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绍兴 31208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工具的日趋完善,人类的商业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重构和创新。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融入实体经济,将全球经济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不断向数字化转型。贸易作为未来最基本的活动,也日益凸显数字化,数字贸易逐渐登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舞台并快速增长。
201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变化如图1所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高达50.2万亿元,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数字经济增速基本在10%以上,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1.5%,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39.9%,由此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图1 201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字贸易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兴行业迅速兴起,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革不断加速,对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转型升级,亟须改变原有的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建设全新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构建一套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不是在原有的商科人才培养基础上从目标理念、制度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优化,是一次彻底全新的商科教育“转型升级”。
相比以工业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商科,新商科基于数字贸易背景,是相关的数字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相融合的新商业经济,以及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新商业文明,需具备新的商业价值观念、应用新的商业思维模式。数字贸易时代,要把数字时代赋予商业的新变化不断注入新商科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着重培育具有全球观、数字价值观,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商科人才。因此,建设新商科就是要在不断与新时代、新技术、新产业的融合下发展商科,高职院校需探索“新经济”业态变化规律,探究新业态、顺应新趋势、培育新的商业思维方式。
数字贸易时代的新商科在岗位特质方面与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有很大不同,对人才的培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除了要具备传统商科的业务技能、专业能力外,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思维能力、跨界知识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字贸易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多,需要商科人才不断学习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数字贸易不断发展壮大下的社会和企业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处于后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设立、培养体系建设、教学内容的范畴、教学环节的设置都需要随之变化。在信息可随时随地传递并且个性化凸显的网络时代,传统学科界限分明的知识传授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创新型商科人才,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传统的商科育人模式。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基于时代积累的背景,新商科的培养模式需对传统商科进行重构,在课程中融入数字相关的新技术,在实践中将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融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数字贸易环境的跨界复合型人才。人才是驱动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需顺应数字贸易时代发展潮流,重视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创造学生数字化发展环境、不断更新新商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为学生提供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向企业输送具备高数字素养的新商科人才,为企业提高数字化竞争力提供知识保障。
全球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拉动全球经贸增长的新力量,也是促进传统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该新型贸易方式建立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的基础上,使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基础设施实现虚实结合。依托数字贸易平台,生产商、消费者、中间商获取并共同分享更多互惠互利的信息、资源和服务,通过数据流动加快商业运作的节奏,打通供需方的信息通道,打破了传统贸易的空间阻隔。
从贸易数字化的转型角度出发,可将新商科人才岗位需求分为商业分析岗、数据挖掘岗、数据分析岗、数据运营岗、数据营销岗和产品经理岗六大类。商业分析岗主要将数据分析师的结果做可视化展示,通过数据思维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数据挖掘岗主要是对业务数据进行清洗、建模、分类。数据分析岗主要是通过使用多种数字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客户,进一步探索市场将来的变化,及时发现其营销数据中的潜在价值,并及时对企业的现行运营状况进行适时调整。数据运营岗主要包括数字贸易平台的操作与运营,并及时了解数字贸易体系、规则、政策及关税细则等方面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数据营销岗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数字产品及服务的个性化营销、商务调研与用户分析。产品经理岗主要负责协调数据,对产品进行数据研究分析与对比,进行数据产品方案的规划设计。
(1)数字思维能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求新商科人才具有数字战略管理能力,通过数字思维使数字战略制定与企业的主体业务、营销策略、商业模式等保持高度一致,从而指导业务发展。
(2)数字创新能力。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能借助“端到端”技术,在全网范围内实现大规模覆盖,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运用,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大部分企业往往具有市场灵敏度高、市场反应快等特点,这对新商科人才的数字创新能力提出了更确切的要求,以满足企业通过产业融合产生变革的需要。
(3)数字分析能力。数据是数字贸易的生产要素之一,已成为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数字化竞争。但只拥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环节是如何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将其价值变现,这要求数字贸易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必须具备挖掘、梳理、跟踪及动态分析数据的能力。
(4)数字运营能力。除了具备传统贸易人才的专业能力外,数字贸易视阈下新商科人才还需要在数据平台方面掌握较强的操作运营专业能力。一方面,熟悉现阶段主流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和运行规则;另一方面,还须掌握品类运营和自媒体运营的技巧,依据市场需求选款并制定相应的运营对策。
(5)数字营销能力。在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心理、行为习惯、消费偏好等,推算消费者的特征,绘制出消费者画像,帮助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和行为进行精准营销,进一步调整产品生产策略,还可以帮助企业为提供更加贴近消费者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并通过数字化内容营销企业产品。
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部分,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活动,所需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时滞更长,这就加剧了数字视阈下新商科人才的供需矛盾和供给结构错配问题,特别是具有数字战略管理及跨界创新思维,专业技能互补协同的应用型、复合型新商科贸易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院校的商科培养模式普遍传统化、单一化,当前的数字贸易时代已不同以往,因此高校的培养目标应随之改变,重点培育具有跨界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要打破传统专业边界、学科边界,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学科知识界限之内的教学。能力目标要区别于传统商科教育,要把数字贸易时代所注重的能力融入培养定位中。新商科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在商科领域的思维能力、业务技能、专业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既能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又能够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趋势。为此,高校应根据数字贸易时代的企业实际需求,基于当前时代背景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数字型新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通常以就业为导向,传统的商科教学在日常专业教学中依然以传授知识为主。
