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研究

2023-08-20 03:20:27邵时坤
南北桥 2023年15期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

[摘 要]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对其进行管理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必须对养老金进行审核,以确保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安全,并充分发挥企业年金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养老金支付与管理是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这既是保护参保人合法权益的关键,也关系到退休基金的稳定,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目前,部分地区对退休人员的识别不准确、管理不细致、把关不严等问题仍然十分明显,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大数据;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1文献标志码:A

对养老待遇精准发放进行管理时,要注意查证养老待遇的真实情况,并且对部分养老待遇资金进行监管。在监管的同时,要注意到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展开研究,有目的地建立和完善对策,以确保资金运作的安全。在当前的社保资金筹集与管理中,各参保人的目标和动因不尽相同,因此在此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如果没有遵守国家规定对养老保险资金进行回收,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比如,对其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进行减少缴纳或者是漏缴,想方设法地拖延或者是非法侵占。这些情形的发生,都将给我国公共资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在大数据环境下,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迎来了新机会和新挑战。本文提出大数据驱动下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实现途径,从而为我国智慧养老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指导。

1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一词源于《大数据时代》一文,该文首次使用了大数据,并指出了大数据具有“5V”特征,包括规模大、速度快、变化快、价值密度低和真实性强。大数据不仅表示数据数量多,而且表示数据处理速度快。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大数据也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因此人们也开始给它下定义。麦肯锡国际研究所于2011年发表了一份名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的调查,该调查首次对“Big Data”一词进行了界定。该报道表明,大数据的集合对数据从提取到储存和分析的能力远远超过常规数据分析模型。大数据的运行速度更快,能够覆盖的信息范围更广,数量更大,而且更具有多样性。大数据可以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将数据中隐藏的巨大价值发挥出来。面对急剧增长的海量数据,迫切要求一种集决策能力、洞察力和优化能力于一体的新的数据分析模型。

2 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内容

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是非常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基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在进行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时,应该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检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情况,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二是重视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审核,对年金基金的管理进行管理;三是关于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否存在不正当地利用基金的情况;四是关于资金估值,主要关注资金的合规性、投资之前的可行性分析和决策基础等工作的筹备,是否存在不被政府所禁止的资金投入[1];五是评估公司的内控系统,检查公司的融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内控系统设计是否科学、健全和有效。对养老待遇进行精准发放管理,主要关心养老金是否被用于特别用途。核查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否及时、全面和准确,有无拖欠和克扣现象;是否按照所需的程序进行资金的流动和运用;查清领取养老待遇的主体,查清他们缴纳的资金和养老待遇的资料;是否对本单位的养老待遇进行了虚假申报,并对其进行了冒领;着重对养老待遇是否被挪用、是否非法周转等进行核查。

3 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理论基础

3.1 福利经济学理论

英国学者庇古、霍布斯等人在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一套以社会经济的福利为核心的经济学系统——福利经济学。它所关注的福祉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福利;另一类是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理论基于“利益的视角”或“利益的最大限度”,并着重于“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利益”,社保是对人口进行补贴的一项社会服务机制,它是以社保税等税制对较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调整,而较低收入者的收入则是以构建社保体系进行调整[2]。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途之路,可持续发展包含三项内容。一是生态发展,也就是由于经济行为的转变和不适当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二是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内容中的主要方面,經济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和满足,当前人民的经济福利能够持续改善,与此同时,还能保证未来子孙享受到的经济福利不会比上一代差。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保障,不但要符合现在人民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需要,还要符合未来几代人的需要。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可以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还可以帮助基金在进行保值增值的管理过程中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基金后续使用的可持续性。

4 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内在价值

在探索大数据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时,首先要明确养老待遇构成成分。养老待遇的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和目的因素三个因素相互配合。通过政府的介入,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视角对养老待遇进行协调。同时,通过引入市场化的方式,产生激烈竞争,也让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变得更具生命力。在对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政策管理、技术管理和设备管理三大类别。一方面,在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方面,政策的扶持是最基本的保证,这既说明了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注,也说明了我国希望老年人能过上高品质、高水准的生活。另一方面,将技术管理作为运行的保证,与设备管理相结合,使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成为可能。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终极目标依然是老年人,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所有的政策和服务时,都要切实地为老年人群的权益着想,让老年人群活出尊严,活出品质[3]。

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具有一定的智慧,与原来养老待遇管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设备更新、反馈更加智能化。同时,管理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从最初的以小样本为主的定性分析,转变为以大样本和定量化为主的定性分析。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项目采用了智能手段和智能方式来精确辨识出项目的要求,项目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大数据可以打破传统的“抽样”思路,更好地发掘各种因素间的内在关联,探索其背后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我国的养老服务水平。

