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亮,苏法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2017 年10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从十六大党中央开始对“三农问题”顶层设计到十八大的全面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逻辑逐步清晰。2021 年7 月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3]。至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种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我国种业发展历经了3 个主要阶段:1995 年以前的计划管理、科研、繁种、推广、集体调剂阶段;1995—2000年实施“种子工程”,进入市场各环节的融合阶段,但发展还不成熟;2000 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WTO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业进入开发、竞争阶段[4]。我国有近6 400 家持证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1 亿元以上的有384 家,仅占6%,种子企业市场销售额在全球占比仅10%[5]。据2020 年度我国上市种业企业年报显示,隆平高科领跑,市场占有率为3.7%;垦丰种业和荃银高科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和1.5%; 登海种业和农发种业位列第四、第五,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3%和1.2%。从国际市场种企行业集中度指数(CR5)来看,2019 年,全球CR5 为53.1%,中国的种业企业CR5 仅为9.6%。由此可见我国种业呈现分散的竞争格局,种企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市占率低。另外还存在同质化育种现象突出、种质资源保护不够、转基因等新技术开发进程落后、产业链打造困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种业自立、自强,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是种业振兴的重大关键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当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现代种业的发展不仅要在传统的育种、生产、销售环节突破,还应进一步涉足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技培训、订单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农产品销售闭环,在全产业链建构方面积极参与、探索,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现代种业是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当前,中国种业仍在发育阶段,推进种业龙头企业扶优行动势在必行。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聚焦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培育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的种子行业龙头企业。种子龙头企业能更好地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在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技、种业产业化等方面形成良好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成为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主力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2017 年中国化工集团完成对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巨头先正达的收购。中国化工集团为收购先正达实际花费高达490 亿美元,也成为迄今为止中资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海外并购的同时,国内种业也在不断重组、并购、整合。如2018 年8 月隆平高科收购北京联创种业,整合玉米产业资源;2018 年12 月中化现代农业成为荃银高科第一大股东,布局杂交水稻业务;2021 年9 月荃银高科2.13 亿元收购新疆金丰源种业60%股权,进入新疆市场等资本运作。2021 年度世界种业巨头前十强中,已有先正达集团、隆平高科2 家中国企业,荃银高科、大北农等国内种子企业也正蓄势待发,向世界前十强挺进。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战略基础。2019 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35 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资源超过52 万份,但完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可用于育种创新的只有1 万多份。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是育种创新的基础保障。众所周知,水稻野生不育系的发现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领先世界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碗装中国粮”的重要支撑。商业化育种工作重心应从农业科研院所向种子企业迁移。首先要倡导、激励种子企业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采集、保护。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种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障,鼓励种子企业育种创新。再次,建立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基础科研立项数据库、基础科研成果有偿共享机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生物育种是农业科技领域最具引领性和颠覆性的战略高新技术,世界各国均将其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并给予重点支持[5]。当前,国际育种已经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 时代”,我国整体还处于“跟跑”阶段。“十三五”期间国家审定通过品种中常规育种占80%,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总体滞后。这使得生物育种创新研发更多停留在实验室科学研究探索层面,重要育种基因挖掘、重点品种储备等方面,与国际前沿差距不断拉大[6]。虽然国内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尚有争议,但对于生物育种来说转基因技术是必要的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已批准了棉花、大豆、玉米的部分转基因安全释放证书,但转基因种子在国内实际推广和应用仅仅只有棉花种子一项(新疆未放开)。从推广实践来看,转基因棉花种子相对常规棉花种子,对棉农增产增收、化学农药用量减少等都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在种子市场化的今天,应以种子企业为主体加速推进大豆、玉米转基因商业化育种的技术转化和实际应用。
乡风文明重在提高农民素质,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民参与。目前各地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是途径之一。2018 年9 月,我国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它围绕乡村振兴中人力、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规划部署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系统解决乡村振兴发展难题。在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精准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以满足区域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助力解决乡村振兴发展难题[7]。安徽省将承担培育421 名现代青年农场主的任务,以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4 家单位为培训机构,培育方向包括粮油种植、水产养殖、肉牛羊养殖等。除集中分片给青年农场主进行封闭式授课学习外,还将安排“农业导师”逐个走进学员的基地,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对生产种植情况进行“把脉问诊”,现场有针对性地传道、授业、解惑。目前,该培训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8]。
目前安徽省对农民培训与种企结合的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农民和土地是密不可分的,针对具体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农民迫切、精准的需求。因此种子企业在市场上推广的优秀品种的栽培、管理、高产技术是关乎种植户种植收益,是农户的切身利益。种企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去。“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包含两大方面内涵:农民素质问题及农民增收问题。种业的参与会更好地将农民素质和农民增收问题自然地结合起来。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近年来,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9]。在农业产业链环节中,种企涉及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的方方面面。以水稻种子为例,从水稻种子的育种、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到农户的种植、栽培、收获直至商品粮出售的诸多环节中,种子的质量、表现、性状、是否适合轻简化栽培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品质、收购价格、农民收入等方面,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观念下,种企限于规模、资金、风险等因素,往往只关注种子的销售环节,对产业链后端的种植、栽培、收获、商品粮销售环节关注不够。种业在产业链方面的发展需要资金雄厚、信誉保障、质量可靠的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大型国企、种业上市公司等种子企业要积极承担,勇于探索。当前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均在产业链方面开始布局、谋划。其中,中化农业的产业链布局——中化现代农业MAP 已初见成效。中化现代农业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是国内现代农业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定位为“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和服务平台”。在粮食生产托管全产业链模式中,从粮食供给侧入手,通过优质订单将粮食订单语言翻译成农业种植语言,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种植户合作,制定科学种植管理方案,最后进行粮食等农产品回购,完成全产业链发展,为广大小农户和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涵盖农业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综合服务。目前,在陕西、山西已建成16 座MAP 技术服务中心,对接合作社1 100 余家,已合作或发展为星级服务站的合作社有267家,托管服务覆盖两省56 个区县100 万亩(1 亩=1/15 hm2),其中陕西60 万亩、山西40 万亩。还在粮食订单、融资、农资、农机等方面进行配套服务,保障产量、降低成本,大幅提升品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MAP 服务农户的土地、化肥、农药利用效率分别提升2.77%、3.19%和9.04%,碳排放量减少13%,农产品优质化率提升2.06 倍,平均助农增收15%~20%[10]。荃银高科于2014 年成立安徽荃优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青贮玉米、高湿玉米、苜蓿、大麦、棉籽、秸秆等饲料产品,并为农户提供青贮大麦、青贮玉米、苜蓿、收割裹包作业服务,通过农机服务、订单农业、土地托管等方式打造种子产业闭环。2021 年底丰乐种业宣布其子公司,张掖丰乐全资收购内蒙古金岭青贮玉米种业有限公司,涉足玉米青贮回收业务。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是农机、农技、种业、农业工程的协同发展。其中种业行业以杂交育种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为农民的增产、增收,物质富裕以及我国粮食安全均作出了巨大贡献。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运用参与式理念,充分赋权,让种业实现与农民有共同利益,平等合作,共同活动、共同决策、共同承担责任、达成共识。而农户的主要收益还是来源于土地,只有种植收益提高了,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得到保障。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新征程中,“三农”工作仍然至关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种业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天然的条件,是农业的“芯片”,解决种子的“卡脖子”问题,更需要种业的发展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