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与共情——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更新改造

2023-08-21 04:36金楚豪劳燕青陈泽陈舒扬
世界建筑 2023年8期
关键词:城市双修双修共融

金楚豪,劳燕青,陈泽,陈舒扬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持续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建设后,城市发展的重心正逐渐由增量拓展向存量优化转变。2017年,住建部正式提出各城市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建设宜居和谐、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群众在“城市双修”中有更多获得感[1]。

1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更新改造策略

1.1 共融:新旧之间的共享、共生

“城市双修”理念是基于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城市的问题所提出的,相较于陈占祥的“新陈代谢”理论[2]和吴良镛教授的“有机更新”理论[3],“城市双修”转变了传统“推倒重建”的方式,由政府更精准地提供公共服务,鼓励保护优先。

“共享、共生”最早来自生物学的概念,指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4]。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借此特指在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建筑与周边环境和社会之间应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新旧之间从肌理文脉、功能流线、场所环境、形式风貌等多方面进行融合,以多个维度对场地内外进行整体性空间互融,全面激发片区活力,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达到和合共生的局面。这种共融关系有助于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避免“千城一面”,提倡城市、建筑的可持续性。

1.2 共情:构建文化认同

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首次使用了“共情”一词,描述了人们通过艺术和美学体验与他人情感共鸣的能力[5]。在建筑领域,对于“共情”(empathy)概念的表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这个时期的建筑师开始关注人类体验和情感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设计和空间创造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美国建筑师路易·康(Louis Kahn)在20世纪中叶提出了“建筑的静谧性”(Silence and Light)的理念。他认为,建筑应该通过对材料、光线、比例等要素的处理,创造出能够触动人心的建筑体验,进而触发情感共鸣[6]。

“城市双修”理念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突显地域特色[7]。事实上,“共情”是关注“建筑—场地—人”三者之间的内在机制,从哲学意义上探索现象与本质的还原,反映场所中生活的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以提升建筑的人性化和使用者的体验,唤醒人的特定情感,营造场所氛围,留住城市记忆,提升环境品质。这种关注情感共鸣的设计方法正是“城市双修”理念的重要体现。

1.3 共融与共情是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提出的更新改造策略

共融强调的是在多样性的环境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能够和合共生、相互包容,并通过相互依赖和互补来实现生态平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更多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层面。

共情是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建立情感共鸣,在建立共情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彼此的需求。共融是共情的物理基础,共情是共融的情感目标,两者合一,即是“建筑—场地—人”的合一,这也正是更新改造的理想目标(图1)。

图1 共融与共情的关系

2 基于“共融与共情”策略的工程实践

在“城市双修”理念之下,校园更新和古镇更新在城市存量空间优化过程中是极为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以下选取的两个实际工程项目是以校园、古镇为背景的城市空间更新案例,均可具体体现“共融与共情”的改造策略。

2.1 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

绍兴艺术学校老校园始建于2003年,随着深入推进“校团合作”“校校合作”,老校区已无法满足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需求。此次改扩建设计的目标是展现艺术院校刚柔并济的生动气质,营造与时俱进的艺术教学、育人新模式(图2)。项目以“城市双修”所提倡的保护优先为前提,设计新旧“共融”的新空间,适当保留、有机赋新老校园,营造情境交融的育人场景。

图2 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总体西南角鸟瞰

2.1.1 共融:重塑富有江南韵味、艺术特色的诗意空间

(1)顺应校园肌理文脉

在构思之初,场地的多重身份与记忆成为设计的先决条件。设计保留了老校区中的宿舍、食堂、体育馆、音乐厅、公共教学楼(图3),同时遵循原始垂直于二环西路和东侧水系的两个主要横向肌理,在满足综合消防、日照间距等规范要求后,重新布局,由此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呼应原校园的场所文脉。

图3 绍兴艺术学校原址及南侧新征用地

(2)新旧交织的功能结构

因考虑到二环西路为主要城市展示面,保留原东西方向的校园形象主轴,在南北场地进深较大区设置服务日常的文化功能轴。北区校园结合保留建筑合理布置生活区、运动区、教学行政区,从北至南依次布置新建的舞蹈、文化行政、戏曲、音乐楼,南区新征用地独立建设演艺中心,在南北融合区布置小剧场,串联整合新老建筑(图4)。

