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烨
【摘要】九僧作为“晚唐体”中的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有着独特的时代价值。九僧山水诗是九僧创作中极具独特性的一部分,有着研究的价值。九僧山水诗具有清寒凄冷与清新闲逸两种不同的风格,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和九僧诸人对贾姚门径的继承、僧人生活的特殊性及其云游经历是九僧山水诗景物描写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九僧山水诗的独特代表性,对宋诗山水景物描写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九僧;山水;宋;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0-004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0.015
一、简述九僧及其山水诗
九僧是指宋初诗坛的九位诗僧,有关九僧的记载最早见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后来,司马光游历万安山玉泉寺时得到了一本《九僧诗集》,其中明确记载了九僧的名字。“所谓九诗僧者: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沃州简长,青城惟凤,淮南惠崇,江南宇昭,峨眉怀古也。” ①这一发现既弥补了欧阳修简要记载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后世历代学者开展“九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并使在欧阳修时已不传于世的《九僧诗集》重新得以流传。此后又经书商陈起的编印,《九僧诗集》世代流传了下来。以1920年刻本《宋九僧诗》为例,其中一共收录了九僧诗123首,诗句108句,其中山水诗共16首,总占比为13.01%,以保暹的山水诗最多,占比为7.6%。
二、清寒凄冷、清新闲逸共存的风格
纵观九僧山水诗,可将其诗分为清寒凄冷与清新闲逸两种不同的风格,下面将对这两种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1.清寒凄冷的风格特征
清寒凄冷是九僧山水诗歌最主要的风格特征,这一特征具体来看是从诗歌中意象的选择,修饰词的运用以及情感表达上体现出来的。
首先,是意象的选用上。九僧山水诗中多选用带有感伤悲凄色彩的意象,如“孤泉”“寒溪水”“云寒”等意象。如保暹诗《途次望太行山》“翠死寒溪水,香残别洞花” ②二句。其外比起其他季节九僧们尤爱写深秋时景,万物萧索,凄冷之感更甚。诗集里收录的16首山水诗中至少有8首,用到了“穷秋”“秋深”“秋生”“秋树寒”等明确带有秋的词语点出了诗歌描写的时令,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③更何况九僧山水诗中还不乏描写深秋时景的诗作,这就奠定了他们诗歌清寒凄冷的整体格调。
其次,冷色调的修饰词也是使得他们山水诗中带有清寒之意的重要原因,诗中“苦”“难”“残”“寒”“孤”等颇具冷意的形容词也常常出现,或是用于修饰自然景物、环境氛围的肃杀寒凉,或是用以抒写诗人、旅人的心境,都使得诗歌笼罩在穷愁孤寒的氛围中。如保暹诗《途次望太行山》中“翠死寒溪水,香残别洞花” ④二句,营造了一幅深秋时节万物肃杀,红凋翠掩,毫无生气的深秋画面。
最后,由于少年出家为僧,四处云游交友以及长期的山林生活,九僧诸人在山水诗中或是抒发思乡之情,或是表达怀友之意,又或是体现孤独寂寞的心境。他们将这些情感寄寓于山水景物上,这种种情感的抒发也是造成其诗清寒凄冷风格的原因之一。如希昼诗《过巴峡》:
远望知无极,穷秋日向残。孤泉泻空白,众木倚云寒。静想猿啼苦,危闻客过难。寸心宁可寄,前去雪漫漫。⑤
这首诗是希昼途径巴峡所作,描绘了巴峡地区的景物风光,以及表达了自己由景物引起的云游离乡的愁绪。首联点明时令,诗人云游离乡,途径巴峡,所见皆是一片苍茫,江流蜿蜒去向望不见的远方正如诗人不知归期的旅途一般。而离别又是在这样的深秋时节,时近黄昏,苍凉之感渐渐袭上心头,诗歌一开始就奠定了凄清的整体基调。紧接着次联描写的是深秋时期巴峡的景色。晚秋时雨水已不再充沛,高耸的山峰上唯有少数的泉水倾泻而下,仿若从天上流下般。山上的树木卸去了夏日的浓荫,枯木林立于云间,高远而清冷。这句诗整体上营造了一幅空旷清冷的景象,又用“孤”“寒”之词进行修饰,让人读之不免感慨天地苍茫,自己孤苦无依,只觉生如蜉蝣,无所依凭,徒生悲戚。而这样的悲戚之感并未就此打住,巴峡两岸的山上传来凄厉的猿声,苦苦哀啼,仿若道出行路之难过,路人心中的哀戚由此更甚。最后一联又由写景转入抒情,深秋日暮里,两岸猿声中,诗人只觉自己心无寄处,前路茫茫。希昼此行的目的地是北方,由南入北,天气渐凉,何况现在已然是深秋时节,等到達目的地后迎接他的将是肃杀的朔风和凛冽的寒冬,孤寂悲戚之情由此推到极致。
2.清新闲逸的风格特征
尽管清寒凄冷是九僧山水诗一大重要的特色,但清新闲逸也是其中不能忽略另一种风格,对日常的观照,加上僧人简朴的生活习惯和山林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诗中有种淡泊超然的闲逸之趣。清新闲逸的特征最直观的体现是在意象的选择上。在此类诗中多有以抒写自我闲适心境为主的意象。如行肇诗《泛若耶溪》中“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 ⑥四句中“云”“山”“泉”“桨”等意象虽无多余的修饰词,但情与景已然交融。上文举过的保暹《秋径》一诗,就是营造清新闲逸风格的突出代表,“清阴”“幽穴”“苔痕”写的是秋日清静之景,“闲行”“静极”则是诗人闲适心境的体现。诗人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幽静无人的秋日小径正好应和了诗人独自赏玩的闲情逸趣。保暹诗《江行》中“幽禽飞共阔,野客泛无涯” ⑦二句,既写出了天地高阔,禽鸟自由的飞翔的景象,又表现出泛舟江上之人天地悠游的野趣、闲趣。舟中人随心而行,遇景便赏,无所谓来处,无所谓归途。再如宇昭诗《夕阳》中“向夕江天迥,微微接水平”“云外僧看落,山西鸟过明” ⑧四句,即营造了一幅空灵的黄昏时景,在水天之下一个僧人独立着,望向远处见山树掩映里,古刹耸立处,夕阳降落踪迹变得隐秘难寻,整体诗境颇有超然物外之感。如行肇诗《泛若耶溪》:
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岸回云独,山转泉更响。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⑨
