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超
【摘要】《老子》三十七章中提出了“袭明”这个范畴。简单来说,“袭明”指的是隐藏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具体来说,老子的“袭明”有两重表现。第一体现在“道”的本体自然而然无为无形的状态以及“道”化生万物的过程当中。第二,“袭明”体现在圣人的现实形象以及圣人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当中。在此部分,圣人从外表、治国方式和自我称谓三个方面展现出“袭明”的状态。与“无为”能达到“无不为”的状态,和“柔弱”能胜“刚强”的结果相比,“袭明”能带来的价值没有那么明显。在“道”的层面,“袭明”可以使万物顺自然生长;在现实层面,“袭明”可以帮助圣人治理好国家,可以引导圣人崇尚“道”,回归“道”。全面研究老子的“袭明”范畴,可以丰富老子对“道”的论述以及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关键词】老子;袭明;道;圣人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0-005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0.018
《老子》一书五千余言,受其格言式的语言风格的影响,其书每一个字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老子论述“袭明”与圣人直接相关。《老子》三十七章中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旧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本文所引《老子》文本皆为王弼本,下引《老子》只注章名。)“袭明”所指为何,陈鼓应说:“袭明:含藏着‘明。‘袭承袭,有保持或者含藏的意思。‘明是指了解道的智慧。”[1]170许建良对老子的“明”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说:“‘明的静态层面的内容是认知因循自然后获得的恒久即‘知常,是一种洞明的状态和境界;‘明的动态层面的规定是‘见小,即以微小的样态加入万物的行列,与万物共存,这是远离纷争、危殆的有效武器”。[2]“袭明”的意思也就是说隐藏着的含蓄着的道的智慧。“袭明”是不表现自我而隐藏自我的做法。“袭明”是要隐藏着“明”,那么一个前提就是作为“袭明”的主体要具有“明”,强调的是“有”的思想。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根据“道”和“圣人”这两个不同的主体来论述老子的“袭明”思想,最后构想“袭明”思想的具体价值。
一、道之“袭明”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当中,圣人和“道”具有相通性。“老子认为圣人是智慧的代表,是‘道的承载者和在人间的化身,只有圣人能够体认天道,感悟天道,运用天道,从而与“道”为一,造福天下。”[3]虽然老子论“袭明”将其放在论述圣人的章节之中,没有直接将其与“道”联系起来。但要论证圣人之“袭明”,是无法离开“道”的。
首先,从“道”本身来讲,老子说到:“视之不见明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十四章)在这三句话中,可以体会出来两层意思。第一,“道”是毫无疑问的存在著的。第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无法直接感受到“道”。因为“道”是不可名的,所以也可以用夷,希,微三个词来指代“道”。“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捉的道。”[1]113把这两层意思结合起来,可以看到,“道”是真实存在而我们无法感受到的。“道”本身,在世界上存在的时候,把自己给隐藏起来了的,不容许被其他的生物直接感察到。人们也可以通过二十一章中的描述来论证这个观点。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楼宇烈说:“此处所讲‘有物‘有象均为‘恍惚之物象,亦即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十四章王弼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4]53也可以证明,“道”的存在的确定的。因为万事万物的生成存在归根结底是因为“道”的存在,“道”存在,但是又是恍惚看不清的。只知道在恍惚之中有象,有物,有精。让人看不实在,看不完全。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真正的大器,反而晚成;大的声音却听不清,大的物体却看不到形状。因为真正的“货真价实”反而会选择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出众。这是一种含蓄内敛的智慧。所以说,就“道”自身而言,它是切实存在的,但又着力于隐藏自己,让人无法窥探其真实的面目。
其次,从“道”生成化育万物的方面来看,也处处体现着“袭明”的隐藏智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此章是老子宇宙生成论的一个重点描述。历来关于此“一”“二”“三”到底为何物的讨论非常丰富。刘笑敢先生认为“一,二,三都不必有确切的指代对象,对一二三任何具体的解释都可能是画蛇添足”。此句“就是老子对世界万物生发演化过程所作的理论假说的抽象化,模式化表达,反映世界有一个共同的起始点,即共同的根源”。[5]439从中可以看出,“道”是万物产生的源头和根据,但是“道”与物不是直接相接的,中间有“一”“二”“三”将其分隔开来。可以说“道”是隐藏在“一”“二”“三”之后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八章)在此章中,老子以水来喻“道”。水的特性是不争而谦下,在滋润完万物后便往低处去,安处于众人都讨厌的地方,来隐藏自己。所以说“道”并不是完全无为的,它如同水一样在滋养着万物,只是它把自己滋养万物的这个过程给隐藏起来,滋养过后又将自己处于一个人之所恶之地。如同王夫之所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6]21为其微,不为其著。就是要隐藏自己,让自己显得不出众,但不代表本身不具有“著”的能力。
