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玲玲 于湖
摘 要:目前,全国获批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超过300所,但是,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实践效果的六项建议,旨在抛砖引玉,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8-0135-04
基金项目: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智媒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XJYB202114)。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下文简称网新专业),第一批获准6所院校开设该专业。截至2021年3月,全国获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共计300多所。2022年,又有32所高校申报开设该专业。近20年来,网新专业的布点增量是新闻传播学其他6个专业的总和[1]。建制繁荣的背后,离不开各院校的积极申办,从申办者的分布情况来看,具有如下特征: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中,二本及以下院校共245所,占布点总数的78%;985及211院校只有28所,占专业布点总数的9%;非985及211的一本院校41所,占比13%[2]。未单独专门开设该专业的老牌名校,则采用改造课程、强化新媒体实践等方式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新媒体技能和素养。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是在既有专业框架内搭建融媒体导向的课程体系。
综观全国300多个网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都是依照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并结合所在学校、学院的自身特色而制定的。不同类型院校网新专业的师资力量、招生名额、培养目标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开设该专业的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谷虹分析了28所985和211高校的网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资料后发现,“大部分高校都只是在策划能力、创意能力、采写能力、编辑能力、推广能力等之前加上‘网络或‘新媒体的定语,相对而言,回应网络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新生态人才需求,创新专业定位的探索不足。”[3]
相比较于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网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推广运营能力等,该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涉及音视频等形式信息的制作与编辑,新媒体作品的策划、制作、运营与推广,舆情研判与管理等。
不少非985/211高校网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上与新闻学、传播学存在一定的交叉,且理论课程占比高于实践类课程。究其原因,多与这几点因素有关:1.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安排的网新专业课程设置有关,作为2018发布的教学质量标准,不少高校在安排专业课程时,会将该教学质量标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2.与各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同类型课程的学分与课时有关,比如,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几类课程,会在学校的要求下按比例设置相应的学分与课时;3.与各高校既有师资及其教学任务要求有关。当前,由于高校招聘教师时多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这就基本决定了任课教师中擅长理论教学的教师占比较高,而拥有新媒体从业经历的任课教师占比较低。
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网新专业对实践教师的技能要求和实验室的设备要求高于新闻传播等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既要求实验室软硬件的不断升级,也给实践课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校发展现状来看,在较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办学经费的大幅度增加,以及改变已有的实践课教师考评标准并提高教师的待遇。申办网新专业高校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诸多高校对该专业的态度和预期。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笔者认为应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质量,并在提高专业认同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网新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业界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新媒体人才需求的激增,是網新专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推动高校注重专业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最终效果的衡量标准。培养社会和业界需要的高素质网新专业复合型人才,离不开大学四年系统而扎实的实践训练与培养。
虽然实践教学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实践教学一直是大多数高校的薄弱环节,高校管理不严格、教师执行不到位、学生参与不积极等原因,造成了当前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距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4]专业实践教育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各学院都能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一般在10-19分不等,在毕业应修的总学分中占比约10%。根据专业实践环节名称的不同,专业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直接命名为“某某专业实践”,具体包括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另一类为部分院校设置的能够体现各学院专业特色内容的“创新创业实践”,主要包括专业实技短课、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业赛事参与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实践活动来自任课教师在相关课程讲授中的具体要求,比如,期中作业或结课作品等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没有单独的学分,只与学生的课程成绩挂钩,其最终效果与任课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有关,完成时间较短且推广性不高,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相比较于国外新媒体专业注重数字技术和实践训练的特点[5],我国网新专业中“专业实践”10%的学分占比并不算高。若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规划等主观因素以及学院所能提供的实习平台与机会等客观因素,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效果容易打折扣。从当下运行实践来看,虽然各高校设有专业实习环节(学分较多),但是一般设置在大三第二学期,这一时间点会与学生的考研计划产生冲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此外,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条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实习要求,尤其是对新媒体行业并不发达的地方院校而言,实习单位的级别或类型、所在城市、工作内容及要求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因此,相关决策者和师生应共同重视如何树立学院特色或专业品牌这一问题,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如何提高网新专业学生的实践效果
当前,在网新专业的实践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观念错位、资源匮乏、体系薄弱、理论与实践断裂等问题,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同时,张昆与张晶晶提出了“大实践观”,即建构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实践思维“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6]。
笔者结合国内知名新闻传播院校的实践教学成功经验,总结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网新专业实践环节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认同度和成就感。
(一)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基地承担校外实践教育任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尽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可以帮助学院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双赢,推动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高校与相关单位的双赢,是校外实践教育需要进一步摸索的问题。
