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生活特征的社区户外空间设计研究

2023-08-21 08:38蒙倩彬
建材与装饰 2023年25期
关键词:设施设置老年人

蒙倩彬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4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老年人口基数逐步增加,对于改善老年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渐突出。在我国老年人指的是60 周岁以上的公民。老年人由于退出了昔日的工作和社会活动,所以自由分配的时间较多,对于户外空间使用时间和频率比年轻人要高,但现阶段的社区户外空间设计对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关注不够,不是缺乏可供老人活动的场地,就是地块较小、活动场地之间相互干扰,或是服务半径不合理、可达性低,难以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另外社区内可供老人活动的设施还是标准化的健身器材,针对中高龄老人的服务设施较为缺乏,也没有系统的户外求助设施,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环境。

户外空间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户外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特征和特殊需求,为老年人创造安度晚年的宜人环境。

1 老年人生活特征及对户外环境的需求

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特征,对于社区户外空间的需求也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3 点。

1.1 生理特征

普遍来说,老年人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记忆力、抵抗力等生理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对于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变慢,因此需要构建安全、稳定且易于识别的环境,为老年人提供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与人交往的场所,可增加无障碍设施和休息设施等方便老年人使用。同时在户外空间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的刺激,吸引老年人主动参与户外活动。

1.2 心理特征

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远离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原因也会造成老年人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常常表现为孤独、失落、焦虑、自卑、不安全感及找不到自己价值等情绪,因此不仅要给老年人创造适合放松的场所,还要关注到他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交往需求,增加一下应急设施、互动设施和多样化的户外空间,帮助老年人积极融入生活、重拾自尊心和实现自我价值。

1.3 行为特征

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也具有明显的特征,例如,喜欢聚集、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出行距离较小、活动地点较为固定等,活动的场所一般离住处较近或者方便抵达。根据参与人数的不同,老年人户外活动也分为独自活动、成组活动和集成活动3 类,3 类活动的领域从小到大形成相互包含的圈层关系[1](图1),使用频率最高和停留时间最长的一般为靠近住宅的院落、广场、街旁、社区中心、社区公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大多位于步行5~10min 的生活圈层内。因此户外空间应考虑不同的使用规模和场所的可变性,结合一定的设施进行设置。

图1 老年人活动领域性

2 城市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的不同,对于社区景观空间的营造要求也有特殊的要求,具体遵循以下5 个原则。

2.1 安全性

安全性是社区户外空间营造的首要原则,包括物质空间的安全性和心理安全感两方面。物质空间的安全性包括设置专用的无障碍通行道路和设施、主要活动区域不设置台阶、避免小的高差、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休息座椅、保证足够的夜间照明、设置应急呼叫设备等,从物质层面上保障社区环境的安全。心理安全方面包括构建稳定且具有辨识性的空间、根据不同活动类型设置不同尺度的活动空间、增加指引性的标志物、增加室内外空间的缓冲、营造与人互动的场所和空间等,缓解老年人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提升社区归属感。

2.2 便捷性

老年人出行的首要方式是步行,其次为公交车出行[2],受到体能变弱的影响,其活动范围一般较小,而且时间、场所较为固定,因此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考虑便捷性和可达性,可结合不同层次生活圈的配套设施设置相应的活动场地,同时应充分利用住宅楼围合的空间,为中高龄老人提供就近的活动场地。另外,还需考虑与公交车站点的便捷连接,设置具有引导性的步行路径,方便老年人出行。

2.3 标志性

老年人感觉能力的退化,对细小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在户外空间设计时,宜利用环境细节设计丰富视觉、听觉、触觉感受,加强对老年人感官的刺激,提高户外空间的可识别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户外场地的标志性和引导性,增加易于识别的景观元素,如景观雕塑、置石、坐凳等便于老年人识别和使用。

2.4 分龄设计

将使用户外空间的老年人划分不同年龄层,有针对性的设置活动场地和设施。一般可按身体机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将老年人按年龄分为低龄老人(60~69 岁),中龄老人(70~79 岁),高龄老人(80 岁及以上)[3]。低龄老人大多数身体机能衰退较少,可独立行动且思维头脑较为清晰,对活动空间要求比较多样,动态活动和静态活动都有,也容易形成共同兴趣的小圈子;中龄老人生活基本能自理,但独立活动能力较差,部分老人需要人协助生活和活动,因此需要一定的户外交往空间,同时又保障私密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认知能力也退化较严重,大多数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生活照顾和帮助,因此行为活动以偏安静的散步、晒太阳、下棋等为主。

2.5 舒适性

根据使用群体的大小进行空间布局和大小设置,在满足交往需求的同时也能提高单独空间使用的舒适性,也为老年人提供多样的选择。可利用连廊、门厅、花架等灰空间进行室内外过渡,以适应老年人心理的转换,提高环境舒适度,同时也能为老年人提供遮风避雨又亲近自然的活动空间。

由于老年人的行为还与固定的场所有关,例如在固定的树下运动,在固定的路线散步等,因此在户外空间中还需注意一些标志点的营造,户外空间尺度至少满足一到两种常态活动的可能性,营造有场所感熟悉感的环境。

3 养老社区空间分类及景观设计

3.1 按活动类型

根据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中提出的理论,户外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种活动对于景观空间的需求也不相同。

