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雪涛的文学创作

2023-08-21 17:27:25周子妮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双雪涛摩西小人物

一、双雪涛作品中的青春成长主题

双雪涛最初以影评触电文学,他的小说处女作是一个奇幻小说。当时,双雪涛的创作主要倾向于包括青春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而后才逐渐开始趋向于纯文学的创作。他早期创作的《我的朋友安德烈》《靶》《安娜》等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少年时期所遭遇的种种创伤。21世纪以来,涌现了不少青春写作者,不同于许多青春作家的横空出世,也不同于很多固有模式创作者的昙花一现,双雪涛的每次书写都是有厚重感的,蕴含无限张力的。张元珂在《反类型的青春写作——双雪涛中短篇小说论》中认为:双雪涛故事中谈及的青春常与旁的作家不同。这里所说的不同是指他小说所呈现的风景常常是小众的、很少人涉足的,却又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他仿佛把小说的情节完全地交给故事中的人物,然后放任情节去野蛮生长。在小说《我的朋友安德烈》中,双雪涛所塑造的主角安德烈便是如此。同时,他的小说也重在叙述青春期的创伤经验,比如《安娜》《大路》中主人公暴露出的无助情绪及其艰难万分的成长之路。他常常规避人群中的焦点人物,更加关注小人物的青春和成长。且人物的成长轨迹常常并非一帆风顺,人物的命运也常常一波三折。他在叙事手法上也经常以倒叙或插叙见长,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关于双雪涛作品所流露出的少年气息,弋舟在《勇敢地选择独自把球从所有人中间带出来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阅读札记》里表示:“年轻一代的写作者,一出手,便‘像模像样,他们对于小说技术的熟练程度令人惊讶”。在弋舟看来,双雪涛的叙事是踏实而稳健的,并非通过多么复杂的叙事套路而故弄玄虚。在创作过程中,双雪涛所采用的多重人物时间、复调叙事、叙事主体的变换等手法均是为人物的出场、情节的演进、故事的走向服务的。他从不在叙事过程中耍小聪明,他对故事进行的编排、对背景的铺陈常常让读者觉得他对小说的创作很熟练。而他的笔触又常常流露出一种少年般的单纯和血性,让他一落笔就携带着浓郁的个人风格。

关于双雪涛对他所成长的青春时代的书写,方岩在《诱饵与怪兽——双雪涛小说中的历史表情》中指出,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双雪涛的创作也同样避免不了书写自己的人生经验,写作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種对自己青春际遇的回望,以及对自己所经历的年代的一种反思。因此,双雪涛的青春题材小说常常会给人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感。在双雪涛的小说《聋哑时代》中,初中生活几乎是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我的朋友安德烈》《平原上的摩西》等,双雪涛经常把目光锁定在学生时代的人或事上,但他的作品又常常与普遍的青春文学区别开来,他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忧伤,或者说是疼痛,并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多的是将人物情节的铺陈与时代背景相融合,凸显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青春成长中的爱恨悲欢。双雪涛的作品善于将个人的青春往事自觉地融汇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然而这种融汇却是建立在个体与时代无数次地磨合之中的,这种融汇由书写个体疼痛的言说开始,以对精神原乡的寻觅为支撑,至今仍在执着与坚韧地飞行。

康春华在《风格化的青年写作》中提出,“日常生活”从20世纪哲学中诞生以来,成为反抗宏大叙事书写的有效力量。但新旧世纪之交,“日常生活”逐渐蜕变为关注生活琐碎细节的贴地现实主义……这种书写是带局部性的,也丧失了本质化的反抗力量。现今,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大多数青年作家的创作题材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成了他们小说创作的孵化器,创作视角、语言词汇的转换,以及人物对话的风格都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且一改宏大的叙事视角,聚焦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以小人物为突破口,撕开一个背景的口子,让故事与情感淋漓尽致地倾泻而出,以细小的叙事视角再现宏大的时代场景。纵观双雪涛的创作,青春时代的小人物融入了时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中。他们常常思绪敏感、多情。这是双雪涛书写的青春故事,也是时代的故事,人生的故事。