相比较于985/211高校新闻院系的品牌和资源优势,一般高校的网新专业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业界资源有限的问题。由于头部互联网企业(平台)多注重与知名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因此,对大多数地方院校而言,他们不仅要对接地方资源、拓展平台,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除了与传统媒体或互联网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对接之外,新闻传播学院还可以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合作,为网新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二)加强校内实践
校内教学实践是一种基础性的实践模式,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实践方式,其优势在于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基础性较强、安全管理和自我管理便捷,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因此,高校校内教学实践可以从引导学生做好学校或学院的新媒体账号开始,了解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推广运营流程并熟练掌握相关技巧,从而打造校内有影响力的品牌。
比如,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卓越传媒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通过新媒体平台研发中心,为学生打造媒介技能与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等多个工作坊,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院的多个新媒体账号也由学生进行内容采制与发布,有效地锻炼了学生选题策划、内容生产与审核、用户调研、推广运营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有条件的学院或专业还可以对接真实项目,发挥产学研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多方共赢。
(三)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网新专业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招聘难、教师少的窘境。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最大化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如果执行得当,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企业吸纳优秀人才,是真正的校企互惠共赢。
具体而言,网新专业可以和头部互联网公司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1+X证书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字节跳动旗下的头条学院、企鹅新媒体学院、网易新闻学院等与部分新闻院校开设合作课程或培训业务,通过真实的业界案例和手把手的指导,为学生打造“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此外,有条件的学院还可以实行“双师制”或协同授课等方式,既能丰富高校的师资力量,还能全方位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因此,通过协同育人机制将高校的学科、师资优势与企业的实践优势相结合,对高校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重构实践课程体系
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高校网新专业应根据学生的年级高低和知识结构掌握情况,形成“基本认知———基础训练———专项拓展———综合提升”的梯度化进阶[8]。比如,部分高校尝试通过课程包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总而言之,具体到实践课程的授課与考评环节,首先应加大实践作品的考核力度,尤其是在实务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大与地方媒体、公司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平台和展示实力的机会;其次,应探索业界精英和任课教师协同授课模式,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较早了解业界的工作内容和状态;其次,应优化课程和毕业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强化过程管理,并将作品作为实务类课程的考核依据;再次,应加强新媒体实践技能培训,实现实验室设备价值的最大化;最后,应开设1学分的技能类或前沿类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五)充分发挥工作室或社团的指导作用
工作室(坊)是新闻教育的重要创新形式之一,典型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RUC新闻工作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清影工作室,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VR新闻工作坊、数字产品工作坊等,不仅实现了师生高效互动、共同工作,还实现了1+1≥2的效果。其中,以团队形式创作的作品既有助于打造学院或团队品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实现互动式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工作室(坊)推出的典型作品还可以参加国内外的各项赛事。参加专业比赛既有助于高校在打造专业品牌的同时,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高校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就业路径。
此外,部分新闻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有专业教师指导的社团,比如,南京大学的家书编辑部、中山大学的谷河传媒等。这些社团注重培养学生的选题策划能力和内容制作能力,需要学生深度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相比较于常规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工作室(坊)、专业社团等的一对一指导、团队密切合作等方式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除了日常的专业实践之外,高校新闻学院寒暑假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基层,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组织的跨学院、跨专业社会实践项目等。
(六)构建“以赛促学”常态化机制
目前,国内外的各项创新创业项目、专业赛事類型多样,它们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也给各单位提供了实践教学成果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通过积极动员并发掘参与意愿强烈的学生,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专业自信;同时,在长时间互动与打磨的基础上,提高作品质量,发挥教师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形成专业的“传、帮、带”机制,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作为常态化机制,专业负责人或学院安排专人搜集整理国内外各项专业赛事/项目的申报时间、具体要求、获奖/立项名称等,适时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并在指导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为了确保“以赛促学”的最终成果,构建“以赛促学”常态化机制,还应对老师的指导工作予以认定和支持,否则不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获奖、立项往往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努力扶持,因此,建立“以赛促学”的常态化机制,需要从制度上、资金上给予指导老师以支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结 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离不开决策者对专业发展前景的预判,也离不开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与投入。提升实践教学成果,决策者需要调动师生双方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外部力量的支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业界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盘活整合院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参与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才能培养出适应智媒时代的高素质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 安珊珊.建制激增、学科互渗与课程互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关键问题[J].现代传播,2020(8):158-163.
[2] 谷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现代传播,2021(8):155-160+168.
[3] 谷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现代传播,2021(8):155-160+168.
[4] 张晓凤.论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编辑,2021(4):86-89.
[5] 杨开源.5G融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传媒,2020(8):84-86.
[6] 张昆,张晶晶.“大实践观”: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编辑,2020(12):117-123.
[7] 何海翔.智媒时代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136.
[8] 强月新.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航标[J].新闻战线,2020(14):40-43.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