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风格 寓情

2023-08-20 22:15:41韦秉文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闲游高古仄仄

韦秉文

2022年高考上海卷的古典诗歌阅读题,就考查内容而言,主要考查了分类、风格、寓情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下试做简要分析说明。

一、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城中闲游

[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

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12.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1分)

A.《古诗源》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集》D.《万首唐人绝句》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2分)

A.深沉哀怨B.清雅委婉C.瑰奇明丽D.高古淡远

14.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闲游”所寄寓的情感。(5分)

二、诗意解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在“城中闲游”的所见所感。依考题的注释,“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具体时间,应是唐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或大和二年(公元828年)。

首联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请问城池楼台的主人是谁?据说他们大多都身居显耀的官位。

颔联将身居要职的池台主人与闲人(指诗人自己)两相对比:主人一掷千金买下风景绝美之处却无暇欣赏,于是,它便整天地属于“我”这无所事事的闲人了。

颈联写诗人流连园景。穿过曲曲折折的竹林幽径,又在弯弯曲曲的花林中迤逦而行。

尾联写黄昏时斜阳垂空、客人散尽的景象。这遍地春色无人欣赏,真的是空锁园中,被白白辜负了。

全诗以明白简练的语言进行叙述和抒写,而将自己的感情蕴藏在不动声色的叙写之中,格调高雅清新。

三、试题解读

(一)关于诗的体例分类

第12题字面上考查的是什么“诗歌选集”“可能收录本诗”,实际上考查的是古诗分类。

唐代以前,所有诗歌都可统称“古诗”或“古体诗”。唐代以后,诗分为两大类:一类仍按以前的样式来写,写出来的就叫“古体诗”或“古风诗”;另一类是唐代新兴起的诗体,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不少讲究,格律甚严,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又可大致分为两类:每首八句的称“律诗”,每首四句的称“绝句”。依每句诗字数的不同(五字或七字),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律诗”则分为“五律”和“七律”。

对照考题所选的诗作,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此诗不可能被收入唐以前的诗歌作品集《古诗源》或《乐府诗集》,故可排除A、B两项。再看,诗作有八句,每句五字,属于五言律诗,而不是绝句,所以,在C、D两项中,应排除D项(《万首唐人绝句》),而选择C项《唐宋近体诗集》为答案。

这首是押平声韵,韵字为第二、四、六、八句的最末一个字“津”“人”“巡”“春”,属于诗韵上平声第十一“真”部(见王力《诗词格律》之附录二《诗韵举要》)。

按诗谱,其用字平仄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中的第三句第三字“买”和第七句第三字“眾”,都是本来应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但这里的平仄变通是格律所允许的。同理,第八句第一字本应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空”,也是格律所允许的。

此外,律诗的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还必须是对偶句,在诗律中称“对仗”。《城中闲游》也是符合对仗要求的。颔联“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千金”对“永日”,“绝境”对“闲人”是名词对名词,“买”对“属”是动词对动词。颈联“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竹径”对“花林”是名词对名词,“萦纡”对“委曲”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入”对“巡”是动词对动词。

(二)关于诗的风格的判定

“风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据此,古诗风格,就是古诗作品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鲜明的风貌情调。第13题给出了“深沉哀怨”“清雅委婉”“瑰奇明丽”“高古淡远”四个选项供选择,必须指出的是,古诗的风格绝不只限于这四种。晚唐司空图所著《诗品》列出了二十四种风格,除了字面与考题完全重合的“高古”,还有“悲慨”“冲淡”“绮丽”“清奇”“飘逸”等。王维的诗蕴藉幽远、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李白诗的豪放飘逸、韩愈诗的新奇险怪和李商隐的诗清丽婉转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刘禹锡的诗风并非一成不变。被贬做地方官期间,他写过风格与民歌相近的“竹枝词”,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等名句,格调婉转而清新活泼。他又有《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名篇,或咏史或酬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概括与慨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惆怅与豁达,又显现出沉郁中见豪放雄健的格调。就这首《城中闲游》而言,他是即事、即景抒怀,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与“清雅委婉”的评语相吻合。而“深沉哀怨”过于低沉,“瑰奇明丽”过于超拔,“高古淡远”过于飘忽,均与本诗风格不相切合。

为使同学们了解其他几种诗歌风格,这里试各举一两个例子。

“深沉哀怨”的名篇:唐·于濆《辛苦吟》:“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嫫母”是传说中黄帝的妃子,貌丑而有德)宋·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瑰奇明丽”的名篇: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作原文均从略)

“高古淡远”的名篇:唐·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三)关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三道考题中,第12题诗歌分类仅赋1分,第13题风格判定占2分,而第14题“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闲游所寄寓的情感”占了赋分最重的5分。这是因为,解答此题需要逐句甚至是逐字读懂全诗,并由考生自己组织作答文字。诗人有“闲”,但这“闲”是因多年被贬,远离京城、远离国家权力中心而得,诗人治国平天下的宏愿难酬,心中自然不能不感到抑郁、苦涩。纵是景致再美,落寞之情也难以排遣。

命题人为该题拟写的参考答案为:

(1)对自己投闲置散的自嘲。池台主人因身居要职而无暇欣赏美景,作者却在洛阳城中闲散游赏,对比之间,写出了作者的闲散无事。

(2)流连于美景中欣赏的闲情。诗人流连在园景之中,穿幽径,走花林,看雅竹,透露出他的闲情逸致。

(3)怀才不遇的落寞。尾联借斜阳客散、春色空锁,暗寓诗人怀才不遇,遭受冷落的不平和无奈。

猜你喜欢
闲游高古仄仄
谈“高古”
中华诗词(2023年10期)2023-02-06 06:02:38
乐高古古治的冒险之旅
冬日望月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新阅读(2018年6期)2018-09-10 14:25:55
立春日寻春
偶感
学诗
范东学
高古清雅 气韵雄健——评何健新的书法与国画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
文史杂志(2014年6期)2014-11-06 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