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历程、演进逻辑及价值指向

2023-08-22 04:16叶路扬傅鹤鸣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叶路扬,傅鹤鸣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上述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考察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成就的高度凝练。 在世界变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内部新兴民族主义勃起,出现经济增长、制度革新和文化创新,从而引起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向适应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换的变迁历程[2]。 经过实践验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受到历史连续性和现实复杂性的交互影响,呈现出内涵丰富而又起伏不定的发展景象,同时包含“中国”和“现代”的元素,既具有全球性的共性特征,也具备因国情而异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在积极汲取人类现代化优秀成果之时,必须彰显、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本质特征。 对此,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历程、内在演进逻辑,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历史超越及其价值指向,以期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光明前景。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历程

近代中国处于内外交困、新旧激荡的时代变局之中,而彼时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迫使中国打开国门,致使中国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幸境遇,进而被迫走上艰难曲折的“救亡图存”道路,同时卷入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进程。 归纳而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赓续探索,成功走出一条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这个过程历经局部探索、初步创建、发展完善、持续推进和系统深化等中国式现代化的变迁阶段。

(一)肩负使命:中国式现代化的局部探索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的局部探索始于中共成立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具体来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口等因素,以革命实践为基础,逐步探究符合国情、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道路。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抵制等多种态势。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逐渐觉醒,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和尊严。 尤其在解放期间,美国从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出发,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涉和阻碍,但最终未能阻止中国共产党的胜利。 针对这一情形,有学者在剖析中国建国历程时,指出“中国建构现代国家,不惟艰难作别传统帝国一个难题,更有现代先发国家以新帝国姿态,在诱引中国转变的同时阻碍中国的顺畅建国”[3]。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进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武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为自身使命,这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展开奠定重要基础。

为将我国由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变为独立自主的工业国,中国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苦的现代化之路,历经了艰难曲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其中,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致力于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深刻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与反思俄国革命中的“城市中心论”,进而在革命实践中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战略。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动员和发动城市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力量,为推翻国民党政府、逐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实力、成功夺取政权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毛泽东在1949 年的新年献词中指出:“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4]。 上述献词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同时亦指出了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号召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与富强而继续奋斗。 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使国家得以自主地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立足国情: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创建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创建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旋即展示出卓越的治国能力,成功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制度基础,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我国国力逐步上升,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954 年9 月,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目标在于“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5]。 概言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采取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强调国家控制和管理经济,控制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产业的发展,以此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对私有制的逐步消灭和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探索出一种非暴力和平改造的方式。 其中,毛泽东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十大关系”,清晰界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在社会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合作化改造农业和手工业、和平赎买改造资本主义工厂以及改造资产阶级群体,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此后,毛泽东在20 世纪50 年代末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并对此予以解释:“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6]。 此后,周恩来在1964 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首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出发展方向。 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中,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阶段,既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及教训,也进一步借助实践逐步创新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内容和现实经验。

(三)积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完善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完善始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至党的十八大前夕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与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会见来华代表团时, 基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并表明“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P163)。 在接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一行时,邓小平明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并指出它与西方欧美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 他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设定为“小康之家”,并解释该目标的含义是“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7](P237)。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吸引大量外资,逐渐确立了一套独特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体系。 此后,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了国家现代化步伐,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就此,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总体而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化,同时国家在科技创新、文化自信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加速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这一进程不断推进,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大步向前: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始于党的十八大后至二十大前夕。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阶段,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应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积极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旨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水平和质量,推动中国向现代化迈进。 与此同时,中国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取得历史性成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而且,为解决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难点问题,我国聚焦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阶段,我国集中精力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致力于实现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既是国家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亦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题中之义。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此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8]。 时至2021 年11 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9]。 上述论断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路径具有极强的引领性和指导性。

