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振乾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更加重视美育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目标。美育的渗透对于学生的情操陶冶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美术;美育渗透
在新时代的美术教育背景下,美育渗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美育不仅关注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审美鉴赏和创造表达的能力。
1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1.1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而言,美育渗透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美育的引导,学生能够提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这样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视觉信息时,更加准确地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独立而深刻的审美见解。在美育渗透过程中,学生将学习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学生将逐渐形成自己对美的独特见解,并能够理性地分析和评判不同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摒弃盲从和片面的审美偏见,培养独立思考和辨别美的能力。同时,美育渗透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审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体验也会对审美产生影响。通过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学生的眼界将更加开阔,从而拓展其对美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这有助于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审美观念,尊重多元文化,提升欣赏能力。
1.2帮助初中生拓宽文化视野
通过美育的渗透,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传统和艺术家的作品,从而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美育渗透中所包含的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它们独特的魅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和交融。这样的经历将帮助学生提高对艺术的认知,发展更加全面和多元的审美眼界。同时,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的鉴赏,美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对其他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艺术作品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各种文化的独特性,这有助于他们超越自身的文化边界,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此外,美育渗透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艺术发展和流派演变。学生通过了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运动的历史背景,探索艺术与社会、人类思想的互动关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深度。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策略
2.1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高美育渗透的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分组协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作用,从而提升美术教学效果,达到美育渗透的目的。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实现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拓展。中学生在合作中加强交流,能够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作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不同作品的基本特点展开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发挥合力作用,共同探讨,以此更加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展示不一样的作品时,要让学生进行探讨,分析其独特之处及与其他作品的不同。学生在实际开展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拓宽思路,实现自身艺术作品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2积极创新教学手段
每幅精美的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建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框架,需要学生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倾向于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只注重对个别知识的讲解,这样很难清晰地表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者。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感知知识的特点。
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色彩的感染力》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颜料混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颜料混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实践经验,以此感受色彩的感染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如此,教師还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通过将美育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方面得到一定发展,从而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拓展美术的活动范围,教师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在美育氛围中积极学习。中学生在思维认知方面存在局限,通常很难全面理解美的范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课外拓展,使学生能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丰富所学的美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丰富美术教学形式。
2.4结合美术学科特点
2.4.1美术欣赏
鉴赏美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鉴别和欣赏。鉴别主要是判断美丑,并分析其层次和特点。欣赏是一种主观的审美心理过程。欣赏的基础是鉴别,只有具备鉴别的能力,才能正确地欣赏美。因此,学生如果能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就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进行鉴别和判断。实际上,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提升欣赏美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适当引导学生,使他们深入理解美、学会辨别美丑,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欣赏课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运用美术欣赏课,积极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美术欣赏课中,许多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鉴赏的对象,包括油画、雕刻等,它们不仅涵盖了各种文化的优美艺术,而且包含了许多民间艺术。因此,这门课程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教授《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作品》一课时,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多幅亚非拉美作品,并向学生讲解这些作品背后的相关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亚非拉美的文化,正确看待西方艺术作品。首先,教师应注重探讨艺术作品中的教育元素,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美,而且需要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学习美术技巧。通过深入研究作品的语言和内涵,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观赏并讲解多幅作品,让学生感受亚非拉美文化的独特之处,激发他们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历史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2.4.2美术绘画
这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传授学生绘画方面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形式,如素描、水彩画、蜡笔画等,从而帮助他们提高绘画的技能和水平。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体验、鉴赏和表现美术作品。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作品,通过实践来理解艺术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同时,通过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拓展学生对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实践性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避免过度强调单一的模仿教育方法。虽然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过度依赖模仿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意识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表达空间,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潜能。
2.4.3美术工艺
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美术工艺课程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美术工艺课程的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工艺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各种美术工艺进行鉴赏,以此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为美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美术工艺课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不同类型的美术工艺作品,而且应向学生传授美术工艺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创作的能力。
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剪纸》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剪纸的意义,并展示各种精彩的艺术作品。同时,教师还应该传授剪纸的技法,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独特的审美能力创造更多的剪纸作品,并通过不同的手段表达剪纸的美感。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创新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以此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參考文献:
[1]汪开治.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22(13):164-166.
[2]贾玉珍.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120-122.
[3]唐振燕.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61-62.
[4]司徒静婷.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深化美育路径初探[J].思维与智慧,2021(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