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之初探

2023-08-21 23:45:32杨毓婕
大众文艺 2023年9期
关键词:研学文旅文化遗产

杨毓婕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000)

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进入中国,在其中国化的同时,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身影逐渐出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伴随着公共艺术的影响在生活中逐步深入,我们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与接受在不断增加,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在此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的素质拓展课外教育,在后疫情时代正迎来发展的大热潮。公共艺术的介入通过对旅游路线故事性的设计与文化空间中的艺术营造,让参与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旅途的学习,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公共艺术作为时代文明的产物,城市发展的产物,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展现介入到研学旅行文化空间中势不可挡。因此,公共艺术如何介入研学旅行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公共艺术与非遗研学的关系出发,了解非遗研学的最新发展情况,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介入非遗研学实现体验感的升级,深入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涵。

一、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关系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国艺术界,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当代艺术的最典型特征,这里的公共性更多的是象征一种公共精神,一种公共文化价值取向,一种人文艺术理想。公共艺术诞生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美化与公共设施的升级[1],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与成熟,城市门户建造、城市广场建设、老旧社区更新、乡村振兴艺术建设等公共空间都有公共艺术介入的身影,其功能属性也越加丰富[1]。如今公共艺术与公众的生活已密不可分,已基本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公共艺术实践领域的也在不断拓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概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旅游和学习一向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孔子56岁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考察各地的风俗民情,宣传礼乐文化,堪称世界研学旅行的先师和典范;研学旅游是一种基于学习地点的地域文化特征、学生心理特征、学习能力要求以及学生整体素养提高的需求,有目的地进行有目的组织,以集体旅游、集中住宿等形式,走出校园,开展一种探索式学习与旅游体验有机结合的课外教育活动。因此,研学旅行是将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是一种在课堂之外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还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实践育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研学旅行是研学旅行的典型代表,是文化+教育+旅行的有机融合,是针对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打造的文旅类型,以下简称“非遗研学”。

3.公共艺术与非遗研学的关系

随着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非遗研学作为文旅的重要领域发展迅速。公共艺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追求最大限度地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公共艺术是文化空间中艺术语言呈现的媒介,为非遗研学打造集感受、体验、学习兼具的文化空间。公共艺术的介入为非遗研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以及建设思路,探索“教育+旅游+公共艺术”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公共艺术通过对文化空间的塑造,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将研学场域与研学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研学升级,同时给参与者身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研学旅行的成功。笔者认为,该尝试可开拓了公共艺术介入研学旅行的方向,在新领域中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对社会的美育价值,同时该尝试推进“研学+非遗+公共艺术”旅游线路模式一体化设计的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非遗研学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1年5月11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4条,其中有一条,就是“学校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与之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项目”。各地中小学将学习非遗文化加入学生培养计划,开展相关的研学旅行。同时社会各界也针对“非遗研学”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为“非遗研学”体系的完善做出巨大贡献。“非遗研学”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之一,其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长期的探索与完善中“非遗研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游与学的协调问题

当下非遗研学出现“游大于学,只游不学”的现象,即仅仅把目光放在了旅游的形式上,学生们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旅行,忽视了“研学旅行”实践学习的真正内在意义。研学规划与普通旅行无异,未能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

2.旅游线路与活动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设计

现有的非遗研学规划尚不完善,课程的设计缺乏针对青少年起引导性的完整故事线,具体课程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需求和知识储备的差异性,存在研学路线规划单调、不合理、主题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3.研学课程内部教育逻辑混乱

课程故事线与事件节点对不上,缺乏逻辑,缺乏新意,文化学习的进度做不到循序渐进,无法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游学,缺乏专业的研学课程。

4.研学内容与模式单调

研学内容以研学导师口头讲述、参观为主,体验活动少,互动环节缺失。学生的参与感较弱,体验感差,对非遗文化的理解浅,无法通过实践切身体会,达不到深挖研学的目的。

三、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意义

1.公共艺术为非遗研学提供新方式

公共艺术的介入为非遗研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以及建设思路,探索“教育+旅游+公共艺术”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第一,非遗研学的线路规划不合理是当前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公共艺术宏观的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毋庸置疑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非遗研学的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第二,公共艺术可以通过打造沉浸式的研学体验实现研学旅行的升级。公共艺术借助现代发达的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结合声效、光线、不同介质的材料等实现多感官的旅游体验。第三,文化空间景观与氛围的提升,也随之会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2.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实验性意义

公共艺术通过对文化空间的塑造,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将研学场域与研学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研学升级,同时给参与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获得研学旅行的成功。笔者认为,该尝试可开拓了公共艺术介入研学旅行的方向,在新领域中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对社会的美育价值,同时该尝试推进“研学+非遗+公共艺术”旅游线路模式一体化设计的发展和完善。

3.对非遗的传承意义

通过公共艺术介入研学旅行的方式,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拘泥于传统幕布的呈现形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渗透在研学的旅程中,打造沉浸式的研学旅行,提升研学旅游的质量让青少年们在玩中学,实现非遗活化。青少年们在游玩的旅途中也研习了传统非遗文化,寓教于乐,实现文旅赋能,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4.教育意义

以户外课堂的形式,突破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从娱乐活动中,将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去,公共艺术介入更充分的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让青少年们感悟到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和文化底蕴之深厚,让学生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产生一种热爱之情,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培养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5.促进文旅多元发展

