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美学对话:“书画同源”在超现实主义中的回响

2023-08-22 10:33采访撰文向琦文图资料提供上海西岸美术馆
艺术品鉴 2023年13期
关键词:蓬皮杜安德烈本源

采访、撰文=向琦 文图资料提供=上海西岸美术馆

继2021 年“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后,上海博物馆、上海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再度联手,呈现又一场跨文化的双向交流大展。

2023 年4 月29 日,“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开幕。展览从蓬皮杜中心与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甄选佳作,力图寻找超现实主义艺术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关联与互动,打开认识超现实主义的全新视角,从而抵达贯通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本源。

展览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梁楷(传)《布袋和尚图》卷、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八大山人《果熟来禽图》页、恽寿平《山水花卉图》册等作品悉数亮相,与法国蓬皮杜中心馆藏的胡安·米罗(joan miró)、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赵无极等诸多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大师作品同置一室,开启一场真实的东西方美学的对话。

作为2023 年中法文化之春的重头戏之一,“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由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迪迪埃·奥廷格(Didier Ottinger)和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收藏部策展人玛丽·萨雷(Marie Sarré)联合策展。

观众可亲身体验现代西方艺术史与传统中国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而深入20 世纪人类思想文明轨迹的流变与融合,步入追寻20 世纪人类思想文明轨迹的精神之旅。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特展“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摄影:Alessandro Wang

TIPS

关于西岸美术馆

西岸美术馆位于上海徐汇滨江,是“西岸美术馆大道”的核心公共文化场馆之一。

西岸美术馆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爵士设计,于2017 年启动建设,2019 年正式开放,同年与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达成中法最高级别文化合作项目。

秉持着“让中国看到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使命,西岸美术馆围绕 “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当代设计”四条文化主线,与蓬皮杜中心在“建筑、视听实验、音乐、电影、视觉艺术”五种文化形态的跨领域研究形成积极对话与互动。

左图:清 八大山人《果熟来禽图》页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展期:2023.06.12-09.24

“书画同源”,渊源超现实主义与东方

“一种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们试图用言语、书写,或其它各种方式来表现出思想真实的运作。”

1924 年,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在巴黎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对“超现实主义”作出以上定义。通过这种活动,人们试图用言语、书写,或其它各种方式来表现出思想真实的运作。这标志着一场不受理性约束、全面革新的文学与艺术运动的开始。超现实主义运动在欧洲大范围兴起之后,又在全世界蔓延开来,并经久不衰,直到1960 年代才从艺术舞台上逐渐淡出。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超现实主义诗人和画家们试图在这场西方无法阻止自身价值崩塌的灾难之外另寻一种精神世界,并很快把关注的视线投向亚洲。他们在东方文化中发现了一个绘画与诗歌密不可分的世界。东方的文明,特别是古代文人画家所倡导的“书画同源”,深刻影响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安德烈·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在《磁场》(1919)一书中运用了“自动书写”的原理,艺术家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继而借鉴中国书法灵动迅捷的特点,创作了第一批“自动绘画”。而超现实主义代表艺术家胡安·米罗(Joan Miró)则在其创作中寻求绘画与诗歌的融合。

20 世纪50 年代,超现实主义将其价值观转变为接近抽象风格的前卫艺术,朱迪特·赖格尔(Judit Reigl)、西蒙·韩泰(Simon Hantaï)、克里斯蒂安·多特雷蒙(Christian Dotremont)、让·德戈特克斯(Jean Dogottex)等画家更对早期书法精神进行了更新迭代。

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

展期:2023.04.29-2023.09.24

策展: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迪迪埃·奥廷格(Didier Ottinger),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收藏部策展人玛丽·萨雷(Marie Sarré)

时间:10:00-17:00(16:00 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地点:西岸美术馆|展厅3(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 号)

全新视角,透析人类文明轨迹的流变与融合

“超现实主义”提出精神自动主义,提倡用言语、书写,或其它各种方式来定格思想,颠覆既有的文学和艺术,创造出全新的“自动书写”和“自动绘画”。超现实主义在艺术上提出了精神自动主义的理念,旨在超越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自我意识的发掘和探索,创造出更加自由和真实的表达形式。他们反对以往的艺术形式,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打破意识的边界,将潜意识中的图像、符号和象征性的意义展现出来。这与中国绘画中所倡导的“写意”、“意境”等概念有相通之处,强调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规则。