二、双雪涛的文学故乡

双雪涛笔下的故事常常都是以东北、铁西区、艳粉街为背景的,东北情怀和东北气质已经融入他的血脉。李雪在《城市的乡愁——谈双雪涛的沈阳故事兼及一种城市文学》中认为,双雪涛的创作是对故乡充满眷恋与回望的写作。他将自己的经历与遭际融入同整个城市的时代变迁中,仿佛穿针引线般,将自己的境遇与时代的大布景缝制成璀璨的织锦,他对家乡东北可谓满怀深情,这份深情流露在他对东北日常生活的描摹中,同时,也表现为他对城市历史不露声色的追问,对自己父辈、祖辈生活经验的探寻中,这种探寻与溯源又反作用于当代人本身的生活经验以及情感体会。

双雪涛用他的城市经验给人们带来了探寻历史迷宫的入口,他最著名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就以东北老工业区为主要地理背景,其中还原了沈阳的很多地理细节,如街道巷弄的名字、公园、山岗等,让人读着真实又亲切。刘岩在《双雪涛的小说与当代中国老工业区的悬疑叙事———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中心》中并不认同把《平原上的摩西》当作是对当代沈阳的物质现实复原写作,仿佛这部小说的叙事是福克纳式的,而城市环境的再现却是巴尔扎克式的。在细节真实的意义上,如果将艳粉街当作指认一座城市的标志,那么甚至可以说,《平原上的摩西》写的就不是沈阳。但从生活空间的角度上看,沈阳叙事的仿真谬误却正是这座工业城市的历史入口。铁西区这类狭义的“工业区”从工业城市的有机整体中抽离出来,与胡同民居、商业街、老字号等代表的所谓传统市民空间相区隔,在景观化的历史记忆中,仿佛后者从来不在主要人群的空间内部。笔者认为,这也正是双雪涛热衷于书写老工业区之原因所在。

为什么是艳粉街?为什么是铁西区?为什么是东北?王德威在《艳粉街启示录——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中给出了答案。铁西区是重工业区,20 世纪末,经历了巨大转型冲击。铁西叙事因此有了寓言向度:是东北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发展始末,也是对时代、对历史的一种表白。这种宏大的叙事维度中加入了双雪涛的个人视角,这一条并不怎样起眼的艳粉街成了双雪涛铁西叙事的源泉,双雪涛的眼睛紧盯着这一条似乎浓缩着整座城市历史痕迹的角落,试图复原前辈们的失落与迷茫,更试图在这一份失落与迷茫中思考出新的时代城市内涵与价值,以微小的视角仰望整个时代的广袤星空,双雪涛的写作因此而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韵味。

作为一名作家,双雪涛有自己的文学自觉。他是一位非常热爱自己家乡,且非常愿意书写家乡的作家。他笔下的故事绝不是简单抒怀,而是以一种冷静的笔触对家乡东北的过往进行回望和关照。双雪涛常常以一种冷幽默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处理,且闲笔与留白都恰到好处,给人以丰富的遐想空间,同时,也让作品表达出了他个人对生活、对时代的多重思考。在他的书写过程中,其并非是為了书写而书写,更像是一种在本能意愿驱使下的对故乡历史的重现。曹翰林在《不作为方法的讲述:双雪涛笔下的故乡、个人命运与理想主义》中指出,虽然“东北”对于双雪涛而言是其创作小说的主要故事来源,亦是他偏爱的素材“取景地”。但是只是单纯地复刻时代场景、复原祖辈与父辈走过的足迹,并不是双雪涛创作的唯一目的。不同于班宇和郑执,在双雪涛的创作中,所谓的东北方言和俚语,他鲜少使用,更多的是把东北语言习惯背后所蕴含的人物情绪融入小说中。他笔下的东北、铁西区、艳粉街虽然充斥着动荡、混乱,但是却是他的精神原乡。

三、双雪涛笔下的小人物书写

双雪涛在《走出格勒》中写道:“一九八八年的艳粉街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准确地说,不是一条街,而是一片被遗弃的旧城,属于通常所谓的三不管地带。进城的农民把这里作为起点,落魄的市民把这里当作退路,它形成于何年何月,很难说清楚,我到那里的时候,他已经面积扩大。”他的小说涉及的主要人物都是行走在城市中的小人物。在很多作品中,他都把目光关注在失落的人群身上,小说具有极尽忧郁苍凉的美学特征。