(五)全面进军: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深化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深化始于党的二十大以来的发展新阶段。 自2022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构筑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全新战略安排,促成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以实现生产目标与生产效率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让中国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环境优美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势,进而不断加强物质生产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推动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能够适应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结构性需求。 2023 年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他强调了正确理解和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和生态观等方面的内涵是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大创新。 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关键要素,包括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以实现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10]。 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的阶段,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同时加强政治改革和社会稳定,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深化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增进社会稳定和深化对外开放,以实现更加可持续、公正和包容的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逻辑

经历长达百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深化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认知,在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的同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拓宽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版图。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演进逻辑体现为国家治理理念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变迁、民众地位由臣民向人民变迁、社会治理方式由人治导向向法治导向变迁和公共管理活动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变迁。

(一)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变迁

就国家治理理念而言,由权力本位逐步向权利本位的变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将权力视为社会关系的核心和主要组织原则。 政治权力的操作和控制方式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变迁。 在这种政治体制中,政治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普通民众无法直接参与政治决策,使得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 在阐述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时,部分学者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的权力本位逻辑对中国治理转型产生了制约,导致难以实现成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理念逐步发生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过渡进程。 这种转变意味着国家更加注重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推动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11]。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开始更加重视自由、平等、公正和人权等问题。 政府也积极倾听人民的呼声,加强民主建设,提高司法公正性,加强反腐斗争,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例如,中国宪法规定人民享有言论、新闻、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拥有财产权和人身权。

在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民众逐渐将权力看作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而存在的,而不是将权力视为自身的根基和目的。 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变迁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核心要义,也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进步。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权利本位逐渐成为国家各项制度安排的重要理念。 对此,我国不断强调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政治权力也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斗争等方面,国家需要不断强化法治建设,打破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增强公共权力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保证政治体制的公平和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权利本位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社会公正和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标志着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正在发生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这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和国际交往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由臣民身份向人民身份的变迁

就民众地位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由臣民身份向人民身份的变迁。 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由于封建主义的制度限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一般被视为臣民,而不是自由和平等的公民。 臣民的身份意味着民众的地位和权利受到限制,需要对统治者忠诚和服从,而不是享有平等的权利。 旧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曾尝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但却最终失败。 相较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例如,毛泽东在分析中国革命的局势时就曾表示,中国革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不难发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的地位和权利不断得到提升,臣民身份也逐渐转变为人民身份。 同时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自身权利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之一。人民注重自由、平等、公正和人权等权益,政府亦随之加强民主建设,提高司法公正性,加强反腐败斗争,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人民已经不再是君主专制下的顺从者,而是国家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国家公共权力的有力监督者、国家公共权益的合理享有者。 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人民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此,有学者在探讨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的本质区别时,指出中国传统帝制时期强调的民本政治,其最高权力仍旧归属于帝王或其他统治主体,臣民仅作为统治者维护自己权益的工具,而社会主义将民主作为核心政治价值,要求“权为民所有”和“权为民所用”,人民成为国家主权的掌握者[12]。总体而言,臣民身份向人民身份的转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正在逐步向民主、平等、自由的方向发展,这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础与保障。

(三)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变迁

就社会治理方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呈现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变迁路径。 在人治社会中,政治权力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为核心,法律不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容易出现官僚腐败、滥用职权、政治打压等问题,社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与此不同的是,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及核心,政治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相关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国家法律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得以充分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加强针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问责制度,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生产与生活发生巨大改变。 为解决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实际问题,1988 年3 月至4 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允许土地使用权的依法转让等。 1999 年,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宪法地位。 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现代化的基础正式确立。 此后,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宪法的修改明确了“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具体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决心。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命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再次推动我国法治现代化向前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政府逐步加强了法制建设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问责,推动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进程。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时,有学者认为,法治的发展和治国方略呈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趋势。 这种趋势实现了由依法治国向依宪治国的转变,其基础和方向是以人的尊严和主体性为核心的[13]。总的来说,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变迁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标志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正在逐步向法治、公正、透明的方向发展。