在西方艺术史上,鲜有绘画艺术运动像超现实主义一样,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建立起真正的美学对话。“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从蓬皮杜中心与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甄选佳作,力图打开一个认识西方艺术史上超现实主义的全新视角,深入其与亚洲之间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关联与互动,从而抵达贯通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本源。

超现实主义在艺术上提出了精神自动主义的理念,旨在超越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自我意识的发掘和探索,创造出更加自由和真实的表达形式。

左图:克里斯蒂安·多特雷蒙《小雪轻舞的粗糙地源》 1973 年,宣纸水墨,55.3×74.6cm ©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右上:清 傅山《草书七绝诗》屏 绫本 上海博物馆藏 展期:2023.4.29-7.10

右下:让·德戈特克斯,《风生》1961年 布面丙烯,233.6×189.2 cm ©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左上:明 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展期:2023.04.29-06.12

右上:安德烈·马松《恐慌》1963 年 布面油画 162×130cm ©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展览将通过十个章节的近百件作品来实现这种探索,包括:日本绘画和东方哲学对西班牙画家胡安·米罗多年创作的影响,法国画家安德烈·马松受中国绘画与神秘主义影响从而将绘画与书法融合的实践,匈牙利画家西蒙·韩泰和朱迪特·雷格尔在超现实主义与抽象绘画之间的探索,法国画家让·德戈特克斯创作对禅学思想的吸收,以及比利时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多特雷蒙的“语素文字”,等等。

下图: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特展“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摄影:Alessandro Wang

而上海博物馆的数件书画珍品,更为展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不乏梁楷(传)《布袋和尚图》卷、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八大山人《果熟来禽图》页、虚谷《芦塘雨意图》页、恽寿平《山水花卉图》册等传世之作。这些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与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杰作同置一室,于全展期内逐批呈现,开启了一场真实的东西方艺术对话。

胡安·米罗:

与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 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多年受东方哲学影响,其超现实主义作品主题来源于记忆和梦境,画作天真单纯,又绝无儿童画的稚拙感,展览将展出他艺术生涯最为著名的《星座》系列作品22 件。

安德烈·马松:

受中国绘画与神秘主义影响,从而将绘画与书法融合。1941 年,安德烈·马松在波士顿美术馆看到了传统中国画作品,由此他坚定将自己从西方的话题与视角中解放出来,在“留白”的空间体验中探索绘画的本质。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桥梁,对杰克逊·波洛克等美国画家有很大影响。

赵无极:

中国留法艺术家,尤其推崇米芾,认为米芾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是大书法家”,他汲取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以色彩和空间分配,引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西蒙·韩泰:

在超现实主义与抽象绘画之间探索,打破绘画中提前设计内容和构图的规则,因反对艺术的商业化和政府对艺术的干涉,一度远离公众视线,拒绝展览自己的画作。

朱迪特·雷格尔:

法国首个女性艺术奖“AWARE 奖”得主,在超现实主义与抽象绘画之间探索,曾尝试使用肢体动作进行绘画创作。

让·德戈特克:

1981 年法国国家艺术大奖得主,吸收禅学思想进行创作。

克里斯蒂安·多特雷蒙: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诗人、画家,前卫画派“眼镜蛇画派”发起人之一。以其绘画诗最为著名,他称此为一种“语素文字”。

亨利·米肖:

法国诗人、画家。于1930-1931 年到日本、中国、印度旅行,佛教哲学、东方的书法都成为他后来很多诗歌和画作的主题和灵感来源。

皮埃尔·阿莱钦斯基:

他从超现实主义中汲取神秘意识和绘画的自动主义,其作品通过丰富的书法线条表现出一个不断变形的怪物世界。

作为首个系统开展国际合作的美术馆机构,西岸美术馆在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策划与呈现上一直在探索中外文化对话交流的新模式,致力于“让中国看到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展览将持续至9 月24 日。

