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为
提及瓦罐,必说奥迪。无论是车身美感还是技术积累,四环军团的旅行车都颇有标杆色彩。很多瓦罐粉的人生梦想,无非是在有钱有闲的时候,买一台奥迪RS6 Avant享受人生。不过既然是做梦,何不做得更大胆、更激烈一些?比如我们飞越了半个地球来试驾的这台车,它就在RS6 Avant基础上至少升了两个档。
加州纳帕谷,美利坚的葡萄酒圣地。奥迪将试驾路线选在这里,显然是经过仔细考量的。灿烂阳光,沿海公路,以及难以计数的葡萄酒庄园,都是对潇洒和快意的完美注解。在这里高调现身的奥迪RS6 AvantPerformance,显然也是一位敢玩会玩的主。
在和AMG、BMW M方阵的对手做横评时,奥迪RS6 Avant的动态表现总是稍显温和。比起把圈速再压低一秒,它更倾向于成为你日常驾驶时的“移动舒适圈”。但是这种驾驶性格标定,并不适用于我身边这台加了“Performance”后缀的它。按照惯例,我们先来看一下奥迪RS6 Avant Performance的动力组件。它依旧使用了一台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传动机构则是注重换挡速度的8挡Tiptronic手自一体变速箱。相较于奥迪RS6 Avant,這台车的账面成绩从600马力+800牛·米提升至630马力+850牛·米,已经达到了准超跑的水平。
极速280公里/小时,0-100公里/小时加速3.4秒。它的确很强,但是相较于奥迪RS6 Avant,似乎并没有引发质变。甚至于因为高度可调的空气悬架,以及出色的后排空间,这台车还能传递出类似于GT跑车的私享味道。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在于它并非Performance车型的完全体。只有选装上RS Dynamic Plus套件,奥迪RS6 Avant Performance才会立刻解锁凶相十足的第二形态。而满配状态的它,才是吸引着我们飞渡重洋来开上一开的“关键先生”。
性能控们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宁少10马力,不多1公斤”。对于这种“三秒俱乐部”的性能车来说,减重一定是头等大事。奥迪RS6 Avant Performance的素车重量为2090公斤,而选装上RS Dynamic Plus套件之后,其总重会被直接减少54公斤。它首先会提供四个22英寸铝制轮圈,较之此前的钢制轮圈,每一个能减重5公斤。而全新的RS陶瓷制动系统,则能再度减重34公斤。减重54公斤不夸张,夸张的是这减的全都是簧下质量。额外多说一句,它的碳陶刹车盘尺寸达到了440毫米+370毫米,且有灰、红、蓝三色可选。无论车主是什么性格,选了哪一款车漆,都能为刹车盘找到最适合的色号。
落实到直线成绩上,奥迪RS6AvantPer formance的速度上限已经提升到了305公里/小时。但这个数据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包括它在内的四代车型,都突破了300大关。哪怕是二十年前的奥迪RS6Avant plus(C5),也能在解除发动机控制单元时达成这一成绩。它真正令人感到兴奋的,是精准利落的动态表现。
私认为真正能影响这台车驾驶性格的,其实是DRC电控减震系统。相较于空气悬架,这套电控系统要更加注重运动潜能的挖掘。在面对更极限的道路时,它可以精准快速地纠正车身姿态。在告别了令人不悦的摇摆感之后,整车可控性也有了明显提升。而DRC的另一个长处在于,它可以清晰地将路况传递到车内,方便你更沉浸地观察车辆和道路。得益于标配的动态全轮转向系统,以及更轻的簧下质量,它的过弯姿态完全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在太平洋沿岸高速行进时,你几乎不需要在弯道前收油。干脆爽利的车头入弯动作,就是强大驾驶信心的根源。仅剩一点点若有似无的甩尾痕迹,在提醒着你这是一台总重超2吨的中大型轿车。
初次体验奥迪RS6 Avant Performance,你很难相信它的输出只增加了30马力。因为在你尝试控制它时,能明显感受到涌入车舱的声浪变得特别清晰、高亢。那是因为设计团队在打造它时,刻意减少了前机舱、后尾厢等位置的隔音材料。这其实也算是减重大计的一个分支任务,奥迪RS6 AvantPerformance也因此变轻了8公斤。不过它更为根本的改变,在于机械相关的声音能更直接地涌入驾驶舱。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并没有对车侧的隔音材料动手,所以日常驾驶时的风噪和路噪,依旧能被高效地屏蔽掉。
虽然排气系统一刀未改,但因为减掉了隔音材料,其尾排声音也变得更令人上头了。特别是如同放炮的排气回火声,说“一次成瘾”也不为过。在手动模式下降挡时,你很难相信这是一台旅行车能够发出的声响。其实从奥迪RS6 AvantPerformance登陆上海车展开始,我们就已经猜到它会引入国内了。而这一次我们在美国试驾的,便是一台加装了颗粒捕捉器的欧规车。所以说未来引入国内的版本,也会有与之高度接近的听觉体验。
相传北野武曾买了一台保时捷911让朋友激烈驾驶,自己则打出租在后面跟着,为的是亲眼看到爱车在道路上疾驰的画面。而声浪同样存在着类似的尴尬悖论——车主听得往往还没路人过瘾。奥迪R S 6Avant Performance就给出了一个很直白的“Less isMore”方案,顺便还能让它变得更轻一些。让人叹服的大智慧,往往会通过最简单朴素的方式加以呈现。
奥迪并不是一个喜欢挖掘极致输出的品牌。比起深度压榨发动机,他们选择了给RS6Avan tperformance大力瘦身,从而进一步提升推重比。3.4秒破百,极速破三百,这台车完全称得上是性能瓦罐的终极形态。而且如此暴烈战斗的它,依旧秉持着旅行车特有的宽沃空间,可谓能文能武的典范。说它是最纯粹的“西装暴徒”,应该不会有人持反对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