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研究
——以沈阳市乡村发展为例

2023-08-22 19:24邓春晖王瑾王兴伟
园艺与种苗 2023年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农业

邓春晖,王瑾,王兴伟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601)

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只有保障科技水平逐步发展,乡村产业才能得到蓬勃发展。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可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指导与支撑。

1 沈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1.1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沈阳市重点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发展精深加工,鼓励和支持企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形成集聚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相结合、产业优势与集聚区特色相协调、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的发展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加工布局。重点打造稻米、蔬菜、畜牧、渔业、花卉等5 条农业产业链,加强科技、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持力度。推进品种和技术创新,提升特色产品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丰富产品业态,提升价值链,促进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加强“两品一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培育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知名品牌,打造沈阳大米、蛹虫草等10 个具有沈阳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采取“龙头企业主导+农业协会造势+政府助力”的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打造一批优质、绿色、特色农副产品的企业品牌。推进乡村产地市场建设,按照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种植、养殖、水产等专业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推进县域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支持规划新建或蒲河大集等有影响力的市场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冷藏保鲜仓储设施、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监控、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配套设施建设。

1.2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积极开展市级美丽休闲乡村创建工作,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园,在传统农区,突出各村优势,推进集聚成片发展,打造一站式综合休闲示范园。以县域为单位,建设功能完善、设备完备、业态丰富的农业示范县,依托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发展民宿业态,推动建设一批精品民宿示范村。实施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分类开展美丽休闲乡村推荐、休闲农业与乡镇(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都市休闲农业园区示范创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典型。

1.3 乡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扩大、鼓励、引导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强“政银担保企”合作,深化农业金融服务协调推进工作制度,建设金融服务站,发展产业链金融,缓解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推动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新发展农业新型险种。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据自身产品特点及物流水平到乡村布局,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电商村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1.4 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推进“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可视农业等业态。推进产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农事企业形成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终端型生产业态,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消费体验一体化发展的体验业态、完整农业生物产业链循环型业态等。通过政策吸引、产业带动,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农村人才返乡,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和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军乡村企业家,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遴选一批专家创业导师,因地制宜开展“一带一”“师带徒”“一带多”等点对点指导。推进就近就业,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弹性用工等,吸引返乡留乡农民工灵活就业,落实首次创业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等各类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引导各地简化市场准入,实现返乡农民工稳定、顺畅创业就业。

2 沈阳市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2.1 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以供销社为龙头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店交易,鼓励与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打造农产品沈阳特色馆。推进创新新型涉农电子商务发展,力争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企业50 家。推进沈阳市供销社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在农村布点,建成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50 个。鼓励相关地区结合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电子商务,争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2 加快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鼓励供销企业集团、沈阳副食集团、地利生鲜等流通企业和地利农产品物流园、盛发市场、十二线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支持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与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对接,推动本地农产品进入100 家大型和连锁超市门店。

2.3 推进创新,发挥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2.3.1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创建科技园区建设发展新模式,推进沈北新区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科技金融、孵化器架设、创新服务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支持沈北新区成为全国农产品精深加工自主创新典范区。

2.3.2 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公益性科研和服务并重的运行新机制,继续深化与俄罗斯、韩国等科研机构、企业的国际合作,引进适合沈阳市土壤需求的马铃薯种薯快速繁殖等实用技术和优质种质资源。围绕产业发展和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创新,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农业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应用。

2.3.3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贯彻落实智慧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搭建具有沈阳特色的智慧服务平台,加工流通、农业信息服务等领域应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电子商务、咨询等支柱服务体系。

3 沈阳市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融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

地方政府普遍缺少对本地特色品牌的整体规划,对特色品牌的扶持多数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操作层面的营销措施,创建、培育、扶持特色品牌的政策还不够稳定和完善,对支撑特色品牌的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够,扶持效应不明显。部分农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对实施名牌战略认识不足,只停留在“种得好”,缺乏“走出去”“叫得响”的品牌农产品。缺乏健全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运营不到位,品牌农产品国内外竞争能力不强。

3.2 农业政策支持仍需完善,财政投入不足

规划引领不到位,乡镇村级规划缺失,资金投入、人才、技术支撑不到位,高素质农民数量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速度慢,农业科技服务手段落后。配套政策泛化、趋同化严重,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当地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研究不深不透,加之农民群众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较差,在产业发展上相对保守,致使沈阳市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遇到瓶颈。

3.3 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难以满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投资、保险等方面具有较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但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机制欠佳,由于农业企业总体规模小,有效抵押物不足,造成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十分普遍,增加了农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一些商业银行有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服务短缺。

4 沈阳市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促进产业融合,开辟富民新空间

找准产业融合点,培育产业支撑点,构建利益联结点。农民既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融合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遵循兼顾利益、保障权益原则,建立密切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农民的自身利益建立在产业链条上。

4.2 打造乡村联合体,盘活闲置资源

推进要素流动及优化配置,打造“乡村联合体”模式,开发闲置用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利用农户家里闲置的宅基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盘活农村空房,发展乡村新产业,各乡镇通过“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方式创立乡村联合体,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院坝等,促进农商文旅体共同发展,同时,利用农村集体资产,加大对学校、村部等资产盘活力度,挖掘其服务乡村发展潜力。

4.3 发展由党组织创办的合作社,拓宽强村富民路

一是突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创办由党支部为领导的合作社,以党员为核心,组织群众、客商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二是围绕“党建引领”,把握好乡村发展方向,建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振兴发展模式,党支部充当“主心骨”,创办多元化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构建集体与农户之间新的桥梁;三是发展由党支部创办的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牵头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集体资产、储备金、农业资源入股,群众以劳动力形式入股,由群众负责经营,打造村党组织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而达到集体个人共同增收、共同富裕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之路。

4.4 重视人才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训、激励、后勤保障等,建立农村人才支撑培训体系,开展对乡村干部、农民、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精细化培训,实施定向培养计划,激发潜能。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人才柔性引进管理办法,发挥增量作用。在制定引进人才相关政策时,向相关人才进行有效倾斜,完善农村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