数字贸易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和岗位对人才提出了具备完善的技能结构和相应专业知识支撑的更高要求。与数字贸易时代下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传统的商科培养体系已落后于企业需求,高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跟上数字贸易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全社会的人才需求正在发生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发生了本质变化,这也让传统商科的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数字贸易的大背景下,数字资源已逐渐被企业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同时把分析利用数字的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数字分析利用能力主要有数字采集、数字挖掘、数字处理、数字分析、数字跟踪等。当前高校商科教学中少有包括数字采集、数字挖掘、数字处理、数字分析、数字跟踪等内容,利用数据结果进行展现的教学更是寥寥无几。日常教学仅侧重商科的理论教学,且商科的理论教学与数字分析往往没有联系,教学内容中也鲜有融入数字素养的相关课程。在分析解释商业活动的问题时往往单纯地利用商科理论知识来解释,少有结合实际商业数据通过数字来进行分析,涉及数字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学生缺乏利用数字分析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帮助企业做出合理战略决策、指导运营,人才的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现象。
在商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重复,知识结构比较传统和老化,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不合理,忽视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迭代。一方面,高校商科专业没有把与数字技术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增加到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另一方面,计算机类专业也很少有把商科相关的课程增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只有偶尔一些高校开设了个别相关的选修课程,但课程零散,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效果不明显。这就导致商科人才培养缺少与数字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不利于数字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数字贸易背景下,新商科专业需要调整课程体系的设置,有选择性地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数字贸易理论知识与数字技术相关技能迫在眉睫。
鉴于数字贸易属于新兴行业,相关的知识体系尚未健全,具备数字贸易相关背景的复合型专业师资力量更为稀缺。一些高校虽已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但传统商科专业的教师往往没有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缺少实践经验,即使开课讲授也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导致无法更好地胜任数字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给新商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某些高校引入数字贸易行业的外聘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补充力量,也存在一些短板,因为这些专业人才一般都是行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尽管具有行业一线最新的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但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即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也无法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一般缺少实践和理论知识点的联系。
在数字贸易视阈下,重新精准定位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要基于数字素养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建设、协同育人等全方面重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重构我国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的实际问题。
全面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数字贸易环境特征,在传统商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增加数字技术和数字思维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构建“商科+数字技术+数字思维”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满足企业在数字贸易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兼顾学生创业及终身持续学习的需求,精准定位新商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为适应数字贸易飞速发展的大环境,新商科人才不仅要掌握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其他数字技术专业的相关知识,需要打通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学习多个交叉学科。此外,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知识点的重组交叉,通过模块形式,与数字素养知识进行融合教学,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跨专业教育。高校还可以在通识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中加大数学类课程、统计方法类课程、计算机课程等新兴技术类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思维能力、数字创新能力、数字分析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营销能力及数字展现能力等。
新商科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通过做好各个学科的单点突破,把碎片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学科融合知识网络体系,按照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库建设完成,不但能连通教师之间案例分享渠道,还能促使学生更加关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内容,能从商业角度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拥有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其商业思维,还可为后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基础,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图2 基于数字贸易背景构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是新商科专业发展的根本,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业的实力。新商科专业师资团队可以通过“外引内培”来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一方面,保证原有的师资队伍不落后;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新的师资力量,从而保证教师队伍能够承担新商科所产生的新课程、新知识、新体系。
“内培”的方式,鼓励原有的传统商科教师通过自学、培训、再深造等多种途径,主动学习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商科带来的新知识,积极承担新商科带来的新课程,以适应新商科教育的转型。“外引”的方式,加大力量引进更多优秀的新师资,特别是具有数字技术相关的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商科专业师资。因为这些复合型师资能够迅速掌握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这类既具有理工科背景,又学习过商科知识体系的专业教师,能够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把知识讲授给学生。此外,高校还可引入一些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导师队伍,承担实习实训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新商科人才的培养需融入数字素养,而数字素养的培养,则需要让学生去真实的企业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需要给予学生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实践中体验,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学习的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真悟透。这就要求高校积极与有实际需求的企业对接,可采用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式,比如:学生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学习、学生参与企业运营操作的实践、学生参与企业数据资源的分析等,多途径、多渠道地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企业实践工作中。