从“道”本身的属性和化育万物的方面,即从“道”的体与用两个方面来看“道”的袭明,“道”本身是确实存在但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的,是因为“道”将自己隐藏了起来。“道”在孕育万物的时候,也将自己的行动和功绩隐藏起来,不显露出来。
二、圣人之“袭明”
在老子的人才观中,把人进行了区分。他说:“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按照老子的看法,只有“上士”才能体会到“道”的智慧精髓,并且能够努力地去实行。“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二十二章)只有圣人才能执“道”,才能够作为天下的典范。所以,“袭明”作为“道”的智慧,“道”的属性,需要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领会到真谛进而发用推广于天下。
首先,老子说明了“袭明”在社会现实层面具有切实性,也就是说明在社会当中确实有“袭明”的具体体现。他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二十七章)。也正是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袭明”这个范畴。善,可以理解为善于擅长。擅长行走不会留下痕迹,会说话的不会留下瑕疵。老子在列举了行,言,数,闭,结等行为后,用“善”这个字对他们进行了修饰。所以在老子看来,没有痕迹的行为便是善的行为。老子提倡无为,但也不是完全无所作为。真正的好的行为是已经做过但是没有人感受到行为的完成。这便是“袭明”在现实中的一种体现。
第二,圣人是体“道”之人,那么圣人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便是“道”在社会现实层面的具体表现。要谈论“袭明”在圣人身上的表现,就绕不过去要讨论圣人的“袭明”形象。本文从三个角度来重现这样一种“袭明”的圣人形象。第一个角度,从圣人外表来看。《老子》七十章中,老子说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王弼注曰:“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实其真也。”[3]176圣人怀玉,但是却用粗布衣衫把玉遮住,这直接就表现出圣人“袭明”,隐藏自己的一种形象。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玉是权利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美德智慧等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圣人具有美好的品性,但是却用粗鄙的外壳给藏起来,隐藏自己的能力。这是对圣人“袭明”表现的直接描述。第二个方面,从治国方面来看。“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七章)王弼注曰:“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3]40大人也就是指统治者,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仅仅只是知道有他的存在。因為他居无为事,行不言教。他不在百姓面前展露自己,不发号施令,不干扰百姓的生活,把自己隐藏起来。不可否认的是这里说明最好的统治者不应该打扰普通民众,去行无为之政。这一句话也可以说明最好的统治者在统治时懂得隐藏自己,让百姓仅仅知道他的存在,但是不了解,没有直接接触过。第三个角度,从行“道”圣人的称呼的角度上来看。“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与无与。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三十九章)首先,老子论证了贱与下的重要性。贱是贵的根本,下是高的基础。说明常人所恶的卑下在老子看来,反而是富与贵的基础。其次,从候王本身的角度来看,候王不追求富与贵,反而甘于为贱。作为一个候王,一个社会的统治阶层,其本身具有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他却自称孤,寡,不穀。也就是统治者自己放在一个卑贱的地位上,不以自己所具有的超越的才性显露在世人面前。总结上面所说的三点,圣人的“袭明”形象便是具有如玉石一般的美德,但是却不彰显出来,反而用粗鄙之物遮盖于它。而作为世间的统治者,在统治百姓时,总是能做到如水滋润万物一般,把自己放于众人所恶的地位,做了善行,但是却能不留痕迹。在世人面前也不彰显自己的功德,总是用孤,寡,不穀来称谓自己。