在新文旅时代,教育是引擎,是为文旅产业赋能的。洛嘉儿童空间品牌创始人李方悦女士曾说过:“传统开发模式中地产带动教育,教育是刚需、是配套,但是在文旅项目中教育是核心、是出发点、是一个引擎。”研学旅行让文旅的方式变得多样,让青少年的课后教育可知、可游、可感。从形式、方法、教育等多方面促进文旅的多元发展。

6.艺术活化意义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来看,通过公共艺术介入的方式引入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虚拟VR技术、智能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多方面的技术支撑,避免同质化和碎片化发展。突出自己的特点,持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带动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提升内在的竞争力,实现更好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活力和魅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四、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方法与路径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当前阶段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景观与非遗研学的区别探讨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方法与路径。

1.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不同之处

(1)服务对象是参与非遗研学的中小学生。实现中小学生在非遗研学中寓教于乐需要更注重研学的乐趣,游戏式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激情的有效手段。公共艺术装置的介入能够更好地实现场景互动,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感,亲身体验到研学的内容。

(2)公共艺术介入的空间点位与研学课程的线路规划密切相关。研学旅行的规划包括打造特色路线、课程开发、餐饮与住宿安排等,公共艺术介入的空间是基于研学路线进行点位的选择。根据课程主题的安排,选择合适的介入空间,打造与研学主题相契合,与空间文化氛围相协调的公共艺术装置,树立和培育起公共空间的文化魅力,打造真实和持久的公共文化。

(3)公共空间中学习环境的营造。公共艺术介入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营造提升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和找到学习的意义,所以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如何实现空间中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孩子们在进行玩游戏、做手工等娱乐活动时在周围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提高学习主动性,彰显出公共艺术对文化空间的塑造和学生们鲜活的生命魅力。

(4)更注重艺术装置的沉浸式互动。沉浸式互动装置是通过电脑对人的多种反应和动作进行捕捉,使使用者可以深度地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中,而这个世界与电脑可以通过各种探测设备进行交互和交流。在交互式交互中,通过对用户的感知命令,电脑可以准确地运用灯光、声音等信息进行交互做出反应。沉浸式互动装置艺术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美妙的视觉体验,还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到自己的创作中[3]。极大地满足了研学旅行的服务性与乐趣性的要求,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开阔眼界,打开想象力的空间,实现研学升级。

2.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设计方法

(1)规划设计。非遗研学的线路规划不合理是当前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公共艺术系统的分析介入区域的文化属性,选择文化特色课题,将非遗文化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具体的课程。从宏观的角度设计旅游线路主题概念的讲述方式,在路线的关键节点进行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课题类型的清晰定位是研学旅行规划设计的地基与核心。再从微观的视角,定位到研学旅行路线的关键点位进行公共艺术装置、公共艺术设施、导视系统等设计的介入。使介入场域展现自身的特色,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带动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提升内在的竞争力,实现更好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活力和魅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2)沉浸式设计。沉浸式设计是参与者能否完成身份的带入与全身心地参与进研学活动的关键,而公共艺术能从多元的角度为参与者打造沉浸式的体验。公共艺术互动装置的设计是基于研学主题与场域环境为前提的,装置的介入能有效提升原有空间的主题氛围。基于主题概念设计的整体导视给予观众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强参与者的身份代入感。公共艺术通过打造沉浸式的研学体验实现研学旅行的升级。公共艺术借助现代发达的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结合声效、光线、不同介质的材料等实现多感官的旅游体验。文化空间景观与氛围的提升,也随之会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3.公共艺术介入非遗研学的路径

(1)主题故事线的设计。为非遗的学习设计一条与旅游路线相契合的、连贯的故事线路,在关键的文化空间点位设置与学习课程主题相关的任务点或游戏点,通过完成游戏任务拿到线索,以故事的设定推动完成研学。同时可根据故事线的设定设计IP形象,用生动有趣的形象引导小朋友们进入到故事线的剧情里,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研学之旅。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吸引孩子的兴趣,引导其进入角色,度过好玩有趣的研学之旅。

(2)导视系统。根据线路主题设计的整体导视系统,不仅能推进故事线的发展,引导任务完成,而且能更好地使参与者进入角色,随着参与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加强参与者的身份认同感。整体导视系统包括室外指引方向的指示牌、室内LED屏、根据主题设计的插画APP地图等等,全方位的安排导视系统。

(3)公共艺术装置。公共艺术的介入是基于对场域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的整体分析与非遗研学主题的定位进行的,体现介入场域的在地性、活动主题的独特性、公共性等。声音互动装置、动态雕塑、光艺术装置等不同类型装置的介入依据于对介入场域的分析,进而设计适合的装置类型。

(4)文创产品设计。基于故事主题IP形象衍生的文创产品,是IP设计的可视化载体,使整个非遗研学的维度更加完整。同时文创产品可服务于游戏或者任务的奖励机制,参与者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兑换物品,提高参与者完成故事线的积极性。具体载体包括笔记本、彩铅盒包装、盲盒、抱枕、玩偶等等。

结语

公共艺术介入研学旅行的方式,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拘泥于传统幕布的呈现形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渗透在研学的旅程中,打造沉浸式的研学旅行,提升研学旅游的质量让青少年寓教于乐,实现非遗活化。孩子们在玩的同时也学习了传统文化,实现文旅赋能,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公共艺术是一门跨学科专业,综合性极强,相信公共艺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一定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猜你喜欢
研学文旅文化遗产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