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3-08-21 08:48顾珺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区块链人才培养模式

顾珺

摘 要:区块链技术赋能财务转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基于区块链技术财经专业人才需求,运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对财务的影响,由此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四个层面提出创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区块链;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21

众所周知,数字经济时代已然到来,当前数字经济催生各种数字技术的发展。区块链、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大大促进了各行业的变革。现代经济的改变对财经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其中区块链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极大地赋能财务智能化转型。目前高职财经专业不能适应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不能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新技术创新导致会计职能转变,使会计人才需求变更,促使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1 财经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基于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旨在通过调查粤港澳大湾区企事业单位了解应用区块链技术情况做出高职财经类专业需求侧分析。问卷一共设计了16个问题。调查对象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事业单位,主要是珠海、广州、中山等地的中小企业。问卷采用腾讯问卷工具,浏览量为344份,回收量为170份。

1.1 在培养人才能力需求方面

问及“财经类专业应具备以下哪几种能力”时,52%的人选择“跨专业整合能力”,90%的人选择“专业能力”,49%的人选择“创新创业能力”,90%的人选择“学习能力”,26%的人选择“国际竞争力”,65%的人选择“职业判断能力”,76%的人选择“数据处理分析能力”,62%的人选择“信息工具应用能力”,67%的人选择“文字表达能力”,77%的人选择“沟通交流能力”。可见大部分人认为“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最重要,接近五分之四的人认为财经类专业应具备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问及“您觉得财经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专业素质是什么?”时,42%的人选择“系统的专业知识与理论”,12%的人选择“熟练运用财务软件”,10%的人选择“一定的操作技能”,35%的人选择“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1%的人选择“其他”。可见大部分人认为具备知识仍然是最重要的专业素质。问及“您认为培养学生需注重什么”时,86%的人选择“专业技能培养”,82%的人选择“实践能力培养”,77%的人选择“专业理论知识学习”,81%的人选择“综合素质提高”,77%的人选择“职业道德培养”。可见大部分人认为以上知识、技能、素质均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

1.2 在区块链技术在单位的应用方面

问及“请问贵单位运用以下哪些数字技术”时,33%的人选择“区块链”,43%的人选择“云计算”,37%的人选择“物联网”,69%的人选择“大数据”,32%的人选择“人工智能”。可见大部分单位运用大数据技术,大约三分之一的单位运用区块链技术。问及“您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的了解程度如何”时,0.6%的人选择“很了解”,12.9%的人选择“比较了解”,49.7%的人选择“一般”,30.4的人选择“不了解”,6%的人选择“完全不了解”。可见大部分单位对于区块链了解不深,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在探索中。问及“您觉得区块继技术可以解决会计行业的哪些问题”时,45%的人选择“会计诚信问题”,76%的人选择“基础会计工作简单繁琐、重复”,71%的人选择“会计工作效率低,账务延迟”,65%的人选择“财务数据安全性低,业务风险高”,39%的人选择“中介机构多,企业交易成本高”,46%的人选择“治理财务舞弊”。可见约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区块链技术能解决财务工作的安全性、效率性、复杂性等问题。问及“你认为区块链在哪些领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时,86%的人选择“账务处理”,73%的人选择“财务结算”,60%的人选择“票据交易”,50%的人选择“合约管理”,60%的人选择“供应链金融”。可见大部分人认为区跨链技术在财务处理和结算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问及“您单位应用区块链技术情况如何?”时,10%的人選择“很好”,23%的人选择“较好”,53%的人选择“一般”,13%的人选择“不好”,可见区块链技术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1.3 在基于区块链技术财经人才的需求方面