在《双雪涛小说中的“失落者”群像》中,作者表示,双雪涛以互文似的叙述手法来展现城市中小人物们的故事,在叙事过程中,不同叙事主体的反复切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在这些小人物中,不可或缺的当属女性形象,在双雪涛的笔下,很多女性人物自身似乎都带有渡己渡人的特性,这一元素的功效便是女性情感意识的显现。对于这一点,曹翰林在《不作为方法的讲述:双雪涛笔下的故乡、个人命运与理想主义》中提出,在作者笔下,每一个角色的生命都是其信念的实际载体。对于人物命运的讨论时常出现在作品中,双雪涛认为,人的命运是诗性的。也就是说,即便故事迎来了结局,在他看来,一个人生命的信念始终在路上。

双雪涛笔下的小人物个体身上流动的气质潜藏着一代东北人的群体意识,这些人的困顿与当时的环境背景密不可分。由于环境的变迁,那一代少年人父辈的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让同时代生长的少年人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这是艳粉街动荡不安的起源。而知识分子和工人阶层的结合,如作品《平原上的摩西》中庄德增和傅东心的结合。由于两人在知识层面、认知层面等诸多层面的不吻合,种种落差加剧了这种不安感。当然,在庄德增和傅东心的衬托下,李守廉便是那个失落的个体。他们常常朴素、沉稳、老实,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想踏踏实实地过好平淡的生活,但似乎平淡也近乎奢望。李守廉渴望实现自我救赎,但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正如其小说的名字——《平原上的摩西》一般,根据史料记载,摩西在跋涉的途中溘然长逝,最终,他的族人却沿着他的脚步抵达了迦南地。在双雪涛的小说中,虽然李守廉看似一生庸碌,甚至有些懦弱无能,但是他却用他自己的方式与胆识保全了他的女儿李斐。李守廉所代表的群体虽没能完成自我救赎,就像摩西,虽然身死,却保全了族人。

四、结语

双雪涛笔下的小人物虽常是困苦的,但很多都带着温暖光明的底色,人们常常能从小人物身上看到大情怀。在一定程度上,笔者认为这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双雪涛的文字也大多以他们为主角,他的故事也大多为他们而写。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关于双雪涛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部分。双雪涛被很多评论者称为迟来的大师。关于双雪涛的研究内容,诸如叙事艺术上的特点,以及作为新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具体到他个人化的创作特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有待日后进一步梳理。

参考文献:

[1]张元珂.反类型的青春写作——双雪涛中短篇小说论[J].创作与评论,2014(17):18-22.

[2]孟繁华.“80后”:多样的讲述和不确定的未来——以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大师》和《长眠》为例[J].名作欣赏,2015(01):105-107.

[3]弋舟.勇敢地选择独自把球从所有人中间带出来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阅读札记[J].上海文化,2016(11):44-48.

[4]李雪.城市的乡愁——谈双雪涛的沈阳故事兼及一种城市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2016(06):162-166.

[5]方岩.诱饵与怪兽——双雪涛小说中的历史表情[J].当代作家评论,2017(02):167-172.

[6]黄平.“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J].扬子江评论,2017(03):12-18.

[7]刘岩.双雪涛的小说与当代中国老工业区的悬疑叙事——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8(12):15-24.

[8]杨立青.双雪涛小说中的“东北”及其他[J].扬子江评论,2019(01):69-75.

[9]王德威.艳粉街启示录——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J].文艺争鸣,2019(07):35-39.

[10]杨雪晴.东北平原上的小人物书写——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J].鸭绿江,2019(16):48-49.

[11]刘岩.世纪之交的东北经验、反自动化书写与一座小说城的崛起——双雪涛、班宇、郑执沈阳叙事综论[J].文艺争鸣,2019(11):22-31.

[12]丛治辰.何谓“东北”?何种“文艺”?何以“复兴”?——双雪涛、班宇、郑执与当前审美趣味的复杂结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4):3-33.

[13]胡哲,罗秋红.双雪涛小说中的“失落者”群像[J].华夏文化论坛,2020(01):149-158.

[14]曹翰林.不作为方法的讲述:双雪涛笔下的故乡、个人命运与理想主义[J].文艺争鸣,2020(10):147-152.

(作者简介:周子妮,女,硕士研究生,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学创作)

(责任编辑 肖亮宇)

猜你喜欢
双雪涛摩西小人物
THE ROUGE STREET BLUES
汉语世界(2022年3期)2022-06-19 06:05:48
The Rouge Street Blues
得到的都是笑脸
主持人语
新文学评论(2021年4期)2021-11-11 13:03:45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34
双雪涛 写作是个严肃的事儿
摩西奶奶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5
小人物的施予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1
小人物的大格局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