代农业需构建起融合发展新体系,农业不仅仅是依靠农产品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生态保护及社会治理,因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积极拓展农业生产多方面功能,转变对于传统农业的认知,更多的要从农业生产中挖掘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等深层次内涵。把乡村打造成三次产业多元共生、农、商、文、健、旅、体、科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充分依托种植养殖等产业优势以及黄河、湿地、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同时不断地发掘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从而发展出了生态旅游、采摘旅游等产业,实现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以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推动农业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在经营机制方面,可以探索建立起新的土地经营模式,诸如入股分红、代耕代种等。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不仅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有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行。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打通服务农民的新通道和致富链,努力为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体系流通。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现代化也必然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介入。这就需要黄河流域九省区积极搭建起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实体资源,推动电子商务交易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进而拓宽农产品销售方式。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最为主要的便是分析了制约黄河流域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而给出了对应的发展方案,以此供黄河流域九省區发展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杨慧芳,张合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评价[J/OL].统计与决策,2022(11):114-119[2022-06-02].
[3]张建科.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太白实践[J].经济,2022(06):124-125.
[4]任保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及其实现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22(03):131-138.
[5]任保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2(03):130.
[6]张素芬,李萍.不负重托 砥砺前行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N].济南日报,2022-05-16(F02).
[7]成静.以点带面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22-05-12(001).
[8]吴方荣.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讨[J].当代县域经济,2022(05):74-75.
[9]刘立云,孔祥利.《资本论》内涵式发展思想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及实践启示[J].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02):23-29.
[10]常艳花,张红利,师博,张新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及趋势预测[J].经济问题,2022(05):82-89.
[11]叶鸿宇.互联网传播功能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研究——评《智慧农业实践》[J].灌溉排水学报,2022,41(04):154-155.
[12]郭敬生,孙丽华.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J].理论与当代,2022(02):52-55.
[13]杨弦子,彭英,毕洪波.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22,41(01):33-37.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