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欲望越来越强烈。目前,大学公共音乐课已经从单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转变成一种有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式。以学生喜欢的音乐作为传播媒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获取思想营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课程”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多指教材或教学科目,《现代汉语词典》把它理解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过程”。广义课程是指学校按照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了各种学科、教学活动等。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思想。“课程思政”是一种以“课程”为主体的“德育系统”,它是一种“教学系统”,是指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化”。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类学科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驾齐驱,要做到知识与价值观、能力教育相结合”。所以,以“思政育人”为指导,把“音乐教学”和“思想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思政”的思想性,而且还可以丰富“思政”教学的构成方式。
目前,随着社会观念的逐步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很容易出现“孤岛”的局面。一些大学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课堂中,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价值也不甚了解。此外,由于“课程思政”与各类学科的结合不够密切,导致“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课程思政”既是全面实施“全过程”的一次有益尝试,又是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是推动“协同”教育思想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所以,在全面认识和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公共音乐课是一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艺术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而且还要受到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品格和情感的影响,从而形成音乐与思想教育并行发展的一种教育潮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时,往往会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这就需要结合“课程思政”的公共音乐课,有效地把音乐的趣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轻课堂教学中的无聊和苦恼,有利于学生对道德、审美的认识和掌握,从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兴趣。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以“课堂”为核心的,但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当前大学的教学体制来看,学科整合是当今教育的主流。因此,在大学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融入音乐课程之中,既能使德育与美育结合,又能充分利用其理论指导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艺术情操素养。它与现代教育理念相适应,可以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通过对大学公共音乐课地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的美感,又可以感受到音乐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而达到促进学科融合的效果。另外,融合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心态始终处于一种平和、健康的状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和动力,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有益的[1]。
在“课程思政”思想的深化和实践中,各专业的教育目的都与“课程思政”思想相吻合,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在课程整合中寻找突破口。在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理念的同时,高校教师也逐渐加深对“课程思政”思想的认识,深刻地认识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这一思想可以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教育变革背景下,很多大学都确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念,把“课程思政”的思想贯穿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深刻地认识到思政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而在专业的课堂上,积极地应用“课程思政”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但是,要把“课程思政”的思想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系统中,就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既要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又要做到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和价值观的融合[2]。
要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大学各个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驾齐驱,需要从构建具有具体实践内容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入手。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思政”的思想还处在起步阶段,其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对各类课程资源中思政教育内涵的发掘不够,要构建各个学科的纵向思政教育系统,把各个学科的思政教学资源按一定的顺序、有步骤地向大学生进行渗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二是对“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处理地不到位。“课程思政”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理论教育系统,它与大学各个学科具有良好的互通性,需要把“课程思政”的思想贯彻到大学的各个教学项目和教育活动中去,真正做到“课程思政”与大学的课堂教学并驾齐驱。高校各级党组织、教学机构、行政机关要积极主动、奋发有为地推动“课程思政”的思想,加强多个部门的协作,以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与各专业的合作办学模式。
根据调查,大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需要为85%~90%,具体表现为:愉悦心情、发展兴趣、陶冶心灵、提高审美能力。但是,学生对大学公共音乐课的兴趣与爱好存在明显的差别。表现为热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种状况可以说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缺少与中小学一样的教学大纲,大学虽将音乐作为一门普通课程纳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但是对于音乐能力、音乐知识水平的要求,目前尚无明确的规范。一些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材料已有数年之久,难以与时俱进;有些高校也有教师所开设的公共音乐课,但是在内容上却存在着知识的重叠,而且缺少系统与一致性。重复性地进行教学,不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
从1988年起,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高校音乐教学的政策,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为例,对其进行一些具体的改革。许多普通大学都已开设音乐专业的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测试。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结合对湖北地区部分院校的了解,发现现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视唱法不高、五线谱像是读天书、缺少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水平较低,影响着他们的音乐素质和审美水平。在大学里,大众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手段。学校开展大众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能让他们拥有一种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3]。
教学教师多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具有较强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在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个比率却很低。一些专职教师虽然当过班主任,但由于要满足职称评定的要求,他们的工作年限相对较短。他们对学生进行思政教学的实践并不多,主要是从事专业领域的教学、组织、各种形式的表演、竞赛,核心是通过各种形式、方法和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忽视了三个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个别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强,偶尔也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其方法与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对大众音乐专业的具体要求与规范。
高校音乐公共课不仅是音乐教学的载体,也是艺术传播的载体。又肩负着“美育”与“思政”的双重功能。教师自我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时性和功能,将直接影响到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学校要以“音乐为本”为核心,突出“立德树人”的作用,并注重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审美、智力、品德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把价值导向、知识转移、能力发展,尤其是价值导向的观念,真正实现“三明确”。一要从“知识”转向“能力”,转变为“价值导向”;二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三要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育人要素的衔接,实现知行合一。例如,教师在教授《保卫黄河》时,就可以打破以往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从内容、形式、风格、人文背景等多个角度来教授学生们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歌唱技能,并且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把爱国情绪表现出来,从而使这首曲子更具艺术感染力,更具人文色彩。
大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公共音乐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由于学校的地域分布较广,因此,音乐教学的地域差异也较大。有些学生是从乡村、乡镇或者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过来的,因为他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他们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所能学到的音乐教育较少,导致这一群体的音乐基础较差、学习兴趣较低、音乐素养参差不齐,难以消化、吸收、理解在大学所学的音乐知识,妨碍音乐课程中思政内涵的升华,从而会影响到学生对“思政”内涵的理解。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要使一个人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就需要使他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全面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以学生的现实状况和需要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并设计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并结合现代的新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经典戏剧的片段,让学生们在一种放松的气氛中,去感觉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领悟一部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及其所蕴含的教育性的魔力[4]。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勇于创新、勇于开拓,挖掘学生的内在品格,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由“传授者”“复制者”向策划者、指导者的转型。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把教材作为基础,把社会实践作为指导方向,扩大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要发挥创造性,对思想高度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传播,使其真正发挥出音乐思政育人的作用和价值。比如,在欣赏舞蹈的时候,加入热情的抗争,勇于承担,释放积极的能量。同时,也可加入歌颂祖国、幸福生活、激励奋斗的音乐。高效地优化并融合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音乐教育的内容能够承载并传递正能量[5]。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在加强自身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政治理论的研究,让它与自身的成长、发展和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转变育人观念,通过构建思政平台,深化教学改革,挖掘育人要素,以音乐教育为载体,推动知识系统向价值系统的转化,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思想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变革,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高校要建立起以课程资源为载体的育人机制。协同育人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把思政教育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使各方面的主体都能参与进来。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在课程思政系统的认识上形成共识,将思政要素持续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整个教学中,切实实现“以德为本”的目标。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6]。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协作能力较差。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协作精神,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音乐演奏中蕴含着和谐、协调和合作的因素,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加入合唱团队,亲身感受到团队合作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营造出一种团队间互相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演奏效果并不是由一个人的音乐素养决定的,而是由集体声音的相互融合决定的。团队成员应以互相合作为前提,在感情和声音上建立起一种默契,在进行演练和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他人、对团队负责的意识,培养他们对团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7]。在长期的音乐团队教育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又能培养出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明确课程思政价值,更新思政育人理念,激发兴趣,注重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整合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元素,拓展育人形式与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夯实思政育人根基,构建系统的思政课程资源协同育人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