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标准化中的人性积淀——杭州钱投海达停车楼设计

2023-08-21 04:36朱恺范须壮
世界建筑 2023年8期
关键词:停车楼海达中庭

朱恺,范须壮

1 背景概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以平均每年15%~20%的速度快速增长[1],而停车设施的建设速度远不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截至2022年底,杭州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400万辆,年增约40万辆,而年新增车位仅8万余个,其中公共泊位不足8000个,城市静态交通正压力日益增大。且找车位、等车位,甚至违章停车等行为,会带来大量无意义的碎片化交通流量,进而影响动态交通,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公共停车位需求旺盛,供给明显不足,在城市中心区交通节点附近布置一定规模停车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在美国、日本等汽车保有量高的国家,立体停车楼早已产业化[2]。海达停车楼正是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连锁经营式停车楼建设计划的第一个新建网点。

海达停车楼位于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用地呈狭长的三角形,西侧短边临主干道与地铁出入口,周边分布了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星级酒店、大型商业中心与居住区等多种业态;人、车流密集(图1、2)。

图2 总平面

停车楼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从效益与品牌识别度考量,标准化设计是连锁经营式停车楼的最优解;从服务者角度出发,契合使用者心理需求,兼顾不同基地、不同时段的人群与交通特点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本次设计实践尝试在共性与个性中找到平衡点;在标准化设计中融入人性关怀,在应对不同城市界面,组织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人车流线方面给出相应的策略;打造一个兼顾人本精神与产业标准化的停车楼建筑。

2 停车楼建筑中标准化与人本精神一致性的探讨

在产业高度整合以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激励政策的背景下,停车楼产业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停车收费模式。立体停车楼逐渐呈现出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混合的转变趋势[3]。产业化的趋势要求停车楼同时具备经济性、可实施性和产品竞争力。

“标准化” “可复制”的建筑看似与建筑学所主张的人本精神相悖,但停车楼建筑是城市的服务者,在寸土寸金的区域商业中心建设停车楼,本身就是有积极社会意义的行为。因此,即便是完全标准化的停车楼,其存在也是一种人本精神的体现。而海达停车楼的设计初衷,便是在停车楼建筑中,以人本精神为导向,探寻标准化与人本精神的平衡点,在标准化设计中实现人性的积淀。

在宏观的城市层面,停车楼建设的行为是出于“缓解城市静态交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的人本精神,标准化与人本精神在停车楼建筑中有了目标一致的基础。停车楼建筑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其功能十分纯粹——停车,且多为7座及以下的小车。而车、车位、车道都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尺寸,停车楼基本框架柱网多为9m×18m、 18m×18m[4],可作为标准化设计的基础。此外,停车楼用地也多为城市边角料,形态多样对停车楼布局影响很大,很难找到一种普适成品形态。因而,停车楼建筑的标准化似乎更应存在于模数以及基本的营造逻辑,而非最终呈现的建筑形态。

“以车为体,以人为本”是海达停车楼设计过程中对于人性积淀的探索: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城市交通运行模式,梳理出一套具有延续性的设计导则与技术手段,并将停车楼的设计重点由车转向人,提出一个生动、具象的“停车楼连锁店”的解决方案。

3 以人本精神为出发点的标准化设计策略

3.1 引入中庭,提供更适宜人停留的空间

停车楼内部设计照度通常较低,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有限。同时,停车楼用地多为城市边角地块。为应对不规则用地,设计以10.8m×18m跨度的柱网为基本模数——正好可供容纳双车道及两边车位;并以该模数演绎,将“边角料”置换到建筑被围合的内部作为中庭消化,绕场地边界一周,求得最高效率的停车区(图3)。中庭的引入也使停车楼更为人性化:改善建筑内部的物理环境,将自然光与外部新鲜空气引入建筑,加快内部汽车尾气的排出,为内部停留的人带来较为轻松的心情。更为重要的是,停车楼的内部空间容易使人迷失方向,而中庭的引入能够较好起到确定方位坐标的作用,提高寻车效率,使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中庭内部的人行楼梯进一步加强了定位坐标的功能(图4)。

图3 停车区沿边界布置,围合出中庭

图4 中庭提供自然采光与通风,提供方位坐标

3.2 针对城市尺度与近人尺度的不同界面表达

对于停车楼建筑而言,至少存在两种不同尺度的界面:宏观尺度面对城市的界面和近人尺度面对行人的界面。作为标准示范的海达停车楼采用建筑底层架空的方式,上部完整的停车区面向城市界面,下部近人尺度则以开放、通透的空间形态和可供穿行的人行路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导向。同时,底层架空的设计有利于上部形态完整,为建筑标准化与装配式设计提供更有利的条件[5]。

在城市尺度界面,停车楼需要一定的辨识度,确保首次使用的用户可从纷杂的城市背景中找到它们[6]。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互联网应用UI设计的思路,让建筑形体“图标化”,以提升使用者的视觉记忆(图5)。