3.1.1 必要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主要是指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活动,对于老年人而言,工作、上学等活动大多已失去,因此主要的必要活动集中在买菜、购物、生活缴费、看病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上。

由于老年人以步行出行为主,所以活动范围较小,因此空间应保证可达性和便捷性,在社区中布置应均匀,可结合便民服务设施或社区服务设施设置。该类空间可以是较为私密的空间,也可以是半开放的空间。

3.1.2 自发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主要是指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会发生的活动,对老年人而言,主要指散步、户外健身、晒太阳等有赖于天气、物质空间等外部条件而产生的行为。

因此,在景观空间的设置上,应根据活动类型划分一定的空间,比如运动区域、活动广场、林下空间等,同时也考虑空间使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可位于社区中心或其他可容纳较多人的地方。

3.1.3 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主要指依托一定的公共空间自然引发各种公共活动,如交谈、打招呼等社交活动以及被动式接触。对老年人而言,社会性活动主要包括寻找拥有共同爱好的同伴以实现自身价值和认同等,如结伴下棋、跳舞、运动。一些老年人还会因为照顾孙辈而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

在景观空间的设置上可结合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场地大小应可满足较多人使用,并且可考虑空间的复合性,比如与儿童游戏场相邻,满足“看与被看”的需求,或由多个成组活动空间组成的,整体为开放空间。

3.2 按活动群体的大小

3.2.1 个体活动

个体活动室指老年人需要一个安全且相对私密的空间,避免受到外界干扰。一般的个体活动类型为独自晒太阳、自己锻炼等,人和人交往的尺度包括45~75cm的近距离尺度和75~120cm 可以看清对方表情的远距离尺度[4]。因此在这类偏内心的空间营造时,需要注重空间的围合性,并且营造良好的小气候和五感体验,有条件的社区可结合康复花园等进行营造。

3.2.2 成组活动

成组活动指的是由多个个体共同参与某种集体活动。在成组活动中,空间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和聚集性,因此在空间尺度上应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私密性,满足1~5 人的活动空间。部分老年人也兼顾照顾孙辈的家庭责任,因此该类也可临近儿童游戏区设置便于兼顾。

3.2.3 集成活动

集成活动室指由多个成组活动构成的复合式的空间,各活动组分布在场地内,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分离性,又使老年人在其中可以自由选择,因此集成活动多在开放空间中进行。在集成活动区域内,75~120cm 的社交尺度可以满足老年人正常的活动需求,120~210cm的尺度一般使用与关系密切的老年人,360~750cm 的公众尺度需要足够大的声音才便于交往,而750cm 以上的远距离尺度则需要借助身体语言等其他措施才能进行有效对话。

4 重要景观元素设计

4.1 室外道路及广场

构建无障碍的交通系统,老年人需要社区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无障碍步行出行方式,避免交通干线穿越社区步行系统。以老年人使用为主的无障碍道路应相对独立,起到人车分流的作用,地面应以平整的坡面为主,避免小高差。道路宽度不宜过窄,主要道路应区分出单独的步行区域,且满足轮椅通行要求。道路坡度大的位置需要设置防滑条等设施和扶手,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可通过材质变化或颜色变化区分楼栋出入口、道路转弯位置和活动区域,起到指引作用,供老年人活动的区域可考虑软质铺装。不同住宅组团可有不同的区分,颜色、材质,有明显标书,形成识别性。避免单一景观,在社区主要路径上应设置休息区和视觉参照点,避免迷路。路灯应明亮,尤其是道路交叉、转弯、上下坡等位置,避免发生意外。

4.2 植物景观

宜选用无毒无刺、少病虫害、少飞絮的品种,配植应考虑视觉变化,在不同的组团和重要路口出宜考虑不同的植物搭配,起到指引和标志的作用。可在活动空间周边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营造良好的小气候,也可以有效降低降噪作用,避免对周围居民楼的不利影响。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需考虑花期花色搭配,可选用色叶植物、季节性开花植物等,让老年人在视觉和心理上感受到植物季相变化,也可结合药用植物、芳香植物等保健型植物,营造康复花园。或结合屋顶、楼前绿地设置户外菜园,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4.3 设施及小品

户外设施应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材质和款式上应适宜老年人使用,例如选取有靠背的座椅、采用木质扶手、老年活动场所铺装采用软质铺装等,增加设施的亲和性和安全性。户外设施的设置还应照顾到老年人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健身、舞蹈、户外交谈等,在活动场地周边设计存放物品、遮阴避雨、休憩等设施,提高户外空间的舒适性。空间分隔尽量以软质的植物、地形和通透式的格栅为主,营造亲和的环境氛围,又不至于过于私密。

考虑到老年人体能降低,因此间隔一定距离还应设置休息设施,便于老年人及时停下休息。有条件的情况下在老年人活动区域设置智能监控和紧急求助设施,与室内紧急呼救设施联网,可在老年人需要救助时及时得到响应。

5 结语

研究表明,开放空间与老年人的活动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5],良好的开放空间能为老年人提供呼吸新鲜空间、户外文体活动、与人交往等促进身心健康的场所,社区环境是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主要区域,在社区户外空间设计中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对于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设施设置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民生设施非“摆设”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