5 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对策

5.1 加强预算管理,提升待遇支出宏观控制的精准度

一是提高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构建并健全基于大数据的养老保险金费用预算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封闭的财务流、业务流、信息流进行深度整合与衔接,并在此基礎上,实现“三流合一”,灵活切换,为养老保险金费用预算编制、预算干预、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二是在财务预算制的方式上进行改革。要利用好预算制与大数据两个关键环节,打破过去预算制只能依靠地方政府提供的数据进行预设的限制,并在下一个预算编制中,对已到年龄的投保人享受待遇的条件进行预设,从而精准地产生下个预算期的享受待遇的新增数量,从根本上挤出在预算期中享受到的额外享受待遇的“水分”。除此之外,对于在预算中无法预料的跨省转接、征地移民、试点扩面、政策性增支等临时和紧急事件,要合理安排一些数量的非预期支出,这样才能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偏差进行及时纠正,保证在持续变化的预算运作过程中,预算的整体目标依然可以成功实现[4]。三是加强财务预算的硬性约束。要加大对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与事中跟踪的力度,一直将监管放在第一位,并利用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实时地将工资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把握住,严格按照设定的预算支出进度对所需的资金进行审核和拨付,保证工资发放管理一直在预算轨道上进行理性运作。要强化对预算执行的评估,实行真抓实干、赏罚相结合的方式,并对其进行严肃的问责,真正把预算执行的责任压得更紧、更实。

5.2 加速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技术方法创新

在加速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技术方法创新上,必须多向其他先进的城市学习,吸取管理经验,以满足管理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与本市的现状相联系,拓宽管理思维,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寻找出与本市相适应的特定管理方式,加快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探索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养老保险基金计算中的应用,持续改进联网管理综合操作平台,推动养老保险基金联网管理的实践。因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法和管理对象都比较独特,所以管理人员大部分都属于管理或财会方面的专业人士,计算机管理技术对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在理论上拥有更多的专长,又要熟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想对养老金系统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改革,就必须引入掌握电脑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强化员工管理业务的训练,并使其对当前管理技术行业的新形式有更多的认识。此外,为解决目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提供匿名举报的途径,在社会的监管下,对有关意见进行搜集,并进行恰当的调查,增强社会对养老基金管理的意识,提高奖励基金管理的影响力。

5.3 加强数据比对,消除待遇给付微观管理的死角

在养老金支付方面出现的一些“盲区”,大部分都存在于不同险种、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汇点,必须将这些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并不断地进行相互比较,这样才能及时地找到并加以排除。

一是构建独特的社会保障资料库。构建起一个社会保障“身份证”的省级社会保障数据库,并具备对各类虚假数据进行权威性识别和精准识别的能力。

二是加强信息资源的实时交流和交换。要切实推动户籍信息、法院信息、丧葬信息和各个险种的参保缴费、关系转移、生存验证、待遇领取等方面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流动,利用大数据构建一堵“防火墙”,确保老年人养老金支付的安全。要一直保持用数据说话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只要是与退休待遇付款有关的数据与信息,都要经过共享平台和流通渠道,在多维度、多频次的反复交叉比对中进行去伪存真[5]。

三是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比较制度。要在各个保险公司中形成一套从上到下的内部管理和审核制度。同时,要与有关部门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的对外协作筛选机制,真正堵塞防止诈骗和冒领的漏洞。

5.4 加强风险防控,构建防范欺诈冒领待遇的安全网

做好养老金的支付和管理工作,要着重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一是抓住防范和控制重点。要将各种内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以大数据为支撑,紧紧抓住业务流程、岗位设置、管理稽核、经办权限等重要环节,构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监督互控链,真正控制好业务经办中的各种风险。二是在工作中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要构建一个以人社部门为主导,公安、法院、检察院、人民银行等多个单位共同参加的打击和预防社保诈骗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这样才能让工作发挥出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加强与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金监督机构以及劳动监察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促进预防欺诈冒领工作在基层、终端的落地见效。要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三是健全法律制裁的手段和方法。要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有关法律的修订,使被骗发的养老待遇追回工作走上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要在预防和处置诈骗和冒领过程中,不断明确各方的主体职责,推动调查认定、立案监察、案件移送、资金追回等各方面衔接工作的开展。

6 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养老体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大数据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并没有与“智慧养老”产生直接联系。为此,本课题拟通过剖析基于大数据的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梳理大数据和养老的实质关联,厘清大数据驱动下养老待遇精准发放管理的内涵和实施模式。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和指导,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强化各方面的协作和互动,持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婷. 智慧养老平台大数据技术应用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23(4):84-88.

[2]马静雯. 大数据技术在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的应用探讨[J]. 市场周刊,2023,36(4):167-170.

[3]李波. 大数据介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社区实践与路径研究[J]. 丽水学院学报,2022,44(6):60-65.

[4]卜德清,李苏之影,白思超. 养老大数据平台及其在养老设施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华中建筑,2022,40(10):26-30.

[5]刘会丽,牛玉霞,赵桃敏.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22,22(3):157-161.

[作者简介]邵时坤,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离退和社保管理中心,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大数据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3:53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6:20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