此诗是行肇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他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感,全诗节奏明快,意境悠远,写景如画,传达出诗人悠游溪上愉快闲适的心情。首联先写诗人游玩之意,此时云开雨霁,景色清朗空灵,牵引出诗人游玩野外的兴趣和情致。紧接着次联开始写雨后风光,雨后微涨的溪水和雨水洗涤过的澄明天空连成一片,天与水上下一色天地仿若无所隔阂。点缀落日布满余晖的天空像一片巨大的幕布垂下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融在一起,山水之间都洒满了落日余晖。通过诗人的描述,景物也变得更加广阔了,诗人由此也感觉到了更多的自由。紧接着下联仍是写景,但比起上一联主要刻画景物的静态相比,这一联更多的是从动态中表现自然野趣。这句诗中把天上的云拟人化,写云的迷恋和追随,表达的是诗人此时游玩的渴切之情。最后一联,诗人的游玩已然接近尾声了。诗人远远眺望看见了溪流的源头,但是他却不愿这么快就结束此次郊游,于是放任船桨自行滑动,自己于舟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平静安宁,自由闲逸。
三、山水景物描写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继承贾姚门径
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人是“晚唐体”主要的师法对象。贾岛诗的特点许多都被九僧继承了下来。
首先,九僧诸人继承了贾岛诗“瘦硬”的风格,即是指贾岛诗孤峭瘦硬,诗境狭小,意象固定。贾岛喜爱用“僧”“寺”“禅”等意象,这些意象与九僧诗的意象重复率极高。如贾岛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⑩,保暹诗“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贾岛诗“泛舟同远客,寻寺入幽云” ?,保暹诗“旧隐湖西寺,青青千万峰” ?。
其次,是对贾岛诗“清幽”的继承,用贾岛诗《偶作》和保暹诗《秋径》对比能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野步随吾意,那知是与非。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
——贾岛《偶作》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保暹 《秋径》
这两首诗描写的环境都是在清幽的山林中,都写了于山林中漫步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其中都包含着闲行游赏的雅趣。
再之是对“奇僻”风格的继承,“奇僻”主要表现在将日常的事物进行曲折的表达,使语句陌生化,在其中表达不同于他人的自我的情思,其诗常有寒意。如“集蝉苔树僻,留客雨堂空” ?将描写的对象缩小到树上的秋蝉;再如“废馆秋萤出 ,空城寒雨来” ?所展现的是一幅荒芜的图景,没有人烟只有昆虫和寒雨,足见寂寥。 九僧诗中也有不少风格类似的句子如文兆诗“带露诸峰迥,悬空片月明” ?、希昼诗“茶烟逢石断,棊响入花深” ?、希昼诗“雪溜悬危石,棋灯射远林” ?等句聚焦的都是某事某地某个具体的事物,选择的虽是较为寻常的事物,却采用非常的视角,营造一种新奇的阅读效果。
(二)僧人身份的特殊性
九僧诸人既是诗人也是僧人,这样的双重身份使他们笔下的山水有着不同于一般文人的特点。知空法师就曾提到过“自古诗情半个禅。” ?唐宋时期禅诗尤为兴盛,其作者既有文人,士大夫又有僧人,他们写诗寄托禅理,推动着禅宗和诗歌的结合。
再者,禅宗本身就与山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五灯会元》第一卷中就记载到佛教禅宗二祖慧可“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 ?。卷二中则记载了禅师以山水悟道的神异故事“山水暴漲,师怡然不动,其水自退” ?。在其卷十七中记载了一个有名的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 ?。更是说明了自然山水是僧人们参禅悟道的重要对象。自然界的山水林木以其本身的广大和未知吸引着人们去探究,也成了禅宗思索体悟的对象,成为他们内心情志激发或寄托的对象。
九僧作为僧人,他们关照自然,吟咏山水时,自然也就带有着僧人独有的眼光。尽管诗境狭窄,气质清寒,常是对僧诗的批评之语,但还是应该要辩证地看待僧诗中含有“酸馅气”和“蔬笋气”的现象而不仅仅将其当作一种批评之语,从某个方面说这也是九僧诗个性化的一面。蔡绦《西清诗话》云:“东坡言僧诗要无蔬笋气,固诗人龟鉴。今时误解,便作世网中语;殊不知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盖不可无。若尽洗去清拔之韵,使与俗同科,又何足尚。” ?元好问在《木庵诗集序》也主张:“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蔬第气在耳” ?。
僧人的身份使九僧山水诗中常出现带有佛教寓意的意象,如“古刹”“僧人”“猿”“鹤”“锡”等,仅惠崇一人的诗句中就有10处运用了“鹤”这一意象,且是在不同的诗作中,如“境闲僧渡水,云尽鹤盘空” ?、“竹风惊宿鹤,潭月戏春鸥” ?、“磬断虫声出,峰回鹤影沉” ?等句。
(三)云游所见亦入诗
晚唐体诗人喜交游唱酬,仅是九僧几位僧人之间就往来颇多。从他们之间的赠答,送别诗中便可见一斑,一些送别诗在题目中就明确点明了他们云游之地。如《送惟凤之终南山》《送简上人之洛阳》《送简长师之洛》等诗,题目中涉及了陕西、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九僧除了内部进行交游外,与其他晚唐体诗人以及一些士大夫、隐士或其他僧人都有所往来。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中就记载了一则寇准邀惠崇作诗的故事。在与士大夫、隐士或其他僧人交往中,九僧也作诗颇多,如《送僧南归》等。
注释:
①欧阳修、司马光著,克冰评注:《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54—55页。
②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8页。
③姜晓东编:《刘禹锡》,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④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8页。
⑤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6页。