图5 沿主干道的城市界面

由于越简单的形体越容易被人记住,设计摒弃了冗余的语汇,使建筑以简洁、漂浮、完整的形态呈现。开放式的幕墙表皮仅采用了一种标准的梯形穿孔板单元构件,通过不同的方式拼接而成,形成简洁、开放而有韵律的表皮,兼具汽车工业式的美感和必要的辨识度。幕墙单元构件在设计中预留了灯光的嵌入槽,可在城市重要节点植入广告或是灯光秀,兼具氛围灯和行车引导的功能,让这一停车楼区别于传统停车楼冰冷、封闭的形象,避免市民对建筑产生抗拒感(图6、7)。

图6 立面单元构件组合

图7 立面单元构件组合

图8 底层开放性空间

图9 配套功能示意

图10 中庭物理环境示意

在近人尺度,车行的入口与出口分别独立位于场地两端,场地内部实现人车分流。底层按照激励政策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商业。一层与二层过渡空间为架空层,局部可见车道,体现空间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行走于立交、绿化、店铺、广场之间,有一种在其他类型建筑中并不常见的空间体验。停车楼底层开放性空间并不刻意限定人行的进出口部,而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关注点由车完全转向人;提供一个有活力的空间,拉近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建筑的亲切感(图8-10)。

3.3 针对驶入与驶离两个场景中使用者不同的心理需求规划流线

流线组织是停车楼设计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人性关怀的地方。合理的流线组织配合停车诱导系统,可有效提高停车楼的使用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7]。

传统停车场的车行流线大多较为自由,即使有目的性的引导也多局限于进口与出口附近的管理上。在海达停车楼的设计中,“驶入”与“驶离”两个场景行车路线具有差异化的设计:具有日常行车体验的人都不难发现,处于 “驶入”与“驶离”这两种情景模式下的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驶入车辆的驾驶员第一要务是找到车位,而驶离车辆的驾驶员往往希望尽可能快速离开。

基于这两种心理需求,海达停车楼的设计分别对“驶入”与“驶离”场景的行车路线加以优化。“驶入”车辆通常是检索式的行进,为尽量避免内部碎片化的无效交通,停车诱导标识系统会对驶入车辆检索车位的路径及顺序加以“规定”:单向双车道驶入,三层及以上的停车区整体采用了坡度5°以内的倾斜楼板交替攀升的方式,消解了传统意义上“层”的概念,将所有停车位连成一串。驶入车辆始终行驶在车位区,使用者也不再需要选择路线,沿着引导标识指定的路线,便能找到当前最近的空车位。同时,单向双车道也保证倒车入库的车辆不会影响后方车辆的行进,避免了交汇时的拥堵(图11、12)。

图11 底层为配套商业,二层为潮汐式停车区,三层及以上为斜板式停车区

图12 建筑剖面

区别于驶入车辆检索式的行进模式,驶离车辆的驾驶员目的性明确,因此,驶离车辆和驶入车辆共用同一条流线是低效且不符合使用者心理的。海达停车楼在整体折叠攀升的停车区之间附加了一道竖向交通的捷径:一个专供驶离的螺旋坡道,在远端串联起各个标高段的停车区,形成一条独立于驶入流线的驶离捷径,迎合使用者快速离开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建筑底部架空层设有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网点,使停车楼能够拓展1~2km较为便捷的通勤半径;结合设置电动汽车租赁站点,使停车楼的角色由起止点向中转站过渡。对于连锁经营的停车楼来说,可以起到梳理末端碎片化交通的“微枢纽”作用(图13、14)。

图13 底层近人尺度开放空间

图14 地块边角作为下沉广场

3.4 预留弹性需求

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停车需求量在白天/夜间,或是周中/周末都有明显的潮汐现象。以杭州为例,车流呈现出“双峰、多峰”的结构特点,主干道上高峰期出现在10:00、13:00 和18:00[8]。对于未来的一些新兴区域的网点,停车量在运营初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数量,带来运维上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海达停车楼中预留有一层“潮汐式停车区”(图15)。斜板式停车节省出的每层的坡道面积被集中起来,在建筑二层设置为额外的多功能停车区。该区域位于底层配套上方,楼板为水平,并与底部架空层联系紧密,有更高的层高和开放的视野。其服务对象可在车与人之间任意切换,并实现服务对象自下而上,由人到车的过渡。

图15 潮汐式停车区实景

“潮汐式停车”的意义在于,停车高峰时段可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晚间及节假日则有条件设置一些临时商业或社区活动,成为“后备箱经济”的拓展网点,也可以为一些车展、集会提供场所。同时,较高的层高还预留了改造成机械车位的空间,以便车位饱和的网点可以进一步提升停车容量,实现建筑的自我更新。

4 结语

在城市静态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立体停车楼逐渐呈现出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混合转变的趋势,但无论如何变化,停车楼始终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部分。在海达停车楼的设计实践中,“服务者视角”与“人本精神”贯穿始末,建筑师以此为核心,在场地利用、界面塑造、流线组织、发展预留等方面归纳、演绎出一套适用于连锁经营式停车楼建设的设计策略,并通过标准化设计中人性的积淀,赋予停车楼建筑长期的市场竞争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猜你喜欢
停车楼海达中庭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叙述冲突中的海达·高布乐: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
创伤理论视域下《海达·高布乐》的解读
某商业+停车楼错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及措施
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探讨
“十二五”塑料机械自主创新的分析研究(十八)
复仇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