问及“您认为财经类专业应如何培养区块链财务人才?”时,75%的人选择“系统学习区块链技术”,74%的人选择“在课程中嵌入区块链应用思维”,52%的人选择“单独设置区块链技术课程”,68%的人选择“学习区块链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可见大部分人认为这几种方式都可以培养区块链财务人才。问及“您认为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对财经类专业的发展影响如何”时,30%的人选择“很大”,45%的人选择“较大”,25%的人选择“一般”,0.6%的人选择“较小”。可见大部分人认为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2 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对财务的影响——基于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第一,区块链技术能有效解决会计信任问题。区块链是由各个区块组成的链条,其中每个区块对应一个服务器,服务器被称为节点,信息依靠节点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只要一个区块正常工作,整个区块链均是安全的,如要修改区块链的信息,则需要一半以上节点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信息,因此区块链基本可以杜绝肆意篡改信息的可能。由此区块链形成的最为核心的两大特征去中心化和难以篡改有效解决了会计信息的信任问题。

第二,区块链技术能够部分解决会计信息的安全问题。目前我们传统记账部分工作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500多年前盛行于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复式簿记方法。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容易被篡改和无法留痕的安全问题,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恰好能有效解决会计信息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安全问题。

第三,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由于区块链的各节点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完整交易历史等特征,能够完整真实记录纳税人的业务流程,包括交易过程、资金往来、货物去向、开具票据等信息均被完整记录且不被篡改。由此能有效减少纳税人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第四,区块链技术能够简化财务会计工作。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特征能够简化账务处理流程,简化财务工作,并且能实现自动试算平衡,大大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第五,大大提升审计效率。传统的审计存在审计证据获取困难、抽样审计结论具有片面性、审计资源获取不及时等问题,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征恰好能帮助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区块链系统建立的信息既公开透明又不能被篡改,可为审计人员随时提供审计资料,又能节省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2.2 劣势(WEAKNESSES)

第一,技术不成熟。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由于自身的特征必然带有天然的弊端。比如,由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特征导致每个记账节点享受同样的记账权利,而只有最长链条中的数据才是有效数据,因此区块链技术存在数据延时的缺点。另一方面,区块链概念最早是由2008年中本聪第一次提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新型核心技术的代表,至今发展约15年,各项技术尚不完善,尤其是技术应用与各行业的融合处在实践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研发。

第二,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区块链技术是新型技术,时间比较短,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人才尚未大规模产生。

第三,应用环境亟须完善。

一项技术的应用需要各种环境的支持。比如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需要相应的系统支撑,也需要相配套的机制保障,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从制度上得以保障。

2.3 机会(OPPORTUNITIES)

区块链技术在财务域的应用会对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核算对象产生重大影响。鉴于传统的会计缺乏信任机制,因此需要第三方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保证会计信息的公信力。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特征则可以解决信任危机,以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区块链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赋能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由于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能大大降低会计信息收集、分析、披露的成本,极大程度减轻财务会计人员传统记账的工作量,进而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成本分析、战略管理等管理会计工作。此外,区块链技术使财务信息更具可靠性和相关性,为管理会计的决策分析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促进管理会计在各单位中应用实践。并且,区块链技术为实现财务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

2.4 威胁(THREATS)

尽管区块链技术为财务变革创造了条件,但是犹如一把双刃剑,区块链技术存在天然的缺陷,并且区块链在财务中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主要是在实践初期还存在可能面临的威胁。首先,区块链系统具有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征,从而能部分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然而区块链的这些技术的不完善又会对区块链本身的安全产生威胁。比如区块链中一个节点受到攻击,就会导致整个区块链陷于瘫痪,链条中所有信息可能被泄露,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区块链技术需要在一定的信息化环境中应用,但系统环境有可能被计算机病毒攻击,区块链私匙的管理漏洞导致信息泄露,从而引发安全危机。最后,区块链技术是新型信息化技术,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仍在探索,高职院校适用其需求培养“区块链+财经”人才远远不够,反过来会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势必减缓区块链技术在财务域的应用进程。