图4 规划结构分析

(3)互融互动的场所空间

校园重塑几大开放空间节点:校园形象主轴上的西侧入口广场、形象主轴与文化功能轴交汇处自然形成的学习生活核心区、文化功能轴上不同建筑之间的开放空间(图5、6)等,激发了整个校园活力,并使各分区紧凑明确。

图5 校园形象主轴

图6 校园南北文化功能轴

(4)自然而然的建筑形式

南侧演艺中心用地独立,在不规则的用地下,兼顾了城市面、校园面、景观面的多维度关系;同时演艺中心满铺的仓库体量引发了“双首层”的设计(图7)。演艺中心基座之上,以南侧的博物馆、北侧的办公及宿舍形成两个高耸的墨色体量,内侧以玻璃幕墙形成犹如峡谷流水般的弧形开放空间,容纳餐厅、排练厅等多个体量,并向城市与水面方向打开视野(图8)。水墨的实体、流水般的弧形幕墙、高低错落的形体,使得整个建筑犹如一曲“高山流水”(图9)。演艺中心排练厅主体量包裹由绍兴传统花窗演变而来的半透明表皮,形成视觉中心,在解决建筑西晒问题的同时,营造排练厅的光线氛围。

图7 演艺中心“多首层”平台

图8 演艺中心沿河透视

图9 演艺中心主入口透视

2.1.2 共情:营造情境交融的育人场景

(1)符合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新校园的设计基于对师生行为模式的充分分析,整合和重组校园功能和流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着意激发师生们创作灵感,体现校园环境也是“教室”的教育理念。

本项目在校园不同功能区之间构建多维度的联系,以方便师生在各个时间段的行为流线得以串联。设计利用曲线、非对称结构、外廊、平台、局部退台等手法营造开放、互动的空间,使学生在美好自由的环境中汲取艺术气息(图10)。

图10 剧院、教学区交流平台

老建筑在保留主体的同时进行功能的提升。譬如,在宿舍底部增设集中门厅及风雨连廊,方便管理及使用;食堂东侧原淋浴间改为教师餐厅,便于师生就餐选择;体育馆通过雨篷设置与剧场融合;音乐厅及公共教室结合新建建筑,增设风雨连廊、大台阶、室外平台等,使新老建筑自然融合,配置合理(图11)。

图11 音乐厅入口空间改造

(2)营造契合艺术学校的场所氛围

本项目地处江南水乡、戏剧之乡绍兴,“城市双修”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设计在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的前提下,围绕使用者的感受体验提升空间,从而营造出契合艺术学校的场所氛围。

校园整体呈现自然生长的态势,各建筑通过草坡、基座、大台阶与环境顺势融合,弧面流畅起伏,盒体刚直凝练,既像绍兴水乡的乌篷船,悠然地停靠于水边;又如同绍剧的板胡、梆笛、古筝,共同演奏高山流水般的优美乐章,展现艺术院校刚柔并济的生动气质。

校园里的学习、交流、活动场所无处不在,广场、庭院、院落、平台等实现了有效的空间划分,既形成恬静、安宁的氛围,营造学习、思考场所,又形成参与性强、具有互动活力的教学生活特色空间。这种由场所和人的活动共同形成的人文气息与艺术氛围是校园营造的最终目的,体现环境育人的教学理念。

综上,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在“共融与共情”的策略下,通过“山水乐府”的诗意空间营造,“高山流水”的生动气质体现,形成“多元跨界平台,多层次渗透空间,多尺度功能共享”的现代化校园。

2.2 湖州南浔古镇制革厂宿舍改造提升工程

南浔古镇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以丝绸闻名,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为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江南古镇[8]。本项目位于南浔古镇旅游核心区边缘,北侧为湖州南浔水晶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侧为百间楼民居群,东侧为南浔古镇宜园遗址。项目原为厂区宿舍楼,建于1980年代,风貌与古镇格格不入,随着古镇保护更新区域扩大,项目被纳入其中,但急需整体提升改造(图12)。

图12 原始场地鸟瞰

2.2.1 与古镇共融

(1)保留延续古镇肌理

本项目红线非常不规则,四周为天然形成的传统古建筑群落,设计基本遵照6幢宿舍楼的位置,顺应古镇肌理,让新老建筑在此不规则的用地环境中与周边传统群落共同营造出不同尺度的丰富空间(图13)。