左图:安德烈·马松《遭雷击的树》1945 年 炭条、墨水和粉彩绘于绿色纸上,60.8×45.5cm ©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右图:清 龚贤《山水图》册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展期:2023.07.10-09.24

赵无极《18.10.59-15.02.60》1959 年-1960 年 布面油画 200×162.5cm ©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西方策展人对话中国学者-精神的书写

几个世纪以来,绘画一直是一种简单直白的表现形式,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从欧洲的写实绘画传统到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始终是对它所在时代和社会的反映。超现实主义运动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初的法国巴黎,是当时文学与艺术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性经历的回应。

联合策展人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迪迪埃·奥廷格(Didier Ottinger)提到,在秩序被打破的混乱时代里,诗人安德烈·布勒东试图摆脱传统文学的范式,通过“自动书写”,即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创造文学,其理念是让无意识的头脑接管并产生不受理性控制的作品。让艺术家与文学者跨越时间限制,展现潜意识里的梦幻时刻,表达超越理性思维的情感。

超现实主义运动不止于文学与艺术形式的革新,艺术家与诗人们也从早期古希腊与东方哲学中汲取灵感。当时的古希腊思想家们试图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开始寻找宇宙的起源与万物本体的研究,提出“世界是什么组成的?什么是现实的终极构成物质?”等系列问题。策展人迪迪埃如是说,展览中呈现的作品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文化对话,一种精神的书写,但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与理性主义的对抗,而是对超现实主义精神的一种理解和吸收。

其中,超现实主义代表艺术家——胡安·米罗的《星座》系列作品被安放在一片蓝色的展厅中,22 幅画作通过复杂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捕捉到了宇宙之美,该系列中的每一幅画都系统地排列并穿插在错综复杂的线条中、圆圈、点、密码、螺旋线、星星等。米罗用这种微妙的纹理变化将观众带到银河系中的远方,脱离现实情境,去思考物质中存在的真实。

右上:安德烈·马松《乡下人》 1927 年 布面油画与沙粒 80.5×64.5cm ©巴黎,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超现实主义并不局限于西方世界。事实上,超现实主义和东方哲学之间有很强的联系。遗憾的是在此之前,这一论题很少被深入探讨。”联合策展人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收藏部策展人玛丽·萨雷(Marie Sarré)坦言道,“超现实主义和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和想象力的力量。”

中国传统书画中的“写意”也是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感知,而西方的“自动书写”似乎是中国文人画里的直书心意。沈拓的“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就强调了中国绘画不拘泥于画像的形,需要作画者用“意”去传达其画中人或物的神态。东、西方绘画中的共通点也在于此,画中有诗,以禅入画的哲学精神也是超现实主义中追溯的宇宙中万物的本源。

上图: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特展“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摄影:Alessandro Wang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谈到,展厅中一位大家——董其昌的作品就完美地诠释了东方艺术的精髓,他提出“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即如果能够看穿宇宙中各种事物的生机,也就达到了画的最高境界。古人们都以自然为师,加之对万物生灵的感悟,用笔墨线条表现出了画中物的生命状态、高低雅俗。

左下:策展人迪迪埃·奥廷格(Didier Ottinger)

右下:策展人玛丽·萨雷(Marie Sarré)

中国艺术家赵无极的作品则是对展览主题的另一种回应,他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法国求学期间,曾努力地摆脱传统水墨的束缚,异域的文化土壤却让他重新理解了中国文化,在巴黎的工作室里,用线条与色彩回归本源。评论家皮埃尔·施耐德对赵无极的评价:西方将他从东方解放,东方将他从西方拯救。在这两者之间,他建立起自己的“中国”。这里的“中国”大概就是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们诗意地书写。环顾展厅中的画作,它们像是五线谱上跳动音符、湿润空气中凝结的水汽、深海里肆意生长的珊瑚。

这场跨越古今、东西的艺术对话,或许能让观众与艺术家一起重新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宇宙万物。

猜你喜欢
蓬皮杜安德烈本源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西岸美术馆开放蓬皮杜藏品复展
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馆藏个展“MAD X”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霓幻蓬皮杜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