(四)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变迁

传统管理逐渐被现代治理所取代,这是我国公共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趋势。 传统管理是指依赖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管理方式,而现代治理则更加注重法制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复杂、多元需求。 在当代社会,法律和专业技术已经成为治理的重要工具,因此社会治理必须转向现代治理方式。 现代治理强调公正、法制和科技创新等,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权利和利益。 现代治理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契合更好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学者认为,从传统的“管理”到现代的“治理”的转变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 但却是一种深刻的转变,它涉及治国理政的总体模式,包括权力的配置和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14]。

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这场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进程。 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为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和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政府实施了多轮行政体制改革,包括鼓励政府职能转型、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绩效观,逐步使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现代治理本质上是指政府与人民多元主体之间合作管理公共事务,从而形成政府与市场之间、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公共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 公共利益并不代表某个集团或少数阶层的利益,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现代治理可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 现代治理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减少了管理的成本和资源消耗。 综上所述,现代治理不仅可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保护人民权利和利益,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历史超越

现代化不仅是世界历史的普遍趋势,还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文明特征的历史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绝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现与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等资源禀赋做出的正确抉择。 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线不仅奠定了我国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由西方现代化模式主导的世界现代化话语权,为其他后发国家实现本国现代化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逻辑是对西方资本逻辑的超越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工作方针,其核心在于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 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逻辑,其旨在强调在一切工作中把人民放在首位,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根本原则。 其本质在于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十四多亿民众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全体人民共享。 与此不同的是,在西方现代化模式中,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其核心,并致力于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和回报。 在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财富大部分都流向了精英阶层,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愈演愈烈导致政治极化、社会撕裂以及民粹主义思潮的泛滥。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要特征,其核心要义在于积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均具有其独特性。 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政府主导,注重国家利益优先,同时也重视市场调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也要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和影响,需要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这需要政府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中进行平衡和调整。 例如,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立场,并一直贯彻着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的根本原则,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作判断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15]。 中国共产党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将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助推进全面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并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更加公平、全面、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西方两极分化现象的超越

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始于18 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彼时英、法等国借助科技革命、现代工业实现生产方式大变革、社会转型变迁以及政治文明发展进步,其后逐渐扩展至欧美其他国家,进而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扩散。 不过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在促使生产力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社会财富加剧向少数资本家集中,进而发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导致鲜明的阶级对立和阶级冲突。 比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保障少数权贵、利益集团或资本家的现代化, 而是实现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利用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通过大规模的精准扶贫、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双赢,让更多民众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价值, 进而推动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在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和促进共同富裕,建立并完善国家与个人利益相一致的命运共同体。

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分化现象显著增强。 这种分化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旨在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来促成全民的共同富裕,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之一。 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中,国家在资源配置、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对此,有学者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更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的深湛论证[16]。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种全民共享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视发展内部市场,强调“一盘棋”式的协同发展, 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这种发展模式是一种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全新探索,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对西方物质主义的超越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需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物质文明包括人类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方面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果只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人类内心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观的发展,就会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种种问题和矛盾,比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人际冷漠等。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的思想、艺术、文化和道德等方面不断进步和发展。 它强调人类需要关注自己内在的精神需求,如寻求真理、追求美好、探索人生意义等。 同时,它也涉及人类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发展,如尊重人权、爱护自然、推崇和平等。 这些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理念超越了西方物质主义的观点,后者将物质财富视为人类最高的目标和追求。 在西方社会中,物质主义的思想盛行,经济增长和物质积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与西方强调物质主义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后者显然是对前者的超越和创新。 西方社会的物质主义思想强调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而精神文明则常常被忽视或者淡化。 这种偏重物质的发展模式会导致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社会矛盾等问题的出现。 我国历来注重道德伦理、优秀传统文化和公共精神的培养及发展,主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必要条件,也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思路和方法。 总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能够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对西方物质主义的超越。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西方“先污染,后治理”工业发展模式的超越