3 区块链背景下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 基于区块链财经专业培养目标变革

根据以上人才需求分析以及区跨链技术及应用对财务的影响,当前中小型企业对区块链并不十分了解,但是对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财务智能化还是十分确定。高校本身就担负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应当具有前瞻性。因此,在確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将前沿技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课程的教学过程去实现。鉴于此,财经专业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财经基础理论水平和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素质,具有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思维,具备信息工具应用能力、财务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税务处理能力,具备会计监督、会计职业判断、财税风险预警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沟通交流、学习能力及创新创强能力,能够在各单位从事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决策支持、涉税事务处理以及审计的新型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人才。

3.2 基于区块链财经专业课程体系变革

根据2021年教育部新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财经类专业名称进行重大调整。“会计”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财务管理”更名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审计”更名为“大数据与审计”。“财政”和“税务”两个专业合并为“财税大数据应用”。由此可见,财经类专业与当前的大数据技术融合的必然趋势。广义的大数据其实也包含了区块链技术,因此,当下的高职财经类专业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亦成必然。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实现,财经专业的课程体系变革则是培养“区块链+财经”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在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增加涉及新技术的新课程以及融入新技术理念的课程改革。

一是增加相应的数字技术的课程,比如“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基础”“云计算”“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基础”等课程。

二是将现代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融入原来课程,形成新兴课程。比如“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智能化财务管理”“智能化税费核算与管理”“智能化税费核算与管理”“智能化管理会计”“智能化审计”等课程。

三是融入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财务转型新增课程,包括“金税财务应用”“财务数字化应用”“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企业财务域会计机器人应用”“区块链金融应用”。

四是针对区块链技术在财经域的应用专设新課程,比如开设区块链+会计课程教学,课程目标旨在掌握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技术理论,具备区块链技术的理念和应用与财务相融合的技能。

五是增加与区跨链技术应用结合的实践课程。比如,“云财务应用”“业财绩一体化”“智能财税”“财务共享实务”“金融数据处理”等课程,以上课程教学可以在学校建立的教学企业中实施。

3.3 基于区块链财经专业教学方法变革

基于区块链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就是怎样实施以上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变革后的设置课程的教学。基于以上课程体系的变革,教学方法也将随其调整和变革。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示范式等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开展教学,变学习被动为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是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多种学习资源实施教学。比如运用智慧教室、数字网络视频、移动直播、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运用国家专业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课、智慧职教MOCC平台等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三是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钉钉课堂、腾讯课堂等各种教学工具实施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相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主动地和学习能力。

四是搭建实训平台,尤其是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实训平台,运用企业真实案例进行实训,完成实训课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操水平。

3.4 基于区块链财经专业教学评价变革

传统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和学校校内同行,比较单一,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模式可以引入校外的企业、行业机构作为评价主体,对于平时的教学过程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系统,各个评价对象就是一个节点,各评价对象的所有表现和活动将不可篡改地记录在此链条中,评价主体可以通过分布式记账模式在此系统中实时评价,由此得到较精准的评价结果。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时间戳等特点与教育的开放公平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借助区块链技术,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整记录下来,包括出勤情况以及完成作业和实训的实时情况。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由于传统评价方式的制约,通常主要依靠结果性评价,所得结果比较片面主观,过程性评价相比结果性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操作可行性是过程性评价的一大瓶颈。借助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可记录性、不可篡改的特征构建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留痕,并且不可造假,以使教师能实时评价学生的学习全方位动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

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合理性。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大学本科来说对于教师的评价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换句话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评教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评价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但是学生评教又是对教师评教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如果依靠区块链构建一个信任机制,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具有信任基础,既能规避信息不对成风险,又使学生评教更加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王群,李科俊.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行业应用中的优势、困境与突破[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6).

[2]杨泽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教学标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2.

[3]刘光强,干胜道,姜骞,等.“区块链+”视阈下智慧管理会计应用逻辑[J].财会月刊,2020,(16).

[4]邱月华.“区块链+会计”的目标、挑战与发展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21,(18).

[5]程平,王立宇.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大会计应用动态研究[J].会计之友,2020.

猜你喜欢
区块链人才培养模式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