⑥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22页。
⑦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7页。
⑧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39页。
⑨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22页。
⑩贾岛著,齐文榜校:《贾岛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6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7页。
?贾岛著,齐文榜校:《贾岛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3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11页。
?贾岛著,齐文榜校:《贾岛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7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7页。
?贾岛著、齐文榜校:《贾岛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95页。
?贾岛著、齐文榜校:《贾岛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0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17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1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3页。
?官方:《试论苏轼诗词中的禅思与禅趣》,《韶关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第20—22页。
?普济著,苏渊雷校:《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0—141页。
?普济著,苏渊雷校:《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2页。
?普济著,苏渊雷校:《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81页。
?张艳:《“僧诗无蔬笋气”的禅学意义》,《名作欣赏》2015年第23期,第110—111页。
?张艳:《“僧诗无蔬笋气”的禅学意义》,《名作欣赏》2015年第23期,第110—111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50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51页。
?詹初:《宋九僧诗·寒松阁集》,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年版,第52页。
参考文献:
[1]许红霞.宋初九僧丛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王传龙.“九僧”生卒年限及群体形成考[J].文学遗产,2012,(04):76-82.
[3]张艮.宋初九僧宗派考[J].暨南学报,2014,(03):67-73.
[4]吉广舆.宋初九僧事迹探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刘玉.论宋初“九僧”诗[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3,(01):39-42.
[6]陈敏.《九僧诗集》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张媛.九僧诗歌创作艺术特征研究[D].海南大学,2017.
[8]周固成.九僧的佛学观念与诗歌创作[J].绥化学院学报,2013,(11):73-77.
[9]丁友芳.九僧詩派的世俗化探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1):102-108.
[10]马建平.九僧与四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3):102.
[11]祝尚书.论宋初“九僧”及其诗[J].四川大学学报,1998,(02):53-59.
[12]欧阳修,司马光.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3]李之鼎.宋九僧诗·寒松阁集[M].南城李氏宜秋馆,1927.
[14]姜晓东.刘禹锡[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15]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6]尚荣.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李白.李白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
[18]方回.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9]贾岛.贾岛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0]官方.试论苏轼诗词中的禅思与禅趣[J].韶关学院学报,2017,(07):20-22.
[21]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2]刘晓珍.试论禅宗与山水词[J].韶关学院学报,2004,(25):28.
[23]蒋述卓.山水有清音——读左思《招隐诗》其一[J].国学,2004,(09):32.
[24]高慎涛.北宋诗僧道潜[J].古典文学知识,2007,(02):50-57.
[25]刘艳.浅谈宋志南和尚诗《绝句》的意境美[J].文教资料,2012,(24):11.
[26]张艳.“僧诗无蔬笋气”的禅学意义[J].名作欣赏,2015,(23):110-111.
[27]尹占华.伦九僧诗——兼论五言诗在宋代的衰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04):54.
[28]文莹.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9]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