第三,“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圣人作为体“道”并且用“道”的规律来治理世间的统治者,他所用的统治方式是“袭明”的一种体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世间万物自己产生出来而不据为己有,治理他们不自恃,功成之后也不以自己有功自居。正如王弼所说:“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3]7这也就是说圣人在治理万物时按照物的本性来治理,不肆意造作,因此能达到功成的结果。林语堂对此说到:“圣人认清了事物,只是存在心里。众人却固执己见,和别人争论显耀自己”[7]47也就是说圣人怀揣着世间的真理,但不随意显现,把它隐藏起来。如果说这一章表现“袭明”不明显的话,那么第三章的内容便能很好地表现出“袭明”。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王弼说:“贤,犹能也。”[3]8饶尚宽说:“贤,贤能的人。难得之货,指珠宝玉器。可欲,贪欲的事物。”[8]8从文本中可以看出对于贤者,对于财富,对于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老子并没有否认他们的存在。只是在对待这些事物的时候,老子的做法是不尚,不贵,不见,而最后一个不见,便直接说明了老子隐藏的“袭明”智慧。老子并没有让贤者,让财富,让这些可欲之物彻底的消失不见,而是在肯定他们存在的同时,把他们放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百姓很少能接触到这些事物,从而使百姓不争,不盗,心不乱。“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六十八章)王弼注曰:“士,卒之师也。武尚先陵人也。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不与,争也。用人而不为之下,则力不为用也”。[3]172要统领好军队,不能首先去侵犯别人。与敌人做作战,也要做到不怒。要后而不是先,要做好应对,但是又不嘚瑟。要战胜对方,也不要和敌人面对面争斗。而要做好用人之道,则要甘于在人之下。这一章,从御人,统兵,对战等方面来说明了圣人的治国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圣人含蓄自己的锋芒,隐藏自己的能力。这便是“袭明”在现实层面的具体体现。
三、“袭明”的价值体现
“袭明”作为“道”的一种属性,同时也是“道”生成滋养万物的方式。同样,“袭明”是圣人形象的一个特点,也是圣人用来统治世界的方法。那么践行“袭明”之道有什么样的优势呢?“袭明”能体现出什么样的价值呢?
首先,从“道”的层面来看。前文已经提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是天地的“袭明”属性,但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天地不自生,天地袭明,所以能够达到长与久的状态。从王弼的注中可以进一步分析。他说:“不自生则物归也。”[3]19物归也,万物便会归于天地,归顺于“道”。“袭明”这样的一种功夫能够使得物自“道”产生以后,又回归于“道”。这符合老子的生死观念。另物归于“道”,也可理解为物归顺于“道”,按照“道”的规律来发育流行。这样世间万物便会呈现出自然和谐的一种状态。
第二点,作为体“道”的圣人,依“袭明”之智慧行事,能产生怎样的情况呢?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自见”,陈鼓应说这是自显于众。[1]150不自见,那便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自我表现,不让别人看到。做到不自见,便能明白四达。不自以为是,便能昭彰于天下。不自我夸奖,便能成就功业,不骄傲自大,便能领导众人。这“四不”,便是“袭明”的表现。做到此“四不”,便能明,便能彰,便能有功,便能长。这就是“袭明”智慧的价值在圣人层面的一个体现。
除此之外,老子还说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对于这一段内容,我们分为三个层面来进行解读。第一,对于雌雄、黑白、荣辱三对范畴进行分析。作为体“道”的圣人,对于这三对范畴,这六个概念是很清楚的。圣人明白雄,白,荣是众人所追求的好的方面,但是却不和众人一起去追寻。这是圣人在践行“袭明”这个方法。第二个层面,圣人践行了“袭明”这个方法,便能为天下谿,为天下式,为天下谷。谿是河流的意思,为天下谿,便是成为滋养天下的河流。式,是模范的意思,意思是圣人成为天下的模范。谷,山谷。山谷有凹陷,越大的山谷越能容纳更多的事物。圣人便能包容更多的事物,有容乃大。这一个层面是描述圣人实行了“袭明”的智慧后,所直接展现出来的形象。也就是说圣人实行了“袭明”的智慧后,变为像河流一样滋润世间万物,能够作为天下的模范,能够容纳世间更多的事物。第三个层面是把现实层面的价值进行了深华。为天下谿,常德便能不离,不丧失。如此,圣人便能复归于婴儿。为天下式,常德便不会出现差错,如此便能复归于无极。为天下谷,常德就会充足,圣人便能复归于朴。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婴儿、无极、朴都是道的代名词。意思就是说圣人按照“袭明”的智慧来行事,便能重新回归于道。在笔者看来,这是“袭明”智慧带给圣人的最大的价值。
參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许建良.老子道家“明”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03):46-54.
[3]路晓佳.老子圣人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
[4](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刘笑敢.老子古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清)王夫之.老子衍[M].长沙:岳麓书社,2011.
[7]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8]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