图13 古镇肌理

(2)串联辐射多重流线

本提升改造项目被定义为酒店功能,在古镇的环境背景下,设计重新梳理古镇游客、住店旅客、后勤流线,合理规划新老建筑功能及流线(图14)。周边的原始交通条件仅有北侧可进入园区。针对机动车流线,建议业主在考虑地块东侧规划时新增一处道路联系,在满足场地的消防基础之上,有利于将酒店和后勤的出入口进行分离。在酒店内部,流线组织功能,串联起酒店园区内的不同空间节点,并向周边辐射(图15)。

图14 酒店功能及流线

图15 空间轴测

(3)渗透织补生态环境

由于不规则的用地、狭小的建筑间距等因素限制了建筑自然景观的汲取,除地块北侧、西北角之外,大部分景观界面都非常局促。在有限的条件下,设计从建筑内部出发造园创景,还原水乡景致,使内外景观渗透连贯,更好实现与古镇的共融。

(4)融合协调建筑风貌

原始制革厂6幢宿舍从尺度、风貌上都比较突兀,改造后的建筑风貌应与周边古建筑较好融合,与百间楼区域相协调(图16)。设计采用削减建筑层数、平屋面改坡屋面、优化立面材料、改善尺度细节等手法,使建筑群更好地融入片区,呈现优美的古镇群落的建筑天际线,体现南浔地域特色(图17)。

图16 沿百间楼河透视效果

图17 鸟瞰透视效果

2.2.2 情境的回归

原始6幢制革厂宿舍楼作为20世纪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转变了传统推倒重建的方式,也对本项目在古镇更新领域的探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项目回归设计本源,以激发游客、住客以及当地居民等不同使用者的情感共鸣为初心,进行新环境、新空间的营造。

建筑延续江南民居气质,室内营造极简的风格,使淳朴的旧与时尚的新、传统的型制与现代的舒适、乡村的闲适与都市的品质共存,给都市人、村民带来不同的体验。通过围墙、建筑等界面和周围传统村落形成广场、街巷等空间,复原传统生活场景,打造不同景观节点,有机处理地块和百间楼景区、南浔水晶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南浔古镇宜园遗址的关系。

不同尺度的院落演绎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为了使游客充分感受自然山水和古镇景观,零距离体验自然的趣味,设计采用边界模糊、动态变化的设计格局。不论建筑内外,几乎所有的走道、连廊都是连续、开放的,游客在任何路途中都将置身于移步换景的优美风景中(图18)。同时,设计通过新置入的公共体块及风雨连廊系统,将散落式客房与新补充的接待厅、餐厅、多功能厅、健身房等配套服务设施组合,重构一个完整的酒店群落,唤醒使用者对历史和传统的敬意,同时享受酒店的舒适和奢华(图19)。

图18 庭院透视效果

图19 庭院半鸟瞰效果

此更新改造项目或将加强当地居民对古镇的认同和参与,激发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希望此项目为游客、住客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展现江南古镇的魅力。

3 结语

本文从“城市双修”的规划理念出发,系统思考校园更新、古镇更新等项目在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实践意义,剖析项目在“共融”层面例如肌理文脉、功能流线、场所环境、形式风貌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归纳使用者在行为、体验、情感、意识等方面的表达和传承,最终使情境回归,达到“共情”的目标。

“城市双修”理念提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实际上是倡导以人为本而构建文化认同。文化的核心要素通常与一个特定的社会或群体有关,它们在集体无意识中得到共享和传承[9],从而加深对城市的认同与参与,这种综合作用有助于推动城市向更可持续、更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共融与共情”是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更新改造策略,也是在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过程中不断递进、循环往复的重构过程。希望在每一次打破平衡和构建新的平衡过程中,新老得以“共融”,使用者得以“共情”,为城市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诗意空间,这也正是动态平衡下更新改造的理想目标。□

猜你喜欢
城市双修双修共融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江西省“全省通”飞越抚州暨抚州市“城市双修”展示飞行活动圆满成功
共融机器人
音乐与城市共融
“城市双修”理念下邯郸采煤塌陷区河道再生体系初探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
文言文教学——让“文”与“言”共融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