西方社会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 这种发展方式会带来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与之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现代化方式的一种超越和创新。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国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战略和民生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自然为依托,而不能对自然进行盲目开发和破坏。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始终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为世界其他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提供了借鉴。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中国共产党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展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各种行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倡导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并主导制定了《巴黎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国际环保协议,并且承诺在未来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西方霸权主义的超越

在当前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行径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践证明,西方国家凭借世界领先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常常试图通过干涉他国事务、施加压力等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西方霸权主义的特点是以强权政治和“零和博弈”为主导,强调个体主义和利己主义,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其他国家和全球利益之上。 其手段包括经济制裁、政治压力、文化输出和军事干涉等,其中军事干涉是其最极端的手段。 在国际事务中,西方霸权主义常常忽视其他国家的正当权益,往往采取强权政策,试图通过武力和干涉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强制推行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使国际社会充满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由于其自身利益驱动的本质,西方霸权主义常常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 通过不公正的贸易、金融和技术壁垒,对这些国家实施掠夺和压迫。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超越了西方霸权主义。 中国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互利共赢、平等互信、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建立全球性、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推动乃至主持国际维和、反恐怖主义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及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有学者总结认为,在新中国成立70 年的历程中,中国对外援助治理体系一直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思想,不断适应国家战略方针和治理体系变革的需要,并始终坚持以增进国家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为核心。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中国对外援助治理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强化[17]。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所倡导的走和平发展道路与西方霸权主义形成对立,反映了一种超越和创新的现代化理念:强调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推动建立一种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这不仅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还表现出中国在国际道义方面的责任担当。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向

归纳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冲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限制,开创并增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方案。 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及巩固现代化领域的中国话语权和构建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新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指向。

(一)有助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它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还有助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民生状况、增加人民的福利水平,使人民获得更多的实惠。 这不仅能增强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亦能促进社会整体的稳定发展。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更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还能够强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秀道德文化。 这不仅可以让其他国家深入了解与认识中国文化,亦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其三,中国式现代化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全民幸福。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推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这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社会稳定性,亦能够助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更非“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现代化,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独立自主,也展现了中国对全球现代化的贡献和引领作用[18]。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不仅有助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有助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有助于构建及巩固现代化领域的中国话语权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和人力推动现代化进程。 随着自身经济和科技实力的逐步提升,中国在现代化领域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 20 世纪中后期至今,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现代化的交相融合推动了各国间交流的加强和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 在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断提高自身话语权,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国际参与者。 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部分西方国家积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反观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极端贫困和发展困难中,整个世界的发展极度失衡,世界的长期稳定繁荣受到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让后发展的独立国家可以自主走向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其国情和特色,也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展现出文化的延续、包容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包容的态度,避免了“零和博弈”和“文明冲突”,同时也体现了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导向。 这种思想体系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和全球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做到了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在时代发展潮流中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寻求共同点和差异点的平衡。 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展现出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话语权,为其在现代化领域中的国际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地区提供了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地区、贫困问题显著的地区、地域辽阔的地区如何建设现代化的有益方案,开创了现代化在21 世纪的新境界。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构建和巩固中国在现代化领域的话语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应注重发挥本国的优势,融合传统文化,加强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这些将为中国在现代化领域中的话语权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三)有助于创造并拓展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及相应成果既能够推动国内现代化进程,亦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部分参考与借鉴,从而为全球现代化进程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来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经济互联互通及共同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和启示,推动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作为新兴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拥有独特的内在优势和特点:一方面,它并不以资本为核心,而是将人民放在中心位置,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各项福祉;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已不再是单一的现代化模式,而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诉求的全面现代化。 它不仅关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还注重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 与西方的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相反,中国的现代化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和平文明理念。 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创造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又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创造,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样态、新模式[19]。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形态是千姿百态、和而不同的,并不存在单一固定的发展道路与模式。 尽管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许多有益的文明成果,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历史局限。 因此任何文明的发展如果只是简单地借鉴他国的现代化模式,就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 相对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与苏联模式、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不同。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独立创造的现代化模式。 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中国发展状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内在的独特性。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历史轨迹,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规避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固有弊端,成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